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為兒子造三球儀,惹眾人羨慕:別人家的父母,從沒讓我失望過

2020-12-10 木棉教育

最近有個理工爸爸火了。

「為什麼冬天黑得那麼早?」

當孩子這樣問時,你怎麼回答?

瀋陽的一位媽媽,在和剛上小學的兒子解釋這個問題時,就遇到了麻煩。

她發現光靠嘴說,孩子怎麼也弄不明白抽象的地理知識,無奈之下只能向孩子爸爸求助。

爸爸馬興江是個理工男,為了讓兒子更好的理解日地月關係,竟然用了將近半個月時間,親手給孩子設計了個「日地月三球儀」。

儀器做得有模有樣,不僅「太陽」能發光,「地球」還會自動繞著「太陽」轉。

在這樣一個「大玩具」的輔助下,孩子學習熱情高漲,對父母講解的知識點也理解得更加透徹。

網友們看了之後,羨慕不已,都說這就是典型的 「別人家的爸爸」。

還有人感慨道:有這樣的父母,不愁以後孩子會不求上進。

深以為然。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過:「所有孩子的模仿能力,都比奧斯卡影帝影后出色一千倍!」

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孩子一般靠模仿來構建自我,而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模仿對象,往往承擔了重要的引導和示範的作用。

因此,當我們在審視一個孩子的時候,本質上其實是在評估孩子背後的父母。

有一種父母,叫別人的家父母

如果一個孩子出生在教育資源稀缺的農村,家境貧寒,父母都是低學歷的農民,那麼這個孩子考上哈佛大學的概率有多大?

絕大多數人看來,這無異於天方夜譚,但有人卻做到了。

他本科畢業後,就赴哈佛大學進行碩博連讀。

2016年,作為哈佛「優秀畢業生」上臺演講。

博士畢業後,順利進入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攻讀博士後。

2017年,入選福布斯醫療健康領域,30位30歲以下領軍人物。

這個人就是何江。

出生於湖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都是農民,文化程度最高的父親高中都沒畢業。

何江還有個弟弟,同樣學業優異,是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研究生。

許多城市家長看著這兩個「別人家的孩子」,羨慕嫉妒的同時,不免在心底疑惑:

論條件,自己能給孩子的,肯定不比何家兄弟差,怎麼自家孩子和別人差距就這麼大?

到底是怎樣的教育方法,讓這兩個農村孩子打破了教育資源壁壘,實現了階層跨越?

何炅主持的節目《兒行千裡》中,有一段關於何江父母的採訪。

因為貧困,村裡很父母都選擇了外出打工,但何江父母為了陪伴孩子成長,寧願在家餵豬種地,也不出去打工。

作為農民,何父和別人唯一不同之處,就是喜歡看書。

他不但帶著孩子們一起看,還喜歡和孩子們一起交流感悟心得。

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何江的父母也從不打牌。

家中舉辦最多的娛樂活動,就是一家四口坐在四方桌邊上,比賽誰能看書看得最久。

何江說,小時候也常常想去村口玩,但是看著爸媽都坐在那裡看書,他就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堅持。

在父母的影響下,在這一次次的堅持中,何江終於衝出大山,成為了所有家長心目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有網友感慨說:有這樣的爸媽,就算再窮,孩子將來又能差到哪裡去?

的確如此。

以身作則的道理,每個家長都懂,但是像何江父母那樣常年累月的堅持,試問又有幾個父母能做到?

我們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時,不妨先問問自己,我們成為別人家的父母了嗎?

都說爸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除了愛,就是榜樣。

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個給他榜樣力量的父母。

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看世界

和榜樣家長的嚴於律己不同,有些家長卻喜歡寬於待己,嚴於待人。

短片《聽,孩子們在說話》裡,就有這麼幾個家長:

夫妻倆在客廳面紅耳赤地大聲爭吵,轉過頭,卻要求孩子要跟朋友好好相處。

明明說好了要和女兒一起鍛鍊身體,第二天孩子醒了,賴床的卻是母親。

客廳裡,爸爸在左邊玩手機,媽媽坐在右邊看電視劇,卻要求10歲的女兒自覺去學習寫作業。

平時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是孩子每次回到家,看到的都是滿臉喪氣的父親在酗酒……

一面對著孩子高標準嚴要求,一面卻又對自己毫無要求放任自流。

看著這樣的父母,孩子最後也只能絕望地吶喊:

「我不是別人家的孩子,但你們也不是別人家的父母!」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每一個被低估的孩子背後,照見的都是一個父母的懶惰和愚昧。

