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國內智能家居的發展,2014年到2018年,可以說是智能家居在發展成型的階段,智能門鎖、智能電視、智能音箱等都開始普及,在激烈的競爭中,智能家居渠道成熟,安裝門檻降低,產品成本降低,這給智能家居爆發打好了市場基礎。隨著5G牌照在2019年的發布,AI和IoT兩大技術加速落地。基於AI和IoT技術,智能家居在實現智能交互的同時,可以互聯互通,智能感知用戶和場景,學習用戶喜好,提供智能化服務,讓用戶的居住環境更加舒、便捷和安全,帶來真正的智能家居體驗。
但是縱觀現今的智能家居產品,大部分都還停留在智能單品控制階段,大部分的產品都是形式大於內容,距離互聯互通的場景化智慧家庭形態還相去甚遠。隨著智能家居和人工智慧的結合,智能家居的熱度再次提升,但是眾多集成商急於進行市場推廣,匆忙選擇了某品牌產品,最終在推廣以及施工時,發現諸多問題,導致這些集成商一直在尋求一個能解決痛點的產品。
智能家居應該是重在體驗,當然對於客戶而言,我們需要讓他們看到「智能家居」的價值所在,比如智能家居廠商與其他類型廠商跨界合作,將智能家居應用其他項目,通過推廣智慧社區的概念,獲得巨大的溢價空間。智能家居行業變幻莫測,集成商在推廣市場的同時,因為產品標準多,導致在產品熟悉以及後期服務上做了較大的代價。
智能家居在我國已經經歷了概念普及期,常見的智能家居主要包括控制主機(集中控制器)、智能照明系統、電氣控制系統、家庭背景音樂、家庭影院系統、對講系統、視頻監控、防盜報警、電鎖門禁等。
但現在智能家居行業的標準沒有形成,來自各方勢力的跨界競爭越來越多,大大小小的企業無數,也給人一種「百花齊放」、甚至「亂燉」的感受,情況也恰恰如此。如果智能家居必須走到那一天才能真正走向「正途」,現在企業要努力的方向就是積極擴大自己的市場佔有率,從而率先取得足夠的話語權。面對這樣的發展現狀,我國智能家居行業應該著力於解決用戶痛點,貼合用戶需求,抓緊解決兩大問題。
在產品設計方面,要注重產品的易用性和實用性。不能為了技術而忽視使用的便利性,一切技術都應該為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服務。優秀的智能家居產品應該是一整套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而不是單獨的小玩意。
在市場推廣方面,要注重體驗式推廣,如建立體驗店,讓消費者能夠切實體會到便利。甚至可以利用酒店做智能家居推廣。因為酒店的消費群體涉及到各個年齡層,特別是具有消費能力的中老年人。中老年人消費習慣比較保守謹慎,整套智能家居的體驗會給他們帶來直觀的感受,可能會形成潛在消費。
個人覺得未來中國在智能家居領域的突破難點還集中在如何培養消費者的習慣和應用智能設備的場景,讓新興的技術和家居場景更好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