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曼尼託巴大學崔鴻教授為我院師生作學術報告

2020-12-25 科大新聞網

           11月27日上午,我院線上舉辦二十周年院慶系列學術報告會。加拿大曼尼託巴大學商學院終身教授、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JIBS)雜誌編委崔鴻受邀擔任報告人,報告會由副院長辛寶貴教授主持,學院老師、研究生70餘人參加了此次線上活動。

崔鴻教授以「技術與知識創新:理論與研究方法」為主題,從個人研究內容、創新的定義和範圍、傳統創新領域、新興創新領域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梳理了創新問題的前因後果。報告回顧了創新領域的重點文獻,介紹了卡內基學派(Carnegie School)、聯盟(Alliance)、網絡(Network)、結構洞(Structure hole)、智慧財產權制度(IPR regimes)、探索型和利用型創新等概念,並指出了創新研究的未來方向,最後,崔鴻教授與師生分享了創新研究的數據獲取方式,並以美國USPTO資料庫為例,向師生作了講解。

在報告的互動環節,崔鴻教授與陳會英教授就如何突破植物品種權研究的瓶頸問題進行了交流,也與辛寶貴教授就目前師生的主要研究方向進行了探討。

 

相關焦點

  • 聚集丨我院邀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運澤教授作學術報告
    為拓寬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和動力工程學科研究生學術視野,激發科學研究活力,值學校第十屆研究生學術論壇之際,2019年6月13日,我院特別邀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生導師李運澤教授到校開展學術交流和科研指導,並作了題為《空天條件下的噴霧冷卻技術研究》的學術報告。
  • Texas A & M 大學水科學教授為我院做報告
    6月6日上午8:30,學院邀請Texas A & M 大學水科學研究首席教授Vijay P. Singh為我院研究生作了「熵理論及其在水文水資源中的應用」的學術報告。報告在水建學院綜合樓311會議室進行,水文學及水資源、農業水土工程等相關專業30餘名師生參加了報告,報告會由學院副院長駱亞生教授主持。 Vijay P.
  • 復旦大學陳引馳教授為河西學院文學院師生作學術報告
    復旦大學陳引馳教授為河西學院文學院師生作學術報告講座現場  7月2日,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陳引馳教授應邀在河西學院河西講堂為文學院師生作了題為「莊子思想的核心及其影響」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會為河西學院舉行的「賈植芳與中國新文學傳承」國際學術研討會系列學術講座之一。文學院院長趙建國主持了報告會。  陳引馳教授以儒道思想比較和老莊思想比較為引子,從《莊子》文本和文化精神解讀了莊子思想。陳引馳教授認為《逍遙遊》和《齊物論》是莊子思想最集中最重要的文本載體,指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的自由之境是莊子逍遙遊思想的核心。
  • 美國休斯頓大學地球與大氣科學系教授符琦為我院作學術報告
    2019年6月28日下午,美國休斯頓大學地球與大氣科學系教授,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會員、美國地球化學協會會員、美國地質協會會員符琦為我院師生作了題為「Assessment of reaction pathways in organic reactions: Implications
  • 孔令讓教授受邀來我院作學術報告
    為提升我院小麥赤黴病研究水平,增強科技人員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應我院邀請,11月18日,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農藝類副主任、國家小麥改良中心山東分中心主任、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山東省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常委兼小麥專業委員會主任孔令讓教授來我院作學術報告
  • 加拿大約克大學護理學專家到我院進行學術交流
    10月19日-20日,加拿大約克大學護理學院F.Beryl Pilkington博士、Tsorng-Yeh Lee博士、季吉博士一行三人到大連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及我院進行交流訪問
  •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劉敬圃教授為我院作學術報告
    9月18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海洋、地球與大氣科學學院劉敬圃教授應邀來我院進行學術訪問。院長魏久傳主持了學術交流會,學院相關專業老師及研究生參加。劉敬圃教授,長期從事東亞河口三角洲和陸架邊緣海沉積作用的研究,在《Marine Geology》、《Geomorphology》等一系列高水平刊物上發表了大量的開創性成果,是海洋地學領域比較知名的專家學者。
  • 美國休斯敦大學叢小平教授來馬克思主義學院作學術報告
    西工大新聞網6月4日電(蘭夢)5月30日下午,美國休斯頓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著名學者叢小平女士來我院作題為「如何做學術:人文社會科學論著的閱讀與寫作」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叢教授以對三個問題的解答所展開。首先,叢小平教授分析了什麼是學術著作的論述,她認為目前中國社會處於快速發展中,在發展實踐中會不斷地冒出更多的「新事實」,對於這些新事實我們所作的研究和解釋就是論述。
  • 弘農篤志|福建農林大學張重義教授為農學院師生做報告
    福建農林大學張重義教授應農學院邀請,在龍子湖校區第一實驗樓南321報告廳為農學院師生作了一場題為「在中藥資源生態研究的實踐中凝練科學問題」的學術報告。農學院部分教師和研究生參加了此次報告會,會議由我院殷貴鴻研究員主持。張重義教授以地黃連作障礙的研究為例,從中藥材連作障礙、前期的實踐研究、科學問題的凝練、拓展和深化研究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Arturo Pianzola教授為數學試驗班作學術報告