同樣的,每一個出色的孩子身上,必定映照著父母成功的影子。

知乎上有個問題:如何看待「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這句話。

有個答主說了自己小姨家的故事。

答主的小姨身有殘疾無法工作,小姨夫在學校裡做清潔工,一個月只有千把塊錢。

家境如此困難,但夫妻倆除了抱怨,從沒想過做出改變。

在這樣的環境下,表弟的學習成績當然好不到哪裡去,不但整日沉迷遊戲,甚至連高中都沒考上。

但是隨著日子越過越拮据,小姨夫被逼無奈,終於鼓起勇氣作出改變,重新找了份銀行保安的工作,振作起來的他,樣貌一下子就變了。

神奇的是,隨著父親的改變,以前怎麼說教都聽不進去的表弟,竟然也發生了變化。

不但不打遊戲了,人還懂事了,也知道學習了,而且自己還主動報了培訓班,想要把之前落下的功課都補回來。

作家鮑德溫說過,孩子永遠不會乖乖地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的言行。

想要孩子改變,父母得要先學會改變。

要知道,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看世界。

父母如果只是個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那孩子必定看得不夠高,走得不夠遠。

只有父母先成長,給孩子向上託舉的力量,孩子才能在登頂的時候,有一搏之力。

家庭裡沒有教育,只有影響

楊絳認為,好的教育,應該是用潛移默化的力量,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

楊絳小時候也曾頑皮不愛讀書,但是看著父親在《申報》上發表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她既佩服,又羨慕。

她問爸爸寫作的秘訣是什麼,父親隨意說:

「哪有什麼秘訣,多看書就行了。」

楊絳的母親也是一個愛書人,平日裡再怎麼忙碌,都會抽空翻看古典書籍,詩詞小說。

漸漸地,在父母的影響下,楊絳有樣學樣,不用家長督促,就自己主動去翻父親的藏書來看,慢慢就從一個淘氣的孩子,變成了個愛讀書的人。

有人說,如果把孩子比喻成種子,那麼父母就是土壤。土壤的質量,對種子的生長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如果父母質量過關,孩子不用多培育,自然而然也能結出好果實。

徐州有位叫丁昕的爸爸,為了和女兒一起參加西洋棋比賽,

不但經常陪女兒看書學習,還考取了「西洋棋二級裁判員」。

孩子深受父親的影響也很優秀,剛上小學就獲得了各種西洋棋比賽的獎項。

丁昕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與其說是我們教育她、指導她,不如說是我們和孩子一起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正如鄭淵潔所說的,家庭裡沒有教育,只有影響。

而影響從來不是單方面的說教,應該是一個相互成就的過程。

孩子從父母身上汲取榜樣的力量,父母也能從孩子身上看見自己的不完美,

從而改正進步,然後再次反哺孩子,這才是父母和孩子之間良性的成長循環。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相信他不論在什麼地方,不論在哪個年齡,都能不畏風雨,獨自芬芳。

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將人生的發展分為八個階段,他認為任何一個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對一個人的終身發展造成阻礙。

除去遺傳因素,孩子在每個年齡段是否能順利發展,都和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

而一個家庭的環境,完全取決於父母。

父母的身邊,其實就是最好的教育場所。

再有力的言語,也沒有父母以身作則來得客觀直白。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成人來說,孩子本身就是個偉大的教育力量。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願每一位父母同樣也能收穫自身成長的力量。

最後,讓我們一起點亮【在看】,分享出去,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止有單方面成全,更應該有相互成就。

