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植物細胞
一、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P42)
1.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考點一:製作標本的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
1、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的材料必須是( A )
A、薄而透明的
B、染色的
C、非常小的
D、生物材料
考點二: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三種
2.切片:P111—製作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
3.塗片:觀察血細胞就要使用人血的塗片。
4.裝片:P43—製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P46—製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2. 要用顯微鏡觀察滴血液和些番茄果肉,應分別把它們製成什麼玻片標本( A )
A、塗片標本和裝片標本
B、塗片標本和切片標本
C、裝片標本和塗片標本
D、裝片標本和切片標本
二、觀察植物細胞
1.實驗步驟:擦、滴、取、展、蓋、染、吸!
考點三:「製作並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一般步驟
3.下圖所示是製作臨時裝片時蓋蓋玻片的操作,正確的是 ( A )
A.A
B.B
C.C
D.D
4.如圖一是製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基本步驟,若在顯微鏡中觀察的圖像如圖二所示,則製作裝片步驟中最可能出現問題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實驗操作考試中,小明在顯微鏡視野內只能看清細胞壁和細胞核,看不清液泡。為了能讓細胞質與液泡的界面更明顯,此時可( B )
A.改用凹面鏡反光,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鏡反光,縮小光圈
C.改用凹面鏡反光,縮小光圈
D.改用平面鏡反光,放大光圈
6.下圖是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看到的幾個視野,要使圖像從視野①變為視野④,應怎樣操作?( A )
A.向右下方移動裝片→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物鏡→轉動細準焦螺旋
B.向左上方移動裝片→轉動遮光器換成大光圈→轉動細準焦螺旋
C.向左上方移動裝片→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物鏡→轉動細準焦螺旋
D.向右下方移動裝片→換成凹面反光鏡→轉動細準焦螺旋
7.用下列四臺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視野中細胞數最少的是幾號顯微鏡:( B )
A.1號
B.2號
C.3號
D.4號
解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於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細胞的體積越大,細胞的數目越少,視野越暗;反之,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中細胞的體積越小,細胞的數目越多,視野越亮。1號中,目鏡是5×,物鏡是40×,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200×;2號中,目鏡是10×,物鏡是40×,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400×;3號中,目鏡是10×,物鏡是10×,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100×;4號中,目鏡是12.5×,物鏡是10×,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125×;由上可見2號中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最大,視野中細胞數目最少。
8.下列有關顯微鏡的操作和臨時裝片的製作,敘述錯誤的是( B )
A.玻片標本寫有「69」字樣,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物像也是「69」
B.顯微鏡的倍數越大,則視野越亮,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
C.製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應在載玻片中央滴加清水
D.蓋蓋玻片時,應讓蓋玻片一側先接觸水滴,再緩緩放下,避免出現氣泡
解析:顯微鏡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轉180度後得到的像。所以玻片標本寫有「69」字樣,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物像也是「69」,A正確;B.顯微鏡的倍數越大,則視野越暗,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B錯誤;C.製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應在載玻片中央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細胞正常的形態,C正確;D.蓋蓋玻片時,應讓蓋玻片一側先接觸水滴,再緩緩放下,避免出現氣泡,D正確。
