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志同道合的你已經置頂了我
品詩詞,賞書法,聆聽傳統文化,
願親愛的你在這裡獲得一片專屬的安寧。
——聽文化·博雅堂
本期主題:春色
本期貢獻團隊
詩文:李布/袁海英/袁增木 等
主播:胡江濤/ 崔瀟
圖片:禾馨/柔麗 等
書法:博雅堂
編輯:文兔
校對:大斌
編審:崔瀟
眼睛收集景色,耳朵感受共鳴
任憑春色千萬種,我獨愛你這一種
紫紅
《春日》
朱 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攝影:瓦爾登湖的風景
詩書賞析
春天裡,每一個柔弱而堅韌的生命都值得讚美。——瓦爾登湖的風景
桃紅
《春安》
李布
我知道在這種光線下
桃花最美
就在前方
在虛空中:若隱若現
你與母親小跑著
追一隻寵物狗
攝影:網絡
詩書賞析
禪宗提出的「頓悟」與莊子提出的「得意忘言」構成了中國古典美學的兩塊基石。此文頗有頓悟之感。——崔瀟
美不是單純的一種形象,而是蘊藏在全息的事項內,這樣的理解的確更高明。——青錢兒
黃色
《七絕 油菜花》
袁海英
桃李爭妍幾日華,
不知綠野有奇葩。
芳心難耐金秋夢,
裁下春陽萬裡霞。
攝影:袁海英
詩書賞析
和風旭日裡,你顏如春光般明媚,心如春光般溫暖。——柔麗
綠色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攝影:柔麗
詩書賞析
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但是留下春天美的印記,便是成就了一時的永恆。——花花
白色
《春雪》
袁增木
奇觀趁夜來,
美景巧安排。
雪白人間落,
杏紅枝上開。
攝影:禾馨
詩書賞析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唐張若虛
藍色
《此刻,就是永恆》
崔瀟
四月天,晨起,
日光初耀,微風漣漪,樹葉沙瑯。
奔跑於林間,胸襟滿自然。
多想留住時間,定格永恆的畫面。
奈何歲月不待人,流逝如白馬過隙。
你是你,已不是昨天的你;
物是物,已並非當時的物。
如此,唯有嘆息?
觸景傷懷心悠悠,
勸君莫負須臾眸。
佛經一剎那,
九百生與滅。
莫言永恆,
若能安在此刻,
此刻,就是永恆。
攝影:崔瀟/網絡
詩書賞析
休憩時,春盤配一盞,乳白香茶時光——李布
黑色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海子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太陽強烈
水波溫柔
一層層白雲覆蓋著
我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徹底乾淨的黑土塊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泥土高濺
扑打面頰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
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
攝影:崔瀟
詩書賞析
心有陽光,萬物生長。——崔瀟
詩人簡介
李布
李布,微詩第一人、文化活動策劃人,2016年12月發起春日午讀詩會,倡導讓美學引領生活。2017年創建中國小詩協會山東分會。千餘首微詩作品散見於《世界漢語文學經典微詩一百家》等報刊雜誌。2018年微詩作品被百餘位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名家繪畫與書寫,入選了國家一帶一路紀念郵冊,創造歷史新河。
袁海英
袁海英,供職義煤集團,從事醫療衛生工作。洛陽市文學藝術研究會研究員,洛陽作家協會會員,洛陽詩詞學會理事。有詩文多次榮獲全國或地方徵文名次獎。現兼職《義馬文學》雜誌副主編,新媒體《行葦春秋》《義馬文藝界》主編。 中國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聯盟成員,自媒體《行參菩提》籤約作家,《華語作家》籤約作家。
袁增木
袁增木,一位普普通通農民,喜歡「拼湊」文字,河北省國學會會員,河北省收藏家協會會員。
《一個普普通通農民夢》
天道酬勤圓夢人,淡然名利守初心。
詩歌養性能娛我,日記陶情可立身。
主播簡介
胡江濤
胡江濤,胡江濤,銀行從業者,河南省演講與口才學會會員,專注於聲音藝術的誦讀者,樂於分享的培訓講師。十年前與聲音結緣,十年來堅持刻苦訓練,以聲傳遞文字的馨音。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中,從百萬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晉級全國總決賽,並獲全國優秀獎。曾做記者、主持人,在追求聲音藝術的道路上,他依然且誦且行。
崔瀟
崔瀟,智庫科研工作者;中國傳媒大學跨文化傳播學碩士;第一屆「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國際大賽」秘書長;青年詩人,中國詩肖像第一季「詩歌藝術時尚女士獎」。
2016年5月創辦公眾號《聽文化·博雅堂》,以品詩詞賞書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目標;2017年12月成立《聽文化博雅堂工作室》,工作室旨在探索書法藝術與詩詞文學之間的內在關係,以品詩詞、賞書法的形式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往期導讀
⊙春意盎然| 當詩、書法和好聲音結合,是種什麼樣的體驗?一起踏春去!【聽詩文3.30期】
⊙經典詠流傳,我把詩文詠唱給你聽
⊙《十個漢字讀懂中國》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夏日,怎能不會這首勸酒詩?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你是不是正在夢想與現實中掙扎?
⊙直播 |一代朝,一首詞,一副書,一曲歌
⊙ 大自然是一劑治癒的良藥
⊙ 春天來了,不禁想起這首詩
⊙ 詩經,遇見最美的情詩
⊙ 苦,是生命的莊嚴
⊙ 那些年,媽媽寫給兒子的信
聽文化·博雅堂工作室
工作室理念:賢仁博雅,齊聚一堂。
工作室業務: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弘揚中國時代精神為目標,主要從事詩書研究、書法培訓、國學教育。
工作室宗旨:探討書法與詩詞之間的互生互促關係,在品味詩詞的同時賞析書法,在賞析書法的過程中更深刻理解詩詞的意境,以促發人們認知並思考二者間高山流水之關聯。
若有詩書藏在心,不怕歲月照吾身
我們定是老友,只是久未重逢
提倡原創 注重分享
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您發現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如果您有一絲觸動,請不吝分享
如果您有一絲感悟,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