*作者:斜風竹。來源:教育致力於為0~15歲兒童打造前沿、權威的家庭親子教育平臺,通過解讀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跟進教育部政策,為家長提供有指導價值和意義的內容。本文由教育編輯部原創,轉載請聯繫微信號(ID:judushu)授權。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超無敵奶爸」為女兒梳辮子走紅,別人家的老公從沒讓人失望過
    這不,近日一位「超無敵奶爸」為女兒梳辮子走紅,在遊樂園內,奶爸臨時為女兒艾莎公主的造型,看到這一幕不禁讓人感慨:別人家的老公從沒讓人失望過。 奶爸在遊樂場中臨時為寶寶設計造型的樣子很帥氣 這不,畫面中的這位「超無敵奶爸」在遊樂場內,臨時為女兒梳辮子的場景就見證了這一點。
  • 羨慕別人家孩子,先做別人家父母
    「別人家孩子」這個特殊的物種,多少媽媽見了兩眼放光,而且羨慕的咬牙切齒,多少自家孩子活在你的陰影中,甚至懷疑自我。 他們曾多次對著你吶喊:別人家孩子,請別讓我媽認識你。 父母滿眼是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卻只會盯著自家孩子的缺點;那你知不知道,在孩子眼裡你和別人家的父母,又是怎麼樣的存在?
  •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長的好看,學習好,又懂事,仿佛我們再用功再努力也無法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這個時候就想問一句,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不同家庭會教育出不同的孩子,希望我們不要再用別人家的孩子來進行激勵。
  • 羨慕哭了!「別人家」的大學老師從沒讓我失望過
    這些沒體驗過的文化氛圍和輕鬆的學習環境,自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BTW 有些老師不喜歡被叫名字,有些老師不允許上課吃東西,具體如何還要聽從老師的安排呀)今天為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老師們吹一波彩虹屁~FSU 僱傭了近 2000 名老師,這算是一個很強大的師資隊伍了。
  • 「操碎心奶爸」帶娃吃飯火了,別人家的老公從來沒讓我失望過
    導讀:「操碎心奶爸」帶娃吃飯火了,別人家的老公從來沒讓我失望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操碎心奶爸」帶娃吃飯火了,別人家的老公從來沒讓我失望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林妙妙的暖爸林大為 別人家的爸爸從來沒讓我失望過
    林妙妙的暖爸林大為 別人家的爸爸從來沒讓我失望過《少年派》聚焦四個性格迥異的孩子在高中三年的成長。這個角色也獲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直呼別人家的爸爸,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01大為哥簡直是人生導師,分分鐘被圈粉。大為哥一出場,都要拿小本本記下來,說話穩穩噹噹不緊不慢充滿正能量的哲學:「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和合時宜!努力可能會撒謊,但絕不會白費!」
  • 「我兒子從沒洗過碗……」「這麼巧,我也是……」
    初到男朋友家,他的父母非常熱情,一桌子菜也是色香味俱全,看得出來他的父母對閨蜜非常喜歡,而閨蜜對他的父母也非常滿意,如果沒有飯後的談話,說不定就安排訂婚了。吃完飯後,一家人吃飽喝足,閨蜜自然要幫忙洗洗碗,前男友的媽媽順勢跟進了廚房,兩人邊洗碗邊談話,只不過談著談著,閨蜜發現聊天的內容有點變味了:「我兒子從小到大都沒洗過碗,都是我來洗的。」「我兒子不喜歡別人管他,我們家都支持他任何事情。」
  • 鄭淵潔:我愛我的小豬兒子!我從不羨慕別人家的猛虎和千裡馬兒子!
    有一次,因為鄭亞旗在家活動,打攪了我的寫作,就讓父親來把兒子接走,可鄭亞旗到了爺爺家,卻不停地打電話給我:「你寫了多少頁了?」我意識到,孩子表面上高高興興去了爺爺家,但內心卻擔心自己是不是拖了爸爸的後腿,所以才不斷地打電話父親寫稿的進度,確定自己對父親的影響。 假如我回答是「你不在家,我寫得更多」,那麼,孩子會不會認為自己是爸爸的負擔呢?
  • 別人家的xx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是什麼梗 別人家的孩子教育對不對
    別人家的xx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是什麼梗 別人家的孩子教育對不對時間:2018-03-10 23: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別人家的xx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是什麼梗 別人家的孩子教育對不對 最近的熱門評論下我們經常會看到,別人家的男朋友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別人家的狗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所以這個別人家的
  • 別人家的爸爸從來不會讓我失望!
