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創業1年不到的「奶娃」瑞幸卻不僅博得了頭籌,還閃耀出世呢?這值得深扒一下~
一個天氣晴朗的午後,我慵懶的坐在電腦前辦公時,屏幕彈出了「免費喝咖啡」5個緊緊扣住我心弦的大字。假裝按耐住心裡的激動,很平靜眼睛上瞟了眼老闆辦公室門口,因為激動而緊張的手點開了這個藍色的畫面,也是此時,我才知道了咖啡界這位後起黑馬——藍色鹿頭的「奶娃」(畢竟才正式殺進市場不到1周歲),以及它的各種漂亮數據和江湖神話。
2017年11月創立;2018年1月試營業,截止到5月底開店525家;2018年5月正式營業,現總開店超過1300家;2018年7月,燒錢補貼用戶10億+,現還有20億可燒;2018年7月,首輪融資2億美元,估值達到10億美元;2018年9月,瑞幸11年後替代星巴克入駐故宮;2018年12月底開店目標:2000家……
2018年對於許多企業而言,是個多事之秋,個別企業家頂不住壓力依靠了結生命以告知市場的殘酷,又有上市公司及知名企業債務違約,還有許多風光了一時的年輕企業黯然離場。在市場一片哀嚎的情況下,為何創業1年不到的「奶娃」瑞幸卻不僅博得了頭籌,還閃耀出世呢,這值得小編好好扒扒!
「奶娃」瑞幸的江湖神話
最壕的創業團隊:先燒個10億+吧,不差錢!
創業初期公司最渴望的是風投,搞出一個好模式、好數據,但「奶娃」瑞幸在創業之初已準備了10億,且這10億隻是打算不賺錢的吆喝費。瑞幸的創始人兼CEO錢治亞說:瑞幸的前期投入不止10億,但就是這樣瘋狂,我們才能快速佔領市場,且我們燒完10億,我們還有20億資金的儲備,給客戶的折扣不會斷。
好壕氣的言論,不愧是前神州的創始元老和COO,所以現在錢治亞這個過渡,被人們戲稱為從神州「鐵娘子」到咖啡市場的瑞幸「阿凡達」。這位女強人從幕後走到臺前,最希望通過瑞幸咖啡傳遞給大眾的品牌主張是「改變,才能改變」。
瑞幸能走到現在,離不開錢治亞在神州期間的經歷,連神州優車董事長兼CEO陸正耀也曾表示,神州當初的融資細節離不開她。
瑞幸咖啡CEO&創始人——錢治亞
瑞幸咖啡另外一位核心成員是: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郭謹一是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博士,原來在交通部工作,因為工作關係與錢治亞認識。後來,郭謹一辭職去英國待了半年,正好此時錢治亞創業想做咖啡,而喜歡喝咖啡的郭謹一也在研究咖啡生意,所以與錢治亞一拍即合,便有了這個第2的位置,專門負責產品測試、口感、數據研究等。
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郭瑾一
當有了這個資源+技術的二人組後,錢治亞下一步考慮的是品牌流量轉化的入口,畢竟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找來了團隊的第三位核心成員:瑞幸咖啡CMO楊飛。
這位曾任神州專車的CMO,僅以1年半的時間,便使神州專車從白熱化的競爭中殺出重圍,用戶突破3500萬,專車品類佔有率超40%,成為安全出行第一品牌。於2015年獲得長城獎;2017年獲得金瞳獎;著有《流量池》一書。這樣各獨擋一面的團隊,所以發聲了後面一系列的江湖神話。
瑞幸咖啡CMO——楊飛
評析:壕與實力並濟的團隊很少見,所以無論這個團隊做成什麼樣,都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這種快速成功的方式是許多創業家無法複製效仿的。前期或許你有點小確幸,可以團隊很強硬,但你資金鍊不一定跟的上。你或許不差錢,但你產品卻不夠硬,團隊不強大,市場預估力不夠等,這些都是成功企業家們的攔路虎。
搞事情:叫板(碰瓷)「老炮」星巴克
瑞幸在2017年初剛成立時,就放言叫囂著要挑戰咖啡界的「老炮」星巴克,直至2018年5月份,還發布公開信星巴克涉嫌供應商壟斷「不公平競爭」事件,以至於後續的高薪挖走星巴克員工,替代星巴克把店開進故宮,瘋狂搶佔星巴克在中國的市場咖啡份額……
作為初創企業,敢這樣明目張的去挑戰行業裡的巨頭獨角獸,甚至瘋狂去挑釁、碰瓷、挖人等操作,這個企業絕對是隱藏的王者段位,哪怕當初直接挑釁星巴克的韓國企業「咖啡陪你」也都沒那麼瘋狂(當然,這家企業現在已經破產)。
事實是,你以為的瑞幸看似雞蛋碰石頭的一系列瘋狂舉動,其實在瑞幸咖啡成立品牌之初,就已經對中國咖啡市場做了一系列深入全面調查後的動作之一。
瑞幸咖啡與中國傳統咖啡行業的霸主星巴克無論是在對標客戶群、價格區間、咖啡豆選擇、咖啡師、社交場景等情況基本相仿,唯獨區別是瑞幸價格略低於星巴克、不用排隊、可以Any Moment,所以瑞幸才在成立之初的對標口號是星巴克。
甭管是「碰瓷式營銷」或事實或挖角人才等舉措,瑞幸敢這麼做絕非是有勇無謀之輩,否則也不至於把星巴克被逼聯手與阿里巴巴開展外賣業務,9年來中國市場首次盈利利潤下降。
評析:一個企業的成功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抓住市場空間,彌補市場空白處,抓穩一個核心點,同時吸收競爭對手的長處,用戶和市場絕對不會辜負你,當然必須還得有孤注一擲的勇氣。瑞幸敢叫板星巴克,就是抓住用戶心理:格賊便宜、喝咖啡不必排隊、老子愛在哪喝咖啡就在哪喝、廣告營銷深得我心。
粗暴營銷:我是霸道總裁,就要獨寵你
無論你的產品或業務再怎麼好,想在看似處於飽和的市場裡佔有一席地,粗暴而簡單的做法就是讓利,這就是瑞幸這個耿直Gril的後宮上位記:削減各種成本,貼錢給消費者體驗、勾引你主動分享等。因此下載APP首單免費、買二送1、買5送5等一系列舉措,讓你感覺你就是電視劇裡的女主/男主,寵你、慣著你。
為了把這個霸道總裁的腳本順利進行下去,請來傳說中的男神張震、女神湯唯進行代言,廢話不多說,就一句話:這一杯,誰不愛(小編猜測的潛臺詞:免費請你喝咖啡,你還不要,你傻吧你!)!
