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真正的知識來自內心,而不是別人的傳授

2020-12-17 文眼看世界

《蘇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作者:

喬斯坦·賈德,出生於挪威首都奧斯陸,自198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以來便成為當代最重要的北歐作家。後來,他在芬蘭教授哲學,於1991年成為一位全職作家。1991年,《蘇菲的世界》出版,後被翻譯為四十多種語言,銷量達到三百萬冊,現今已有三十多個國家購買了該書的版權。喬斯坦·賈德擅長以對話形式述說故事,能將高深的哲理以簡潔明快的筆調融入小說情境,使《蘇菲的世界》享譽全球。

內容:

本書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女孩蘇菲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十四歲的蘇菲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由此引起了這個喜歡探討宇宙和世間萬物的小姑娘的深刻思考。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問題,蘇菲想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的認知解開這些謎團。

作品中到處凝結著人類文明的精華,隨著內容有條不紊地展開,涵蓋各種哲學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從悠遠的年代,跨越時空與變遷不斷被提煉出來,又分成若干彼此獨立的部分,而作者批判地、理性地加以闡述和介紹,擯棄了艱深和抽象,使讀者跟著歷史的腳步,一同重溫西方哲學史。

《蘇菲的世界》智慧語句摘選

1

真正的知識來自內心,而不是得自別人的傳授。同時,唯有出自內心的知識,才能使人擁有真正的智慧。

2

但我們生命中的意義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創造,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創造自己的生命。

