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校園文化建設丨通四方錦程 達天下大道—通錦中學理念設計

2020-08-30 常春藤校園文化

巴蜀大地,

天府之國;

沃野千裡,

文化燦爛。

天府明珠——成都金牛區,

商賈繁榮,

車流如織,

形成「六縱六橫」道路網格,

亦有西南最大的火車站。

通錦中學,

創建於1954年,

地處成都市金牛區通錦路繁華地段,

原名「中鐵二局子弟校」,

2006更名為「成都市通錦中學」,

2009年7月,

原鐵二院初中部與通錦中學合併,

組成了「新通錦中學」。

學校北鄰西南交大,

聚天府人文;

東靠府河,

納亙古靈氣。

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

通錦中學堅持以文化引領學生的成長,作為「前」鐵路子弟校,在學校的文脈中逐漸積澱起 中鐵二局的「開路先鋒」精神。

學校將長期積澱下來的「鐵路」文化與地方文化共生,將歷史傳承和現代文明對接,用多元智能理論作指導,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到結合點。

即,以「鐵軌」為文化載體,形成「通達」的核心理念,並衍生出辦學理念「貫通天地 養正達道,校訓「上下通達 心懷天下」,文化主題「通四方錦程 達天下之道」

文化載體:鐵軌

鐵軌在千裡沃野延伸, 如大地的脈絡,列車在這些脈絡上飛速駛過,翻山越嶺,跨江過河,開向遠方,到達終點。

鐵軌象徵著互通、交匯、意志、責任,這正是學校核心文化之所在。

核心理念:通達

《說文》:「通,達也。」《廣雅》:「 達,通也。 「通達」意「暢行無阻」。

「通達」也是一種變化的意識。《周易·繫辭下》有云:「往來不窮謂之通。」「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通達」在中華文化中體現的是一種秉賦,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品質。在中國古代思想中,天地之間的貫通構成了人的基本本性,貫通天地,使個人矗立在天地之間,頂天立地,成為真正成熟的人。

「通達」的意義:

對生命大道的通達

通達是對生命根本大道的相通,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零阻力」的曠達

培養「拿得起、放得下」的氣魄,巧妙地化解各種阻力,處於「零阻力」的境界。

內在潛能的達成

讓自己的內在與外在理想結合,最大限度的實現內在潛能。

辦學理念:貫通天地 養正達道

「通」引領下的實踐——「貫通天地」,是為辦學之本。

「達」啟發下的結果——「養正達道」,為辦學的方法和目的。

貫通天地 :上天的高明,大地的博厚,人道的悠久,均可納入自身。明察事物的發展,不墨守成規,融匯貫通,敢為人先,日新日進。

養正達道: 培養純正的品質,使其走上正道,即培養教育者或學習者端正的心性和行為,是為人鋪設一條融通個體需要與社會需要的達道。

校訓:上下通達 心懷天下

「上下通達,心懷天下」出自古語「仁者心懷天下,智者上下通達」。

上下通達: 指能明事物之萬化,亦與之萬化。即要做智者,志存高遠,開拓創新,達成具有大仁大智的大境界。

心懷天下:指寬容仁厚,高瞻遠矚,以德載物,不憂不懼。自立自強,成就具有真善美慧的大人生。

文化主題:通四方錦程 達天下大道

「通四方錦程 達天下大道」由「四通八達」一詞衍生而來。《子華子·晏子問黨》:「其塗之所出,四通而八達,遊士之所湊也。」

四方歸宗,八方來朝。在這所大氣、進取的學校裡,通錦人鐵肩承道,奮進不息,共同鑄造天下大道。莘莘學子從此通達四方,兼善天下,錦瑟年華。

以「通達」文化為核心的學校logo:

標誌構成元素:

設計解讀:

