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外國人插隊#
事件回顧:
4月1日,網上傳出一段視頻。視頻顯示,當大家都在青島嶗山區社區服務中心排隊在做核算檢測時,三名外籍人員突然插隊跑到最前面。後面的人出來勸阻,有意思的一幕出現了:
現場工作人員勇敢站出來表示,給個面子,外國人可以不排隊。
外國人則是直接扔掉了中國人的檢測單,並高喊,「Chinese,get out!」
晚上八點,青島嶗山衛計官微發了一則不痛不癢的聲明,因檢測採樣人員較多,出現插隊現象,引起排隊人員不滿,對此表示歉意。
法小評:
就在同一天,網上還傳出了一則廣州黑人毆打護士的消息。不過,目前官方尚未給出正式回應,我們暫且按下不表。
在疫情防控期間,如果我們沿著時間線往前追溯,在華外國人類似的現象在全國各地屢有發生,一次又一次佔領新聞頭條,一次又一次刷新大眾認知。
3月31日,坦尚尼亞一男子返京後拒絕集中隔離,私拆報警器,北京社區和警方僅對其進行了勸阻。
3月26日,南京日報刊文《為了684個「老外」的安康》。文中寫道,有的老外一次只買4片麵包,社區就每天送上門;老外要喝桶裝水,社區就一桶一桶扛上樓;老外酷愛淘寶,社區一天幫送20多趟快遞……
,使老外深切感受到了社區的溫暖關懷。
3月21日,上海的洋女婿不願意集中隔離,社區居委會想出兩全其美的招,讓妻子以及兩個月大的孩子住到親戚家,房子單獨留給洋女婿居住,以達到其能居家隔離的目的,盡顯對洋女婿的周到照顧。
……
……
其實,我們可以反問幾個問題,當我們的同胞插隊並擾亂秩序時,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會不會說大家給個面子?
當我們的同胞從國外返回卻違反疫情防控規定時,社區和民警會不會只是進行勸阻?
當我們的同胞居家隔離時,社區工作人員會不會如此體貼一天幫送20趟快遞?
當我們的同胞拒絕集中隔離,社區的工作人員會不會同樣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招法?
答案不言自明。
從情感上講,我們很難接受:在我們中國自己的土地上,對外國人慷慨大度的同時,對同胞卻尖酸刻薄;對外國人畢恭畢敬的同時,對同胞卻嚴格要求;對外國人關懷備至的同時,對同胞卻冷漠對待。
從法律上講,行政機關在履行相關職能時,要遵守的一個重要原則便是公平公正對待原則。所謂的公平公正對待,就是指行政機關要平等對待行政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同時,面對同等情況應當同等對待,不得恣意地實施差別待遇。
以上所有的案例,都指向了一個詞:外國人超國民待遇。而這種超國民待遇,既是對公平公正對待原則的違反,也有悖於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國的有關理念。
再回到青島外國人插隊案例本身,替廣大的同胞問候某些人一句:
見不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