3

孩子,我們並不只活在我們所屬的時代裡,我們身上也扛著歷史。不要忘記你在這個房間內看到的每一樣東西都曾經是嶄新的。

4

避免在真空中漂浮的唯一方式是汲取人類五千年的歷史經驗。

5

唯有哲學家才會踏上危險的旅程,邁向語言與存在所能達到的頂峰。

6

一個你回答不了的問題不是一個愚蠢的問題。

7

有一些東西是人人需要的,那就是:明白我們是誰,為何會在這裡。

8

事實上黑暗本身是不存在的,它們只是缺少光線的照射罷了。

9

不夠勇敢就是懦弱,太過勇敢就變成魯莽;不夠慷慨即是吝嗇,太過慷慨則是揮霍。

10

無論如何,你應該對你不感到驚訝這件事感到驚訝。

相關焦點

  • 名著閱讀知識梳理:《蘇菲的世界》
    故事開始時蘇菲過著平凡的生活,直至有天她在郵箱中收到兩封來歷不明的信寫著:「你是誰?世界從何來?」與此同時,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請蘇菲轉交給席德(Hilde),郵戳來自黎巴嫩。蘇菲不久後收到一封匿名信件,信件中記載著一部分與哲學和哲學史相關的內容。她開始學習哲學史,由淺入深的課程也定期寄到家中的信箱。
  •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明辨是非者必能進退合宜!
    ——蘇格拉底由於你太習慣這個世界,所以才會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驚奇。——《蘇菲的世界》哲學歷來是一個晦澀難懂的詞彙,而哲學學科歷來不是人們的「寵兒」。《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的嘔心瀝血之作,使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西方哲學發展史,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哲學世界的魅力。作為一部新型的哲學小說,其中關於人的本源和人性的本質的解讀,可以讓讀者在哲學的世界中獲益匪淺。作者以小說的形式,描述了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可以稱作是一本披著小說外衣的西方哲學史。
  • 你還在讀《蘇菲的世界》?哲學科普入門書籍推薦!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蘇菲的世界》這部小說被很多中小學生當作西方哲學史入門的書籍,因為賈德擅長以對話形式述說故事,能將高深的哲理以簡潔
  • 真正的教育,不是傳授知識而是開啟智慧
    孩子的內心世界就像一個藏滿寶藏的盒子。在這個盒子裡,有智慧、有理性、有意志、有品格、有美感、有直覺等生命的能量。如果我們不能揭開人類心靈的神秘面紗,我們就無法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諦;如果我們不能潛入到人類靈魂的最深處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們就永遠找不到教育的力量。
  • 八年級下冊:名著閱讀《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蘇菲的世界》被譽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蘇菲的世界》於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年中國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譯本。【內容簡介】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與此同時,她收到一張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請蘇菲轉交給席德」,郵戳來自黎巴嫩。
  • 《蘇菲的世界》常考知識點梳理及在線閱讀訓練題
    《蘇菲的世界》被譽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2、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5、《蘇菲的世界》包含至少三個敘述者,分別是哲學家艾勃特、蘇菲和席德,他們從各自的角度來觀察和描述。這三個不同的視角組成三重敘述層面,相互交叉在一起,構成了這部小說的復調結構。
  • 讀蘇菲:蘇格拉底,成天在街上晃悠聊天的哲學家
    繼續讀《蘇菲的世界》,第十二封信主要談的是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生於雅典,他說「鄉野的樹木不能教我任何東西」,有生之年的大半時間是在市中心廣場與市場等地度過的。因為真正的知識來自內心,而不是得自別人的傳授;唯有出自內心的知識,才能使人擁有真正的智慧。蘇格拉底與那些詭辯學家生在同一時代,和他們一樣,也比較關心個人與他在社會中的位置,對於大自然的力量比較不感興趣。但和詭辯學家們不一樣的是,蘇格拉底並不認為自己是個「智者」,他也不像詭辯學家一樣,為賺錢而教書。
  • 當哲學遇上科幻與懸疑,不一樣的哲學科普書《蘇菲的世界》!
    作為一個哲學科普書,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反倒不是那些哲學知識,當然了,如果內容真的是單純的哲學史科普,它也不會這麼出名。哲學入門不在知識,在於啟發。每個人看這本書的體驗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說,他作為一個成年人難以理解這本書,覺得很幼稚。
  • 《蘇菲的世界》哲學啟蒙教育的天堂,充滿了成年人不能理解的內容
    《蘇菲的世界》是用小說的形式來展示的哲學作品,這部作品通過一位哲學導師向一個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過程,揭示了西方哲學的歷史。有人說他們不明白這本書是關於什麼的,也許是晦澀難懂的哲學,但是這卻是通俗易懂的哲學,具體的讓筆者來為你介紹。
  • 閱讀積累|《蘇菲的世界》故事梗概+好詞/句/段積累+讀後感+閱讀測試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蘇菲的世界》被譽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蘇菲的世界》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年中國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譯本。
  • 《蘇菲的世界》中的30則經典語錄,當你理解哲學時,便會深愛它
    我們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裡,彼此相逢,彼此問候,並結伴同遊一段短暫的時間。然後我們就失去了對方,並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們突然莫名其妙地來到世上一般。」 【2】:你太習慣這個世界了,才會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驚奇。 【3】:這個世界不可能大家都喜歡我,我也不需要每個人都喜歡我,我只能說很多人還不了解我。
  • 《蘇菲的世界》導讀
    他以絕妙的構思,不俗的文筆,使讀者能以閱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瀏覽從柏拉圖以前一直到二十世紀的整部世界哲學史而不覺枯燥厭煩。這是近幾年來我讀過的書中感覺最棒的一本,既有科幻的感覺,又有偵探的味道,更重要的是,徜徉其中你還能輕輕鬆鬆學到哲學、歷史、政治,甚至地理生物醫學知識也涵蓋其中,讀完之後你有自己內存從8G一下子升到32G的感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
  • 到底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你只是沒衝出自己的內心
    這似乎唱到了每一個內心的柔弱之處,心底裡泛起一絲漣漪。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活著,但本質上昨天和今天,去年和今年,有多大的差別。有人說,「我們究竟是活了365天,還是活了一天重複了364遍?」面對這個焦躁的世界,焦慮盛行的時代,你能真正的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隨大流學別人嗎?
  • 《蘇菲的世界》以孩子的視角,回歸本我
    你太習慣這個世界了,才會對任何事情不感到驚奇。我是誰?世界因何而來?本書一開頭以蘇菲收到兩封神秘的信為序幕,用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世界的本源。世界從何而來?兩封信燃起了蘇菲的好奇心,她茫然的思考著答案,我的名字叫蘇菲,但那個叫蘇菲的人是誰?人是什麼?從自我思考到生命,可是蘇菲不知道世界從何而來。與此同時,蘇菲收到一封席德爸爸讓蘇菲代轉給席德的卡片,郵戳地址是黎巴嫩,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像謎團一樣在她眼底展開,蘇菲突然意識到: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哲學家只有一個條件—保持好奇心。
  • 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內容概要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 《蘇菲的世界》哲學是生活的百科全書,只有成功人士才能讀懂
    毛澤東學習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所以創立了新中國;愛因斯坦理解了哲學思想,提出來萬物相對論……我一直不喜歡哲學,因為覺得哲學是一門虛幻不切實際的學問,而且生澀難懂,但讀了《蘇菲的世界》以後才發現,其實我從來就不了解哲學。「一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說」,是《蘇菲的世界》一書的副標題,頗能點明該書的要點。
  • 【我喜愛的文化經典】好書《蘇菲的選擇》
    蘇菲在被納粹分子關進集中營之前,對她父親超前的排猶屠猶思想保持緘默;她因為偷帶了一塊火腿趕上了蓋世太保的一次大圍捕,「他們的罪過是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了錯誤的地方」,於是原本與蘇菲生活毫無關係的集中營,就這樣幾乎毀了她的一切。在相繼失去父親、丈夫和母親後,來到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第一天,蘇菲就面對了這樣一個選擇——兩個孩子,留下一個,送走一個。這裡的送走是將年幼的孩子送進毒氣室,是去送死。
  • 讀蘇菲:面對文化的解體,有人哀嘆:「世界已經衰老了」
    繼續讀《蘇菲的世界》。這是第十六封信,依然放在蘇菲的密洞中。早在亞里斯多德去世(公元前三二二)之前,由於亞歷山大大帝的徵服,雅典人已經失去了統治者的地位。面對曾有的文化解體,當時悲觀的人說:「世界已經衰老了。」所以,在希臘文化形成時期,各宗教信仰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經常教導人應該怎樣獲得救贖。這種救贖通常以秘密的方式傳授。在這個時期,哲學也漸漸朝著「救贖」和平安的方向發展。當時的人認為,哲學的智慧能夠使人類脫離悲觀心態和對死亡的恐懼。因此,宗教與哲學之間的界限逐漸消失了。
  • 存在的意義 ——讀《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講述了一個神秘哲學導師艾伯特帶領著十四歲的少女蘇菲學習西方哲學史的故事。
  • 寂寞思索:共同協助出語言,讀《蘇菲的世界》㈧
    難道不是嗎?當然對於哲學家來說,或者是動物學家來說,這是起源性的問題。我們可以在兩個層次上去分析。首先,雞、和雞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迭代產生的。也就是雞和雞蛋之所以是雞和雞蛋不是一下子變成今天的模樣,而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也就是雞和雞蛋迭代發展的過程,這是生物學上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