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掌故︱落教、紮起、打平夥…你曉得不,這些重慶言子都來自袍哥...

2020-12-22 上遊新聞

一、什麼是袍哥文化

明末清初重慶和四川地區出現了一個以「反清復明」為目的,各行各業,三教九流組成的民間秘密團體——袍哥。在這個團體裡義氣當頭,不講貧富貴賤,不講地位高低,四海皆兄弟。

袍哥組織是地下秘密組織,說白了,就是黑社會,見不得光的。全世界的黑社會等地下組織,都無一例外有著嚴密的組織、嚴苛的紀律和外人聽上去一頭霧水的黑話,袍哥自不例外。

袍哥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規章、禮義、獎懲等制度。袍哥是地下秘密組織,所以他們有一套專用的隱語和手勢,稱為「切口」。這種隱語和手勢一方面作秘密聯絡之暗號,另一方面也加強其組織內部的向心力。

所有這些便構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袍哥文化」。

▲大多數袍哥把碼頭設在熙熙攘攘的茶館裡

二、袍哥在重慶和四川地區分布非常之廣

袍哥在重慶和四川地區分布非常之廣,到底廣到什麼程度?

當時參加袍哥的什麼樣的人都有,上至社會高層,例如地方軍閥、鄉紳、地主等,下至貧苦百姓,例如,腳夫,船工,乞丐等。李沐風在《略談四川的「袍哥」》中指出,四川(含現在的重慶)幾乎有三分之二人口「加入這一組織」。

據傳聞,1946年參加重慶政府進行的第一屆參議員選舉競選的四五十人,均為袍哥堂會人物。在當時,如果沒有袍哥背景,根本沒有參選機會。所以許多富豪鄉紳為了獲取參選機會,花重金主動加入袍哥,請求袍哥舵主的支持。

▲參加袍哥的什麼三教九流的人都有

三、袍哥文化在重慶方言中的表現

新中國成立後,袍哥幫會組織被取締,袍哥歷史就此結束。袍哥文化卻並在重慶方言中得到了沉澱。

1、許多袍哥黑話與「情義」有關

袍哥自稱「光棍」,「光」指光明,「棍」指正直。袍哥人家重人情,講義氣,行走江湖講得是「信義」,靠得是「交情」。因此許多袍哥黑話與「情義」有關。

「袍哥人家,絕不拉稀擺帶」,這是一句袍哥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袍哥做人的基本準則。「拉稀擺帶」是指拖泥帶水,不乾脆,不耿直的意思。這句話連起來的意思就是袍哥會的人做事耿直,講義氣,絕對不會拖泥帶水。

在抗戰時期,川軍350萬人出川抗戰,其中重慶籍官兵達96萬名,約佔四分之一。當時川軍大部分將領和士兵都是袍哥出身,他們在戰場上沒有拉稀擺帶,為了挽救國家危亡,抱著必死的決心,高舉川軍「死」字旗,與日寇血戰到底,把「袍哥」文化的那種血性發得揮淋漓盡致!

▲川軍「死」字旗

如今「袍哥人家,絕不拉稀擺帶」這句話意思一直沒有改變過,已經是重慶人的座右銘,表示自己的為人處事!絕對放心!

「認黃」原指袍哥守信用、講規矩。現用以泛指講交情、講情面、講道義、守信用及願承擔責任,反之為「不認黃」。

「落教」原指按袍哥規矩辦事,辦事得體。現用以泛指仗義、厚道、豪爽、大方、通情達理,不使人難堪等,大凡人品中有能讓人佩服稱道認可的屬性,皆可稱作「落教」,反之為「不落教」。

「矮起」原指袍哥說一不二,有錯就要認。現用以泛指當眾認錯,放下架子賠罪。等同於現在的「下矮樁」。

「紮起」原指袍哥兄弟之間的互相包涵、支撐、維持某種形式或者局面時使用的語言。現用以泛指提供金錢、食物、生活、飲食等方面的支持援助、饋贈、款待給對方以實惠的意思。

「打平夥」原指袍哥重情義,講求互助,共同分攤夥食錢。現意思未變,就是現在我們下飯館所說的「AA」制。

「擱平」原指袍哥講義氣為幫內的兄弟出頭,動不動就把對方往死裡打。現用泛指把某些糾葛解決了。

2、許多袍哥黑話與碼頭和船有關

重慶兩江環繞,碼頭眾多。碼頭是來錢的地方,為爭奪這塊大肥肉,各大勢力紛紛拉幫結派,碼頭的下力人便成了各個勢力拉取的對象。由於袍哥組織是以講義氣,不講地位高低為特點,很多碼頭下力人都加入尋求保護,這袍哥逐漸就成為管理碼頭的幫會組織,因此許多袍哥黑話與碼頭和船有關。