    每一個爸爸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那麼辛苦他也不止一次勸說過女兒放棄但是Alex對於體操的熱愛也感化了這個大漢於是乎,Ash陪著女兒一起練習成為了女兒體操學習中的夥伴和依靠「既然女兒這麼喜歡,我一定要盡全力支持她」
  • 到底有一個怎樣的爸爸,兒子被別人如此羨慕
    明天就是父親節了,突然想寫寫丁丁的爸爸。了解我們家的人都很羨慕丁丁,都知道他有個超級好的爸爸。兒子幼兒園老師曾經說,要嫁就嫁丁丁爸爸那樣的人,跟我們一同旅行過的朋友看到他與兒子的相處過程,都直呼丁丁太幸福了,就連兒子的老師也會在家長講堂請他去講養育孩子的經驗。到底,丁丁爸爸施了什麼魔法,成為別人眼中的好爸爸呢?聽我慢慢道來。
  • 別人家孩子的背後,先有別人家的父母
    我們同事家小孩,這麼多年我們同事付出太多太多,每次小孩所有的作業試卷都需要父母讀題,然後孩子口述,父母記錄,孩子爸爸陪著孩子學學英語,學盲文,孩子上了多少年學,父母要學的更多,評論區裡:昂子喻從小就很陽光,求知慾強 他爸昂老師是我兒子高中班主任,師德高尚媽媽喻老師教子有方,桃李滿天下。孩子語文老師的兒子!父母不容易!孩子更不容易!點讚!
  • 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做好兩件事,孩子自信飈英語
    孩子如何如何,而去沒來由的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殊不知,你的孩子可能也是別的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pad一樣,iEnglish 是只屬於你的pad,這裡面有專門為小朋友設計的遊戲呢!」瀚宇媽媽為了鼓勵兒子,親自跟隨瀚宇讀了一小段,發現媽媽也會出錯時,瀚宇似乎有所覺悟,願意跟隨系統多次嘗試,少了焦慮的情緒。有時陪伴瀚宇讀iEnglish裡的繪本時,媽媽還會故意讀錯,瀚宇慢慢開始校正媽媽的發音,說:「媽媽,你又讀錯了,該我試試了!」
  • 北歐風格案例欣賞 別人的家從來沒讓我失望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聽到「別人家的……」這句話。今天,小編將為大家帶來一套別人家的北歐風格家效果圖,溫馨的家居布置,合理的色彩搭配,精美的裝飾設計,都讓人覺得既美觀又舒適。不管是簡潔的餐廳,還是狹小的廚房,不會讓人覺得有絲毫的不適或擁擠。
  • 想要「別人家的孩子」,先成為「別人家的父母」
    只要稍加注意,我們就會發現家裡長輩熱愛樂器的,孩子的音樂素養不會差;父母愛畫畫的,孩子的美術作品也不錯;家裡充滿學習氛圍的,孩子的知識儲備也不少。或許有人說這是父母的基因好,孩子遺傳了優秀的基因。但事實應該是家庭氛圍給孩子帶來的良好影響。如果父母回到家裡窩在沙發上玩遊戲、刷視頻,那麼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半也喜歡「風雲變幻」的電子遊戲。
  • "別人家的孩子"與"別人家的父母"
    &34;與&34;最近高考錄取結果一出,許多家長在聊天時常說,看看人家×××的孩子考了清華大學、×××家的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學,×××家的孩子考上了南開大學……那個羨慕呀,真是沒法說,可你想過沒有,這些孩子是如何才取得如此驕人成績的?
  • 從小到大,你有對父母失望過嗎?朋友的話直戳內心深處
    和父母的相遇是一個偶然事件,是悲是喜,是好是壞,我們都只能接受。最近一個好友向我吐露心聲,她說人生第一次感覺對父母失望,是那種不敢面對的失望。朋友在銀行上班已經是管理層了,在我們看來是一份很讓人羨慕的工作。
  • 抱怨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娃,不如先反省自己是不是「別人家的父母」
    有一次小明的爸爸媽媽去參加小明的家長會之後,回到家就開始對小明嘮叨:「你們你們班的第一名,學習成績又好,人也長得精神,還特別懂禮貌。人家還是班長,家長會的時候幫老師的忙,問題都處理得僅僅有條,你看看你!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兒子!」
  • 新生寶寶很少有這麼好看的,網友:別人家的娃從來都沒讓我失望過
    當然寶寶的顏值也確實不能隨著寶媽們自願而決定,就像很多寶寶在出生後比較醜,但過一段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的好看最近微博上就有一位寶媽發表了這樣一則視頻,視頻的內容就是記錄的是自己家寶寶剛出生的樣子,寶媽在一旁一邊拍著視頻,一邊看著寶寶笑,寶寶也仿佛知道在自己旁邊的是自己的媽媽一樣,不停地睜大自己的眼睛咕嚕嚕地看著自己的媽媽,時不時的動一動笑一笑,真的很少有新生兒長得這麼好看!
  • 產後朋友圈報喜,別人家的老公從來沒讓人失望過!
    產後朋友圈報喜,別人家的老公從來沒讓人失望過!寶寶出生後,家裡又添了新成員,可謂是家庭裡的大喜事一樁。寶爸寶媽們迫不及待的和親朋好友分享這一喜悅時,都是如何報喜的呢?⑤都說我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這輩子才生對龍鳳胎,哥哥6.7斤,妹妹6.0斤。我@奮鬥青年:今日22點35分開始起,我老婆就要開始陪別人的老公睡啦T-T,關鍵是我還得幸福的伺候著,沒辦法誰讓人家是帶著「槍」來的。@你很666:特大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