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陽區李口鎮舉辦「農技課堂」助產業發展

2020-12-19 商丘新聞網

  商丘新聞網訊 為服務今冬農業生產,推動現代農業發展,12月12日,睢陽區李口鎮利用冬季農閒時機,特邀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和商丘商貿學院的農業專家,為該鎮種植大戶和養殖大戶進行農業生產技術指導,讓農戶真正學到種植養殖技術,吸引了百餘名農民群眾前來聽講。

  培訓會上,農業專家針對部分農民文化水平偏低、科學種田水平不高的實際,進行現場講解,面對面、手把手開展培訓指導,把現代教學手段與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各類平臺,方便快捷地傳遞科技、市場等方面信息,及時幫助農戶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積極引導農民增強綠色種植、市場信息和防災減災意識,實現現代農業發展與農民培訓互惠共贏。

  「今後我們將根據群眾需要,不定期開課,有時在教室、有時在田間、有時入戶指導。只要群眾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發現問題,我們就開設課堂,探討解決之道。」郜寨村黨支部書記曹崇超說。

相關焦點

  • 威寧自治縣舉辦農技人員能力提升培訓班
    12月1日至7日,威寧自治縣農業農村局舉辦2020年省級農業科技創新產業技術體系建設農技人員能力提升培訓班,全縣100餘名基層農技人員參加培訓。本次培訓主要圍繞威寧主導產業,結合教學計劃,重點開展蔬菜產業相關業務知識培訓,主要採取課堂理論學習、田間實訓指導、交流討論、測試等多種方式進行。
  • 農技服務持續跟進 全力助推壩區產業發展——思南縣以「人才+壩區+...
    思南縣緊扣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圍繞服務壩區主導產業,採取「人才+壩區+主導產業+」技術服務模式,組織引導廣大農技人才資源聚力基層一線,持續鞏固提升人才智力服務保障。兩個覆蓋,精準匹配服務團隊堅持壩區產業發展技術需求導向,思南縣組建19支壩區產業技術服務隊下沉一線,實現技術服務「壩區全覆蓋、主導產業全覆蓋」。優化專業結構,按需匹配隊伍。
  • 安康葉坪鎮舉辦貧困戶產業技術培訓班
    本網訊 6月25日,安康市漢濱區葉坪鎮邀請區農技中心領導和技術專家,針對全鎮234戶貧困戶的產業脫貧工作,舉辦產業技術培訓班,全面提升貧困戶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和依靠農業產業戰勝貧困的信心和決心。培訓以「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因戶施策講解培訓」為宗旨 ,根據各個村的產業發展情況,技術專家先後在中心社區、椒溝村、橋亭村,對各轄區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技術培訓。
  • 富縣:提升基層農技人員業務水平助推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
    農業技術人才是農業農村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轉變農業發展方向,發展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人才支撐。為切實實施好農業專項技術培訓,促進農業增產、品質優化和農民增收,不斷推動「三農」加快發展。2020年12月27日--30日,由延安市農廣校、延安市種子管理站聯合舉辦了全市基層專業技術人員提升(種子專業)培訓班。根據延安市農業農村局關於基層農技人員培訓通知要求,富縣種子管理站站長高永紅、副站長任小明、農藝師雷佳妮、張小英參加了此次培訓。四天的培訓給基層農技人員提供了知識更新、學習交流的平臺,讓他們互取長處、跟上時代的步伐。
  • 威寧農技專家 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
    培訓現場(劉軍林/攝)培訓現場,農技專家緊緊圍繞芸豆種植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詳細講解了芸豆從抽蔓期到開花結莢期的溫度、光照、水分、土壤及營養問題。同時,農技專家重點介紹了培育壯苗的科學技巧和高效栽培技術。農戶們聽後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本次培訓解決了他們很多種植中遇到的難題。
  • 「網際網路+教育精準扶貧」,廣東汕尾這場農技培訓乾貨滿滿
    「缺什麼就教什麼,深汕兩地舉辦的農民培訓活動真是'及時雨'啊!」致富帶頭人代表黃先生在參加汕尾農業技術技能培訓班後高興地說道。學員將登陸「天天學農」APP的學習帳號,線上跟專家學習農技。後續還會有百人專家團老師下鄉為學員提供農技指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線上線下的培訓方式,極大地提高汕尾新農人的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為汕尾農業豐產、農民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場學員對本次培訓獲得讚不絕口,學員表示,老師們結合汕尾市特色農業產品及農業種養技術人員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解,內容接地氣、十分實用。
  • 睢陽區順利通過河南省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評估驗收
    河南縣域經濟網商丘訊(黃波 通訊員 張邵萍 孫頔)2020年8月17日至20日,河南省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第一評估驗收組對睢陽區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工作進行了評估驗收。督導評估組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實地查看、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等方式,從睢陽區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達到《河南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基本標準(試行)》情況、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際間均衡情況及公眾滿意度等四個方面,對該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評估。
