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發現無本萬利的絕佳商機,僥倖網絡世界存在法律真空,犯罪嫌疑人通過有償刪除網上差評獲利千萬,最終還是難逃法律制裁。經過連續八個多月的線索拓展、深入偵查,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在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下,成功打掉一涉及全國十餘省市、以網絡 「水軍」形式從事非法經營活動的違法犯罪團夥。這也是近年來全國破獲此類案件中抓獲人員最多、固定證據最全的典型案例。近日,汪寶敏涉嫌非法經營案中三人被檢察機關移送審查起訴,另有十人正在補充偵查階段。
有償刪帖團夥落網
事情還得從一位重點大學碩士張峰說起。
「淨網2019」專項行動中,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接到市局網安總隊轉來線索,居住在河北區的張峰在網上招攬生意並有償刪除差評。「我們經過初步偵查掌握了張峰涉嫌犯罪的事實,有償刪帖涉及百度、騰訊、今日頭條等門戶網站以及各大論壇、自媒體等,涉案金額逾百萬元。」河北分局網安支隊民警靳輝說。
即使如此,民警發現,張峰只是這條產業鏈的最底端。辦案民警介紹,刪帖只是外行人的說法,公關界稱呼其為搜索優化。簡單說,就是使品牌關鍵詞的正面信息出現在搜索的顯著位置,弱化對品牌不利信息的傳播。專業的操作方法是按照搜尋引擎的排序規則上移正面信息。在實際操作中,上移正面信息耗時耗力,需不斷投入,成本頗高。相較而言,刪帖成本低、見效快,所以某些公關公司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刪除信息。
河北分局網安支隊詳細梳理了張峰案件相關涉案人的數據,發現了北京海澱區以汪寶敏、耿飆等人為骨幹成員的北京源名盛為公關顧問有限公司和北京動力思維公關顧問有限公司,多年來以正常經營為掩護,僱傭人員專門網上刪帖,非法獲取巨額利潤。
警方控制了犯罪嫌疑人公司,現場固定證據。李熙/攝
主偵在天津,公司開辦地在北京,主要活動在網上,涉及刪帖的公司和個人遍布全國各地,涉案人員眾多,成員聯繫複雜,此類案件,在全國僅有少量的成功打擊案例。「為推進案件偵查的整體進度,我們成立了由網安、打偵、法制以及屬地派出所為成員單位的專案組。」河北分局局長劉彤斌介紹。
「我們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又相繼發現該公司上述人員為海爾、海信、帥康、紅黃藍等國內知名企業,以僱傭網絡『水軍』、聯繫網站內部人員等方式違規刪除涉及30餘個網站的600餘條負面貼文,非法獲利50餘萬元,協助其刪帖的人員涉及湖北、河南、浙江等省市。」河北分局新開河派出所副所長張春虎介紹。
隨著偵查的深入,民警們發現更多有償刪帖違法經營活動,直至抓捕行動前一日,經營額高達1000餘萬元。
抓獲犯罪嫌疑人是在他們京郊的別墅中。河北分局制定了詳細收網抓捕方案,確定首批抓捕10名嫌疑人,天津市公安局網安總隊派專人協調公安部十一局、北京市公安局相關部門配合。2020年1月7日凌晨,河北分局出動60餘名警力赴京集中抓捕,相繼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現場繳獲涉案電腦、帳目等大批涉案物證、書證。
警方控制了犯罪嫌疑人公司,現場固定證據。李熙/攝
他們怎麼刪除差評的?
