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蚊魚一天能吃2000條蚊子幼蟲,懷卵量10萬枚,可能嗎?

2020-12-23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隨著盛夏季節的來臨,小小的蚊子又開始泛濫成災了。關於蚊子的諸多害處,相信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了,隨著它們對於人類無微不至的關懷,一種小型魚類倒是跟著蚊子沾了光,它們因為蚊子的存在、而聞名於世。

連它們的名字都和蚊子有關,被人們稱之為食蚊魚。

因為昨天養魚老道寫了一篇關於小麥穗魚的文章,很多魚友問道,它們就是傳說中的食蚊魚嗎?其實不是的,食蚊魚和小麥穗魚,那可是沒有半毛錢關係,它們和魚友們經常飼養的孔雀魚,倒是有點近親關係。

網上有很多關於食蚊魚的誇張介紹,養魚老道給大家簡單列舉一下。

觀點一:食蚊魚一天能吃2000條蚊子幼蟲?

食蚊魚是胎鱂科的一種小型魚類,所謂胎鱂科,原意為胎生鱂科,也可叫做花鱂科,和我們所熟識的孔雀魚是同類的。

它們主要分布在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岸的低洼地和溝渠中,因為它們擁有攝食蚊子幼蟲、孑孓的作用而得名,它們的大小其實和孔雀魚相差無幾,但是,有資料顯示:

它們一天能夠吃下2000條孑孓,也就是蚊子卵,因為這樣滅蚊的作用,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所以,很多國家開始引進食蚊魚用來滅蚊,以至於戰鬥民族還為其豎立雕像,用來紀念這個滅蚊英雄。

其實呢?凡是飼養過觀賞魚的魚友,都會有一個常識性的認知,那就是:

一條觀賞魚,它們一天的食量會有多少,是與它們的腸胃容量有關的。

即使我們往死裡喂,一條不足小拇指大小的食蚊魚,它也不可能一天吃得下2000條蚊子幼蟲,哪怕是羅漢魚,它們也未必有這個飯量,這只是根本不懂養魚的人,隨意杜撰罷了。

觀點二:食蚊魚能生,每次懷卵量可達10萬枚?

食蚊魚是和孔雀魚一樣的繁殖方式的花鱂科小型魚,它們的性成熟時間也在三四個月左右,也就是說,三個月大的小魚才可以開始繁殖,還要溫度適宜。

但是剛開始它們的懷卵量很小,而且是體內受精、直接生下小魚的,屬於卵胎生系列魚類,即使是成魚,每窩的繁殖量最多也就在百條小魚左右,即使是溫度適宜的情況下,也應該一個月繁殖一次,況且又是在野外環境,每胎能生個四、五十條小魚,就算很不錯了。

雖然說它們的泛濫成災與它們的生育能力有一定關係,但最為主要的原因,在於它們可以直接生小魚,小魚出生後就會有躲避天敵的能力,比起諸多產卵需要孵化的魚類,它們具有天生的優勢。

再者大魚生小魚,小魚很快再生小魚,如此循環往復,繁殖力也是很強悍的。

因此,孔雀魚才有了百萬魚之稱,食蚊魚也可以算是百萬魚了,但是,

它們絕對不可能一次性懷卵10萬枚的,我們讓它把10萬枚魚卵藏在哪呢?

那樣的魚類只會出現在卵生魚中,而且大多數是中大型魚類。

觀點三:食蚊魚只吃蚊子幼蟲,其他一概不吃?

事實上,在食蚊魚的食譜中,它們的食物是很廣泛的,因為它們本來就是屬於雜食性魚類。

它們的食物來主要自於水體中的各種小生命,比如說:水蚤、草履蟲、血紅蟲、線蟲、以及各種藻類和有機物的殘渣剩飯,蚊子幼蟲只是在適口性上,比較適合於成年食蚊魚的口味,吃起來比較合適罷了。

像食蚊魚這種習性的可以捕食蚊子幼蟲的觀賞魚,那可是大有魚在,包括了孔雀魚、瑪麗魚、曼龍魚、鬥魚、麥穗魚、鰟鮍魚、蝦虎魚、各種青鱂魚、嘴巴較大的燈科魚類,甚至於很多慈鯛科觀賞魚……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體長在20釐米左右的鸚鵡魚、地圖魚、羅漢魚等等,它們在沒有食物供應的情況下,也會攝食蚊子幼蟲的,這樣的可以攝食蚊子幼蟲的魚類,估計可能有幾百、上千種之多了,其實它們都算是食蚊魚。

換句話說,食蚊魚還是熱帶魚呢,它們比較懼怕低溫環境,在某些地區的冬季可能死亡,如果真要引進一種食蚊魚滅蚊,還不如小麥穗呢,青鱂也行啊。

觀點四:食蚊魚可以在海水中生活?