    根據學校「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試驗計劃」工作安排,同時也致力於為數學試驗班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與國外一流大學的國際交流平臺,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數學系系主任Arturo Pianzola教授於5月18日-5月22日訪問數學與統計學院。
  • 劉全林教授為土木建築學院師生作學術報告
    2月24日下午,現任上海強勁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全林教授,在六角樓報告廳為土木建築學院師生作了一場題為「地下空間開發的綠色技術創新與應用」的學術報告。     報告會上,劉全林教授結合工程實際,介紹了在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過程中基坑支護、綠色施工等方面採取的新技術、新工藝等內容。
  •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Andy Bushby教授受邀到材料分析創新中心作學術報告
    Testing」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材料學院王川雲副教授主持,我院二十餘名師生聆聽了本次學術交流會。報告伊始,王川雲副教授首先表達了對Andy Bushby教授的感謝,並簡要介紹了Andy Bushby教授在微納力學測試領域的學術成就。
  • 中國科學院謝毅院士為渤海大學師生作學術報告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2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徐娜)9月1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謝毅教授應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邀請,為該學院師生作了題為《二維世界中的新化學-兼與青年教師和研究生探討如何從事基礎研究》的學術報告。
  • 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專家與我院師生進行學術交流
    2013年5月16日,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副校長Ronnie Green博士率領的(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代表團一行十人來我校訪問。代表團成員Roberto Lenton博士和William Kranz博士與我院師生進行了學術交流。
  • 走進加拿大——曼尼託巴大學
    學校共有98位羅德獎得主遠超加拿大其他學府(僅次於多倫多大學和麥吉爾大學)其中在最近的30年中,曼尼託巴大學獲得羅德獎學金的人數多於其他任何一個加拿大的學校。曼尼託巴大學聯合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華盛頓大學組成世界級的研究團隊,為愛滋病研究做出巨大貢獻,並幫助非洲國家防控愛滋病。曼大在北極氣候變化研究方面也居世界領先地位。
  • 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教授Edwin Wang受邀來基礎醫學院做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4月9日上午,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教授Edwin Wang受邀在基礎醫學院博雅樓103會議室作題為《Single-cell and germline genomics of cancer》的報告。本次報告會由特種醫學系副主任李磊主持,師生50餘人聽取了報告。
  • ...師生做學術報告「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國際研究前沿與學術論文撰寫」
    2018年4月19日上午,在重慶大學B區經管學院105會議室,長江學者、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耿湧教授應邀為我院師生做學術報告「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國際研究前沿與學術論文撰寫」,由經管學院楊俊教授主持會議,經管學院師生約
  • 【信息學院】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為師生作報告
    近日,美國邁阿密大學 Chun Liang教授應信息學院毛銳副教授邀請為師生作了題為《Bioinformatics Analyses of Transposons, CRISPR DNA/RNA Gene Editing and Cancer Genomics》的學術報告,學院院長蔡騁教授主持報告會。
  • 加拿大留學-曼尼託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
    曼尼託巴大學擁有36所研究中心,涉及的範圍包括:倫理學、年齡學、細胞生物學、健康政策之高等教育、地質勘探學、理論物理學。學校設置了12個院系,為全省輸送了大量工程、法律、醫學等專業人才。90%在會計專業畢業的學生可以獲得加拿大會計註冊協會的資格認證。
  • 【農學院】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教授為師生作報告
    7月20日,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餘建明教授應邀來校交流,期間作了題為《基因與環境因子及其動態互作導致表型可塑性》的報告。  餘建明教授結合植物科學未來發展,提出未來該研究領域將圍繞對作物性狀的預測和對大數據的挖掘展開。受Triple Helics一書中環境對植物表型具有可塑性的啟發,他提出通過建立模型預測特定環境下的植物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