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網絡用語走紅的老師能「走」多遠?

2020-12-16 天府評論
  近日,教學已經將近22年的一位大學老師因為作業在網絡上走紅。「這樣的作業給我來一打」、「帶給人一種雲淡風輕的美好」、「時光易逝,請君珍惜」等都是作業點評中的金句。這位大學老師叫董桂菊,是東北農業大學電氣與信息學院的一名老師。(3月6日《北京青年報》)

  大學教師主動貼近學生,用學生喜歡的語言方式與其交流,並把很多網絡用語用於作業點評上,使她深受學生喜愛。她的金句還被學生整理出來,在學生中相互傳看,學生都想得到董老師的點評而更加認真完成作業。對此,董老師還獲得了學校的教學質量獎。誠如董老師自己所言,「現在上課的話,學生首先要喜歡你的人,然後會喜歡上這門課。這就包括作業批改的環節,通過這些讓學生體會到上課的魅力,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毫無疑問,董桂菊是一位認真負責,努力鑽研業務,並與時俱進地改進教學方法的老師。她努力使自己融於學生之中,使教學更貼近學生,也使她深受學生愛戴。尤其是她的作業批語,幾乎都是網絡用語,像「很養眼,很享受!網孔法用得好極了,忍不住為你打call」這樣的「金句」,在董桂菊批改的作業中就很常見。可以說,董老師正在探索一條符合自身教學實際的辦法,既得到了學生的認可,也使教學效果大為改觀。

  如今是網際網路時代,多使用網絡用語,能使師生之間的「隔膜」或代溝消除一些,看似靈活生動,給課堂教學和作業批改等都帶來了不少新意。不過,雖然課堂教學或是批改作業,並非都要那麼「一本正經」,但保持一點嚴肅性並非多餘。當然,板起面孔與學生交流,早已不是所有教師的選擇,每一位教師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走出一條獨特的教學之路。而用網絡語言搭起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是一個不錯選擇。

  但必須看到,當網絡用語用盡或是不再新鮮,當學生對網絡用語產生厭倦,或是沒有更能吸引學生的漂亮用詞、佳句的時候,這種靠網絡用語或漂亮「金句」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老師究竟能走多遠,恐怕就不好說了。師生之間,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雖然知識的傳授未必總是那麼嚴肅,但一份鄭重還是需要的。如果少了傳授知識的那份鄭重,就缺少了知識的儀式感,也就不會令學子們感到敬畏。

  實際上,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或是作業中寫下何種批語,是與教學對象的原有基礎、認知能力、心理氛圍、環境因素等有很大關係。而與教學中傳授的知識、信息等「硬貨」相比,其他都要退居次席,因為傳授什麼樣的知識,引導學生如何系統學習知識或是研究一門學科,才是教學的主業。如果一味迎合學生,過度使用網絡用語或是其他「金句」,學生的注意力一旦多停留在對網絡語言或是評語的好奇上,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不可否認的是,如今有些老師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就想盡辦法與學生接近,不惜用學生喜歡的語言方式授課,這無可厚非,但要是過分肯定跑偏。據去年9月25日《中國青年報》的一則報導,有教師為了迎合學生,直播自己的課堂教學,也使自己一夜間成了「網紅」,迎接他的雖然有鮮花和掌聲,但也有很多網友的口誅筆伐。因為表面上搞得熱熱鬧鬧的直播課堂教學,看起來非「創新」而是「趕時髦」,並不能反映出真實的教學效果。

  董老師用網絡用語接近學生,值得稱讚,也證明她在教學上的用心、盡心乃至創新。不過,切莫過多關注網絡用語,而是更該注重教師自身的知識厚度、傳道受業後的實際效果。董老師稱「會沿著這個路線一直走下去」,希望她不斷創新,走好自己的教學路。(作者系四川在線特約網評員)

