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門(鎖)產業實施方案出爐 永康市加快打造高端智能門鎖產業集群

2021-01-13 浙江日報

年產量3700萬樘,產品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業人員接近15萬人……經過20多年發展,智能門鎖行業已經成為我市重要的主導產業之一,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創新能力,湧現出一批細分行業與產業配套領域的「隱形冠軍」,引領全國智能門鎖及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

「提質、創新、轉型」,智能因子的出現,給我市門鎖行業的提升帶來新的契機。近日,我市推出《永康市智能門(鎖)產業培育實施方案(2019—2021)》,鼓勵引導門業企業向智能門鎖、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產業方向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打造高端智能門鎖產業集群,擴大「中國門都」品牌影響力,賦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王力公司智能化非標門生產線。

科研創新 拉高產品智能化定義

智慧鎖、煙感器、監視器、家用電器、保險箱……在智聯安防管理平臺這根「網繩」的牽引下,一系列家居安防系統的操作與管理都匯集到戶主的手機上,實現電器使用、安全監控、水電繳費等多項管理。

「鎖不僅是保護家庭財產安全的工具,同時也是開啟智能管理平臺的『鑰匙』,門鎖的智能化,識別系統和開鎖方式的智能化只是最基本的層次,後續更高一級是連接雲端資料庫的全新管理控制系統。」對於現代智能門鎖的定義,浙江新巨力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應軍給出全新的見解。

浸淫鎖具行業30多年,大半輩子都撲在門鎖上的應軍來說,早在8年前,他就瞄準了智能安防領域,擁有數十名高新技術開發員工的科技研發中心,與國內通信巨頭聯合開發智能安防系列產品。從早期的機械鎖,到現在的智能鎖具,以及已經開發成型的智聯安防系統,新巨力公司的「米缸」效應正在散發出更大的熱量。

針對門鎖產品的智能化創新,新巨力公司並非個例,站在網際網路、信息和智能技術的風口,憑藉強大的研發和製造能力,我市門鎖產業「借東風」快速啟動轉型模式。

以智能化安全門為起點,短距離、高強度無線信號傳輸系統為支撐,王力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同樣在智能產品創新方面發力,聯合海康威視、國民技術、飛比等企業深度開發實現家居智能一體化系統,實現燈光、窗簾、家電、廚房電器等一系列家用設備的智能化控制。

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王力公司先後在杭州乃至德國等地成立自己的研發團隊,僅新型智能家居系統,王力公司便已投入上千萬元研發經費。如今,王力智能家居系統基本成型,它將深度改變未來的家居生活模式。

「現階段,我市智能門鎖行業的創新遍地開花,引領產業迅猛發展,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鼓勵企業橫向延伸,縱向拓展,實現我市門業由狹義安防進入廣義安防。」市經信局局長馬海華說,橫向延伸,豐富細分門業品類,同質化、低端化、附加值低的民用入戶門向醫療系統用門、飛機艙門、高鐵軌道門等差異化、高端化、高附加值的商業門轉型升級;縱向拓展,向大安防方向升級,重點發展智慧安防、智能門窗、智慧家居等產業。

智能製造 打破傳統生產模式格局

在步陽集團大數據指揮中心,一面碩大的電子顯示屏清晰地顯示該集團整個數據化管理的相關內容:訂單板塊實時反映每一筆銷售詳細的產品型號、尺寸、花式和規格;每生產一樘門產生的各種能耗、時長、工序;供應鏈上下遊信息的實時反饋……

據悉,步陽集團大數據中心已能實時對車間產量、質量、能耗、加工精度和設備狀態等數據進行採集,並與訂單、倉儲、物流進行關聯,以實現生產、銷售過程的全程可追溯。該大數據中心還連通遠在山東、四川的生產基地,實現了生產、管理的快速反應協同。

從自動化到智能化,歷經短短一年多,先後投入1.3億元,步陽集團生產方式的變革結出了碩果,信息化項目的植入讓工廠實現智能控制,意味著步陽集團智慧工廠基礎進一步夯實。

