《封神演義》裡,闡教因其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不擇手段、勾結外人的偽君子行徑而頗為受人詬病,但是截教也並非被闡教欺壓的良善,相反,截教用詭計暗算他人的(如姚賓)、以大欺小群毆的(如九龍島四聖)比比皆是,絲毫不比闡教強,而底線反而遠低(羅宣呂嶽的屠城,闡教是無論如何幹不出來的)。但是很多人對截教的印象分卻比闡教高許多,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趙公明、雲霄兄妹在整部《封神演義》中都稱得上清流。
真實的截教:並不保商的一團散沙
雖然《封神演義》裡,截教弟子大多數幫助商對抗周,但其實截教自通天以下並沒有保商的意圖,相反通天對弟子的叮囑也是順應天意,不要下山生事:
【通天教主曰:"姜尚乃是奉吾三教法旨,輔佐應運帝王,這三教中,都有在封神榜上的。廣成子也是犯教之仙,他就打殺火靈聖母,非是他來尋事做,還是你去尋他,總是天意。爾等何苦與他做對,連我的訓諭不依,成何體面?"】
而截教也遠稱不上同門情深。固然通天教主有教無類,闡教存在對動物的歧視,但截教內部人和動物也存在派系割裂,龜靈聖母現了原型時截教弟子的態度可見一斑:
彼時金靈聖母、多寶道人,見龜靈聖母現了原形,各人面上,俱覺慚愧之極,甚是追悔;只見虯首仙、烏雲仙、金光仙、靈牙仙大呼……
可以說,截教並不團結,也並不保商,他們內部存在著嚴重的派系割裂,且不說本門的人類弟子和動物弟子,就是同住在九龍島的呂嶽師徒、九龍島四聖、魔家四將、劉環,也各自為戰,分批挑戰闡周,被團結一致、集中力量的闡教各個擊破也是情理之中。而他們分批與闡周為敵,除了餘元、火靈聖母等少數為同門報仇的,大多都是因為申公豹的挑唆而非同門義氣才出手。可以說,截教是一團散沙,他們保商不是為了義氣,而是為了意氣。
因同門義氣深重而出手的趙公明
相比那些為了意氣違背天道與師命,自逞道術的截教弟子,趙公明可以稱得上是清流。在十絕陣有六陣被破後,聞太師想起了峨眉山羅浮洞的趙公明,於是親自去尋訪他出山。趙公明在三皇中最早的天皇伏羲時期成道,修成玉肌仙體,早已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定位絕非崑崙十二仙與十天君所能媲美。
果然趙公明甫一出手,便顯不凡:
話說趙公明見一黑虎而來,喜不自勝:"正用得著你!"掉步向前,將二指伏虎在地,用絲絛套住虎項,跨在虎背上,把虎頭一拍;用符印一道畫在虎項上。那虎四足就起風雲,霎時間來到成湯營。
趙公明兩指伏虎是沒有使用法術的武力表現,這在中低層普遍低武低魔的封神是非常亮眼的,而被趙公明符印加持後的黑虎速度大幅度提升,霎時到達商周戰場。此時趙公明表現出封神罕見的清流道德——他是因為趙江被吊而強調了三教一家,不可如此侮辱同門而憤怒出手:
公明問曰:"那篷上吊的是誰?"白天君曰:"道兄!那就是地烈陣主趙江。"公明大怒:"豈有此理?叄教原來總一般,彼將趙江如此凌辱,吾輩面目何存?待吾也將他的人拿一個來吊著,看他意下如何?"