相關焦點

  • 大學老師因作業在網絡走紅 點評中常現網絡用語
    原標題:大學老師因作業在網絡走紅 點評中常現網絡用語    雖然佔用很多時間,我覺得還是值得的,因為現在很多學生不愛在課上問問題,作業會發現問題,能看到差在什麼地方,我覺得教學效果反倒好起來。   北青報:你教這麼多學生,每個人的評語都會不同嗎?   董桂菊:一般交第一章作業的時候不是很熟,批起來比較中規中矩,通過平時上課互動之後了解了,我就知道孩子的特點。有的學生性格比較開朗,說的就比較犀利一點。
  • 年前最有味道的「吃播網紅」,靠吃「米田共」走紅的他,路還能走多遠
    年前最有味道的「吃播網紅」,靠吃「米田共」走紅的他,路還能走多遠「老鐵們啊,雖然是不同的時間,但是是同一個廁所……奧利給!幹了,兄弟們!嘔!」相信經常在某二次元視頻分享平臺逛的小夥伴們對這幾句話都很熟悉。這一段經典的「開飯宣言「,正在視頻分享平臺上以不可抑制的速度快速傳播。
  • 「江蘇各地方言口頭禪」走紅 網絡用語流行引擔憂
    「江蘇各地方言口頭禪」走紅 網絡用語流行引擔憂 2014-07-29 14:45:06近期,一則「江蘇各地人口頭禪匯總」的帖子就在網絡走紅了。這篇帖子匯集江蘇13個城市的方言口頭禪。「幹麼事啊」、「親娘來」等方言,喚起了人們對家鄉方言的記憶,也引發了各位網友對家鄉方言口頭禪的熱議。
  • 大學老師金句評語走紅網絡
    近日,教學已經將近22年的一位大學老師因為作業在網絡上走紅。「這樣的作業給我來一打」、「帶給人一種雲淡風輕的美好」、「時光易逝,請君珍惜」等都是作業點評中的金句。這位大學老師叫董桂菊,是東北農業大學電氣與信息學院的一名老師。談及因為點評作業而走紅,董桂菊稱「真沒想到」,她認為原本只是促進教學的一個方法。
  • 臺灣版「芙蓉姐姐」走紅,這樣雷人的走紅方式還能支撐她走多遠?
    但是,最開始「網紅」的含義,可不是現在已經逐漸引申為中性詞的概念,當時的網紅是指那些靠著雷人行為舉止博眼球上位的這部分人。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有當年「紅透半邊天」的鳳姐和芙蓉姐姐。因為談話同時會出現「蓮花指」、怪腔調、「國語、臺語、英語交雜」及「手總抱著玩偶狗」等特殊言行,在網絡上被廣為討論。
  • 大學老師金句點評走紅網絡的啟示
    近日,教學已經將近22年的一位大學老師因為作業在網絡上走紅。「這樣的作業給我來一打」、「帶給人一種雲淡風輕的美好」、「時光易逝,請君珍惜」等都是作業點評中的金句。這位大學老師叫董桂菊,是東北農業大學電氣與信息學院的一名老師。
  • 這些過氣的網絡用語你還記得嗎?
    近年來 時尚有趣的網絡用語層出不窮 往往短時間內就霸屏各大社交平臺 最近得到網友們「寵幸」的網絡用語 大概非它們莫屬了 網抑雲
  • 特級教師翟運勝: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我深刻地反思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學行為,思考學校的發展路徑,協助校長制定學校特色發展規劃,積極地給老師上觀摩課,做講座,高標準地做好各項業務管理工作,組織高質量的教學研討活動,學校師生的精神面貌迅速煥然一新。
  • 《生僻字》跌落神壇,網絡神曲層出不窮,這首歌只靠幾秒鐘便走紅
    說起之前很火的網絡神曲《生僻字》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這個網絡神曲泛濫的年代,《生僻字》可謂是開創了一個新的巔峰,不僅人氣爆棚同時更是受到無數網紅的推崇,紛紛翻唱甚至改編,使得這首歌在極短時間內風靡全網,成為全民狂歡的一首神曲。
  • 2017年十大網絡用語都有哪些 十大網絡用語有什麼內涵
    ­  昨天教育部官網發布消息,華中師範大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正式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這些網絡流行語主要來自於電影、電視綜藝節目,或者直播平臺。­  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打call」 「尬聊」「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皮皮蝦,我們走」「扎心了,老鐵」「還有這種操作?」
  • 漢語盤點:十大網絡用語發布
    作為「漢語盤點2017」活動最具網絡特色的組成部分,2017年12月18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本次發布的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打call」 「尬聊」「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皮皮蝦,我們走」「扎心了,老鐵」「還有這種操作?」「懟」「你有freestyle嗎?」「油膩」。
  • 大學老師金句點評走紅:對性格開朗的學生評語犀利
