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人手緊缺價格普漲
保潔員收費是平常4倍 理髮等3小時才有技師
農曆猴年春節臨近,不少市民在忙著為春節前做各項準備。打掃衛生、添新衣、做個漂亮的髮型,準備迎接新年。但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現在想要在春節前完成這些準備工作不僅要比平時多花上兩三倍的價錢,還得看給您服務的人有沒有時間。
保潔
價格是平常4倍 託熟人才能找到
「現在叫保潔根本就叫不到,他們只給會員服務。想要服務也可以,先充6000元成為會員。」市民孔女士本打算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周末,也就是本周末,請保潔來家裡做大掃除迎接春節,沒想到接連打了幾個電話,都吃了閉門羹。
「鄰居的保姆認識個做保潔的阿姨,我們開價1小時200元,人家才願意來。」市民宋女士也為節前找保潔打掃房間發愁,平時只要50元/小時的保潔費用,價格是平常的4倍。即使價格漲得這麼離譜,還是託熟人才能在近期找到人手。
記者在58同城和淘寶上隨機找了20家有家庭保潔業務的家政公司,所有的保潔公司均表示本周末已經無法提供服務。「連公司經理這個周末都要去給客戶做保潔,真的沒辦法了。」而其他的時間裡,4家公司表示本周個別工作日還有空當可以做。8家公司表示已經沒有空餘檔期。6家公司表示只能在指定的區域內提供服務。另有2家公司表示保潔上門只能做2個小時或以內。
能夠提供保潔服務的公司無一例外表示,春節前這個時間做要漲價。「價格不能商量,確實比平時貴,但是現在確實沒有額外的人手,您問問別家,這個價格就算公道了。」輝業保潔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現在上門保潔費用是80元/小時,還必須是10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才可以,且這一價格並不包括擦玻璃的服務。
記者從淘寶「淘生活」頻道了解到,北京地區家政保潔的收費大多在每小時25元到80元,80元檔位的大多是開荒保潔和高層玻璃保潔等項目。
理髮
優先為會員服務 等技師近3小時
家裡的衛生實在找不到人來服務,還可以自己動手,但是一些個人「門面」的技術活,就只能依靠「手藝人」了。
「剪頭髮原來20元,現在40元。上門美甲,幾個看上的技師時間都已經排到2月份了。本來想接個睫毛的,直接被拒絕了,說沒時間。」徐小姐已經買好周末回老家的火車票,本來想走之前把自己收拾得好看點,沒想到一連串的「意外」打亂了原有的計劃。
記者隨機走訪了10家員工在10人以上規模的美髮店。部分美髮店表示,優先會員服務,而一張會員卡起步價格500元。也有美髮店在顯眼的地方貼了「提價通知」,明示從現在起到春節後剪髮均要上漲10到20元不等。部分美髮店表示,剪髮只能讓設計師來做,設計師剪髮50元起,而一般的剪髮只要30元。
除了價格高,在春節前這段時間裡,等技師也成了家常便飯。在通州區一家審美美髮店做頭髮的張小姐告訴記者,為了剪個頭髮,生生等了3個小時。這期間本來想在旁邊的店裡做一下美甲,一問技師,沒想到要等的時間更長。
「上周末忙的都沒時間喝水,因為有員工回家了,人手根本不夠用,我男朋友都上場幫忙了。」自己開了美甲店的 梁小姐告訴記者,店裡雖然沒有漲價,但是護理等一些基礎項目已經沒有時間做了。
快遞
加收假期服務費 每單多花10元
「親,現在倒是能給你寄,但是不能保證你什麼時候收到。」淘寶一家女裝店的客服這樣答覆徐小姐,這件本來準備過年穿的新衣服,年前能不能收到就打了問號。
「取倒是能取,但是能不能及時寄到就不好說了,我建議你寄順豐。」趙先生在網上買的年貨出了質量問題,要給賣家寄回,找到了經常使用的韻達快遞,收件員卻這樣告訴他。
記者了解到,雖然多家快遞公司表示春節期間還可以收寄快遞,但是表示不能保證時效。部分淘寶賣家更是表示,由於快遞無法保證送達時間,本月30日是其最後的發貨時間,這其中比較早停止發貨的賣家,今天就開始停業了。「只接受諮詢,27日開始,所有貨品年後發貨。」
而記者也從韻達、申通、中通等快遞公司的收件員處了解到,從北京寄出的快遞,目前寄往新疆、西藏等地的都暫時無法收寄了。「除非是大客戶,一般散戶現在邊遠的地方都不能收了。」韻達的快遞員告訴記者。
順豐今年則明確表示,提供全年無休的速運服務,各網點正常營業。用戶可通過95338客服專線、順豐速運官網、順豐速運APP以及順豐速運微信服務號等渠道下單、查詢,順豐「小哥」將根據訂單信息儘快上門收派快件。
不過,順豐也在官網明確了春節期間的快遞服務要加收「假期服務費」。其中,大陸地區的服務費每單加收10元。韻達、申通等快遞跨省的交寄費用也從12元上漲到了15元起。
市民
理解春節漲價 別太離譜就行
「服務業的人員也和大家一樣都想回家過個年,人手緊俏因此漲價也能理解,可是漲歸漲,也不能太離譜,就拿洗車來說吧,平時大部分都是二三十塊錢,一下子漲到七八十塊錢,翻了兩三倍,這就有點不厚道了。」採訪中不少市民認為,服務業春節前漲價可以理解,但是也要合情合理。不少市民表示,像洗車、剪髮、保潔等服務業,漲價10到20元還是可以接受的。也有市民在採訪中表示,對於借著過節被逼著買卡、辦會員的體驗,也只會對這些商家說「就這一回」,表示不會再去消費。
市場分析人士蘇燕表示,春節期間是服務行業從業人員集中流動期,很多員工需要回家過年,市場供求失衡,利用價格的槓桿對需求進行調節,是比較常見的商業行為。但是,這種行為很可能讓商家的美譽度大打折扣,有可能影響未來的生意,失去了潛在客戶。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網際網路+生活服務類的商家,如保潔、洗車、洗衣等也有部分沒有受到年前漲價潮的影響,不過,不同APP平臺可供預約的資源有限,建議市民還是提早下手預訂。
(責任編輯:宋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