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魔都財觀」(ID:moducaiguan),作者:魔都財觀團隊,36氪經授權發布。
今年的上海樓市,特別有意思。
大家都知道,其實開年之後上海樓市的行情還在啟動前期,當時買房人是非常有主動權的,新房在金三銀四著急搶跑入市,二手房因為無法看房,量價還沒開始回穩。
所以很多人都覺得當時的靜淡行情,買房不用著急,學區房更不必焦慮。
一切的計劃都看起來非常完美,趁著市場的重挫,慢慢淘筍。
但是,3月份公民同招、民辦搖號政策出臺之後,家長們首先坐不住了。孩子的教育可是天大的事,大家還是低估了上海家長對於學區的敏銳和執行力。
從年後開始,學區房率先迎來了新的獨立上漲行情。短短3個月的時間,部分低總價學區房就迎來了接近20%的漲幅。
這種連鎖反應,現在仍然在持續。學區房的跳漲,比現在的新房認籌火熱還要明顯。
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如今的上海樓市,因為學區資源的稀缺性,被學區房影響有多厲害?
1首先來看看新房。
對於新房來說,是沒有確定對口學區這一說的,但是只要板塊內天降優質學校,新房立馬就會絕地逆襲。
之前的公元2040,因為區位因素,去化一直很不理想,但是誰也沒想到,因為進才東,最後完美逆襲。
首創禧瑞薈也很典型,即使在大虹橋的核心區位,但是在過去幾年裡,大家對於華漕板塊的認可度是不怎麼高的。
早期整個板塊沒有很好的資源兌現,很多東西都是紙面規劃,甚至到現在龍湖天街也是被鴿狀態。
因為前期不被看好,一期剛開盤的時候,去化真的要用慘澹來形容,但最後的情況我們也知道了,因為華師大的落位,首創1期迅速清盤。
如今的2期強勢要漲到6.4~6.5萬,很多人都覺得誇張,但不要懷疑學區對新房去化的推動能力。
包括之前業主維權、銷量不佳的金輝海上名著,在傳出將對口復旦大學附屬閔行實驗學校的消息後,被一搶而空。
目前已有二手房掛出,在外環外的莘莊掛到了8萬5的單價。
包括後續的映虹橋,如果宋慶齡學校合作公辦真的落地,也會補上板塊的短板,快速去化。
不光是單個新房項目,現在即使我們具體到板塊內部去看,也會發現前灘現在為什麼能站上12w?
僅僅依靠九宮格的規劃嗎?
很大的影響要素就是華二學區的利好。
這種板塊突起的原因,也同樣適用引入福外的唐鎮、引入明珠的森蘭逆襲,產業外溢和人口導入的確是購買力的底層邏輯,但實實在在的高成交價都是因為學區的力量在背後支撐。
所以那些附近沒有優質公辦學校的新房,特別是總價段偏高的小區,日子真的很難過。
虹口、閘北的百慕達四天王雖然都在內環線,但都不對口優質學區,認籌率看起來著實有些慘澹。
在公民同招的上海,當家長們失去了民辦這最後的安全感,如今買房就一定會考慮學區。
現在上海,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不對口優質學區,真的很難賣上價格。
除了三公之外,絕大多數的優質公辦學校,都是需要購買學區房才能入讀。
這個趨勢,依舊會貫穿未來的房地產市場,因為上海最不缺的就是購買力,而優質的學區資源卻是存在高競爭力的。
2再來看看二手房。
今年有兩個現象:優質學區房的跳漲、學區斷層的拋壓。
首先來看優質學區房的跳漲,我們的矩陣號「上海學區房攻略」曾經做過幾組區域代表學區房的漲跌幅表格。
可以看到,其實上海學區房的跌幅很窄,但只要跳漲把低總價筍盤吃掉之後,整個學區房的總價門檻就會一下拔高,最高的漲幅甚至到了誇張的42%+。
更新的數據,洋涇菊園的東園一村學區房,從之前的最低240萬跨上了400萬。而對口上實東的金橋酒店公寓,過去47平掛戶口的學區房,從去年的成交單價7.5萬跳到了8萬、9萬,再到最近的10萬+。
如今只要學校很強,總價很低,得到的市場反饋一定是非常強烈的。
學區房跳漲不用多說,但學區斷層就會造成拋壓是什麼情況?
