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人比甄嬛還聰明,是公主生母,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2020-12-17 湯小小

1

《甄嬛傳》裡聰明人並不多,曹琴默曹貴人算一個。

這個女人心思細膩,很會算計,聰明勁兒不在甄嬛之下。而她又和華妃一黨,所以很自然地,一開始便處處算計甄嬛。

甄嬛第一次被算計,是被打入冷宮的餘氏在她的藥罐子上下毒,而且下在蓋子上,很難察覺。

這個餘氏也很有意思,本來就是假冒甄嬛被皇上寵幸,後來又因為對甄嬛不敬被打入冷宮,不反省自己,倒天天盼著甄嬛死,結果就被人利用了。

利用她的人,就是華妃和曹琴默。華妃這個人是紙老虎,除了聲音大,真沒什麼腦子,基本上全部指望曹琴默出謀劃策。

第一次陷害甄嬛雖然失敗,但從中可以看出來曹琴默的聰明。

第二次是陷害沈眉莊,做了很大一場戲,讓沈眉莊信任華妃收買的太醫,而太醫給她開的藥,讓人和懷孕時症狀一樣。

結果,眉莊被安上假孕爭寵的罪名,禁足了好久。中途宮裡有疫情,華妃還把染病宮人用的茶杯送給眉莊,差點把眉莊害死。

這些,也都是曹琴默的功勞。

除了害人,曹琴默還救了華妃很多次。

比如因為眉莊的事兒,甄嬛找到了那個做假的太醫,皇上大怒,要把華妃降為嬪位,並且奪去封號。但當時比較晚,讓蘇公公第二天再去傳旨。

安陵容知道這件事後,故意讓宮女跑去告訴華妃,她原本想著,以華妃的性子,肯定會把太醫殺了滅口,那樣皇上肯定更生氣,就不僅僅是降位分這麼簡單了,可能會把人打入冷宮呢。

華妃確實想這麼幹來著,偏偏她身邊有個曹琴默,阻止了她做這麼愚蠢的事,而是跟她說,如果她現在立個大功,皇上就不好懲罰她了。

華妃連夜和其他幾位太醫,偷了溫實初的方子,做成了抗時疫藥方送給皇上。當時因為疫情人人惶恐不安,華妃這可是立了大功,這個時候,肯定不能再懲罰她了。

華妃因此躲過一劫。

另外一回,皇上和皇后出宮祈福,華妃管理六宮,她趁此機會報復甄嬛,罰懷孕的甄嬛在大太陽底下跪著,結果甄嬛流產。

皇上回宮後大怒,華妃性子倔,覺得自己沒錯,自己管理後宮,懲罰一個妃嬪很正常。

又是曹琴默告訴她,這樣倔下去,只會自己吃虧,因為皇上見她不知悔改肯定會更生氣啊。現在最好的方法,是承受錯誤,表現悔意,在皇上責罰之前,先自己責罰自己。

華妃聽了這話,跑到碎玉軒跪了很久,雖然被皇上痛罵,但到底沒怎麼懲罰她,只是冷落了她一段時間而已。

雖然這中間有皇上忌憚年家的原因,但華妃的這些做法,讓皇上一直對她念舊情,哪怕最後扳倒年家,也不想太為難她,自然是因為她的這些做法,還是沒有讓皇上寒心。

這中間有曹琴默一大半功勞,因為以華妃的性子,早就不知道鬧成什麼樣了。

2

甄嬛很早就看清了這一點,所以想方設法拉攏曹琴默。

華妃這個人的確沒腦子,人又太跋扈,對曹琴默並不算好,還為了扳倒甄嬛,讓曹琴默的女兒溫宜公主吃有毒的木署粉,並且為了爭寵,有一段時間把溫宜奪過去,曹琴默費了好大功夫才把女兒又奪過來。

