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量3700萬樘,產品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業人員接近15萬人……經過20多年發展,智能門鎖行業已經成為我市重要的主導產業之一,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創新能力,湧現出一批細分行業與產業配套領域的「隱形冠軍」,引領全國智能門鎖及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
「提質、創新、轉型」,智能因子的出現,給我市門鎖行業的提升帶來新的契機。近日,我市推出《永康市智能門(鎖)產業培育實施方案(2019—2021)》,鼓勵引導門業企業向智能門鎖、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產業方向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打造高端智能門鎖產業集群,擴大「中國門都」品牌影響力,賦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王力公司智能化非標門生產線。
科研創新 拉高產品智能化定義
智慧鎖、煙感器、監視器、家用電器、保險箱……在智聯安防管理平臺這根「網繩」的牽引下,一系列家居安防系統的操作與管理都匯集到戶主的手機上,實現電器使用、安全監控、水電繳費等多項管理。
「鎖不僅是保護家庭財產安全的工具,同時也是開啟智能管理平臺的『鑰匙』,門鎖的智能化,識別系統和開鎖方式的智能化只是最基本的層次,後續更高一級是連接雲端資料庫的全新管理控制系統。」對於現代智能門鎖的定義,浙江新巨力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應軍給出全新的見解。
浸淫鎖具行業30多年,大半輩子都撲在門鎖上的應軍來說,早在8年前,他就瞄準了智能安防領域,擁有數十名高新技術開發員工的科技研發中心,與國內通信巨頭聯合開發智能安防系列產品。從早期的機械鎖,到現在的智能鎖具,以及已經開發成型的智聯安防系統,新巨力公司的「米缸」效應正在散發出更大的熱量。
針對門鎖產品的智能化創新,新巨力公司並非個例,站在網際網路、信息和智能技術的風口,憑藉強大的研發和製造能力,我市門鎖產業「借東風」快速啟動轉型模式。
以智能化安全門為起點,短距離、高強度無線信號傳輸系統為支撐,王力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同樣在智能產品創新方面發力,聯合海康威視、國民技術、飛比等企業深度開發實現家居智能一體化系統,實現燈光、窗簾、家電、廚房電器等一系列家用設備的智能化控制。
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王力公司先後在杭州乃至德國等地成立自己的研發團隊,僅新型智能家居系統,王力公司便已投入上千萬元研發經費。如今,王力智能家居系統基本成型,它將深度改變未來的家居生活模式。
「現階段,我市智能門鎖行業的創新遍地開花,引領產業迅猛發展,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鼓勵企業橫向延伸,縱向拓展,實現我市門業由狹義安防進入廣義安防。」市經信局局長馬海華說,橫向延伸,豐富細分門業品類,同質化、低端化、附加值低的民用入戶門向醫療系統用門、飛機艙門、高鐵軌道門等差異化、高端化、高附加值的商業門轉型升級;縱向拓展,向大安防方向升級,重點發展智慧安防、智能門窗、智慧家居等產業。
智能製造 打破傳統生產模式格局
在步陽集團大數據指揮中心,一面碩大的電子顯示屏清晰地顯示該集團整個數據化管理的相關內容:訂單板塊實時反映每一筆銷售詳細的產品型號、尺寸、花式和規格;每生產一樘門產生的各種能耗、時長、工序;供應鏈上下遊信息的實時反饋……
據悉,步陽集團大數據中心已能實時對車間產量、質量、能耗、加工精度和設備狀態等數據進行採集,並與訂單、倉儲、物流進行關聯,以實現生產、銷售過程的全程可追溯。該大數據中心還連通遠在山東、四川的生產基地,實現了生產、管理的快速反應協同。
從自動化到智能化,歷經短短一年多,先後投入1.3億元,步陽集團生產方式的變革結出了碩果,信息化項目的植入讓工廠實現智能控制,意味著步陽集團智慧工廠基礎進一步夯實。
步陽集團副總經理朱寧介紹,信息化技術的創新引入,讓智慧工廠的建設進一步提速,更高的帶寬支撐工業大數據包的快速傳輸,可以讓指令的傳輸時延縮短至5毫秒,極大提高系統中心對操作終端的指揮能力。
「現在,智能製造的成效初步顯現,經過改造的部分生產線,促使步陽集團用工數量減少一半,製造成本下降20%,產品一次性合格率提升四個百分點,生產效率較改造前提升30%以上。」朱寧說。
正如步陽集團一樣,我市門鎖產業試水智慧工廠的建設,這種新型製造體系已經成為打破傳統生產模式的一塊「試金石」,與龍頭企業打造無人工廠的同時,「企業數位化製造、行業平臺化服務」 試點改造擴面增量。
目前,我市通過引進優質數位化工程總承包商和雲平臺服務商,重點支持企業研發、應用面向智能家居物聯網平臺、大數據管理、生物(指紋)識別與加密、智能家居平臺個性化APP開發等技術,實現「系統+平臺+數據+運營」的有機融合,構建智能化、網絡化的智能門(鎖)業生產、管理、經營系統。
同時,我市還將進一步加快推進5G運用,鼓勵龍頭企業運用大數據開展個性化製造和精準營銷,開展定製電商銷售,打造「新零售」模式,把AI、大數據和雲計算的技術能力運用到「消費者服務、商品運營、場景體驗、門店管理」四個方面,建設智慧營銷系統。
強基工程 構建完善智能門鎖配套
我市傳統門鎖製造業發達,在全國範圍內享有盛名,相關配套產業發達。但是在智能產品方面,我市短板明顯,缺乏擁有晶片、感應器等核心技術的電子配套企業,全產業鏈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面對制約門鎖產業發展的瓶頸,我市多家企業迎難而上,向系統和智能晶片領域發起衝擊。「目前,我們公司與瑞典FPC、恩智浦、杭州晟元進行戰略合作,共同研發智能鎖項目,相信通過三方的合作,必將構建起一個智能門鎖的新生態圈,給智能門鎖市場帶來全新的變化。」浙江鑑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建豐說。
在門鎖企業積極投入研發創新的同時,我市將進一步出臺獎勵扶持政策,依託永康五金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對智能門鎖產業鏈條上缺失或薄弱的核心組件、關鍵技術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入和研發,鼓勵支持企業與龍芯、清華大學等科研機構、高校共同建設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創新中心和博士後工作站等高層次創新平臺,鼓勵企業在深圳、上海等地設立技術研發中心。立足龍頭骨幹企業,加強同國內外智能領域的高尖端企業合作,打造智能門(鎖)晶片研究和產業化平臺。鼓勵支持智能門(鎖)企業申領使用科技創新券,用於產品檢測、創新設計等。
「我市將加大力度支持企業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浙江製造』標準等的制定。支持企業以參股、併購等形式與國際品牌企業加強合作,建設海外研發設計機構及營銷渠道。引進工業設計、創新研發、標準質量提升、智慧財產權保護、品牌和認證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另外,我市謀劃建設安防產業集群,打造智能門(鎖)產業園,實行精準招商,重點引進一批電子模組、系統開發、模具製造、高檔包裝等項目。加大園區產業鏈配套設施建設,積極培育五金拋光、鎖芯製造、鈑金衝壓、金屬壓鑄、注塑成型等生產環節的共性工廠。
編輯 應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