明珠學區大家都知道,在浦東是一梯隊的領頭羊。
但今年有點不行,因為明珠是單學區,不如雙學區和一貫制來的確定性高。
所以為什麼今年優質雙學區和一貫制學區房可以大漲,而對口明珠的學區房,價格漲幅很小,甚至還有些回調。
因為浦東的小升初是戶籍對口,讀哪所初中,不是由讀哪所小學決定的,而是根據房產劃片對口。
所以類似明珠這種強勢的單學區房價值受到了打壓,明珠對口的初中不夠強,這也是為什麼對應三四年級的那一批家長,開始出現拋壓,去購買浦東的中學學區房,來讓中學接上。
所以無論是濰坊十村還是萬科金色裡程,價格漲跌都很穩定,而掛牌量卻實實在在出現遞增。
不過,依舊想要告訴大家,如果在這種學區房火熱行情中預算有限,明珠倒是個不錯的抄底機會,對應東昌南校的明珠A和對應上南東校的明珠C,今年的自招預錄率都在提高,不排除未來有可能從一個三梯隊變成二梯隊。
如果已經一二年級了,那就是建議買初中學區房了,但實際上這兩所初中還沒到值得買初中學區房的程度。
所以如果預算夠不上優質雙學區或一貫制名校,又比較認可明珠的教育理念,或許可以考慮買入。
這種強勢行情中,根本就容不得多考慮的機會。
要麼直接一步到位拔高預算上雙學區和一貫制,要麼就心大一點,降維到價格足夠筍,而且對口初中呈上升趨勢的小學單學區房。
3所以總結下來,未來的學區房,哪些會更吃香?
第一種,還沒有確定學區的學位房。
這個並不是完完全全沒有學區,而是已經規劃還沒有正式落位的。
比如華二之於前灘,華師大之於華漕,背後的價值支撐已經實實在在展現出來了。
這一種,適合還沒有孩子或孩子還小的年輕夫妻,或者已經用完學區的家庭,不適用於著急用學區的家庭。
第二種,學位被佔用但值得過渡等待的學區房。
這種很常見,上家還沒畢業,我又等得起,價格就有談判空間。
相比學區買入即用的來說,價格會更低一些。
第三種,買雙學區或一貫制名校。
這種就是謀求確定性,無縫對接帶來的安全感是最實在的,因為置換的過程不僅勞民傷財,同時也是心力交瘁的。
第四種,買潛力能夠逆襲的學區房。
這種適合預算有限的家庭,想要優質學區房又無法拔高預算,那麼就靠板塊內的雞娃能力,讓第三梯隊逆襲成第二梯隊,第二梯隊逆襲成第一梯隊。
當然,這種情況對於選籌的能力很高,建議從平米這種專業房產諮詢機構獲取有效信息。
4最後回答一下很多家長關注的問題:未來學區房是否存在劃片的政策風險?
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劃片政策在理論上是存在的,但是要根據所在區的情況。
比如上海早就推出多校劃片政策了,只不過名字叫做電腦派位。
長寧區就是一個代表,分為8個號塊實現按地塊劃片和多對多的電腦派位。
而對於上海來說,如果真的全面實施多校劃片,也是初中最先落實。
因為不可能不顧小學階段的孩子,安全、體力、接送難度等因素,所以就近入學肯定是首要原則。
即使未來上海的小學真的多校劃片,大概率也是學校比較集中的小片區內實施。
按區域來看,浦東的劃片可能性也比較小,因為整個區域實在是太大,不可能一個區搞劃片,從東到西實在太遠。
最多是板塊劃片,類似源深板塊這種學區資源集中的地方,才會被劃片。
而像碧雲、聯洋這種就一個學校的板塊,不可能劃片跑到很遠的地方去上學。
已經買了學區房的家長也不用擔心,上海如果真的實施多校劃片,參照北京的做法,也是新老劃斷,不太會一刀切。
針對學區房的風險,幾個真誠的建議給到大家,可以作為風險控制。
1、選品質好兼顧自住的板塊。
選商品房多且品質好的板塊,比如碧雲、聯洋、大寧、新江灣等。
選學校,其實也是選鄰居、選同學、選相同理念的家長。
能買的起這些房子的人,素質相對都比較高,整體的氛圍和層次還是有保障的。
2、慎選老破小集中的片區。
老破小集中的片區,人多,學校多,是最容易實施多校劃片的。
而老破小本身的居住屬性比較差,學票價值佔比較大,一旦被劃出,或者不再確定對口某所優質學校,價值立馬就會跳水。
3、選產業集中且擅長雞娃的片區。
比如張江、前灘、大虹橋等等。板塊內都是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多年以後通過雞娃,菜小變牛小也不是沒可能。
這種適合博概率,但不適用於著急用學區的家庭。
挑選學區房本來就是一場家長的修行,希望各位家長們,可以通過成功的教育,讓家庭邁上另一個新的階層。
未來的學區房,依舊會有獨立行情,而那些產品力優良、學區優質、兼顧自住的學區房,以後的價值漲幅更會突破我們的想像力局限。
永遠都不要低估,中國的家長為了教育,可以有多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