  • 邀請專家「傳經送寶」|城廂區舉辦2020年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班
    12月10日,城廂區2020年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班開班授課,來自各鎮農業服務中心和區農技站、區植保站、區土肥站等13家農技推廣機構的基層農技人員參加培訓。據介紹,此次培訓為期5天,配備專業授課教師,採取課堂教學、互動交流、分組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邀請市農科所研究員柯慶明講授《鄉村振興與農村發展》專題,市農業農村局教授級高級農藝師黃珍發、林國飛分別傳授《化肥減量增效技術與應用》《農藥安全使用技術》技能,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原瑞芬講解《沼氣利用、養殖汙染治理安全隱患與防範要點》等內容。
  • 宣漢縣:農技大培訓 助力中部山區車釐子產業發展
    為提高種植戶技術水平,助力車釐子產業發展,12月10日,宣漢縣農業農村局、縣水果協會在南坪鎮舉辦車釐子栽培技術現場培訓會,來自峰城、南坪、廠溪、華景、漆樹、馬渡關、樊噲等鄉鎮50名綜合農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車釐子種植業主及技術人員參加培訓。
  • 科技下田 服務上線 貴州省農技專家「傳經送寶」助春耕
    4月1日,大好春光,全省各地的農技專家們奔忙在田野山間,或培訓技術,或指導種植,或成果轉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投入到春耕生產中,不負春色繪就辛勤勞作畫卷,孕育豐收新希望。   上午八點過,黔西南州喀斯特區域發展研究院研究員鄧朝義的手機響了。黔西南州喀斯特區域發展研究院研究員鄧朝義(右)指導百香果種植「鄧老師,早上您一定把活先忙完,中午我就過來接。」
  • 商丘市睢陽區:全面推進義務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發展
    商丘市睢陽區特殊教育中心負責人翟躍科感慨道。「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重大舉措,是順應人民群眾期盼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區牢牢把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補齊短板弱項,不斷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向深入!」
  • 科幻課堂助夢計劃亮相深圳科普月活動
    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作為深圳市本土成長起來的公益科幻科普組織,在科普月上特別推出「9·9科幻課堂助夢計劃」。9·9科幻課堂助夢計劃「9·9科幻課堂助夢計劃」是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髮起的「益」起科普活動,結合騰訊「9·9公益日」本年度主題「一塊做好事」,通過線上捐款及線下捐贈的方式,把科普讀物送往甘肅國家級貧困地區學校
  • 富陽首席農技推廣專家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建立首席農技推廣專家制,每年投入專項資金不少於100萬作為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創新省級試點,富陽從2018年起探索建立首席農技推廣專家制度——立足農業產業發展實際,結合關鍵領域技術攻關、重大技術推廣和農民迫切需求,組建了糧油、蔬菜、水果、水產等13支首席農技推廣專家團隊,讓專業人員回歸專業。
  • 武定縣發窩鄉村產業扶貧考察團到楚雄市、南華縣農技協基地參觀學習
    點擊藍字 關注楚雄科普近日,楚雄州人民政府辦公室組織「掛包幫」扶貧點武定縣發窩鄉村部分幹部、村民代表和駐發窩村工作隊20多人到楚雄市、南華縣農技協基地參觀學習產業扶貧。根據發窩鄉冬桃、中藥材、魔芋、養豬產業扶貧發展需要,州、縣(市)科協聯合產業領航農技協配合做好學習考察活動。發窩鄉村產業扶貧學習考察團先後到楚雄市紫金冬桃協會基地、紫溪鎮楊家養豬協會九族河養殖場、紫溪彝村科普小鎮,南華中藥材種植協會重樓基地、果藥種植基地,岔河彝人科普小鎮參觀學習。科協邀請農技協會長、專家現場輔導冬桃、中藥材、魔芋、養豬技術,傳授經驗。
  • 武陵源索溪峪街道舉辦獼猴桃技術培訓著力產業發展
    近年來,街道從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發展基礎產業、帶動老百姓就業等方面出發,積極推行「一村一策」「一戶一策」。雙星村自2016年開始栽種獼猴桃、黃桃140畝,金杜村自2019年開始發展獼猴桃、藍莓等產業,田富村自2019年打造550畝葛根產業基地。據街道農技人員介紹,全街道僅200畝獼猴桃一項,今年產量達20多噸,實現產值40餘萬元。
  • 合陽坊鎮乾落文明實踐站:強化科學技術培訓 助力花椒產業發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關鍵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也是合陽縣脫貧攻堅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為進一步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激發群眾發展產業的內生動力,深入貫徹落實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李興旺、校長吳普特對合陽縣定點扶貧有關講話精神。
  • 房縣60基層農技人員赴竹溪、竹山觀摩學習
    2020年11月11日至12日,由房縣農業農村局組織 的60餘名基層農技人員赴竹溪、竹山觀摩學習當地產業發展、新農村建設情況。11月上午9點30分,農技人員們乘車來到竹谿縣豐溪鎮下壩村,觀摩學習當地新建茶園生產情況,下壩村位於豐溪鎮東南部,現有人口700餘人,耕地面積1200畝,水田面積170畝,為了發展葉產業,今年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