標誌圍繞學校核心理念「通達」創意,構成元素:鐵軌、天地四方、沃土、大道。

標誌以「鐵軌在千裡沃野延伸」為第一視覺印象,傳達學校的「鐵路」文化。

四方形象徵「天地四方」,寓意師生志向遠大、思想開放,勇往直前。

無限延伸的「大道」,不僅指道路,還象徵著正道及萬物之真理。它不僅通往全球,通往錦繡前程,還通往大智慧、大人生、大境界。

「沃土」意指教育的沃土,成長的沃土。學生在這裡開闊視野,放眼世界,廣泛吸納知識,豐富自己的內涵,跨越奮進,最終達至遠方。

1954為建校時間。

標誌形象飽滿,寓意深遠,積極向上,彰顯了學校的文化魅力和對未來的美好希望。

環境設計篇

校園環境打造以「通達」的核心理念和「鐵路」文化為主,從學校的地域文化、厚重歷史以及鐵路的發展歷史、機車發展史、鐵道文化、鐵路技術等方面設計主題園、雕塑小品、文化牆、導視系統等,從而將學校的核心理念深深地融入進校園的方方面面。

文化節點圖

通達廣場

通達文化牆

「通錦路舊事」文化牆

進入校門,

便是通達廣場,

這裡佇立著一面

「通錦路舊事」文化牆,

再現了通錦路在各個時代的舊貌,

師生的回憶被喚起。

這是學校厚重歷史的沉澱,

也是地域文化的直觀體現。

通過通達文化牆,

學校的主題文化得以展現。

「鐵路」文化園

世界鐵路發展史地雕

我們在校門入口的大道,

設計了關於世界鐵路發展史的地雕。

運用青石板雕刻,

介紹世界鐵路發展的主要階段和革命性事件。

讓踏入校園的每一個人,

立刻便能感受到「 鐵路」文化的氣息。

花車綠化帶

入口大道和運動場之間的綠化隔離帶,

巧妙地運用火車車廂的造型,

放置觀賞花木,

兼具獨特性和實用性。

中國百年鐵路文化牆《百年鐵色》

在長廊的位置重新打造文化景觀,

設計主題為《百年鐵色》的文化景觀牆,

圖文並茂地展現,

中國百年鐵路文化的歷史進程。

主題雕塑《歷史的車輪》

古老站臺的復原,

再現了歷史的畫面。

「鐵色」濃鬱,

意味深長。

機車發展主題文化園

介紹火車頭的發展歷程和相關知識,

作為特色園地,

這裡既豐富了校園的「 鐵路」 文化內涵,

也為同學們打開了探究科學的窗口。

鐵道文化陳列室

一輛舊車廂通過改造,

變身為一個鐵道文化陳列室,

這裡放置了

鐵路歷史的相關介紹和部分史料、實物等。

成為整個「 鐵路」 文化園的文化亮點,

吸引人們駐足參觀。

蜀道文化園

從李白的《蜀道難》到如今的動車飛馳,

整個四川交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通過詩詞和圖片展現,

繪製出一幅蜀中交通發展的歷史長卷。

文化小品《風馳電掣》

文化小品《鐵路之父》

對中國鐵路發展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詹天佑,

已經深深地烙印在

中國鐵路歷史的長河裡。

樓名文化

建築採用成都鐵路局管轄的部分站點來命名,

營造出濃烈的「鐵路」文化氛圍。

初心不改,

通達致遠。

學之習之、體之踐之,

成就自我、走向世界……

重慶常春藤文化合作學校

更多校園文化案例,微信關注:「校園文化策劃研究」公眾號,提前收閱!

