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高校要求開學期間家長不入校。因此開學對於大部分高校家長來說,這是一個讓孩子學會獨立的好機會。
但對於一些殘障學生與家長,陪護無法入校,這個特殊的開學季甚至很可能變為「失學季」。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為了能夠重返校園也費盡了千辛萬苦,從宿舍到班級,從出行方式到思考角度,一切都是重新開始。
我們還能復學嗎?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城市停擺,學校停課,我在醫院的治療也隨之停滯,一切進入了未知的狀態。疫情的變化撥動著我每一根神經,因身體原因在家休學了大半年的我,一度認為9月份無法正常復學報導。就算是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方案,我還是經常對著家裡人念念叨叨「萬一復不了課怎麼辦」。究其原因大概是我不想四年本科變成了讀出了本碩連讀的感覺。
現在想想,是自己過於緊張了,可我這樣在千禧年出生的年輕人,哪裡碰到過這種洪水猛獸啊!
行李該怎麼辦呀?
隨著國內疫情態勢持續轉好,屏幕上的數字變化也只是數字而已,我們因此日趨麻木,但我這時又有了新的煩惱——行李何去何從?
大一時我的宿舍在沒有電梯的5樓,現在我的身體狀況,我必須搬寢室。休學時圖方便,把所有宿舍用品都打包好,一部分寄回了家,一部分放在了原寢室,還有一部分放在了輔導員宿舍。這份打包搬運的艱巨工作自然而然交給了我爸爸,看著我爸大汗淋漓,我決定在明年開學我一定要讓貨拉拉來給我一起搬家,因為實在是太辛苦了。
俗話說: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但是現在不僅沒有貨拉拉,連我爸爸也進不去了。聰明的我迅速轉換思路,校外不行那就校內找。
PLAN A:在學校互助平臺,發布「求助,想找個搬宿舍的同學,在4樓和5樓搬到1樓,力大的來,有償」
[放棄]學校發布通知,禁止宿舍串門。要看宿舍管理鬆緊,不確定性太大。
PLAN B:請學校送空調的師傅
[放棄]撥打學校宿管科電話,答曰:空調師傅很忙,沒時間,到時候讓輔導員安排兩個黨員給你搬。但是,東西真的很多!因此,不想讓一大群人一整天給我義務勞動。
所有東西都搬運好了的寢室,到處都是打包好的紙箱(圖源:作者)
上述兩個方案雖然都能夠勉強執行,但是我不能爬樓,寢室內到底哪個是我的東西只有我父親最清楚;另外宿舍曾經發生搬運工盜竊事件,沒人看著,我也很是不放心。因此送我爸爸進校的願望越發強烈。
終於把我爸送進了校園
臨近開學,我聯繫上新任輔導員,諮詢了一下復學相關手續,我試探性詢問,按我的情況,有沒有可能在做好核酸檢測的前提下讓我父親進校。輔導員秒回說「家長不可以進校的,你到時候找找宿管阿姨吧」。我又撥打學生處電話,還是收到不可以的回答。
就在我打算重新購買所有東西時,9月6日,上海下發了《充分考慮在惡劣條件下,老生返校和新生報到的人性化、科學性處理措施》,這事情還有轉機!
我登錄了學校官網查看,文件提到「校外人員進校繼續執行由對口部門申請、審批制度」。結合兩個文件,我得出肯定的結論,我爸爸是一定有方法進校的,這於法有據、於理相通、於情相合。由於校內文件是保衛處頒布,我立刻撥打了保衛處的電話。
表明我的身體情況後,我詢問開學當天能否讓我父親進校,保衛處的葉老師表示有些困難,我又提出,做好核酸檢測,開學前一天進可不可以,他查看了一下日曆後,明確答覆可以,並且不用核酸檢測,壓在心上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下。
葉老師又留了他的電話,給我說如果輔導員不同意當天直接打他電話,他接我父親進校,還親自找了我的輔導員。通行證當天就下來了,比原定審批時間提早了兩天。總結一下,想要解決問題,就要溝通,找直接負責人溝通,並且給出你的方案,而不是把問題直接拋給別人。
葉老師發給我的簡訊,詢問輔導員的電話(圖源:作者)
我居然不能住愛心小屋!
我學校的普通宿舍採用的全部是上床下桌的形式,愛心小屋是學校為受傷不方便同學設置的具備落地床的居住場所。我申請時,輔導員告知這個一般是短期居住,我表示希望她能和宿管科表明我的情況,批准我長住。
其實我非常有信心可以入住這個「豪華單人房」的。沒想到最終宿管科以愛心小屋數量有限,不適合長期居住拒絕了我的請求!