9.小明製作了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並用顯微鏡進行了觀察。圖中,甲是製作臨時裝片過程中的一個步驟,乙是觀察到的視野。據圖回答第7~8題
10.甲步驟中所滴加的液體是( A )
A.清水
B.生理鹽水
C.碘酒
解析:步驟甲表示滴加液體,滴加的液體是清水,目的是為了維持洋蔥鱗片葉細胞的正常狀態。
11.小明覺得乙中的物像仍不夠清晰,他應該調節的結構是( B )
A.②
B.③
C.④
2.生物圖的畫法及注意事項:一般用3H的繪圖鉛筆,圖中比較暗的地方,要用鉛筆細點表示,不能塗陰影。越暗的地方,細點就越多。
考點四:生物圖的畫法及注意事項
三、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1.細胞壁:支持、保護。
2.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3.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
4.細胞質裡有液泡,液泡內的細胞液內溶解著多種決定味道的物質(如糖分、菸鹼即尼古丁等)。
5.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6.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7.線粒體:呼吸作用的場所。
考點五: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12.西瓜皮白色部分和西瓜瓤紅色部分細胞的共同點是( A )
A.都有細胞壁
B.都有葉綠體
C.液泡都含有大量糖分
D.都沒有線粒體
13.最能直接體現桔子的顏色和味道的物質在細胞的哪部分? ( B )
A.細胞膜內
B.液泡內
C.細胞核內
D.細胞壁內
14.荔枝、龍眼等水果味道甜美、果汁豐富,這些果汁主要來自細胞的( B )
A.細胞核
B.液泡
C.細胞質
D.細胞膜
15.以下是製作和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圖標。請分析回答:
(1)切去洋蔥鱗片葉時常有刺激物流出,這些刺激物來自細胞結構中的;洋蔥表皮取自洋蔥葉表層,屬於生物體結構層次中的。
(2)圖中,製作臨時裝片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③→④→。
(3)要將圖的甲轉化成乙,應轉動,換用(填「低倍」或「高倍」)物鏡觀察。
(4)視野中細胞內的近似球形的結構是,該結構中儲存著控制細胞生命活動的物質。
16.下面是「製作並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請根據實驗步驟回答有關問題。
(1)顯微鏡的調試
將顯微鏡放置在實驗桌上,首先轉動,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再調節遮光器,使較大的對準通光孔,最後轉動,直到通過目鏡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為宜。
(2)製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某校同學實驗後總結出如下實驗步驟,請你將空格處的內容補充完整。
(3)觀察與繪圖
①你觀察到的視野中被染色的部分是細胞的部分。
②下圖是某學生繪製的視野中的1個植物細胞結構圖,從生物圖繪製規範要求看,你認為該圖存在的問題是。
16.(1)轉換器 光圈 反光鏡(2)清 內表皮 一邊 碘液 (3)細胞核(或染色體) 細胞核塗抹了(或不能塗抹,或用點表示)
17.下圖甲表示小麗同學製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過程,圖乙是她在顯微鏡下觀察並繪製的圖形,請回答以下問題:
(1)觀察發現在視野的右下方有氣泡,若需將氣泡移至視野中央進一步觀察,應將裝片向______移動;分析氣泡的產生原因可能是臨時裝片製作時________(填圖甲中的步驟)操作不符合要求。
(2)圖乙中細胞的結構沒有標註完整,未標註的結構名稱是________。
(3)切洋蔥往往會使人流淚,這主要是由于洋蔥細胞內有一種「催淚因子」,該物質主要存在於細胞結構的________中。
17.(1). 右下方 (2). 蓋蓋玻片 (3). 細胞核 (4). 液泡(大液泡)
解析:(1)顯微鏡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動方向和裝片的移動方向相反,在視野的右下方有一氣泡,若需將氣泡移至視野正中央進一步觀察,應將裝片向右下方移動,使之位於視野的中央。製作臨時裝片時,主要在淨片、滴液、取材、蓋片、染色五步,蓋蓋玻片時,要使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後緩緩放平。若蓋片方法不對,會出現氣泡。分析氣泡的產生原因可能是臨時裝片製作時蓋蓋玻片操作不符合要求。(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線粒體、葉綠體等結構,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中只有線粒體,沒有葉綠體,在低倍的顯微鏡下看不見線粒體。圖乙中已標註了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液泡,所以乙中細胞未標註的結構是細胞核。(3)液泡內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有多種味道:酸、甜、苦、辣,洋蔥細胞內有一種「催淚因子」,該物質主要存在於細胞結構的液泡中。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高爸行教育
學習就要靜下心來,心生歡喜,享受思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