還有資料介紹的食蚊魚,寫來寫去,竟把食蚊魚寫成了海水魚,說是它們可以在大海中生活……

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確實有這麼一類魚,它們還不能算是汽水魚,只能算是一種喜鹽魚類,也就是說,有可能它們的祖輩曾經在海水中生活過,但是,現在它們已經不適合在海水中生活了,在飼養它們的過程中,適度、短暫的加鹽予以治療一些疾病,它們也可以生存。

比如說我們常見的瑪麗魚、孔雀魚、三湖魚、甚至於錦鯉,都會有此特點,但是,如果我們突然間把它們扔到海水中試試?直接就掛掉了。

包括了上述的很多隸屬於鱂魚科的觀賞魚,都不可以直接在海水中飼養的,它們其實是淡水魚。

觀點五:誤把青鱂魚、孔雀魚、麥穗魚,當成食蚊魚

在上述這幾種觀賞魚中,孔雀魚和食蚊魚最相似,但是我們從其尾部的花紋和身形,還是能夠區分出來的,野生食蚊魚,身上鱗片或者尾巴上的暗紋、黑斑較多,這是它們的保護色,當然也有品種的不同。

懷孕食蚊魚,雌魚的黑色胎斑很重,雄魚的個體也比孔雀魚的雄魚相對粗壯一些,沒有什麼亮麗的體色,食蚊魚雄魚的尾巴寬幅很小。

小麥穗和食蚊魚的差別就更大了。

青鱂魚的臀鰭比起食蚊魚要長的多,這一點我們拿青鱂魚和孔雀魚的臀鰭進行比較就可以了,它們都不是同一種觀賞魚,下圖為青鱂魚。

另外,由於食蚊魚的繁殖速度極快,極具攻擊性,這種小魚已經成為了外來入侵物種,如果我們家中的閒置水體有一定的蚊子幼蟲出現,不是不可以飼養幾條食蚊魚的,畢竟相對便宜。