我大為震驚,這個屋子設立的初衷難道不是給有需要的人嗎?
不過我最後也妥協了,接受了購買摺疊床住普通宿舍的建議。一是因為目前我的身體條件允許;二也是因為學校給我分配了一個室友,這樣網費、電費、空調費都有人和我一起承擔。這樣也減小了我的開支,何樂而不為呢?
學校的愛心小屋,有一張落地床,床邊擺放了衣櫃和寫字桌(圖源:作者)
上地鐵也太難了叭
報導前兩天,我正式開啟返校徵程,這也是我第一次坐輪椅出遠門。由於路途遙遠,從家到學校一路上是:滴滴→火車→地鐵→滴滴。
沒有選擇公交車是因為,家和學校的公交都不適宜上輪椅,為了方便還是滴滴走起。上海的地鐵站無障礙硬體還是非常好的,一路換乘沒有經歷要抬輪椅的事情,無障礙電梯或者坡道,至少在我乘坐的三條線中是暢通無阻。
不過在上地鐵時還是上演了一小段「地鐵驚魂」。
雖然我已經將大部分東西都通過郵寄到了學校,但還有一些隨時物品和易碎品還是人工搬運,因此我父親雙手都拿了東西。我和父親悠閒地等待地鐵,嘟嘟嘟,地鐵門打開了,我卻定住了。我印象中站臺和車廂的空隙並不大,現在卻覺得這道坎簡直就是深淵。我的電動輪椅的小輪開過去上不去的話一定會卡住,地鐵門一關,我就完蛋了。
某地鐵站臺和車廂之間的空隙(圖源:編者)
「不行,我一個人上不了。我去找一下工作人員。」
我看到反方向有一位工作人員,於是詢問是否有方便輪椅進出地鐵的板子,回覆說沒有,讓我們自己頂一下。地鐵又來了,我爸提出他先把東西放下,把我推進去之後,再出去拿行李。我否決了,因為我認為來不及。
這時地鐵已經過去三趟了,對面線路工作人員過來讓我們去前面找另一個工作人員幫忙。最後是請他把東西送上地鐵,我爸爸把我推上去的,結果我爸爸的背包還是差點被門夾住。
第一次上地鐵的確有些手忙腳亂了,後面兩次上地鐵就平穩了許多,但是好像一直沒有看到傳說中的移動坡道,不知道是不是我這三條線路都沒有配備。
一位地鐵工作人員推行我的輪椅,帶我換乘地鐵(圖源:作者)
感謝你們的一路相伴
奔波一路,得到了非常多人的幫助。列車長幫忙調換床鋪,把我從中鋪調換到了下鋪;地鐵工作人員幫忙聯繫下個站點人員,帶我去到無障礙通道;滴滴師傅清空後備箱,幫我父親一起把輪椅抬上車;宿管阿姨通融提前讓我父親進入我已經退宿的寢室,一起幫我父親搬東西……
最要感謝的還是我的父親,在我生病的時候忙前忙後。半天入校,9小時無休,晚上10點出校門吃晚飯。裡裡外外打掃,把我的寢室變成了全校最乾淨的地方,所有東西都安置在寢室。點點滴滴也不必多說,此時,我的淚光可以告訴你。
搬寢室當天晚上10點我與父親一起吃晚飯,點了兩個菜,肉沫茄子與乾鍋千葉豆腐(圖源:作者)
無障礙之路道阻且長
有人幫助說明人心溫暖,但有些時候也側面反映了,許多無障礙並沒有完全到位。以我的學校為例,各個樓宇基本上都有無障礙坡道,但上到坡道前,你需要經過一個坎;教學樓都有電梯,但是只能上到四樓,五樓沒有;部分衛生間有馬桶,但門口有個高高的坎,牆上也未安裝安全扶手……
在學校兜兜轉轉了半圈,許多東西我過去我也從未留意,只有切身感受,積極爭取,才會有更好的轉變。
我在學校教學樓四樓拍攝的照片(圖源:作者)
我所在的教學樓到達無障礙坡道前要經過的高坎
本文看起來很多都是「負面情緒」,但這的確是我在這個開學季我所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我還是一個快樂的小孩,我相信一切都能夠得到解決,總之什麼都要少焦慮,多考慮~
作者丨影景
編輯丨文少爺
圖源 | 作者、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