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鳳凰
近日由高分韓劇《壞傢伙們》改編的同名電影即將上映,這部電影在韓國因打鬥場面過多被評為19禁級別。電視劇版的原班人馬再度集結,加之新加入的角色及演員,使得這部電影還未放映,便有了不少觀眾翹首以待。
影版與劇版之間,在人物的設置上區別不大,仍舊是擁有特殊能力的犯罪分子組成特別行動小組,幫助警方將壞人繩之以法的故事。但是影版與劇版最大的區別在於,劇版擁有十幾集的空間,去構建劇情邏輯,設置懸念,但影版的時長卻有限,必須一上來就吸引觀眾。
因此,在改編過程中,製作團隊選擇提煉出最精華的打鬥場面作為電影版的核心加以展示。但是這就很容易落入另一種窠臼,從頭到尾只有看似激烈的打鬥,但是觀眾在看過電影後,除了動作場面,對於劇情的記憶力並不深。
許多好萊塢所謂的爽片都是如此套路,但畢竟篇幅有限,在題材不變的前提下,製作團隊也只能對現有內容進行取捨拍攝。不過對於觀眾而言,打鬥爽片在市場上的數量相當多,為什麼要對「壞傢伙們」買帳,歸根結底還是出於對劇版的情結使然。
這部電影,選擇集結劇版的原班人馬,吸引這些擁有情結感的觀眾們。在劇版中馬東錫飾演的肌肉男是群像男主之一,但是從影版目前釋出的內容來看,馬東錫的戲份似乎被加強了不少。作為動作戲,肌肉男果然還是絕對的C位擔當。
除了馬東錫以外,由罪犯們組成的特別行動小組還迎來了金亞中飾演的感性騙子,以及前刑警張基龍。看這個陣容,製作方應該是想照著好萊塢爽片的系列電影陣容,來對這部電影進行打造。但是少了劇版中臉贊擔當樸海鎮,女性觀眾是否會買帳就成了疑問。
說到底,舉辦之所以在韓國本土及其他國家都獲得了成功,其本質並不是因為罪犯變身正義方這個設定有多特別。而是劇中的暗線設置引人入勝,究竟誰是幕後黑手,罪犯們會不會反水,誰又是劇中的臥底等等。
比起打鬥鏡頭,觀眾更在意的,是這些富有懸念能夠引發猜測互動的環節。但是電影畢竟與電視劇不同,更像是一種一次性消費。因此僅憑目前的打鬥邏輯來看,與同期其他電影相比,這部電影並不算有多突出。
雖說這部電影看陣容就知道是一部十足的男人戲,但是隨著女性觀眾消費力及自主傳播力的增強,博得女性觀眾的芳心,是不少電影票房逆襲的關鍵。張基龍雖然也算得上帥氣,但是比起樸海鎮來說,似乎還有這麼一點差距。
韓國電影雖然在影壇頗受好評,不過韓國動作電影相較之下就沒有那麼突出。過於強調打鬥場面及所謂的大製作、大場面,使得電影本身有頭重腳輕的嫌疑。韓國近幾年的幾部動作電影,都有這樣的通病,「壞傢伙們」能否有所突破令人期待。
另外,從預告來看,影版的壞傢伙們並非劇版的續集,而更像是衍生設定。有著劇版情懷的觀眾對於這樣衍生的設定會否買帳,目前還不得而知,從韓國網友的期待值來看,這部電影算得上是萬眾期待。
據統計,其首部預告片吸引了過百萬人觀看,並且其中有一萬多條留言,表示對該片的上映相當期待,會到電影院進行觀看。不過預計票房與最終實際票房之間,往往會因種種原因產生極大偏差,這部電影究竟表現如何,還是等待其上映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