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跟我念,a、b、c、d ……」「a(啊)、b(掰)、c(猜)、d(呆)……」上學沒兩天,柳女士8歲的兒子回家說了這麼件事:「老師教拼音,我念『啊、掰、猜、呆……』老師說我念錯了,可是以前的老師就是這麼教的呀……」
柳女士哭笑不得,一年級時,兒子就會念正確的「a、b、c、d」;到了二年級,教拼音的老師硬教兒子念成「啊、掰、猜、呆」;而到這所學校的三年級,老師又說錯了……
這不僅把8歲的兒子搞糊塗了,也把柳女士搞糊塗了,「a、b、c、d 」到底念個啥?
柳女士不查不要緊,一查嚇一跳,不少家長的孩子都這麼念,而且很多家長也被學校的老師搞糊塗了。
這種讀法究竟是新讀法,還是方言、童謠?
兒子的拼音讀錯了
談起教孩子,自然要從拼音教起,柳女士也不例外,孩子還在幼兒園,就天天a、o、e開始教著孩子,孩子也一直按照這個讀音學習。連操著一口山東口音的孩子奶奶都能當著記者背出標準的拼音表來。
但是自從上二年級,柳女士發現,孩子讀法變了,a、b、c、d開始讀成了「啊」、「掰」、「猜」、「呆」。「我糾正了幾次,孩子都說老師就是這麼教的,我也不是老師,以為真的是現在拼音改革了……」
就這樣孩子讀著「啊」、「掰」、「猜」、「呆」,讀了一年。
今年,柳女士的孩子轉學上了三年級,開始學習根據拼音查字典了。
「上學沒兩天,新語文老師糾正說兒子拼音發音是錯的,兒子回來告訴我們,我們才知道,原來拼音讀音沒有變,是以前的老師教錯了。但現在兒子已經讀錯誤的拼音讀了一年,一張口還是『啊、掰、猜、呆』的念著……」
拼音竟有兩種讀法
於是,柳女士開始虛心的請教起其他家長來,但結果讓柳女士傻了眼。
「有的家長是按照正常讀音來,有的按照『啊』、『掰』、『猜』、『呆』來讀。」柳女士說道。
對此,孩子的奶奶也有看法。兩種讀音究竟怎麼讀?孩子奶奶說:「很多家長也鬧不清,有的說老師怎麼教,就怎麼讀,有的說按照正常讀音來,太為難孩子了。」
好好的拼音怎麼有兩種讀法,柳女士開始懷疑了。「是不是老師方言造成的,或是合肥特色,還是另有原因?」柳女士說道。
為此,柳女士撥打了政府有關部門電話,結果一名工作人員說,這可能是童謠造成的。
這次柳女士心中又有了疑問:如果是童謠,這樣的讀法教孩子有什麼實用的價值?為什麼好好的正確讀音硬要教成錯誤讀法?
錯誤讀法來自歌曲
隨後,記者聯繫了合肥市六安路小學一名語文老師劉老師,聽到記者按照標準拼音讀法a、b、c、d,劉老師笑著給記者糾正起來,說這是英語字母,正確拼音排序應該a、o、e順序。但當記者在換了「啊」、「掰」、「猜」、「呆」讀法時,劉老師這下不糾正了。
劉老師告訴記者,她現在在教小學5年級語文,記者這樣讀法不是空穴來風。「以前一首漢語拼音字母表歌曲就是這麼讀的。」劉老師告訴記者:「但裡面的讀法卻是錯的,為了這個事情,學校還專門進行了研究,決定還是按照正確的讀音來讀,可能有些學校是按照這首歌曲的讀音來教的。」
劉老師告訴記者,這首歌曲是在教完拼音後才學習的,可能是為了讓孩子方便記拼音。
而這種歌曲是否會誤導孩子?劉老師告訴記者,這要老師自己有一個衡量,把握好。一般他們都是按照正常讀音來讀。而這首歌曲孩子是否可以不學?劉老師告訴記者,這首歌曲當時是必讀的,孩子必須學。
隨後記者在網上找到了這首歌曲,視頻上所有孩子在歌曲的伴奏下,都大聲地唱起了「啊」、「掰」、「猜」、「呆」…… (記者張放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