步陽集團副總經理朱寧介紹,信息化技術的創新引入,讓智慧工廠的建設進一步提速,更高的帶寬支撐工業大數據包的快速傳輸,可以讓指令的傳輸時延縮短至5毫秒,極大提高系統中心對操作終端的指揮能力。

「現在,智能製造的成效初步顯現,經過改造的部分生產線,促使步陽集團用工數量減少一半,製造成本下降20%,產品一次性合格率提升四個百分點,生產效率較改造前提升30%以上。」朱寧說。

正如步陽集團一樣,我市門鎖產業試水智慧工廠的建設,這種新型製造體系已經成為打破傳統生產模式的一塊「試金石」,與龍頭企業打造無人工廠的同時,「企業數位化製造、行業平臺化服務」 試點改造擴面增量。

目前,我市通過引進優質數位化工程總承包商和雲平臺服務商,重點支持企業研發、應用面向智能家居物聯網平臺、大數據管理、生物(指紋)識別與加密、智能家居平臺個性化APP開發等技術,實現「系統+平臺+數據+運營」的有機融合,構建智能化、網絡化的智能門(鎖)業生產、管理、經營系統。

同時,我市還將進一步加快推進5G運用,鼓勵龍頭企業運用大數據開展個性化製造和精準營銷,開展定製電商銷售,打造「新零售」模式,把AI、大數據和雲計算的技術能力運用到「消費者服務、商品運營、場景體驗、門店管理」四個方面,建設智慧營銷系統。

強基工程 構建完善智能門鎖配套

我市傳統門鎖製造業發達,在全國範圍內享有盛名,相關配套產業發達。但是在智能產品方面,我市短板明顯,缺乏擁有晶片、感應器等核心技術的電子配套企業,全產業鏈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面對制約門鎖產業發展的瓶頸,我市多家企業迎難而上,向系統和智能晶片領域發起衝擊。「目前,我們公司與瑞典FPC、恩智浦、杭州晟元進行戰略合作,共同研發智能鎖項目,相信通過三方的合作,必將構建起一個智能門鎖的新生態圈,給智能門鎖市場帶來全新的變化。」浙江鑑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建豐說。

在門鎖企業積極投入研發創新的同時,我市將進一步出臺獎勵扶持政策,依託永康五金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對智能門鎖產業鏈條上缺失或薄弱的核心組件、關鍵技術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入和研發,鼓勵支持企業與龍芯、清華大學等科研機構、高校共同建設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創新中心和博士後工作站等高層次創新平臺,鼓勵企業在深圳、上海等地設立技術研發中心。立足龍頭骨幹企業,加強同國內外智能領域的高尖端企業合作,打造智能門(鎖)晶片研究和產業化平臺。鼓勵支持智能門(鎖)企業申領使用科技創新券,用於產品檢測、創新設計等。

「我市將加大力度支持企業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浙江製造』標準等的制定。支持企業以參股、併購等形式與國際品牌企業加強合作,建設海外研發設計機構及營銷渠道。引進工業設計、創新研發、標準質量提升、智慧財產權保護、品牌和認證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另外,我市謀劃建設安防產業集群,打造智能門(鎖)產業園,實行精準招商,重點引進一批電子模組、系統開發、模具製造、高檔包裝等項目。加大園區產業鏈配套設施建設,積極培育五金拋光、鎖芯製造、鈑金衝壓、金屬壓鑄、注塑成型等生產環節的共性工廠。