但是飼養其他很多小型觀賞魚,諸如孔雀魚、瑪麗魚、曼龍魚,甚至於小麥穗或者草金魚、金魚等,效果是一樣一樣的。

再者,飼養食蚊魚,我們不要去隨意放生。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曾為滅蚊子而引入我國,一天能吃2千隻孑孓,如今在南方卻泛濫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物種,曾為滅蚊子而引入我國,一天能吃2千隻孑孓,如今在南方卻泛濫。這就是食蚊魚,又叫大肚魚、柳條魚,食蚊魚為溫暖性小型魚類,基本上只要有淡水的地方,都可以生存,即使是稻田裡的水很淺的時候,也可以生存。而且它們是成群地在水的表層活動,行動上也是非常的活潑。
  • 一天能吃2千隻蚊子,我國為控蚊患引入,如今卻將它列入黑名單
    夏季還有一點很不好,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很嚴重,那就是蚊子十分的多,在晚上的時候,不僅「嗡嗡嗡」的吵得人睡不好覺,還叮得又疼又癢,所以提到夏季,除了熱,蚊子是讓很多人最討厭的一點。 為了解決蚊患,人們想了很多的辦法,引入食蚊魚就是其中一種。食蚊魚確實不錯,曾經在我國南方地區被大力推廣養殖,但是如今卻將它列入了黑名單,咋回事呢?
  • 蚊子殺手「大肚魚」,一天能吃2000蚊子幼蟲,為何被列入黑名單?
    為消滅蚊子引進的大肚魚相信來自南方農村的孩子,都見過這種大肚魚。我小時候就經常到小河溝或者小水塘中撈這種魚來養著玩。這種「大肚魚」的真正名字叫做食蚊魚,顧名思義,這種魚是一種喜歡吃蚊子的魚。食蚊魚的體型很小,一般只有2到3釐米左右,喜歡生活在農田、沼澤和一些小水塘中。
  • 俗稱「大肚魚」,嗜食蚊子幼蟲,經3次才引進我國,如今泛濫成災
    這在魚的數量特別多,經常一撈就是好幾十條。因為太過於普通,並且十分常見,很多人也一直以為它就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種小魚,卻不知道它其實是一種入侵物種。大肚魚又名柳條魚、山坑魚等,它還有另外一個響噹噹的名字,那就是食蚊魚。顧名思義,這種魚就是很喜歡吃蚊子的幼蟲,因此而得名。
  • 這些大號「蚊子」不吸人血卻能檢測水質,還有的愛吃蚊子幼蟲!
    每到夏季,蚊蟲滋擾,不少人出門,防蚊水成了必備,因為現在的蚊子太厲害了,別看個頭兒小,一口下去咬出的包可是不小,尤其那些小個兒的黑蚊子和花蚊子。等等,這幾個「蚊子」怎麼個頭兒那麼大,這是蚊子成精了嗎?它們也會吸人血嗎?
  • 這種不起眼的「食蚊魚」,已經在中國泛濫,是你家鄉有的嗎?
    而食蚊魚就是這樣一種動物,它對消滅瘧蚊及其它蚊子的幼蟲有一定作用。最開始的時候食蚊魚這種魚類,出現在美國的東南部,以及墨西哥,古巴等地區。而在以前的時候,很多的國家看這種魚對蚊子的抑制有著顯著的作用,因此在當時這種魚類就被大量國家移植進入了國內,而我們中國也是其中的一員。在1975年的時候這種魚類被引入中國。
  • 揭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以蚊治蚊控制登革熱傳播
    昨天,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楊大助來到位於廣州黃埔的世界最大「蚊子工廠」,進行交流。這個目前每周能生產300萬隻蚊子的工廠,有著外界頗感神秘的工作。記者昨日來到「蚊子工廠」,揭秘這個神秘之地。  據悉,此前,中山大學奚志勇教授研究出「以蚊治蚊」的方法,通過投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益蚊」使白紋伊蚊的種群密度降低,進而控制登革熱的傳播。
  • 一直以為「食蚊魚」是滅蚊英雄,真相卻如此不堪!
    顧名思義,食蚊魚是喜歡吃蚊子的,當然不是吃成蟲的蚊子,而是幼蟲的蚊子。我們知道蚊子的幼蟲叫孑孓,孑孓必須生長在水裡,而水裡的食蚊魚便是孑孓的剋星。顯然,食蚊魚這個名字,一聽就讓人感到親切,一聽就燃起希望!激動之餘,我馬上帶回家。天台有兩個水缸與幾個大水箱,久不經用。這些積水的地方,自然會有孑孓。
  • 人與蚊千年持久戰 沒有蚊子的世界會是什麼樣
    原標題:人與蚊千年持久戰 沒有蚊子的世界會是什麼樣   作者:胡軒逸  夏天來了,蚊子也來了。對於很多人來說,蚊子遠比高溫更可怕。人與蚊,這兩種生物之間的鬥爭其實已經進行了幾千年。我們能夠徹底消滅蚊子嗎?一個沒有蚊子的世界會是什麼樣?
  • 世界上最大的蚊子:成都11釐米巨大蚊,口器退化不吸血
    你見過最大的蚊子是什麼樣子的?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內有一隻特別巨大的蚊子,小編看著心裡毛毛的……尺子一量體長快5釐米了,翅膀的寬度已達到11釐米,這個蚊子以什麼維生?難道要吸血嗎?館長趙力稱,這個蚊子名叫巨大蚊,也叫帝王大蚊或米卡多大蚊,蚊子最初是在日本發現的,1876年英國昆蟲學家John Obadiah Westwood所命名。據《大英百科全書》記載,巨大蚊是全球最大的蚊子種類,翅膀展開後能達到8釐米那麼寬,而華希博物館2017年8月在四川青城山採集到的蚊子更巨大,所以推測這應該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蚊子。
