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嗎,黑幫們有一天不再打打殺殺,而是武器裝備齊全,趁著夜色偷走沙子賣給房地產的開發商們?
這一幕早在10年前就已經上演了,聯合國環境署的研究員曾經在牙買加尼格瑞爾調查海岸侵蝕問題,但分析了各種因素之後都無法找到導致該國的海岸線被破壞的原因,直到他聽當地人介紹說,當地的黑幫會裝備各種武器,偷走沙子。
於是,該研究人員在當地認真研究,並且研究了各國的沙子用量以及存量,發布了第一個關於沙子的開採綜合報告《砂子,比人們想像的更稀缺》,據了解,人類每年沙子使用量,成為了僅次於水資源的第二大資源,然而我們會提倡節約用水,卻沒人知道沙子也已經瀕臨枯竭。
其實,早在許多年前,我國就已經陸續出現了用沙荒,全國多條高速、機場以及建築都因缺少沙子而停工,各地的沙石價格也從原來的每噸幾十元漲到了最高兩百元,並且還在不斷地上升中。但沙子的缺口依舊很大,據聯合國統計,到2030年,全球將可能會面臨無沙可用的局面。
然而我們知道,地球上有許多沙漠,海邊也有許多沙灘,那為什麼我們不用這些沙子修建建築呢?
我們知道,由於氣候原因,我國西北部地區有許多沙漠,而沙漠中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沙子。據統計,沙漠地表面積約佔地球陸地表面積的20%,如果我們能夠開採這些沙子,將這些沙子用於建築行業,豈不是可以緩解用沙荒?
實際上,想法很美好,現實很糟糕。
沙子又分為三種:海沙、河沙以及風沙。海沙和河沙一樣,都是因為流水侵蝕而形成的沙子,而風沙則是沙漠中的沙子,是由於風力侵蝕而形成的,而目前我們主要使用的沙子則是來源於河沙。
海沙雖然也可以用於修建建築,但是海沙中有許多氯化物以及貝殼碎片,想要開採海沙不僅需要專門的大型設備,還要對開採後的沙子進行二次加工,使得開採成本較高。並且海沙中的氯化物會腐蝕混凝土,縮短建築物使用年限,所以目前並沒有作為主流用沙。
沙漠中的沙子是由風力侵蝕而形成,這些沙子由於長時間的相互摩擦,以至於表面非常光滑,且顆粒非常小,無法聚合在一起,造成修建的建築物質量較差,無法達到國家標準,所以沙漠中的沙子很少被應用於建築行業,就連位於沙漠的杜拜,在修建道路時都只能從其他國家進口。
只有河沙,不僅沒有氯化物以及貝殼碎片,而且尺寸和光滑度都剛好符合混凝土的需要,以至於人們開採河沙不僅不需要專業化工具,也不用二次加工,直接可以出售,因此開採成本非常低。所以在過去,人們的採沙力度非常大,甚至有許多偷沙船偷偷開採。
雖然目前我國多地面臨沙子荒,但並不是全球都面臨用沙荒。我國之所以會出現沙子資源短缺,是因為我國城市化進程實在是太快了,全國各地都在修建公路、建築等,以至於沙子的供給量出現短缺。
而在美國一些城市化進程較慢的地方,當地還是擁有著較多的沙子儲備量。只不過從美國運輸到中國的路途較遠,以至於交通成本非常高昂,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承擔範圍,所以我們很少會從遙遠的國外進口沙子。
除此之外,大量開採河沙還會導致河床被毀壞,河流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以至於很多國家即使可以開採河沙,也不會輕易開採河沙。
為了緩解用沙荒,一些國家和地區在已經乾枯的河道上開採河沙,還有一些國家正在研究新材料,以便替代河沙。
但由於全球各地對沙子的需求量大,以至於現如今人們並沒有較好的方法來替代沙子,所以未來沙子漲價會必然趨勢,而在漲價的過程中,也會反向促進人們積極研究新材料。
其實用沙荒並不是最近才出現,但由於開採河沙工藝簡單,且沒有專門的部門管理,以至於很多國家和地區都不知道自己國家每年的沙子產量以及用量。再加上各國都面臨著偷採河沙的情況,使得河沙的開採量更加難以追蹤。
在最近幾年,各國都已經做出了改進,並且取締了許多非法採沙廠以及排汙不達標的公司,只留下極少數公司維持著全國的沙子供給。
但由於沙子已經被過度開發,以至於現如今許多工程不得不因為沙子短缺而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