刪差評到底有多大的規模?記者隨意在網上搜索,發現上百家專業「刪差評公司」及其留下的QQ號碼等聯繫方式。記者諮詢了其中一位客服,對方稱看什麼平臺,收費幾十到數千元不等。當記者詢問刪差評的的方式和渠道,多家「刪差評公司」均表示不方便說,但對方均表示,絕對安全。
事情果真如此嗎?張春虎詳細剖析了刪除差評的手段:「偽造申訴信、律師函等虛假材料,以與事實不符涉嫌侵權為由要求網站刪帖是最常用的手段,一般網站為了避免麻煩都會刪帖。」本案中張峰主要採用的是這種手段,操作次數多了,成功率也更高,甚至打電話都形成了「話術」。「我們在他家裡收繳私刻、偽造印章100多枚。這種方法不管用的話,也會通過相關網站內部人員進入作業系統直接刪帖,還有就是僱傭網絡水軍發布與差評相反的虛假吹捧壓制差評。」
一般操作這些的都是整個利益鏈條的最末端。源名盛為公關顧問有限公司向有關企業收取公關費,合作內容主要是刪除網絡差評,獲得非法利益則層層扒皮,本案中張峰僅拿到了四分之一。
很多案件都是只處理到張峰這一層,因為溯源異常艱難。案件主要犯罪活動集中在網上,嫌疑人之間主要依靠網絡虛擬身份聯繫,落地核查,實現以虛擬印證現實,確定犯罪證據和涉案金額,成為民警工作的焦點。張春虎介紹,為全面準確固定網上違法活動的相關證據,專案組制定了「以案推人、以人定案、照單追財」的證據固定原則,辦案人員認真梳理目標人員的網上網下通聯信息和涉案財務的證據線索,派專案民警到杭州支付寶公司、深圳騰訊公司以及北京相關銀行調取財務往來信息。
偵查的過程並不順利,辦案民警趕到一地,顧不上休息直奔各個網站,常常大廳等半天,才下來一位公關人員。「大公司還好,至少能配合提供證據,有些小網站根本找不到辦公地,辦公電話也打不通。」
專案組以網上調查工作結合網下銀行帳目等信息綜合研判,確定嫌疑人的真實身份及所在地點,初步固定了較為完整、能夠相互印證的證據鏈條,為最終突破全案奠定基礎。
「每一條有償刪除操作,都要對應上帳戶記錄,最後才能將違法所得疊加,不都說快刀斬亂麻嗎,我們那感覺,就是把每根麻都抽出來,理順了。」張春虎說,最後移送起訴時的材料多達20多萬條,震驚了檢察院的同志。
警方控制了犯罪嫌疑人公司,現場固定證據。李熙/攝
有償刪帖呼喚立法回應
「腦子非常好,能記住十幾位不相關的數字。」張春虎對張峰印象深刻。張峰重點大學畢業後換了幾份工作,最後賦閒在家,沉溺網絡。很快,他發現職業刪差評已形成一條黑色利益產業鏈。有的人獨立做,接私活;有的是團隊運營,負責大企業業務,關係好的同行還經常QQ交流。據他了解,很多企業非常在乎網上負面信息,尤其是準備上市融資的企業,除了做大量廣告以外,更願意花大價錢刪除網上負面評價。 他認為自己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商機,很快投身於此並獲利。「他以為這是一個灰色行當,可以打擦邊球,其實不然。」張春虎說。
犯罪嫌疑人接受審訊。李熙/攝
天津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副教授於陽認為,無論是網購平臺,還是外賣網站、點評網站、汽車論壇等,客觀、真實的用戶評價,都是非常重要的經營指標,也是消費者甄別和選擇的重要依據。2019年,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審理夫婦點評網上給月子中心差評,反被索賠50萬的案件,法院經審理肯定了消費者評價權為消費者的法定權利,並認為網絡差評應以「不虛構事實、不惡意詆毀」為底線,經營者亦應允許消費者對其服務本身進行批評,並予以必要的容忍。2019年實施的《電子商務法》第39條則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得刪除消費者對其平臺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評價。
於陽表示,利用網絡平臺資源,為他人有償刪除新聞類網站、論壇、貼吧、微博等貼文違法行為,根據《刑法》第225條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規定,個人非法經營數額五萬元以上、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十五萬元以上的,或個人違法所得數額二萬元以上的、單位違法所得數額五萬元上的,構成非法經營罪。而通過職業便利刪帖的內部工作人員,根據《刑法》第286條第2款,違法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定罪處罰。幫助賣家刪除、修改差評,符合該罪的犯罪構成。
記者發現,有償刪除差評2008年左右即出現。而各大網站內部對刪除差評都有詳細的規定,如評論本身包含侮辱性詞彙、權利人滿足網絡服務提供者公示的通知方式和法定必要內容等。
2011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淘寶網員工利用職權刪除差評獲取利益案。犯罪嫌疑人利用工作人員的身份登錄平臺的作業系統,根據賣家提供的訂單號搜索相關差評,違規擅自將交易進程改為「已退貨」,並刪除買家的差評數據。
於陽指出,除了職業刪除差評,惡意差評現象也屢禁不止。不僅破壞了正常網絡環境,也凸顯了網絡信用問題。對於網絡評價的規範,我國法律一直在探索,應當設置合理的標準,既能保護信用評價制度,又能剔除惡意差評等不良內容。
「我們以打開路、以打促防、以打促治,在本案辦理過程中,將部分線索移交有關部門作出行政處罰,並會同有關方面推動有關政策、法律、機制和措施的健全完善,希望從源頭上規範網絡空間秩序、防範治理網絡違法亂象。」劉彤斌說。(文中犯罪嫌疑人均為化名)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天津眼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