產品方面,請來了三位世界級咖啡大師負責背書:2014年WBC總冠軍井崎英典、2003年WBC義大利冠軍安德烈拉圖瓦達、2017年WBC中國冠軍潘志敏(Championship,簡稱WBC,可謂是咖啡師界的 「奧林匹克」)。
這波一系列吸引人的操作和噱頭,後續只要服務到位,用戶回購率、沉澱、自動口碑傳播就不怕了。
瑞幸咖啡的咖啡研發團隊:WBC三位冠軍
為了快速俘獲更多客群,瑞幸通過2個O2O層面來入侵客戶防線:
第一,廣告式O2O。通過分眾電梯廣告快速入駐高端社區、白領線下區域,線上通過新聞客戶端滿天飛的PR稿件,甚至不惜拿錢狂砸微信LBS精準定向廣告,點線面全面結合,全方位霸佔你的視覺、聽覺,像是在告訴用戶:本「奶娃」瑞幸不差錢,請你免費喝咖啡啦!第二,服務式O2O。顛覆傳統咖啡行業社交場景式的實體店方式,只要你願意,你可以Any Moment喝咖啡,也可以外賣給你送咖啡,或者任性選擇4種門店類型,真的有種把客戶當成上帝似的趕腳。
咖啡原材料說到底就是咖啡豆,據瑞幸介紹他們選擇的咖啡豆與星巴克一樣,都是上等的阿拉比卡豆,並經多次試驗、精心拼配調製而成,特別針對東方人的口味偏好。在設備技術方面,採用了全球最頂級百年瑞士雪萊咖啡機品牌,全自動咖啡機等。
其實瑞幸想表達的觀念就是:我們的咖啡品質與星巴克一樣牛逼,甚至比之更甚,並專為國人口味定製的。這點也是眾多「專家們」質疑和調侃的:一家送外賣低價格的咖啡,如何能保證高品質且新鮮呢?但不管如何調侃,消費者喜歡就好!
瑞幸咖啡這隻1歲不到的「小奶娃」通過一系列非常規創業公司的操作,甚至頂著各種質疑和評論,在7月11日宣布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含大鉦資本、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及君聯資本,融資完成後估值10億美元。
8月在北京發布會,宣布進軍輕食市場,緊接著又在9月初與騰訊籤訂戰略合作,將攜手騰訊共建「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評析:當企業抓住了機遇和商機,這時需要的是產品/技術/服務的深耕,在產品/技術/服務成熟時,推向市場的營銷策略一定要抓住用戶需求的痛點去做文章、爆點,企業的核心就是服務好用戶,你前期做的一系列動作看似是寵幸客戶,其實說白了,也是等客戶最後批量的寵幸你,甚至獨寵你一人!
最後的話
關於瑞幸咖啡更多的專家們、專業學者們的文章相信大家都已經看了無數遍,所以小編就不在班門弄斧造次了。但最後小編想說的是瑞幸咖啡這實則看似順風順水的一系列成就,能在2018一片灰暗的資本市場裡迅速崛起,甚至白馬過隙成為「鹿佔鰲頭」的黑馬,這與它背後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開的。
我們不知道瑞幸這隻小奶娃到底還能lucky多遠,但至少它的成功對我們創業者而言,是有啟發的:
創業,請深耕市場上缺乏的空間,有敢與大品牌一較高下的野心,客戶至上,把自己當成傻瓜。李想說過:任何時候做任何事,訂最好的計劃,盡最大的努力,作最壞的準備。想創業,那先考察你的項目是否是市場缺乏的,團隊、資金以及先準備好賠錢的心裡,否則,請暫時停止你蠢蠢欲動的腳步。作者:股書(Kapbook)
本文由 @股書 Kapbook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