隨後趙公明在未用法寶時敗於闡教三代群毆團,但治好了被哮天犬咬的傷後,趙公明動了真格的,直接以定海珠橫掃崑崙十二仙:
公明大怒,舉鞭來取;真人忙將寶劍來迎,鞭劍交加,未及數合,趙公明忙將縛龍索祭起,把黃龍真人平空拿去。赤精子見拿了黃龍真人……執劍來取鮑明,公明鞭法飛騰,來往有叄五合,公明取出一物,名曰:"定海珠",珠有二十四顆,此珠後來興於釋門,化為二十四諸天,公明將此寶祭於空中,有五色毫光,縱然神仙,觀之不明,應之不見,一刷下來,將赤精子打了一交。趙公明正欲用鞭復打赤精子頂上,有廣成子急步大叫:"休得傷吾道友:吾來了!"公明見廣成子來得兇惡,急忙迎架廣成子;兩家交兵,未及一合,又祭明珠,將廣成子打倒塵埃。道行天尊急來抵住鮑明。公明連發此寶,打傷五位上仙。玉鼎真人、靈寶大法師,五位敗回蘆篷,趙公明連勝回營。
但是一物降一物,定海珠雖然厲害,卻在追殺燃燈途中被武夷山散人蕭升、曹寶的法寶落寶金錢打落。失去法寶的趙公明在打死蕭升後撤退。而燃燈非但貪下了落寶金錢和定海珠,還在後來反手將曹寶這種恩人當做十絕陣炮灰送死,兩相對比,趙公明的光明磊落與燃燈的陰險無恥躍然紙上,儘管這裡更多是趙公明與燃燈的個人道德,但卻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讀者對截教的觀感,降低了讀者對闡教的觀感。
趙公明失去定海珠後,找雲霄要來金蛟剪,金蛟剪是兩隻蛟龍被煉化後而成,屬於生靈召喚類法寶,速度威力更勝定海珠,而落寶金錢對於被召喚的生物想來沒有什麼用途,於是便是燃燈擁有定海珠與落寶金錢,也被趙公明滿地追殺。但正面戰場上無法取勝時,神秘的陸壓不請自來,傳授姜子牙釘頭七箭書,讓姜子牙拜死了趙公明。臨死趙公明才悔恨沒有聽妹妹雲霄的勸告,這也引出了三霄的出手。
善良但沒有魄力的雲霄
雲霄是三霄的大姐,趙公明的親生妹妹,居住在三仙島上,擁有混元金鬥與金蛟剪兩件頂級法寶。雲霄修為之高堪稱凌絕崑崙十二仙:
劈地開天成道行,叄仙島內煉真形;六氣叄屍俱拋盡,咫尺青鸞離玉京。
雲霄因為已經拋卻六氣三屍,故而具備獨立參加蟠桃會的資格。而崑崙十二仙則因一千五百年未斬三屍犯了殺劫,故此需要以殺止殺;鴻鈞也明確蟠桃會的入場券是斬三屍,則雲霄修為之高堪稱二代弟子最強,明確可以與之媲美的唯有道德已全的金靈聖母一人。
本來雲霄是非常清醒識大體的,在趙公明來求金蛟剪時,雲霄用通天教主的勸告提醒趙公明:
雲霄娘娘聽罷,只是搖頭,說道:"大兄此事不可行。昔日叄教共議籤押封神榜,吾等俱在碧遊宮,又有兩句貼在宮外:'謹閉洞門,靜誦黃庭叄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如今闡教道友犯了殺戒,吾截教實是逍遙,昔日鳳鳴岐山,今生聖主,何必與他爭論是非。大兄你不該下山,你我只等子牙封過神,見神仙玉石;大兄請回峨嵋山,待平定封神之日,吾親自往靈鷲山,問燃燈討珠還你;若此時特要借金蛟剪、混元金鬥,妹子不能從命。"
但是,雲霄雖然識大體,卻沒有約束妹妹的魄力。在菡芝仙、瓊霄、碧霄的勸說下,雲霄終於做不到堅持到底,將金蛟剪借給了趙公明。而自恃有金蛟剪在手的趙公明果然被陸壓所害,臨死前趙公明終於醒悟雲霄對自己有多好:
公明嘆曰:"想吾在天皇時得道,修成玉肌仙體,豈知今日遭殃,反被陸壓而死。真是可憐!聞兄,料吾不能再生,今追悔無及!但我死之後,你將金蛟剪連吾袍服包住,用絲絛縛定,我死,必定雲霄諸妹看吾之屍骸。你把金蛟剪連袍服遞與他。吾三位妹妹見吾袍服,如見親兄。"道罷,淚流滿面,猛然一聲大叫曰:"雲霄妹子!悔不用你之言,致有今日之禍!"言罷,不覺哽咽,不能言語。
在得知兄長死訊後,暴脾氣的瓊霄碧、霄怒氣衝衝要去西岐報仇,而雲霄怕她們無法控制自己,也與之同行。雲霄再怎麼諄諄教誨也無法約束妹妹,即使識大體,她如此沒有魄力也是失敗的大姐。
雲霄娘娘暗思:"吾妹此去,必定用混元金鬥,擒拿玉虛門下。反為不美,惹出事來,怎生是好?吾當親自執掌,還有收發。"
而後在陸壓用天意給自己開脫時,雲霄沉吟良久不語,但火爆的瓊霄碧霄卻已是暴跳如雷,直取陸壓。在混元金鬥拿下了陸壓後,三霄擺布黃河陣,一口氣將崑崙十二仙悉數拿下,便是身負八九玄功,往往足夠全身而退的楊戩也難逃黃河陣之厄:
話說雲霄將混元金鬥,拿文殊廣法天尊,拿普賢真人,拿慈航道人,拿清虛道德真君,拿道行天尊,拿玉頂真人,拿靈寶太法師,拿懼留孫,拿黃龍真人,把十二弟子俱拿入陣中,止剩的燃燈與子牙。
儘管雲霄口中喊的是"月缺難圓,作惡到底",但拿下十二仙后卻頗覺為難,於是善良的雲霄選擇了折中的辦法——削掉十二仙頂上三花,胸中五氣,不傷其性命。但當二代弟子無人是對手時,果然驚動元始天尊甚至太上老君出手。雲霄雖然擔憂,但瓊霄碧霄再次表現了不受約束,甚至彩雲仙子偷襲元始天尊,給了老君元始殺死她們的口實:
雲霄謂二妹子曰:"師伯至矣。妹子,我當初不肯下山,你二人堅執不從,我一時動了無明,偶設此陣,把玉虛門人俱陷在裡面,使吾不好放他,又不好壞他。今番師伯又來,怎好相見,真為掣肘。"瓊霄曰:"姐姐此言差矣!他又不是吾師尊,他為上不過看師之面,我不是他教下門人,任憑我為,如何怕他?"碧霄曰:"我們見他尊他,他無聲色,以禮相待。如他有自尊之面,我們那認他甚麼師伯?既為敵國,如何遜禮?今此陣既已擺了,說不得了,如何怕得許多。"
話說元始天尊看罷黃河陣,方欲出陣,彩雲仙子將戳目珠從後面打來;那珠未到天尊眼前,已化為灰塵飛去,雲霄面上失色。
雲霄謂二妹曰:"玄都大老爺也來也,怎生是好?"碧霄娘娘道:"姐姐各教各授,那管他?今日他再來,吾不是昨日那樣待他,那裡怕他?"雲霄搖首:"此事不好。"瓊霄曰:"待他進此陣,就放金蛟剪,再祭混元金鬥,何必懼他?"
善良識大體的雲霄,對妹妹的約束能力與主見幾乎為零,於是老君元始破黃河陣,三霄一朝覆滅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縱觀趙家兄妹的章節,無論趙公明還是三霄,都具有橫掃崑崙十二仙的實力,而趙公明的慷慨磊落與燃燈的陰狠無恥,雲霄的善良仁義與元始老君的辣手無情都形成了很好的對比。儘管趙公明的恃寶強橫、雲霄的沒有主見、瓊霄碧霄的暴躁易怒都不是什麼值得提倡的,但相對於偽君子基調的闡教與真小人基調的截教,趙公明與雲霄高尚的道德仍然堪稱遺世獨立。作為封神少有的兼具道德與實力的角色,趙公明和雲霄吸粉屬於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他們的清流只能代表自己,並不足以代表整個截教,以他們的道德來論證截教強於闡教,其實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