重慶常春藤文化合作學校涉及大學、中學、中職、小學、幼兒園,服務於全國,重慶、四川、貴州、廣西、雲南、湖南、湖北、廣州、江西、新疆……

編輯:藤曉

以上為重慶常春藤文化原創案例,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成都市通錦中學簡介
    成都市通錦中學創建於1954年,原名中鐵二局集團成都第一中學校,2006年1月1日正式移交給金牛區政府,更名為成都市通錦中學。2009年7月,金牛區教育局為了整合教育資源,將原鐵二院初中部與通錦中學合併,組成了「新通錦中學」。
  • 四川校園文化建設丨仰高思齊,立己達人—四川省高縣中學理念設計
    受學校委託,重慶常春藤公司,對高縣中學文化建設進行了系統規劃和設計。通過對高縣中學地域文化、名人文化,和辦學歷史的歸納、總結,提煉出學校文化建設新的思路,構建其具有高遠意義、獨樹一幟的特色教育理念。核心理念:修君子懿德 承碩翰精神校 訓:仰高思齊 立己達人校 風:高情遠致 競合相融教 風:高山景行 博學善道學 風:高才樂學 通文達藝文化是一所學校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 重慶校園文化建設丨墨韻·書香·悅天下—古南中學校園文化設計
    悅天下:是悅學、博學、包容、融和之魅力,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具有全球意識和開放的心態。>標誌設計圍繞學校核心文化進行創意,構成元素有:「古」字、「南」字、「中」字、「臺階」。環境 學校環境建設是一種文化建設,是一種美學建樹,是一個完整的、立體的藝術品,它反映了學校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水準。古南中學立足「翰墨·書香」特色元素,希望打造一方經典永恆的樂土,一座詩文飄香的雅苑,讓學校有著獨具魅力、大氣典雅、形式別致的文化環境。
  • 重慶校園文化建設丨奉公遠志,砥節礪行—奉節中學環境景觀設計
    奉節中學,前身為夔州府中學堂,創立於1903年,是原四川最早創辦的幾所官立中學堂之一,劉伯承元帥、溫詩鑄院士都曾就讀於此。百年披荊斬棘,風雨兼程;百年春華秋實,砥礪前行。通過對學校地域文化、傳統文化,和辦學歷史的歸納、總結,提煉出學校文化建設新的思路,構建其具有高遠意義、獨樹一幟的特色教育理念,讓學校散發出文化的魅力,為學校鑄就新的輝煌助力!
  • 重慶校園文化建設|奉公遠志,砥節礪行——奉節中學環境文化建設
    奉節中學,前身為夔州府中學堂,創立於1903年,是原四川最早創辦的幾所官立中學堂之一,劉伯承元帥、溫詩鑄院士都曾就讀於此。通過對學校地域文化、傳統文化,和辦學歷史的歸納、總結,提煉出學校文化建設新的思路,構建其具有高遠意義、獨樹一幟的特色教育理念,讓學校散發出文化的魅力,為學校鑄就新的輝煌助力
  • 重慶校園文化建設丨琢器大成—農業機械化學校校園文化設計
    蓋己立而後能立人,已達而後能達人,天下未有無生利經驗這人而能教育人生利者。——陶行知這種利群思想就是為自己生利,為社會生利,為國家生利,為民族生利,把個人,集體和社會,民族的利益結合在一起。學校 整體採用開敞式布局,建築採用新型地域主義風格,建築與園林巧妙結合,整個校園圍繞「一心」、「二軸」、「三帶」、「十片區」的布局,以主廣場和教學樓為中軸線,景觀大道貫穿「十片區」。
  • 重慶校園文化建設丨弘道養正,旗開德勝—紅旗中學環境景觀設計
    「養正立德」的校訓,以古衡之,源於傳統;以今視之,又有新意,體現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現代理念,更體現了紅旗中學深厚的文化積澱和豐碩的辦學成果,是學校一切辦學行為和教育實踐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弘道」,即弘揚大道、弘揚正道,紅旗中學繼承先輩革命傳統,發揚忠誠、勇敢、奉獻、先進的紅旗精神,激勵全體師生堅守理想,懷抱希望,矢志弘道,篤志傳道,明志求道,立志得道。
  • 重慶校園文化建設丨水行天下,大成於善—水利電力學院理念設計
    立足學院名稱、辦學定位,沐浴中華善水之光,根植巴渝樂水之情,學院以水為魂,踐行新時代水利精神,開展將水的優秀品質和工匠精神,融入精神、環境、制度、社團和行為文化建設,大成於善」的辦學理念,以及「上善若水,學競江河」的校訓。
  • 素養培育時代的教學理念與方向改革——通錦中學第4期通達講壇
    素養培育時代的教學理念與方向改革——通錦中學2019年第4期通達講壇7月12日,由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承辦的成都市通錦中學校通達講壇2019年第4期「素養培育時代的教學理念與方向」主題活動在通錦學校學術報告廳開展,此次主題活動由四川師大教科院課程與教學論教研室主任
  • 貴州校園文化建設丨弘道興文 守仁行義—興義陽光書院理念設計
    在貴州省西南隅有一座風景秀麗的「義城」——興義市它因清王朝鎮壓「南籠起義」之後取「興起忠義」之意而得名如今,興義市打響「義城」品牌以「興五義(忠義、正義、信義、禮義、仁義)、旺百業」的文化軟實業發展戰略將這裡建設成為了「忠義之方、正義之地、信義之城、禮義之鄉」
