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面孔讀後感|浙大附小四(1)班李昕兒:在疫情中奮戰的人們

2020-12-19 錢江晚報

掃一掃,直達專題

浙大附小四(1)班李昕兒讀後感

在疫情中奮戰的人們

今年這個鼠年的春節,傳說中的「年獸」又出現了,它化名「新冠肺炎」,不怕鞭炮的轟鳴,不怕人們的歡笑,猙獰著向中華大地撲來。這是一種新型的病毒,猶如惡魔一般悄無聲息地來到了我們身邊,對我們發起了猝不及防地攻擊。

就在這危機關頭,無數的醫生護士站了出來,用他們的白衣白帽鑄成了一道長城。在這無數的醫生護士中,我被一張照片所震驚,這張照片的主人名叫李夢英,她和我的媽媽差不多大,大女兒的年紀也和我差不多,可是照片上的她滿臉的憔悴和疲憊,臉上布滿了勒痕和紅腫。她是富陽骨傷科醫院的護士長,作為浙江省第二批支援武漢的醫護,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為了保護更多的人,她和她的同事們每天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帶著護目鏡,超時超強度地工作著。她們的臉浮腫了,她們的眼神疲倦了,可是我仿佛能聽到她們在說「疫情不除,純白逆行」。

就像李夢英阿姨的女兒一樣,我也快有一個月沒有看到過我的爸爸了。我的爸爸是一名監獄警察,自從大年初一回去上班後,就沒有回家過。今天,我和爸爸通了視頻,我被他的臉嚇到了,一臉的鬍子拉碴,像個野人一樣,爸爸不好意思地解釋,因為封閉命令來的急,進去的時候忘記帶剃鬚刀了。我看著他的臉哈哈大笑,仿佛聽到了他在說「疫情不除,藏青不退」。雖然我非常想念他,可是我明白爸爸是為了履行他的職責暫時無法回家和我們團聚。

在這次疫情來襲的時候,有無數像李夢英阿姨,像爸爸這樣的人依舊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我要向你們致敬,在疫情中奮戰的人們,你們都是最美的英雄。