這些,都讓曹琴默對華妃心存不滿。甄嬛正是抓住這一點,所以成功說服了曹琴默,讓她站在了甄嬛這個陣營裡。

最後扳倒華妃,就是曹琴默告發,把華妃做的壞事都說了出來。因為她之前一直和華妃很近,所有人都知道她是華妃的人,所以她說出來可信度很高。

皇上說她檢舉華妃有功,升了她的位分,從曹貴人變成了曹嬪。

可惜,華妃死時,曹嬪也生病去世。

這個病,是皇上和太后讓她得的。

她檢舉華妃時,皇上雖然升了她的位分,其實心裡是不滿意的,太后也說,這種不忠心的人,皇帝後面冷落著就是了。

那時,皇上和太后還不想殺她,只是覺得這個人不值得信任。

但是後來,皇上在說到對華妃的處置時,曹琴默主張立即殺了華妃。這些話,也讓皇上對她起了殺心。

曹琴默有這樣的主張,一是怕華妃萬一復位,自己會被報復,二也說明了,她這個人確實心狠手辣,完全不念舊情。

這也是曹琴默最大的軟肋。

她是一切以利益為先的,包括和甄嬛聯手,她說得也是:若日後利益衝突,也一樣會對付莞嬪。

利益為先本沒有錯,別說後宮,每個時代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奔波。但一個人如果心裡只有利益,為了利益可以不折手段,便沒有人會喜歡,就算別人接近他,也大多數是為了利用。

甄嬛對曹琴默就是利用比較多,得知她的死訊,甄嬛也並不傷心。

就算她不死,其實甄嬛也不會信任她,一個會出賣舊主的人,沒有人敢真正信任。

3

大家可能會說,曹琴默也是不得己啊,華妃那麼飛揚跋扈,她又不得寵,如果不依附華妃,就得不到現在的一切。

可是華妃對她又不好,對自己不好的舊主,背叛也是應該的。

是,大家能理解她的背叛,但是,沒有人喜歡背叛舊主的人,特別是舊主已經失勢,還要踩上一腳,恨不得對方立即死。

這種人,只會讓別人覺得可怕。

你可以說這對曹琴默不公平,但這就是生活法則,既然你依附了一個人,得了她的庇護,不管她如何對你,背叛就是你的不對,就是會被他人所不恥。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別輕易站隊,別輕易依附他人。

以曹琴默的聰明,即使不依附華妃,也一定有辦法活下來,只不過榮華富貴會少一點而已。但她依附了,並且和華妃一起做了那麼多壞事,所以就算華妃對她不好,有負於她,這也是她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

