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時無刻不處在變化之中,生活的路並不是筆直的,特別是未成年人,孩子在成長的時候,很容易遭遇各種突發情況,而他們自己並沒有處理這些情況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家長在法律上是孩子的「監護人」,家長有為孩子排除風險的責任和義務。
所謂關心則亂,家長在孩子遇到意外時,很可能心急而採取錯誤的措施,這就有可能使孩子受到二次傷害。回想我們的童年,也有過驚險的瞬間,但似乎想不起來是怎麼最終安然無恙的。
每年到了暑期,陽陽都會到鄉下奶奶家裡住上一段時間,這是一直以來的慣例,陽陽也很享受農村自由自在、雞犬相聞的生活。剛放了假,陽陽就迫不及待的跟著媽媽來了奶奶家。吃過豐盛的晚飯之後,陽陽和農村的小夥伴們一起出門玩耍。
好景不長,陽陽突然哭著跑了回來,還扯著自己的耳朵。陽陽對媽媽說,剛才有一隻小飛蟲鑽進了她的耳朵裡,媽媽拿出手電筒一照,果然有一隻小飛蟲在陽陽的耳道裡,看樣子還活著。媽媽想都不想,馬上伸出手,想要把蟲子掏出來。
奶奶馬上阻止了媽媽的不理智行為,她從櫥櫃裡拿出一瓶香油,用勺子稱了一點,慢慢滴入陽陽的耳朵,陽陽立刻感覺不到蟲子的動作了,然後她們把陽陽送到了醫院急診。醫生問,你們沒用手掏吧。陽陽奶奶說,沒有,我們滴了幾滴香油。醫生連連點頭,你們做得對,用手掏是很危險的,奶奶很有智慧。
在廣大的鄉村和城市的郊區,飛蟲隨處可見,尤其以夏秋最盛。很多人都有過被蟲子鑽進耳朵的經歷。平時我們對耳朵的保護幾乎為零,但實際上我們的耳朵是很脆弱的,兒童的耳朵更為脆弱,遇到這樣的情況更加危險。
當飛蟲鑽入耳朵時,典型的錯誤做法有:
1、用掏耳勺、指頭掏
掏耳勺一般為金屬,本身就是不被建議使用的。成年人使用掏耳勺也很容易被掏耳勺磨傷耳道,兒童就更容易受到傷害了,所以一定不要使用類似的金屬物掏,很可能造成二次傷害。另外,用指頭掏也不行,指甲也很可能劃傷耳道,造成感染。
2、用棉籤掏
用棉籤掏也是不可取的。很多人覺得棉籤是軟的,不會擦傷耳道,則可以放心使用。實際上,棉籤連掏耳垢都無法勝任,更別說掏蟲子了,還有可能將蟲子推入耳道的,造成更大的危害。
3.斜著頭拍另一側的耳朵
家長們千萬不要這麼做,蟲子貼在耳道上的時候,這麼做不太可能將蟲子倒出來,用力過大的話還可能將另一側耳朵的耳膜震破,得不償失。
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們請記住以下正確的做法:
1、光照法
飛蟲一般具有趨光性,用手電筒等照射耳道,蟲子會朝著耳朵外移動,自行離開耳道,這是一個可靠也最容易實施的方法,也不具有二次傷害的危險性。
2、氣味引誘法
有一些蟲子喜歡甜味,家長可以將一些散發甜味的食物湊到耳朵附近,吸引蟲子自行離開耳道。
3、香油法
有些蟲子體積大,引誘法不奏效的時候,可以向耳道內滴入幾滴香油,將蟲子困住,避免蟲子繼續深入耳道,處理之後儘快前往醫院治療。
如果孩子感覺到疼痛,立即帶孩子前往醫院。
希望孩子們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