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一批批大學新生就要踏上新的徵程。此時,在一些偏遠貧困山區的寒門學子正在犯愁,雖然考上了大學,但生活費與路費對自己的家庭來說是一大筆負擔。村裡的領導幹部看在眼裡,放在心上,到處想辦法,還好有愛心企業的幫助,有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注,讓他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社會的溫暖。
送來愛心物資及助學金
愛心善款助力寒門學子圓夢大學
9月4日,六盤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建市委主委滕樹紅、民建市委駐會副主委徐文清攜手六盤水安琪兒婦產醫院黨支部、關工委到水城縣果布戛鄉高石坎村,資助三名貧困大學生家庭,為他們送去了大米、食用油、助學金等,價值近萬元。
張滿銀家
張江洪家合影留念
在張滿銀同學家,我們見到了正在洗衣做飯的她,其母親早年病逝,父親和兄長在外務工。都說窮人孩子早當家。而張滿銀不但兼顧家裡,學習成績還不差,今年以493(理科)的成績被貴州中醫藥大學錄取了。現場,大家都在鼓勵和稱讚張滿銀。民建市委主委滕樹紅表示:&34;安琪兒婦產醫院黨支部、關工委則表達了對孩子的期望:有強大的國家,有政府和各級組織做後盾,學生們是幸運的。這個女孩子勤奮踏實,刻苦學習的精神感染了我們,希望她能夠不負年華,發奮圖強,學有所成,報效祖國,做國家有用之才。張滿銀同學有些激動的握著叔叔阿姨們的手並表示感謝,靦腆的她表示自己一定會發奮圖強,將來用自己的所學來報效祖國,為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
張江洪家
張江洪家合影留念
另一邊的張江洪同學家裡則顯得有些特殊,家庭人口4人,父母早年離異(其父親對其三兄弟未承擔撫養義務),張江洪本人患有腎結石,其母杜愛心患有肺結核。家庭主要收入靠其母親杜愛心外出務工及低保收入。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他還是以602分(理科)的優異成績考取了國家級重點大學東北大學。他們一家人都很樂觀,看到愛心人士的到來,非常有禮貌的招呼起來。對於這樣的成績,張江洪並不很滿意,因為他原先感興趣的專業是計算機專業,由於填志願分數問題,遺憾沒能上線,最終錄取了東北大學化學專業。大家聽了他的故事,都鼓勵他,考上大學並不意味著未來人生就要限定在那個專業了,年輕人應該大膽嘗試,未來還有很多深造的機會,希望他能珍惜時光,抓握機會,學有所成走向社會;同時,也要以一顆感恩之心,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幫助更多人。
黃愛德家合影留念
黃愛德家
最後大家一行來到黃愛德家,今年18歲的黃愛德考上了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家中父親為聾啞人(語言一級殘疾),家庭收入主要依靠母親王忠蘭外出務工及低保,雖然日子過得清貧,但黃愛德很懂事,表示想早點學出來,為家裡分擔一些責任,他還有個妹妹黃敏在果布戛中學讀初中。
安琪兒的公益&34;
記得馬雲曾經在一次公益大會上這麼說:&34;企業做公益,不僅僅是慷慨捐錢捐物,而是要把善待人、善待消費者的基本理念融入到企業文化的核心中。六盤水安琪兒婦產醫院自成立7年以來,堅持做公益做善事,不斷完善醫院公益模式與做法,成立專門的部門與人負責,把好事做好,把好事做實,這一切都體現的了安琪兒醫院日常服務與工作中來。
資料圖:安琪兒到水城縣阿戛鎮鹽井鄉開展助學幫扶活動
醫者仁心,大愛無疆。安琪兒始終堅持打造六盤水老百姓信任和需求的婦女兒童醫院,多年來默默活躍在六盤水各個角落,漸漸的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走進安琪兒醫院,你會被一種大善氛圍所包裹,醫護人員高超的技術、服務者的體貼入微、管理者的大愛情懷,構成了一個有家、有愛、有健康的安琪兒。
把寬仁厚德注入企業運營中去,由內而外,這也是安琪兒長期熱線公益事業的內在源動力。社會需要這樣的企業,愛心公益與企業發展相得益彰。
資料圖:安琪兒婦產醫院看望慰問殘疾人家庭
在與安琪兒林總的接觸中,我們漸漸理解了公益&34;這個概念:企業從無到有,從有到發展壯大,離不開社會各方支持,也獲得了經濟效益。我認為,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也應該反哺社會,承擔企業的社會角色責任和義務。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34;的傳統理念,強調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環境、消費者和社會的貢獻。安琪兒婦產醫院多年來堅持&34;,這個理念已經貫穿於醫院每一個人、每一個階段的發展,使得每一個安琪兒人都自覺帶有&34;,都熱衷於成為&34;。
公益無止境,愛心永傳遞。相信在六盤水會有更多像安琪兒這樣的企業,傳遞更多正能量,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總值班:劉紅霞
值班主任:巫娜
責任編輯:王鑫
烏蒙新報全媒體記者: 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