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筆,拿起電焊,攻讀哲學的胡昶從浙江大學退學,在技校裡揮汗如雨學修理,如今他立志開一家汽車修理廠;
不做肌肉型男,武漢大學畢業的體育特長生彭凱瑞系上圍裙、抄起鍋鏟學烹飪,現在他是長沙一家五星級酒店裡學歷最高的大廚……
關於大學生技校「回爐」,其實一直頗多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並不值得提倡;但另一方面,在大學文憑不再金貴的當下,大學生們的就業觀念也變得更加務實起來。
在我們的採訪中,不乏名牌大學的學生在文憑與技術之間,毅然選擇後者的故事。他們覺得,如果大學畢業證不能敲開就業的大門,那為何不放下它,轉而學習新的技能,並重新定義自己的事業線呢?
放下筆拿起電焊的胡昶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李詩韻
■你好,我是「大學生技工」
不愛書本愛電焊:名校生退學當「藍領」
見到胡昶時,他正蹲在操場的石凳上,胡亂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有些抱歉地說:「不好意思啊,剛忙完手頭上的活兒,一身髒兮兮的。」
這個不拘小節的男孩,在三年多前還是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的學生。如今,他放下書本,拿起電焊,在技校摸爬滾打兩年後,成了長沙某大專院校的技術監督,下一步的目標是開一家汽車修理廠。
從名牌大學「出走」,在胡昶看來,不是大學的問題,而是在要一紙文憑還是一門手藝上,他做了更為實際的選擇。
技校裡的「名人」
2009年8月,胡昶收到了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兒子是整個家族裡唯一被重點大學錄取的學生,胡昶的爸媽臉上有光,便在老家嶽陽市湘陰縣大擺筵席,親朋好友更是各種稱讚,都說胡昶有出息。
但就在兩年後,20歲的胡昶做了一個決定:從浙江大學退學,到長沙的技工學校去學修理。
爸媽氣壞了,直呼「敗家子」。頂著壓力,胡昶偷偷背上包,從縣城汽車站坐車來到了長沙。一開始,人生地不熟,他寄住在正在打工的學長家裡,每天上網看技校的招生信息。最後,胡昶鎖定了湖南某汽修學校,東拼西湊借了些錢,便跑去報名。
「學費多少?」胡昶擠進報名的人群裡,招生老師看了他一眼,問:「學什麼的?」胡昶立馬回答:「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然後掏出一堆零錢,準備填表。結果旁人哈哈大笑,胡昶這才意識到,招生老師原來是問他想學什麼專業。
之後,胡昶便成了汽修學校裡的「名人」。不僅因為他一開始便鬧了笑話,更因為他是當時學校裡非常少見的「大學生技工」。
「我在汽修學校的這兩年裡,也碰到過幾個和我一樣,從大學退學或者畢業後來技校『回爐』的人。」胡昶說,最初在技校時他覺得很不習慣,因為這裡沒有早晚自習,沒有圖書館,也沒有青春靚麗的學姐學妹,每天下了課,「只有一群男人勾肩搭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