▲袍哥是管理碼頭的幫會組織

「賣碼頭」:指袍哥成員變節投敵出賣團體。現用泛指失信於人,因而在本地失去信譽,喪失信用,不能立足的意思。

「拜碼頭」是袍哥的禮節,袍哥到了外地,要按照袍哥的規矩和程序拜會當地的袍哥大爺,表示服從貴碼頭管理,絕對不是來惹事的。現用泛指拜見同行中的尊者。

「輸龍船不輸碼頭」這是袍哥組織在參加龍舟競賽時的口號。比喻要奮力拼搏,就是輸也要輸的壯烈,輸的體面,千萬不要輸掉碼頭的氣質碼頭。

「艄公多了打爛船」比喻一個集體必須服從一個總的決策或指揮官,人多了反而做不好事情。

「打水不深」比喻要求不高易於滿足。

「不會划船怪河彎」比喻不具備某種專業素質的人從事某項活動遭受失敗、挫折或者損失,以某種客觀原因來推脫責任。

「梢公多了打爛船」比喻主事的人多了會壞事。

「船上人不努力,岸上人撐斷腰」比喻當事人自己不努力,旁人鼓勵也無用。

「船靠下碼頭」比喻做某事夠不上資格,只能靠邊站。

3、許多袍哥黑話至今日人們依然在頻繁使用

重慶長期以來受「袍哥文化」的薰陶,當年袍哥的江湖黑話演變為豐富多彩的言子,保留在重慶方言詞彙中,至今人們依然在頻繁使用。

▲衣食住行都有袍哥文化的存在

如「落馬」(被捕)、「點水」(出賣同夥)、「結梁子」(結下仇家)、「方起」(使人尷尬)、「涮罈子」(開玩笑)、「說聊齋」(找人扯皮)、「劃盤子」(毀人容貌)、「散眼子」(散漫無組織)、「臊皮」(傷了面子)、「天棒」(無法無天的人)、「吃通」(到處行得通)、「抽底火」(揭露底細)、「關火」(能起決定作用)、「放黃」(失約)、「三隻手」(小偷)等等。

四、結束語

重慶曾是袍哥重鎮,受袍哥文化影響非常深。尤其是那句「袍哥人家,絕不拉稀擺帶」,對重慶人影響深遠,構成了重慶人性格的底色。

俗話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袍哥文化在其傳承融合過程中,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歷史的發展,糟粕早已消失殆盡。