編輯 應桃蕊

相關焦點

  • 中山制定發布智能門鎖產業團體新標準
    12月是中山市制鎖企業的傳統生產旺季,中山市小欖鎮「中國智能鎖產業基地」內,鎖企生產廠房人來車往,一片繁忙景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歷了近半年的調整期,小欖智能門鎖產業重回熟悉的發展節奏。  中山是制鎖產業的集聚地,並形成了以小欖鎮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小欖鎮就被譽為中國「南方鎖城」。
  • 西南聯盛:加快智能終端產業集群 打造大健康產業基地
    未來,園區將加快假設智能終端產業集群,積極打造大健康產業基地,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能量。加快智能終端產業集群西南聯盛產業園作為智能終端製造產業園區,緊隨5G發展的潮流,在製造的基礎上,專注於5G通信技術的自主研發,提升市場海內外市場的佔有率。
  • 分享| 物聯網全景動態圖譜2.0——智能門鎖企業匯總
    凱迪仕指紋鎖採用瑞典FPC公司專用指紋採集器,全球有135家品牌銀行的幾十萬個終端網點在使用這種指紋採集器來代替密碼,因為採集器採用半導體活體指紋識別,所以只能通過人體體溫加上配對指紋才能開啟。 現有智能鎖、智能安防、智能門控、物聯網平臺四大產業板塊,已經完成智能家居領域布局。與阿里巴巴、騰訊、華為、中興、360、博世、美的、國美等眾多企業達成重要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十四五」江蘇將打造世界級高端紡織產業集群
    江蘇1號江蘇最權威的政經資訊盡在這裡「『十四五』期間,江蘇紡織的奮鬥目標,就是打造世界級的高端紡織產業集群,這也是我省紡織行業轉型發展的需要。」南通國際家紡產業園區籌備工作組組長錢鎖梅表示,園區將按照國際家紡商貿、創新創意設計、高端家紡研製、優質貨品集散「四中心」的定位,打造人、產、商融合發展的產城融合示範新城,目標到2025年,市場交易額達3000億元,其中電商交易額達1400億元。價值延伸+全鏈整合,打造世界級集群品牌「紡織產業迎來了發展機遇期。」
  • 武漢光谷世界級產業集群 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
    2018年,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施「萬千百工程」,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立足武漢科教優勢和產業基礎,打造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2個世界級萬億產業集群,打造裝備製造、能源環保、生物醫藥、健康食品等若干個千億產業和東風本田、上汽通用、聯想武漢基地、烽火科技、人福醫藥等百億企業競相發展新格局
  • 國資新新 | 廣智集團打造廣州智能製造產業集群及創新創業生態圈
    - 第13期 -▲▲▲ 廣智集團通過剝離低效資產,加快工具機廠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整合資源,統籌使用工具機廠用地,科學規劃,建設集「生產、生活、生態」要素於一體的「智能製造產業集群及創新創業生態圈」。同時,《廣州市建設「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實施方案》提出,聚焦IAB產業,著力打造集聚科研、生產、生活、生態等高端要素的價值創新園區,形成「有產有城」相對完整的產業生態群落,推動低效產業園區提質增效。廣州工具機廠有限公司隸屬於廣智集團,始建1958年,前身為廣重分離機械有限公司與廣州工具機工具有限公司的資源整合。
  • 智能家居行業年度盛會 | 2020「葵花獎」重磅獎項隆重揭曉
    權威平臺強強聯合 助推智能家居行業發展2020年第四屆「葵花獎」由中國建博會、中國建博葵花獎評選委員會、網易家居、建博網、廣東省家居建材商會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首席聯合主辦,的盧深視特約協辦,中國個性化定製聯盟、佛山雲聯智能家電產業集群科創發展促進中心、廣州超高清視頻產業促進會、智能家居創新發展與技術標準產業聯盟協辦,強強聯合持續引爆智能家居行業
  • 紹興:嵊州打造智能廚電現代產業集群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打造智能廚電現代產業集群&nbsp&nbsp&nbsp&nbsp作為「中國廚具之都」,廚具是嵊州最重要的傳統產業之一。
  • 產業集群展|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賦能惠州仲愷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依託集群企業數位化轉型試點實施集群企業內網改造升級,將企業生產流程優化與5G內網改造相結合,通過企業內網室內深度覆蓋,推動企業從單點、局部的信息技術應用向數位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變。全方位打造標杆示範效應,加快培育新型製造模式和產業發展新動能,助力惠州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 潮州市潮安區強優勢補短板 為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貢獻力量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鄞柱平、魯利韋、記者羅勉報導 12月7日,潮州市潮安區召開落實「潮州市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推進會,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廣賢強調,要堅定發展信心,進一步強優勢、補短板,力促潮安區陶瓷產業破冰突圍、激發活力、再攀高峰,為全市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貢獻力量。