  • 重慶校園文化建設丨行有道,知無涯—漢豐第九中心小學理念設計
    知書而通古今,明理而立人生。知書明理要求教師要學為人師,樂育躬行;學生要博學篤志,知書達禮。行走知天下:就是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立足人的可持續發展,向著勇敢精進、修為向善的境界出發,讀理想之書,踏步天下。「行走知天下」是生活教育的本質,是行知文化的精髓,也是學校教育的結果。
  • 重慶校園文化建設丨像樹一樣成長—天府中學理念文化設計
    >立足「生長教育」,讓校園成為了活力湧動的生長沃土,讓學校成為了樹木樹人的教育高地。樹本,是天府中學辦學的核心與根本。天府中學選擇了「種樹」,讓學生像樹一樣成長,生根、紮根,立根,沐浴著陽光和雨露,奮力地向上……重慶常春藤文化合作學校更多校園文化案例
  • 重慶校園文化建設丨像樹一樣成長—天府中學理念設計
    學校承襲「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辦學精神,堅守「像樹一樣成長」的辦學追求,從長達半世紀的辦學歷史和文化積澱中,高度凝練學校人文精神,提出「樹本」文化,立足「生長教育」,讓校園成為了活力湧動的生長沃土,讓學校成為了樹木樹人的教育高地。
  • 成都通錦中學答2015小升初家長問
    2015成都小升初,您了解成都通錦中學嗎?下面是成都市通錦中學2015年「小升初」答家長問,供2015成都小升初家長參考。   一、通錦中學屬於什麼性質?初中與高中同在一個校園,分區域管理。學校是省級重點中學,省級校風示範校。   二、通錦中學今年初一招生計劃是多少?如何招收新生?   按政策,初一擬招10個班500名新生(含體育特長生40名)。學生原則上依微機排位就近入學。
  • 重慶校園文化建設|重慶市朝陽中學「精神育人」密碼
    輔助圖形設計創意源自辦學理念「朝陽樹人 樹人朝陽」,將其筆畫進行拆分組合,為朝陽中學量身定做具有美感、個性化的視覺符號,並將理念文化運用其中,使其成為學校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輔助圖形能夠在輔助標誌的同時完成品牌識別的強化、品牌氛圍的渲染以及品牌精神的傳達。
  • 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四)| 濰坊錦程初級中學
    濰坊錦程初級中學數位化校園建設成果展示建設智慧校園,推動課堂變革根據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山東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2019-2022)》、《濰坊市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2020—2022)》等文件精神,結合經濟區教育信息化試點項目——「智慧校園建設機制與學習方式變革探索
  • 重慶校園文化建設|樹人樹藝,學馳天地—八中樹人中學環境設計
    1938年,開明紳士楊若愚先生,在重慶文化大區沙坪垻創辦樹人中學,後改為「重慶市第八中學」。受學校委託,重慶常春藤創意中心對八中樹人中學的環境文化進行系統規劃與設計,通過對學校地域文化、辦學特色和辦學歷史的歸納、總結,提出「樹人樹藝,學馳天地」的文化主題,營造健康、馥鬱的學校文化藝術氛圍,給予學生美的薰陶與影響,培養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的藝術人才。
  • 青島市實驗中學校園文化建設規劃設計方案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內涵體現,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學校,一定會有著一套完整的校園文化建設體系,這時校園文化牆就必然是校園文化重要體現的一部分。那麼校園文化牆設計應該遵循哪些原則才能更好的設計出一套優秀的校園文化建設方案。
  • 重慶校園文化建設丨水行天下,大成於善—水電職業學院視覺設計
    源水而發,因水而興,重慶水利電力職業學院,以「水行天下,大成於善」為辦學理念,傳承職業教育之精髓,踐行新時代水利精神,謀求師生個人之發展,旨在建立樂水善地、求學美地、立業天地,創建綜合實力雄厚、品牌效應明顯、全國一流,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應用技術型高校。
  • 重慶校園文化建設丨桂苑育馨,嘉陵揚帆—五十七中環境文化設計
    以桂花為載體,以「桂苑育馨,嘉陵揚帆」為文化主題,進行校園環境文化的打造,讓「馨育文化」綻放異彩。依此,安排文化布局 將校園區域環境進行剖析,對每個區域進行文化設計安排:,建設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滲透著學校教育的價值追求,展示著師生的生活與學習,散發著師生生命成長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