  • 雌蚊子都是以吸食血液為生的嗎?野外的蚊子如何生存?
    雌蚊真的靠吸血為生嗎?蚊子隸屬昆蟲綱雙翅目長角亞目蚊科,目前已發現的蚊科成員超過了三千多種,它們分布於世界各地,就連氣溫全年較低的南北極都有蚊子的分布,可見其生存能力之強。你可能不會想到,就是如此寒冷的北極卻是世界上蚊子密度最大的地區,確切的說是北極的苔原地區。
  • 上海昆蟲博物館有一群都市「養蚊人」 每天與上萬蚊子為伍
    資料圖【新民網訊】據《勞動報》報導:和上萬隻蚊子共處一室,什麼感覺?不自在、厭煩、害怕甚至毛骨悚然?對於袁建忠和他的同事來說,這就是每天的工作之一。他們是這個城市中獨特的一個群體———養蚊人,他們如同養寵物一般飼養著蚊子,好吃好喝照顧著,為的就是尋找出更好驅除及殺死這種害蟲的方法。
  • 蚊子喝糖水「吃」小白鼠 養蚊是為了研究消滅它
    但溫州醫科大學健康與環境生態研究所昆蟲飼養室裡,卻專門飼養了近萬隻嗜血成性的蚊子,這些蚊子住「空調房」喝「糖水」,還能吸上新鮮的動物血。近日,溫都記者來到溫州醫科大學,體驗職業養蚊人。毛必鵬說,水盆裡都是蚊子的幼蟲,蒙上紗布是為了防止異物落入。小白鼠是從實驗動物飼養中心買來的,身上沒有攜帶病毒,主要作為雌性蚊子繁殖時動物血液的供體。昆蟲孵化室可以精確設定日照時間、溫度和溼度等,能培養出符合更嚴格科研需求的蚊子。
  • 如果我們能消滅地球上所有的蚊子,結局會怎樣?
    蚊子幼蟲,也就是孑孓,生活在水中,以各種碎屑為食,它們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能保持水體清潔,但其他許多不傳播疾病的生物也能做到這點。孑孓幾乎不會攝食任何重要的東西……除了巨蚊屬的幼蟲會以其他蚊子的幼蟲為食,前面已經提到,我們應當避免讓這個屬的蚊子遭到「種族屠殺」。  孑孓會被哪些生物吃掉?其他水生幼蟲,比如蜻蜓和豆娘的幼蟲、一些龜類、較大的蝌蚪,以及魚類。
  • 蚊子不吸血多久才會餓死?吸了醉鬼的血會喝醉嗎?誰更容易被叮?
    那到底蚊子不吸血多久才會餓死?其實蚊子是不會因為沒血喝就餓死的。首先我們要知道蚊子為什麼要叮人呢?原因是它要靠人或者牲畜的血來進行產卵,而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且,這雄蚊還是素食主義者,「吃素」的,專們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莖、葉裡的液汁為食。當然雌蚊偶爾也嘗嘗植物的液汁,然而,一旦婚配以後,非吸血不可。
  • 海南省疾控中心養蚊實驗室:給蚊子吹空調
    群蚊亂飛,和數萬隻蚊子共處一室,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大多數人眼裡,夏天蚊子四處叮咬吸血,嗡嗡亂飛惹人心煩,恨不得一巴掌拍死它們,或者唯恐避之不及。然而,海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一群人天天和蚊子打交道,甚至把蚊子當做貴賓「伺候」,不但給它們餵糖水,還讓它們吹空調。他們就是被稱作「都市養蚊人」的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員。
  • 【趣味物理】如果我們能消滅地球上所有的蚊子,結局會怎樣?
    蚊子幼蟲,也就是孑孓,生活在水中,以各種碎屑為食,它們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能保持水體清潔,但其他許多不傳播疾病的生物也能做到這點。孑孓幾乎不會攝食任何重要的東西……除了巨蚊屬的幼蟲會以其他蚊子的幼蟲為食,前面已經提到,我們應當避免讓這個屬的蚊子遭到「種族屠殺」。
  • 為什麼颶風過後,美國蚊子會泛濫成災,難道蚊子能乘風而行?
    風暴過了半個月後,路易斯安那州的牧場裡,牛馬被突如其來的蚊子大軍攻擊,有300~400頭大牲口被禍害致死。為什麼颶風過後會出現蚊災,蚊子軍團是被颶風帶來的嗎?這倒不是,蚊子軍團是本土的戰士。只是颶風帶來了洪水,雨水把一整片大地變成蚊子的育嬰所。
  • 萬物皆有靈,蚊子除外,那我們乾脆殺死所有的蚊子怎麼樣?
    雌蚊通常在平靜的水中產卵,從池塘到水坑,甚至我們的水盆裡。孑孓(jié jué,蚊子幼蟲)生活在水中,以微生物、小顆粒或藻類為食。以它們為食的動物也很多,例如青蛙、蜻蜓幼蟲和大量的魚類和昆蟲,如果蚊子在消失,那麼失去這種食物來源的動物也會大大減少。如果我們消滅了蚊子,餓肚子的不僅僅是水生物。蝙蝠和大多數鳥類就非常依賴蚊子,它們的食物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