  • 廣州開發區蘿崗區打造六大重點產業千億集群
    此前,廣州開發區、蘿崗區發改局、政研室、招商局等部門聯合北京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展開專題調研,在該區原有十個重點產業集群研究的基礎上對區內各行業產業數據進行系統分析,從產業競爭優勢、產業發展態勢、產業發展動力、產業集群發展等角度深入剖析產業發展狀況,並結合國家和省、市產業導向,提出了開發區、蘿崗區未來產業的發展導向、產業布局及相關對策建議。
  • 瞄準前沿,江蘇加快打造先進碳材料產業集群
    常州作為江蘇最重要的先進碳材料產業集聚城市,逐漸形成一批龍頭企業和創新應用成果,已集聚碳一批石墨烯領域龍頭企業,湧現出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與核心競爭力的碳纖維領軍企業。今年,常州市新型碳材料產業集群被列入國家工信部先進位造業集群。  「常州是長三角重要的先進位造業基地,軌道交通、智能電網等裝備製造業全國領先,工業體量超1.3萬億元。」
  • 四川南充構建「5+5」現代產業體系 打造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打造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作者  王爵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核心,事關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活力。  面對機遇和挑戰,四川南充市把握大勢、順勢而為,大力實施「產業年」行動,構建「5+5」現代產業體系,突出抓好文化旅遊產業,推進集群壯大、園區提升、創新驅動、品牌培育、上市加速「五大計劃」,全力打造五大千億產業集群和五大百億戰略性新興產業。
  • 「十四五」江蘇將打造世界級高端紡織產業集群,紡織大省這樣尋路...
    交匯點訊 「『十四五』期間,江蘇紡織的奮鬥目標,就是打造世界級的高端紡織產業集群,這也是我省紡織行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不久前在蘇州市吳江高新區舉行的江蘇紡織產業集群發展高峰論壇上,紮根行業幾十年的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韓平直抒胸臆。  江蘇是紡織大省,35年來紡織產業總量全國第一。
  • 智能家居行業年度盛會 | 2019「葵花獎」重磅獎項隆重揭曉
    中國建博「葵花獎」伴隨中國建博會打造中國智能鎖「第一」大展應運而生,被譽為智能鎖行業「含金量最高的獎項」。2019「葵花獎」進行了重磅升級煥新,致力於嚴選優秀智能家居企業,樹立行業權威品牌,結合多方平臺優勢,共同推進智能家居產業蓬勃發展。
  • 2019「葵花獎」智能家居頒獎盛典舉辦 領導力品牌、產品金獎等大獎...
    中國建博「葵花獎」伴隨中國建博會打造中國智能鎖「第一」大展應運而生,被譽為智能鎖行業「含金量最高的獎項」。2019「葵花獎」進行了重磅升級煥新,致力於嚴選優秀智能家居企業,樹立行業權威品牌,結合多方平臺優勢,共同推進智能家居產業蓬勃發展。
  • 滄州實施服裝產業轉型升級行動
    加快向「設計、品牌、製造」三位一體轉型滄州實施服裝產業轉型升級行動到2020年,努力實現全市服裝產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8%左右河北新聞網訊(記者戴紹志)日前,滄州市出臺服裝產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
  • 長樂全力培育千億企業打造產業集群
    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見習記者 馮雪珠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長樂區加強龍頭產業上下遊配套項目招商,著力抓好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持續打造一批產值規模超千億的產業集群。
  • 武威打造「1+N」奶產業集群
    12月13日,我省項目建設傳來喜訊,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一期正式投產運行,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實現鮮奶日產能1800多噸,單體產能位列全國第三,提供就業崗位近1200人。同時可帶動種植、畜牧養殖、包裝製造、物流運輸等多產業鏈條的快速發展,形成「1+N」奶產業集群。
  • 山西打造14個標誌性引領性產業集群 激發轉型新動能
    2020年,14大標誌性引領性產業集群成為創新焦點,山西省重點選擇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大數據融合創新、半導體等發展勢頭強勁、未來前景廣闊的產業集群進行引領突破,示範帶動全省域、全領域構建創新生態。在緊盯前沿技術創新的同時,山西省也在全力推進存量巨大的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產業結構不斷向高端化發展,打造培育另一種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