世人總是喜歡忠心不二的人,比如關羽,被後人捧上如此高位,不過是因為始終不背叛。

這其實是把站隊的人綁上了道德枷鎖,但這就是人性。從來都是人們需要什麼樣的人,便稱讚什麼樣的人。

曹琴默如果不背叛華妃會怎麼樣?可能結局也不會太好,甚至會受牽連也被打入冷宮,但有人會輕飄飄說一句:她倒是忠心。

所以這世上,從來沒有兩全的選擇。

不站隊的人,一切靠自己,所得可能會少,但也沒有要不要對誰忠心的糾結。

站了隊的人,得人庇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想享受好處不想承受損失,便會被人唾棄

歷史證明,不輕易站隊,在其位謀其事,只為自己該負責的人負責,一般都活得更久。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溫宜公主輾轉三女人之手,到底跟誰最幸福呢?有時生母不一定最好
    華妃當年利用自己的位分,從曹貴人處搶了溫宜公主過來自己撫養,是為了讓皇上看公主的時候也能來順道看看自己,見面三分情,只要皇上多來自己的翊坤宮,那就有懷上皇子的可能。可是她沒有生過孩子,不知道怎麼照顧她,讓公主小小年紀受了不少罪,還總是餵她吃木薯粉,導致公主總是吐奶,就是為了引起皇上的注意。
  • 甄嬛在寺廟偷偷與允禮相愛,這個秘密,允禮到死都不知道
    說起電視劇,我的最愛就是甄嬛傳了,它裡面的劇情也是非常符合史實的,因為後宮裡大多都是女人的爭鬥,而這個電視劇就把後宮裡的爭鬥無限的放大了給我們看。後宮的女人大概也猜到了這一點,所以就演了一出滴血驗親。不過他們懷疑的對象是錯誤的,所以這一次滴血驗親甄嬛是完勝。因為他們確實是想不到甄嬛竟然能和皇上的弟弟相愛。其實甄嬛為她的女兒起名字的時候叫靈犀公主也是暗示果郡王,靈犀其實是他的孩子,因為和果郡王在寺廟的時候,琴簫合奏的十分完美,其實就是心有靈犀的意思。
  • 《甄嬛傳》甄嬛早已死在了甘露寺,回宮的是鈕鈷祿氏甄嬛
    甄嬛當初被皇后陷害穿純元的舊衣服,引起皇帝的勃然大怒,從此皇帝對甄嬛極度厭惡,這也讓甄嬛明白了自己不過是純元皇后的替身而已,性情剛烈傲氣的甄嬛傷心欲絕之下,把女兒朧月託付給了溫婉賢淑的敬妃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宮。後來甄嬛的家人被流放,甄嬛卻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家人受苦。
  • 青櫻一把推開朧月公主時甄嬛都沒有生氣,怎麼宜修的臉色卻變了?
    讓宜修皇后沒有想到的是,她看好的青櫻還沒入三阿哥的眼,就先給朧月公主留下了個不好的印象,當朧月因為青櫻袖口上牡丹的圖案與宜修宮裡的牡丹相似而上前摸了一下的時候,青櫻反射條件地推開了朧月的手,然後努力與朧月保持距離,仿佛朧月是什麼髒東西似的。
  • 《甄嬛傳》甄嬛:被男人辜負的女人,絕情起來是這個樣子
    在電視劇《甄嬛傳》裡,純元皇后這個角色雖然從未正式出場過,但是影響了很多女角色的命運。因為她,宜修皇后假裝賢良淑德,實際上背後沒少幹壞事。因為她,甄嬛得到了皇帝的寵愛,卻誤以為自己跟皇帝是真愛。在得知真相後,甄嬛再也沒有原諒曾經深愛的皇帝。
  • 甄嬛傳:靜和公主誕生之後,甄嬛才知道眉莊的這個大秘密
    甄嬛傳:靜和公主誕生之後,甄嬛才知道眉莊的這個大秘密。而劇中除了甄嬛,她最好的姐妹沈眉莊的一生和甄嬛又是何其相似,但是甄嬛沒料到沈眉莊能夠和她做出一樣的戲碼。在靜和公主出生了之後,甄嬛才知道沈眉莊的這個大秘密。沈眉莊這個人出身名門,算是十分優秀的一個人了,要不然也不會是同批秀女中第一個得到恩寵的人,不僅如此,沈眉莊剛進宮沒有多長時間,雍正便有意讓她學著打理後宮的事情,這用意還不明顯嗎?