相關焦點

  • 「疫」線面孔讀後感|浙大附小五(4)班代梓恩:玉蘭花開了
    掃一掃,進入專題浙大附小五(4)班代梓恩讀後感玉蘭花開了門前的玉蘭花開了,一朵、兩朵、三朵……不約而同。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天裡,因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不得不待在家裡「坐牢」。這種宅家生活實在太無聊了!我不知道我在家裡能玩什麼?我不知道老師同學們如今怎麼樣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學?我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在我的成長曆程中,第一次有了這麼多「不知道」,就像門前的玉蘭花,我天天依窗望她,不知道她什麼時候能含苞待放、什麼時候滿樹春花!
  • 「疫」線面孔讀後感|浙大附小504班郭彥良:小人物有大能量
    掃一掃,直達新聞浙大附小504班郭彥良讀後感小人物有大能量今年的春節,過得十分不尋常。1月18日,小熊的媽媽帶著小熊從老家坐高鐵到武漢,再坐動車到杭州。不久,全家都確診為新冠病毒患者。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護理,小熊出院,可他父母還在繼續治療。於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丁蘭街道工作人員高穎就成了小熊的「臨時媽媽」。剛接到這個通知,高穎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家人身邊,全心全意地照顧「臨時孩子」。
  • 「疫」線面孔讀後感|浙大附小六(4)班陳靖宇:為壯士點讚
    掃一掃,直達專題浙大附小六(4)班陳靖宇讀後感為壯士點讚武漢的無助、傷感和痛苦,讓我流了很多眼淚。奮戰在最前線,危險也是最大的。他們深知危險重重,卻仍然迎頭而上,這是壯士,是英雄,是楷模。一個95後的護士,一個醫生,一個政府工作人員,一個警察,一個社區工作者……他他們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拼盡全力,他們是無數個這樣的英雄的縮影。於是,在兩天只能出門一次的時候,我們的生活還是有保障,超市和菜場還是能送貨。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天杭實驗學校908班奚蘭心:致敬英雄
    杭州天杭實驗學校908班奚蘭心讀後感致敬英雄2020年初的武漢,喧鬧的城市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狀病毒」按下了暫停鍵。當這場災難同時降臨在我們身邊時,我想「疫」線面孔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選擇。 疫情的數字讓我們為之震撼,而逆行的面孔,卻給了我們最深的感動。在逆行的人群中,我由衷地敬佩一位84歲的老人,他就是鍾南山院士。他早已到了頤養天年的年齡,卻依然沒有選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退休生活,毅然絕然地衝在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第一線。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609班趙運傑:感受春暖花開...
    掃一掃,直入專題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609班趙運傑讀後感感受春暖花開的美好昨天我在小時新聞看到了一篇新聞,使我記憶猶新。我們並看不清他們的被口罩遮住的那一張張面孔,但我們都知道,他們才是這個國家最引以為自豪的民族脊梁。 他們,不是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是我們身邊的平凡者。但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刻,他們同英雄般挺身而出,未曾有過半絲猶豫與退卻。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502班陳晨:疫情中的溫暖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502班陳晨讀後感疫情中的溫暖一縷陽光透進房間,我望著窗外,街道馬路蕭條落寞,空無一人,原本張燈結彩紅紅火火過新年的杭州卻冷冷清清疫情就像狂風阻擋了一切。 宅在家中的我看到了一則感動的新聞,講了7歲小男孩小熊和他的家人們不幸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當小熊治癒後,他的父母都還在醫院治療,丁蘭街道工作人員高穎自願當小熊的「臨時媽媽」去精心照顧他,生活在一起。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505班劉子木:那個最小的...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505班劉子木讀後感那個最小的娃,那個最美的天使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來勢洶洶,一個有著櫻花爛漫的城市當人們在家中談「疫」色變的時候,卻有一支支隊伍逆風向前,紛紛馳援武漢,負重而行。 在浙江二院馳援隊伍中,有這樣一個嬌小的身影,她是這支隊伍中最小的隊員——一名二十三歲的護士。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也看不清她口罩後的面孔,但我知道她是「97後」,我知道她只比我大10來歲,當疫情來臨時,她主動請纓。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建蘭中學711班戴洪瑜:讓醫生成為最幸福...
    杭州市建蘭中學711班戴洪瑜讀後感讓醫生成為最幸福的職業 難忘的2020之初,疫情陰霾籠罩,生活變得小心翼翼,國家也是憂心忡忡。而來自疫情一線白衣天使們的報導,讓人幾多感動幾多心疼,更似幾多光亮射進我們的生活。這些「風雨中的逆行者」、「最可愛的人們」,他們儼然如堅韌的盾,擋在了我們與病毒之間。警報迭起之時,我們擔憂自身的安危,無數的醫者積極請戰;我們在家覺得枯燥無味,許多戰『疫』勇士」渴望一夜安眠。他們廢寢忘食、忘我奮戰、不顧個人生命安危,有的已經被感染,甚至已經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風帆中學705班韓清吟:「疫」不容辭
    掃一掃,直入專題杭州風帆中學705班韓清吟讀後感「疫」不容辭這個鼠年春節,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將永生難忘。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為避免病毒傳播擴散,控制傳播途徑,這個春節大家主動不出門,出門也要戴口罩。還有人奮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最前線,他們逆行而上,撕開黑暗。這個春節,他們不能和家人團聚。《小王子》裡說過:「我始終認為一個人可以很天真簡單地活下去,必是身邊無數人用更大的代價守護而來的」,正好應了那句話「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 「『疫』線面孔」讀後感徵文更新|建蘭中學楊浩冉:希波克拉底誓言
