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音樂下載試行收費
網上音樂下載明天起要收費了?昨天,多家提供網絡音樂下載服務的公司稱,網上音樂在線收聽和普通音質音樂下載依然免費,高品質音樂下載將收費,各家公司均將建立針對高品質音樂下載的收費方案。
蝦米音樂網COO王小瑋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從6月5日起,包括蝦米音樂網、百度音樂、QQ音樂、酷狗音樂、多米音樂、酷我音樂等知名網站將試行全面收費,網民雖可以免費在線收聽和下載低質量音樂,但是過渡期只有兩個月。
對於6月5日網絡音樂下載全面收費的說法,多家目前提供網絡音樂下載的公司均沒有直接回應。QQ音樂表示,關於音樂網站收費計劃沒有收到任何政府相關部門的正式通知,沒有6月5日的任何期限問題,QQ音樂今後依然提供免費在線試聽和綠鑽的商業模式。綠鑽是指用戶包月花費10元,就可以在本地音樂空間容量、背景音樂等上面享受升級。百度音樂對於收費的回應是「不予置評」。百度音樂目前提供音樂免費在線收聽和免費低品質下載,超高品質音樂下載付費。網民付費後,另外還可以獲得2萬首歌曲的超大網上存儲空間、藝人APP優先體驗等服務。網易雲音樂稱,「不反對收費服務,但網絡音樂市場各家產品的發展情況不同,我們將加快跟進步伐。」多米音樂已經推出了針對VIP用戶的流量包月服務。
記者觀察
關鍵在於
收費之後
成長
網絡音樂開始付費?蝦米網COO王小瑋透露,音樂網站將全面進入收費時代,更將具體時間指向明天。此言一出,關於網絡音樂付費的話題再度引起了人們的熱議,許多網友更是急切地說道:「是不是應該抓緊把歌下載下來囤著啊。」
網絡音樂付費為何會受到如此大的關注?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在線音樂使用者規模,特別是現如今,唱片業集體萎靡的狀態,在線收聽音樂已經成為音樂產品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而對於網際網路來說,在線聽音樂的人群也越來越龐大,甚至高於在線看電影和在線遊戲。但長期以來網絡音樂的免費使得在線音樂產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陷入了版權危機。簡而言之,音樂創作者從音樂產業中無法受益,嚴重挫傷了創作積極性,反過來制約著原創音樂的發展。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抱怨新歌越來越少,好歌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網絡音樂因為付費而讓音樂人獲得職業尊嚴,激發他們的創作活力的話,最終受益的依然是廣大愛聽好歌的樂迷受眾,如果這樣的良性循環能夠實現的話,相信聽音樂的人支付一定的費用也並非難事。
阻礙音樂付費最重要的,倒不是大眾不願意掏錢,而是付費模式不夠便捷。音樂聽眾選擇使用網絡聽音樂而拋棄傳統的聽唱片,主要原因是網際網路便捷、快速、海量的優勢,如果音樂付費悖逆了網際網路的優勢特點,反而使消費者陷入手續繁雜、操作不便、用戶體驗度差的尷尬境地,網絡音樂的付費改革就可算是好心辦壞事了。如今在線收聽音樂的平臺如此之多、終端如此之多樣,在支付途徑上尋找一個良好的方式實際並不困難,也有其他產業和海外可以借鑑的模式。這一問題實際也在考驗著網絡音樂的運營平臺們,在音樂版權化的推進過程中,是否擁有足夠的誠意。
對於一個成熟的商業社會來說,某種消費慣性只是暫時的,大眾享用音樂產品並為其支付合理費用,這樣的社會共識註定將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成熟而逐漸提高。但另一個需要提出的問題是,在線音樂滋生了直接利益後,利益如何分配?是能夠真正讓音樂的創作者贏得勞動所得,像高曉松說的「音樂人開始靠音樂吃飽飯」,還是全部流入運營商的腰包?如果一個合理的分配機制不在音樂付費肇始之初就跟進護航,那麼這樣的「變革」就不可能對音樂產業未來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也不可能得到包括創作者和廣大受眾的擁護。
延伸閱讀
個人低端試聽暫時不要錢
唱片公司一直督促網絡音樂實施收費政策。據相關業內人士透露,環球、索尼和華納三大唱片公司上月召集百度音樂、酷我音樂、蝦米網等主流網際網路音樂公司,要求後者必須推出收費類的音樂服務,協議要求網際網路音樂公司最晚於6月5日上線各自的音樂收費服務。不過,一位業內人士稱,該協議並非針對網際網路音樂公司的全部服務,而是要求各家公司必須在這個時間節點拿出收費服務方面的實質性動作,一般的在線聽歌等服務仍可以向用戶免費。
從去年開始,中國網絡音樂即將收費的說法就不斷出現。去年還有消息稱,從2013年開始,包括華納、環球在內的幾大音樂公司,將聯合百度、酷狗、QQ音樂等國內音樂服務網站大範圍推行音樂下載收費,付費用戶將可以下載到媲美CD音質的高品質音樂。今年3月份,音樂人高曉松透露:「7月1日開始,音樂版權將正式走向正版化,網絡音樂下載開始收費。」今年4月份,在國新辦舉行的2012年中國智慧財產權發展狀況發布會上,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明確表示:網絡音樂下載會收費是必然的。
多米音樂總裁石建平此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我認為,在各家平臺開始嘗試性收費後,大家仍然能夠從網上免費下載歌曲,而且還會是主流的聽歌方式。在可預見的時間段內,也許付費用戶在總用戶群體中只佔百分之幾的份額,但重要的是,付費是大家對盜版和全免費模式的不認同。希望N年以後,收費比例越來越高。」
本報記者 賈中山J159 王金輝 製圖 H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