  • 甄嬛傳:甄嬛不明白,滴血認親時,為啥敬妃和端妃都幫著自己?
    甄嬛傳:甄嬛不明白,滴血認親時,為啥敬妃和端妃都幫著自己?對於甄嬛來說,如果在剛進宮的時候對皇上充滿了敬畏和傾慕,那麼在她從甘露寺回宮以後,除了恨,就沒有其他的感情了,皇上做了很多讓她無法接受的事情,所以她有這種情緒其實也實屬正常,當初,為了讓自己腹中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去處,甄嬛不惜和蘇培盛裡應外合,將皇上騙到了凌雲峰寵幸了自己,便推說孩子是皇上的順利的回了宮,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其實她腹中孩子的親生父親是果郡王
  • 甄嬛傳:葉瀾依到死都不明白,自己說錯了什麼,會讓甄嬛起了殺心
    葉瀾依無心說出的話,卻令甄嬛頓起殺心,她到底說了什麼在幾十年的後宮爭鬥中,笑到最後的人無疑是甄嬛的,謀略耐心都成了她宮鬥成功的必然要素,但對於她來說,這番的努力和鬥爭鬥爭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她的孩兒在努力,因為對她來說
  • 甄嬛傳:靜和公主的身世甄嬛都說了,為何卻不透露六阿哥的身世?
    就在這個時候,甄嬛突然抖出靜和公主是沈眉莊和溫實初所生的秘密,瞬間把皇帝氣個半死,他怒罵甄嬛是個毒婦,然後就在激動中駕崩了。那麼問題來了,靜和公主的身世甄嬛都說了,為何卻不敢透露六阿哥的身世讓皇帝知道呢?
  • 蘇培盛至死都不知道,對食事發後,甄嬛為何拼死救出槿汐?
    文/阿聞標題:蘇培盛至死都不知道,對食事發後,甄嬛為何拼死救出槿汐?甄嬛當時自己的情況可以說是如履薄冰的,皇后和安陵容那邊死抓著甄嬛不放,甄嬛這時候按理應該是避嫌才對,但是她卻拼盡全力營救崔槿汐,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 眉莊不愛皇上,為何到死還戴著他送的鐲子?溫實初不懂甄嬛卻明白
    眉莊侍寢之後,皇上對她也還算是寵愛,知道她喜歡菊花,就把宮裡的菊花都賞她,甚至還把她的寢宮改為存菊堂,不僅如此,還讓眉莊學著協理六宮,這份恩寵,可不是誰都可以有的,就連華妃都嫉妒不已。她並不後悔,愛上溫實初沈眉莊從來沒有後悔過,如今懷上心愛之人的孩子,她不會覺得辛苦,反而更加幸福,包括最後血崩,能夠得到溫實初的肯定,她也是幸福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眉莊死之前手上還戴著皇上送她的鐲子,這是為什麼呢?溫實初不懂,甄嬛卻很明白。
  • 這個女人陰狠毒辣、兩面三刀,連太后都為之汗顏,倒吸一口冷氣
    這個女人非常聰明,只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最後還是「枉送了卿卿性命」。而且,還是死在太后的手中,是太后親自謀劃要置她於死地的。太后對皇帝說道:「像這樣陰狠毒辣的女人,真的留不得,誰知道她那小心思是怎麼樣的,把這樣一個女人放在枕邊,實在是太危險了。」
  • 甄嬛傳:原來雙生子名字的「連讀」,就是甄嬛背叛皇帝的證據!
    我們不妨來解析一下這個名字的讀音。其一,雙生子是甄嬛在凌雲峰上所懷,屢次被人懷疑過身世,其中一次,更是被太后當面質疑,為何熹貴妃的肚子看起來比別人大一些,幸而這是一對雙生子,可以矇混過關,否則甄嬛在聰明,也很難騙過太后這個過來人,而甄嬛因為被貓驚嚇,艱難產下雙生子後,更是被皇帝器重,當時,甄嬛決定替這幾個孩子取名字,為何偏偏將雙生子取名為「弘瞻」和「靈犀」?