    近日,教學已經將近22年的一位大學老師因為作業在網絡上走紅。「這樣的作業給我來一打」、「帶給人一種雲淡風輕的美好」、「時光易逝,請君珍惜」等都是作業點評中的金句。這位大學老師叫董桂菊,是東北農業大學電氣與信息學院的一名老師。談及因為點評作業而走紅,董桂菊稱「真沒想到」,她認為原本只是促進教學的一個方法。
  • 網絡用語dbp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大盤點
    網絡用語dbp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大盤點時間:2018-04-11 22: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用語dbp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大盤點 網絡上經常流傳著一些一般人看不懂的縮寫暗語,有些就像是飯圈的暗號.那飯圈用語dbp什麼意思呢,下面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飯圈的暗語吧
  • 足力健老人鞋能「走」多遠
    轟炸式廣告營銷「趕緊換一雙足力健老人鞋吧」、「瞧這鞋底的大花紋」等廣告詞在央視多個頻道高頻播出讓足力健老人鞋迅速走紅。其中,轟炸式的廣告營銷在足力健老人鞋走紅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陳女士是個手機控,日常生活中很少會看電視,也不會在意到電視廣告購物內容。
  • 興趣群延伸日常交際圈 網絡社交群能走多遠?
    雲豹救援隊進行高空繩索訓練同學群、同事群、親戚群、球友群、親子群……遍地開花網絡社交群能走多遠?「叮叮——」張女士拿起手機,「花樣年華同學群」頭像閃爍,上次有人在群裡發聲,還是一個月前。「曾經的同窗好友,雖然通過網絡又重聚在一起,卻再也找不回當初的感覺。」張女士感嘆道。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社交工具的興起,網絡社交群每個人都有好幾個,數量正呈逐年上升的態勢。然而,同學群、戰友群、親戚群等以現實社會關係為紐帶的網絡群活躍度較低,有的甚至逐漸淪為「殭屍群」,而一些以興趣愛好、共同志向為主題的網絡社交群卻異常活躍。
  • 帶著「範冰冰弟弟」標籤的範丞丞到底能走多遠?
    實際上,範丞丞在參加節目的時候,也哭著說過靠姐姐這樣的話,其實他的本意是想靠自己的努力在娛樂圈打拼出一片天地,而不是靠著姐姐範冰冰的名氣來幫助自己。但是之後範冰冰以及李晨的做法,反而讓「範冰冰弟弟範丞丞」這個標籤更明顯地貼到了範丞丞的身上。那麼問題來了,帶著範冰冰弟弟標籤的範丞丞到底能走多遠呢?範丞丞顏值高不高?
  • 00後聊天新方式 靠說「網絡用語」提高社交效率
    00後聊天新方式 靠說「網絡用語」提高社交效率時間:2018-10-29 22: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00後聊天新方式 靠說網絡用語提高社交效率 如果連dbq都不知道的話,可能就很難和00後們溝通。
  • 堵住粗鄙網絡用語不能只靠傳統媒體
    日前,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人民網主辦的「漢語盤點2016」評選結果揭曉,2016年度十大流行語、十大新詞語和十大網絡用語等悉數出爐。揭曉儀式上,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長王蒙表示,特別反感「小鮮肉」、「顏值」等網絡詞語。別說語言專家,就連我們也一樣一樣的,聽不慣見不得受不了「撕逼」、「逼格」這樣粗鄙的文字招搖過市。
  • 丁真作為「過度消費」的倖存者,能夠走多遠:人生的選擇很重要
    20歲的丁真來自四川甘孜理塘,他的走紅僅僅依靠了一條10秒鐘的視頻。對於一個20歲之前一直待在家鄉理塘的丁真,他並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走紅的,也不知道走紅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這個年輕純真的男孩,面對直播不知所措的樣子,像極了網絡時代的「寵物」。丁真爆紅那幾天,許多網紅公司以及綜藝選秀節目紛紛要跟他籤約,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當初那個靠一句「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而爆紅的周立齊出現過同樣的遭遇。
  • 小學生網絡用語比詩歌還熟,家長尷尬,語文老師無言以對
    隨著網絡的高速發展,網絡用語隨處可見,就連我們的春晚,都充斥網絡用語。由此可見網絡用語的傳播效應。然而當我們的小學生網絡用語比我們的傳統詩歌還要熟悉時,相信會令每一位教育者深思。最近,筆者看到了這樣這一段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