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筆,寫著漢字和拼音;藍筆,用阿拉伯語標註著對漢字的解釋;紅藍之間還夾雜著黑色筆跡的英文……這樣一本紅藍黑三色筆跡密密麻麻書寫成的筆記,攤開在阿瑟蘭面前——這個24歲的約旦女律師正在學習漢語。
一個月前,阿瑟蘭在《約旦商務》雜誌上看到一則廣告,約旦-德國大學商學院將舉辦商務漢語教學課程。阿瑟蘭立刻撥通了廣告上的電話,招生負責人告訴阿瑟蘭,第一批學生已經招滿,她只能參加臨時加開的每周五和周一上課的課程。周五的課程安排在上午九點半至十一點半,不僅佔用了周末睡懶覺的時間,也會使一周最隆重的禮拜時間有些倉促。阿瑟蘭狠狠心,還是報了名。
為了學漢語,阿瑟蘭特意買了個封面印著中國古代仕女圖畫的筆記本。在筆記本第一頁第一行,阿瑟蘭用紅筆端端正正地寫著「中國 zhong guo」。這是老師教他們的第一個漢語詞語。「中國正在發展,我們和中國有越來越多的商貿往來,國王和王后都剛剛訪問了中國,學好漢語對你們將來的商業發展很有用處」,老師當時這樣告訴大家。
這一點,阿瑟蘭早就知道。她知道到中國做生意的約旦人和來約旦辦企業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她知道約旦王后和國王不久前先後訪問了中國,致力推動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她還知道商學院開辦這個商務漢語課程,是因為總有人跟院長說:「你那兒如果有會中文的學生,全都推薦到我們公司來,我們全部都接收」。
幾節漢語課下來,阿瑟蘭有些著急了。儘管她學習相當認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但仍然有點跟不上同學們的進度。
一次,她正在往筆記本上抄寫板書「星期日 Xing qi ri」,忽聽得身後的同學向老師提問:「星期天是不是就是星期日?」聽完老師的解釋,阿瑟蘭在筆記本的空白處加上「星期天 xing qi tian」。可還未等她寫完,又有同學就「天 tian」這個字和老師探討起「春天」、「秋天」。要強的阿瑟蘭滿頭冒汗,「星期天」「春天」「秋天」這些詞老師根本就沒有教過,怎麼同學們都會?
在與同學們交談之後,阿瑟蘭才知道,同學中不少人都是商人、市場營銷員、物流管理員,他們在工作中有機會接觸到中國人,因此多少有些漢語的基礎。剛剛畢業當上律師、今後想成為國際經濟事務方面律師的阿瑟蘭感到了壓力。
自那以後,阿瑟蘭在筆記本上抄寫老師板書時在行與行之間留出很大的間隙,以便補充從同學那裡學到的衍生知識。
阿瑟蘭翻看筆記本,上一節課的筆記似乎比平常的少——對了,是大家學習到「電影」這個詞時不約而同地想起了中國影星「Jackie Chan(成龍)」和「Bruce Lee(李小龍)」,然後又從中國功夫說到中國文化的神奇精妙,從中國文化說到中國歷史的悠久綿長,從中國歷史說到中國現代化城市北京和上海的繁華摩登……同學們討論得熱火朝天,只有老師很鬱悶:課堂討論時間太長耽誤了課程進度。
還有兩分鐘就要開始新的一課了,阿瑟蘭把筆記本翻到新的一頁,在標題欄認認真真地寫下「漢語 五課」。 (記者胡浩 蘇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