  • 太后不喜歡甄嬛為什麼還幫她回宮?原來宜修皇后有件事做錯了
    原本皇帝已經聽信了欽天監的解說決定暫緩迎甄嬛回宮的計劃,沒想到太后娘娘卻在這個時候用皇嗣最重要的理由堅持讓甄嬛回了皇宮,著實驚掉一堆人的下巴,太后不是最不喜歡長相與純元皇后相似的甄嬛嗎,她為什麼會在甄嬛回宮這件事情上鼎力相助呢?原來是宜修皇后這件事情做錯了。
  • 甄嬛傳:宜修為何不在宮外除掉甄嬛?你看甄嬛身後,誰在給她撐腰
    甄嬛離宮到甘露寺修行,為何宜修不趁機下手,她到底在忌憚什麼?甄嬛傳中女主甄嬛最初是憑藉和純元皇后十分相似的容貌,從而引起皇帝的特別注意之後,在進宮之後,無論是詩詞歌賦抑或是前朝後宮,甄嬛都能和皇帝談得來,這樣聰慧美麗的甄嬛十分得皇帝的寵愛。
  • 甄嬛傳:甄嬛死也不知道,她能當上太后,全是因為果郡王送的這個禮物
    相信看過《甄嬛傳》的小夥伴都知道,甄嬛從一個小小的答應一步步成為清朝的太后,這個過程可是非常艱辛的,甄嬛也經歷了許多磨難。可能大家都覺得甄嬛能當上太后都是她努力得來的,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甄嬛死也不知道,她能夠當上太后,全是因為果郡王送的這個禮物。
  • 甄嬛傳:甄嬛不明白,在凌雲峰當尼姑,皇上為啥卻著急寵幸自己
    但是也因為用情至深,甄嬛在發現皇帝只是把她當成純元皇后的替身,之前在愛人面前的柔弱小女人,瞬間爆發出她骨子裡執拗強硬的一面。剛生下朧月公主,身體還虛弱不堪,就執意出宮修行。相信不少觀眾期待兩人能夠再續前緣,但是果郡王的橫插一腳,讓甄嬛和皇帝的距離越來越遠。受盡情傷的甄嬛,轉而愛上了果郡王。
  • 《甄嬛傳》中襄嬪曹琴默為什麼必須死?只因太聰敏還不懂收斂
    她在懷孕的時候攀附上華妃,順利產下溫宜公主。之後陪伴在華妃身邊多年,還經常幫華妃為許多事出謀劃策,可以說是華妃的智囊團。華妃得勢的時候,她百依百順;華妃快要失勢時,她馬上就給自己找好了後路。如此反水舊主,不仁不義,全然不顧多年恩情。若是將這種人留在身邊,指不定哪天就算計到自己頭上來了。   其次是因為曹貴人心狠手辣,不擇手段。
  • 甄嬛傳:雍正至死不知,龍鳳胎的名字連讀,就是甄嬛背叛的證據!
    為什麼說,果郡王一早就知道了?其實劇中有幾個細節,值得我們注意,當甄嬛奉命毒殺果郡王的時候,曾屢次「暗示」過,自己的兩個孩子性情如何,一個頑皮一個活潑,果郡王心知肚明,擔心隔牆有耳,所以沒有怎麼接話。而果郡王從邊關回來時,恰好甄嬛帶著靈犀公主在賞荷,果郡王看了一眼孩子,卻默默引來了話題,只說甄嬛和靈犀公主特別相似,果郡王做夢也想不到,因為自己給浣碧的一些信,僅僅寫了「熹貴妃安」這幾個字,就引發了皇帝的殺機,甚至派遣甄嬛深夜動手,果郡王為了孩子,為了保護甄嬛,決定自己飲下毒酒,不讓甄嬛為難。
  • 甄嬛傳:皇帝到凌雲峰找甄嬛的時候,踉踉蹌蹌的腳步說明了什麼?
    懷著身孕的甄嬛收到果郡王戰死沙場的消息後便決心要殺回皇宮為其報仇,而唯一能夠讓她重新掌握權力的人只有皇帝一個,甄嬛就聯合蘇培盛和沈眉莊設計了她與皇帝此生的第四場偶遇。在蘇培盛和沈眉莊的全力配合之下,心中從未將甄嬛放下的皇帝蠢蠢欲動,終是敵不過內心的期盼去到了甘露寺,他原以為在甘露寺就能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嬛嬛,沒想到卻撲了個空聽說甄嬛生病的消息,於是皇帝又馬上起駕趕去凌雲峰。在去往凌雲峰的路上,皇帝一路都走得踉踉蹌蹌,有好幾次都差點被自己絆倒,幸好蘇培盛手疾眼快地攙扶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