現如今,袍哥文化留下的精華有其二:一是重慶人性格裡的耿直、豪氣、講義氣、守誠信,這些重慶人骨子裡的傳統美德;二是由袍哥黑話演變而來的眾多豐富多彩的重慶言子。

袍哥文化的精華是重慶人的寶貴財富,操(說)著言子,講義氣、守誠信的重慶人,這才是真袍哥。

原標題:「袍哥人家,絕不拉稀擺帶」,看袍哥文化在重慶方言中的表現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重慶英語被稱Qinglish 猜猜這是哪些重慶言子
    重慶晨報訊(記者 羅薛梅)「你豁我」翻譯成「you drink me」「 耳朵」翻譯成「soft ear」……24日,晨報刊登了《扭倒費、僕爬……看這些重慶言子用英語咋說》後,不少讀者用自己的方式來翻譯重慶話。這不,來自團市委志工部的一群志願者,就把重慶話翻譯成了qinglish。
  • 重慶話速成攻略在此,分分鐘教你搞懂「重慶言子」!
    不知道你聽說過沒有,在重慶:有種飲食叫「少午」,有種掩飾叫「不存在」,有種工具叫「戳箕」,有種水果叫「蒲曲兒」,有種厲害叫「貓煞」,有種批評叫「洗刷」,有種支援叫「紮起」,有種雷聲叫「扯活閃」,有種停頓叫「剎一腳」,有種昆蟲叫「丁丁貓」,有種執著叫「扭到費」,有個地方稱為「卡卡角角」,有種人叫「戳鍋漏
  • 扭倒費、僕爬……看這些重慶言子用英語咋說
    「僕爬」翻譯成fall over、「 塊」是frog、「擱得平」可以翻譯成be able to nail it……昨日,即將參與「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重慶2013」的230名志願者開始接受集訓。
  • 重慶言子出口成章 但這些字你說得出不一定寫得出
    重慶方言雖然說起來很帶感,但是一些詞語在日常書面表達中卻非常少見,即使是講了幾十年的老大爺,也不一定能寫的下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出口成章的重慶言子中,那些很難寫出來的生僻字,你又認得幾個呢?1、耖(chao)本意:耖字本意是一種農具,用來搗碎土塊,後面也通常可引申為使用工具將土塊翻細,使田地平整的行為。
  • 這10句話,重慶人都不曉得啥子意思
    隨著普通話的推廣普及重慶話也跟到起變化和改進地道的重慶言子很多都反而不會了
  • 重慶:留不住的江湖袍哥
    袍哥蔑視法律,最推崇為朋友兩肋插刀,「人對了,什麼都對,人不對,什麼都不對。」「袍哥人家,決不拉稀擺帶(湯湯水水)。」從重慶女子解鳳口中,我第一次聽到這句口頭禪,她津津有味地說了不少袍哥故事。那天,解鳳請我們吃火鍋,在大禮堂附近老街的一家小店,說是來重慶,一定要吃地道火鍋的。「火鍋要慢慢吃,到後面味道出來了,越來越麻辣。」
  • 重慶牛肉麵的「命門」你曉得不?
    以上純屬玩笑,不過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牛肉確實是營養豐富且吃了不那麼容易長胖的好食材,加之牛肉效能極廣,故此早就被重慶的麻辣小面看上了,拉著被紅燒的溜耙(重慶話,意為綿軟入口牛肉麵簡介很多重慶崽兒愛吃牛肉麵,覺得這是最符合重慶文化乃至袍哥文化的麵食,殊不知牛肉麵是始於清末光緒年間,系回族廚師馬保子所創,
  • 重慶版「跑男」報名火爆 奇葩隊名全是「重慶言子」
    由騰訊·大渝網主辦,康師傅總冠名的「2017我為重慶跑——城市挑戰賽」自5月31日開放報名以來,報名情況火爆,已遠遠超出預計。活動即將在渝中區拉開帷幕,橫跨城市新舊地標點以及電影中重慶最美角落,出行方式自由選擇,還融入AR互動遊戲,這一場別樣的城市旅行,你期待嗎?
  • 了解這些你才能算得上是重慶人!
    重慶碼頭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氣質,重慶碼頭文化與重慶碼頭相生相伴,共同成為重慶文化脈絡中一條重要的根系。其實重慶碼頭文化早已成了重慶人堅強不屈,韌勁十足的精神文化。作為一個重慶人,如果不了解重慶碼頭文化,那就好像在重慶沒吃過火鍋一樣,算不上真正的山城人。碼頭文化到底因何而來?碼頭文化怎麼劃分?
  • 敢說你就來!用一句話證明你在重慶生活過
    在重慶,我們從不說去東南西北的哪邊我們只分上坡下坡、左拐右拐你要問喵姐還有哪些言子那麼,前方高能預警請耐心往下看衣食喵姐仿佛感覺商家們都拿著喇叭在吆喝,每次喵姐路過打著「清倉大處理」、「最後三天」字樣的店面時,內心都在想,究竟老闆你到底何時才能賣完,已經清倉處理半年了......
  • 重慶話版的美食名詞解讀,真的只有重慶人才懂得起的內涵,有本事...