    「『疫』線面孔」新聞讀後感徵文來了!致敬口罩後的面孔,致敬民族脊梁。抗擊新冠肺炎的這段日子裡,錢江晚報小時新聞不斷記錄著我們身邊的平凡者——更是我們身邊的平民英雄們。這些「『疫』線面孔」烙在了我們的心底——每一張面孔都值得成為這場「戰疫」中,迎風飄揚的最鮮亮旗幟,鼓舞和引領著我們每個人,戰勝那隱秘又張牙舞爪的無情病毒,讓每一個人走向最自由和暖心的希望。他們的故事,是否也讓你熱淚盈眶?抑或讓你思考,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和精神,讓我們可以如此萬眾一心?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惠興中學803班魏和悅:無畏無謂,無怨無悔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惠興中學803班魏和悅讀後感無畏無謂,無怨無悔他們也只是普通人,是醫生,是護士,是民警,是母親……為什麼能打動你?因為,衝上了「疫線」,他們更是中國人!護士張琪,連日戰「疫」,竟是能站著睡著,靠著牆沉睡著,微撇著眉,說不定啊,在夢裡也在救治病人,無畏病毒。臨時「媽媽」高穎,送走了自己的兒子,來照顧剛治癒出院的男童,之前的不開夥到現在的親自下廚做飯,無關親情。有一群人,即使拿著微薄的工資,即使自己拮据度日,也時時想著為社會盡一份力。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崇文世紀城實驗學校五(1)班羅臻:回家的路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市崇文世紀城實驗學校五(1)班羅臻讀後感回家的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我們困在了泰國,每天只能通過手機了解疫情。就這樣,我也成了這場疫情的親歷者,被「隔離」的一員。在隔離的日子裡,我同樣每天關注著新聞,有一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個中年男人,可能由於常年勞累,髮際線到了很後面,頭髮非常稀疏,他的口罩拉到了脖子下面,手裡還握著筆,趴在桌子上,打起了盹。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六(4)班劉淇奧:英雄詩篇...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六(4)班劉淇奧讀後感英雄詩篇,由他們寫就這個春節,因為一個名叫「新冠肺炎」的不速之客,變得如此與眾不同每天早上,打開電視,就能看到無數在這場戰「疫」中衝鋒的英雄們——我們感動於以84歲和73歲高齡,還奮戰在一線的鐘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 我們感動於從全國各地奔赴武漢的醫療救援隊和救災物資; 我們敬佩身處最危險環境,卻奮不顧身救治病人的所有醫護人員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夏衍小學五5班朱繆軒:你們是無所畏懼的...
    杭州市夏衍小學五5班朱繆軒讀後感你們是無所畏懼的勇士透過窗戶看到對面小區門口崗亭內一抹熟悉的背影,「啊!那是媽媽!媽媽……」那麼多天沒見到媽媽了,我戴上口罩忍不住奔下樓去,遠遠地看著媽媽一直在忙碌著,一會兒給進出形形色色的人們測量體溫,一會兒伸手攔住來往的車輛,一輛一輛登記著信息,見到媽媽有一會兒休息喘氣的功夫,我忍不住衝上前去一把抱住媽媽,而媽媽低頭見到是我,便狠心地一把把我推開,說:「我全身都是病菌,趕緊回家去!」
  • 疫線面孔讀後感徵文收官,萬篇徵文,記錄一代少年的成長
    致敬這場戰疫中,每一位閃閃發光的普通人:那些衝向一線的醫護人員;那些保障著城市運轉的警察;那些維護著居民生活的社工;那些奔跑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在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與杭城知名校長、老師,聯合發起這次「疫線面孔新聞讀後感」徵集的時候,我們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們跳出自己個人的情緒圈子,去多看看世界看看社會,了解這場疫情,了解戰鬥在疫情一線的人們,了解自己身邊的平凡英雄。從而學習一些什麼。現在,孩子們給了社會一個答案。這一場疫情,讓我們有所失,更有所得。作文裡的那些真情和思考,記錄了一代少年的成長。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天地實驗小學601班汪玉琳:愛,湧動著
    掃一掃,進入專題杭州天地實驗小學601班汪玉琳讀後感愛,湧動著愛,湧動在各行各業……她,不顧年邁,不畏風險,為國家挺身而出,申請帶隊支援武漢再戰「疫」線,還經常深入重症監護室,分析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在這次疫情中,各行各業的人都是這次戰鬥中的戰士,他們都是英雄,都獻出了自己的愛。正如俞敏洪的疫情日記中的那句話:「國家並非抽象,它是由一個個人所組成的共同體。是人民支持的國家,只要每一個人都像個人的樣子,國家必然會像個國家的樣子。」是呀,無論我將來做什麼工作,無論在什麼崗位上,都要熱愛工作,都要全心全意,做有意義的事。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404班張若溪:擔負起時代的...
    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404班張若溪讀後感擔負起時代的重任記憶中的春節是紅紅火火、熱鬧非凡的——窗外總能聽見鞭炮聲,家家戶戶都會貼上窗花,掛上對聯,大家還會串門拜年,我也能見到好久沒見到的好朋友…… 今年,我卻過了一個特殊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人們的生活都變成了灰色,有害怕,有焦慮……為了不被病毒感染,我們都待在家裡,了解疫情的各種消息。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安吉路實驗學校705班甄雨昕:口罩後的那束...
    掃一掃 直達專題杭州安吉路實驗學校705班甄雨昕讀後感口罩後的那束光芒你扎進英雄的城市,我們等待英雄的凱旋。鼠年的鐘聲悠然敲響,也擾亂了當今的平靜,一場防不勝防的疫情,阻礙了多少人團員的念頭,口罩下憔悴的面孔,護目鏡下被勒出的痕跡……鍾南山老先生說,武漢是一個英雄的城市,全國人民都在為武漢獻一份力。事實是無情的,有多少前線醫生會難逃疫情的魔爪,我們不知道也不敢想。只願你們的付出,能得到最好的回報。
  • 「疫」線面孔讀後感|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杭州學校801班陳晨:情人怨...
    掃一掃,直達專題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杭州學校801班陳晨讀後感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今年的春節,格外冷清,也格外「熱鬧」,也註定是很多人一生都難忘的日子杭州奶奶每天堅持給老伴寫一封信,信中處處流露出對老伴的思念之情。因為這次疫情,他們的相思只能通過書信來傳播。 然而在這特殊的日子裡,仍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日夜顛倒,負重前行,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觀成實驗學校小學部301周美洵:紙短情長...
    杭州觀成實驗學校小學部301周美洵讀後感紙短情長 「疫」路有你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作家方方的這句話在這個春節被大家廣為流傳,開始大家以為自己沒得新冠肺炎,就與這場疫情和災難無關,但是後來大家都明白了,無論自己是否被病毒抽籤,我們都已經被捲入這場災難之中。疫情帶來的影響是席捲全球的,春節我們在馬來西亞都能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恐慌,跑遍馬來西亞多個城市大街小巷的藥店都難買到一個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