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購買新車後需要通風以及採取各種手段來去除車內的異味,這裡的異味主要是指甲醛、苯系物、TVOC等。許多車主認為新車在去除了這些異味後就萬事大吉了,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危險的誤區,有大量實驗結果顯示,在高溫條件下,汽車內有毒化學氣體的成倍揮發不僅存在於新車中,同時也存在於一直以來容易被忽略的舊車中。
這組實驗的結果讓你再也不敢輕視舊車的空氣治理。在這組實驗中,共有5款車型參與測試,其中有兩款新車,三款舊車。根據國家頒布的《乘用車內空氣品質評價指南》規定的車內汙染物濃度標準,各類物質的達標標準分別是:甲醛≤0.10、苯≤0.11、甲苯≤1.10、二甲苯≤1.5、TVOC≤0.60。(單位:mg/m3)測試前,五款車型均處於密封狀態下被至於統一環境下靜置了超過12小時,環境溫度25.2℃,車內溫度59.6℃。
最後的測試報告顯示,在甲醛和TVOC(總揮發性有機物)方面,所有車型「全軍覆沒」,無論新車還是舊車,都超出了汙染物濃度的標準值。其中兩款新車(一款自主,一款進口)的甲醛濃度分別為0.38mg/m3、0.22mg/m3(分別超標2.8倍、1.2倍),TVOC的濃度則分別為0.97mg/m3、0.88mg/m3(分別超標62%、47%)。3款舊車(一款自主、一款合資、一款進口)中,除了一款合資車型甲醛濃度勉強達標以外,自主與進口車的甲醛濃度分別為0.15mg/m3、0.21mg/m3(分別超標50%、1.1倍)。而在TVOC方面,三款車的濃度則分別為0.75mg/m3、0.66mg/m3、0.84mg/m3(分別超標25%、10%、40%)。5款車的測試報告顯示,高溫條件下,舊車內空氣品質汙染不容樂觀。以甲醛、TVOC為代表的車內有毒化學物質輕則引發過敏、加重咳嗽、哮喘,重則引起造血細胞結構的變化、神經中樞的病變、誘發癌症,甚至引起死亡,近年來因車內空氣品質罹患癌症甚至導致死亡的案例並不少見。
如何有效去除車內甲醛? 首先,各位車主需要注意的是,車內的空氣治理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切不可盲目追求立竿見影,或者看到稍有成效時就停止繼續治理。以下主要介紹三種除醛方法供大家參考。
方法一,開窗通風。開窗通風對於車主來說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除甲醛方法。建議車主每次在汽車啟動車子之前先開窗通通風,或者平時停車的時候將車窗留出一點空隙,讓車內保持空氣流通,這樣可以有效的減輕車內甲醛等有害物質的滋生。
方法二,放置納米活礦石,不僅可以吸附甲醛、苯等有害氣體,還可以除味,除臭、防黴、殺菌。納米活礦石有兩種,有室內用的還有汽車專用的。一般都是小包裝,可以放在車中的任何一個角落中,不過活性炭比較容易飽和,應該注意更換。
方法三,光觸媒。光觸媒是一種近幾年開始流行的除甲醛產品,內含納米級二氧化鈦,是一種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導體材料,在紫外光線的作用下,可以將空氣中的甲醛等有害物質進行分解,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無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