    各地都有各地的風土人情和語言特色,要說咱們家鄉重慶言子那真是非常有特色的。好嘛,今天麻辣妹就來給大家說下關於重慶話的美食名詞,有本事大聲用重慶話讀出來!  1、 名詞解讀一:抄手  抄手是啥子?  3、 名詞解讀三:冬寒菜  說起來不奇怪,冬寒菜家家戶戶都曉得,東寒菜豆腐湯還是一道重慶的本土名菜。冬寒菜的意思是什麼?冬寒菜就是葵菜。  4、 名詞解讀四:包包白  包包白炒回鍋肉,簡直是不擺了的搭配。包包白是個什麼菜?包包白就是捲心菜,但是重慶人叫得順口,也叫得形象。
  • 鵝公巖漫步公園被重慶言子承包
    重慶鵝公巖大橋北橋頭的正下方,以前曾是一片荒坡地,為了豐富周邊市民的休閒娛樂生活,現已打造成為了重慶市第一個利用橋下坡地空間建設而成的立體山地公園——鵝公巖漫步公園。圖為鵝公巖漫步公園位於重慶鵝公巖大橋北橋頭的正下方。
  • 重慶市資訊|重慶鵝公巖公園絕了:頭頂是高架,腳下是梯坎,身邊是言子
    在漫長的梯坎上,裝點著許多「重慶言子」主題的雕塑。因為馬臉很長,所以在重慶話裡,因不愉快而拉長了臉被叫做馬起臉。接下來是作為丁丁貓兒的蜻蜓。重慶綦江地區還有一首童謠叫做《丁丁貓兒,紅爪爪兒》。這個刻在一個球上的耳朵意為「耙耳朵」,在重慶話裡面是「妻管嚴」的意思。你能猜到這面目扭曲的雕像表示的是哪個言子嗎——對了,就是駭人巴沙。駭人巴沙的意思是驚駭。
  • 你啷個連重慶話都說不撐頭?
    「你一個重慶人居然不會說重慶話,搞撒子卵?」國家推行普通話是為了56個民族方便交流,普通話和方言之間並沒有優劣之分。不應該推廣普通話,遺失方言。普通話是一個交流工具,方言是一個地方的文化積澱。我發現現在很多重慶小孩日常生活中都是說的普通話,不問的話還以為是外地人。甚至有一些小孩都不會說重慶話了,讓他說重慶話就像一個外地人在學重慶話。其實我很不明白這些孩子的家長是怎樣想的。如果說這個孩子的父母有一方是說普通話的,倒是可以勉強理解,但事實上這些孩子的父母可能連普通話都說不標準,卻教育出一個只說普通話的孩子。
  • 50歲女教師做重慶方言對照表 外地學生奉為寶典
    搞不撐展要掃皮哈  前段時間,重慶商報官方微博的一則笑話讓不少網友捧腹:話說某日在輕軌入閘口,一位外地朋友拿著磁卡不知如何進閘。眼看人多排隊,旁邊一位保安看不下去了,川普道:「你梭一哈!」乘客不明白「梭」為何意,愕然。保安急了「我讓你梭一哈!梭一哈!」
  • 美國小夥來重慶3年愛吃串串 重慶話說得巴適
    外國人能把重慶話說得多地道?這個美國小夥子能刷新你的想像,他用重慶話擺龍門陣、點菜和划拳,還可以用一口流利的重慶話給你背童謠、說順口溜。不僅一張口就是重慶味,連名字也很「重慶」,他叫李黑帥,一個來自紐約的黑人小夥。最近,李黑帥把自己說重慶話的視頻放上網,笑翻了好多人,毫無懸念地火了,點擊率過百萬。很多人好奇,這重慶話都怎麼練出來的?來看看這名美國小夥在重慶的故事。
  • 重慶言子兒修煉秘籍,趕緊來看看你練到哪一級!
    07-08 16:10:30 來源:書香重慶公眾號 書香重慶公眾號消息,史上最全重慶言子學習手冊來啦,從幼兒園到大學,各個學位都有!太齊全啦!趕快去漲姿勢吧~拿走不謝!我給小姐打扇,小姐說我不能幹;我給小姐搬家,搬到茅廝喀喀。又哭又笑,黃狗飆尿。雞公打鑼,鴨子吹號。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打毛鐵,毛鐵打了三斤半,娃娃仔仔都來看。拱弄拱弄一,拱弄拱弄二,拱弄拱弄三,看誰是個大壞蛋。你帥,你帥,你頭上頂個鍋蓋,身披一條麻袋,你以為你是東方不拜,其實是白痴二代。
  • 重慶言子兒修煉秘籍,趕緊來看看你練到哪一級~
    史上最全重慶言子學習手冊來啦,從幼兒園到大學,各個學位都有!太齊全啦!趕快去漲姿勢吧~拿走不謝!我給小姐打扇,小姐說我不能幹;我給小姐搬家,搬到茅廝喀喀。又哭又笑,黃狗飆尿。雞公打鑼,鴨子吹號。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打毛鐵,毛鐵打了三斤半,娃娃仔仔都來看。拱弄拱弄一,拱弄拱弄二,拱弄拱弄三,看誰是個大壞蛋。
  • 這些老酒店 載著重慶成長的故事!
    倒轉二三十年,那時,星級賓館是「玩格」的地方,是老百姓怯生生不敢踏足的地方,是充滿各種想像的地方。不如,今天就跟大家擺一擺重慶的老酒店故事。可酒店一建成,立刻刷新了重慶酒店業的高度,也讓重慶人曉得了國際化的酒店是個什麼樣子。重慶人也從此開洋葷了。
  • 緊到說:兒化音可不是北方人的專利,重慶人說得也賊溜!
    最實用的重慶言子指南追星用,旅遊用,撩妹兒用重慶江湖的暗語從這裡開始……我鬥不緊到說老直接開始上課了哈兒化音,在重慶方言當中「搞不贏了,你還要買啥子包穀泡兒,遇得到你喲!」不過,後來一起吃「包穀泡兒」的時候,我還是會忍不住說一句:真香!(沒有圖了,大家將就一下吧!)這裡出現了一個詞:包穀泡兒,它的通用名稱是爆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