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糲添香味,朋來有醉泥」。
一碗簡單的炒飯,通過品牌化IP路數和網際網路+思維改變商業模式,於外賣產業領域異軍突起,在只賣5款炒飯的情況下,人均做到23元,單店月銷量在10000多單,扣除平臺扣點等各項成本之後,淨利能做到15%。
隋煬帝炒飯創始人蔡亮從大酒樓到西餐廳,兩次創業受挫後選擇做炒飯,並依靠這碗炒飯打造出了外賣第一品牌。2017年9月,隋煬帝新店在呼和浩特開業,在市場存量不大並沒有新店加權的情況下,就已經在商圈排名第2。
開店以來,短短一年的時間裡,隋煬帝炒飯快速複製,開出了20多家門店。
1.做炒飯外賣背後的邏輯
無論是做酒樓還是西餐廳,商圈變化時刻影響著餐廳的經營狀況,一有風吹草動,經營者就必須根據商圈變化對餐廳經營策略進行快速調整,同時還有來自同行競爭的壓力,了解同行業競爭者經營策略、產品結構、價格、平時的來客數與人均消費額等,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找到突破點,提高自身競爭力。
而外賣是不受商圈影響的,再加上炒飯受眾廣、口味受時間影響小、品質下降低的特點。
意識到這些的蔡亮迅速將目光瞄準炒飯外賣市場,歷經15個月開發、設計、打磨產品及品牌化IP包裝,2017年年前在張家港試營業5天,每天準備80份,天天爆單,後一個月就刷屏朋友圈,創造出日單量過300的驕人成績,老顧客回頭率達到50%。
2.品牌IP背後的思維邏輯
如何將一碗普通的炒飯做出新意和特色?隋煬帝炒飯背後的邏輯是:讓它帶上自帶光環的IP屬性。
(1)打造人格化品牌名
蔡亮說:「如果一個人連獨特的個性、主張都表達不出來,那麼這個人很難被他人識別,品牌也如此。」
「所以取一個好名字,對應你想傳達的品牌理念或是能夠與之相聯,是一種戰略。品牌起名這件小事,攸關生死。」
蔡亮將他的炒飯取名為「隋煬帝炒飯」,從IP屬性上來看,就自帶人格化屬性,既能引起顧客的好奇,也能產生記憶點,而在品牌故事的打造上,也取巧地應用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
相傳炒飯起源於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的「碎金飯」,就是蛋炒飯。隋煬帝巡視江都(今揚州)時,隨之也將蛋炒飯傳入揚州,再演變成現在的隋煬帝炒飯。而隋煬帝炒飯的名字,代表著隋煬帝家炒飯味道最接近隋朝的味道、最醇正。因此,在品牌宣傳中,隋煬帝炒飯就講「老婆還是原配的好,炒飯還是隋煬帝的好」。
目前,蔡亮已經註冊了商標。
(2)清晰的品牌溢價思維
隋煬帝炒飯有著非常清晰的品牌溢價戰略。
蔡亮就曾寫到:
「順豐是所有快遞中價格最貴的,但順豐上市了!
它告訴我們:不是便宜才有市場。真正做好企業,做好產品一定不是靠犧牲利潤,而是靠提高產品自身品牌價值和服務!
快遞行業是『安全+快速』,外賣行業是『安全+美味』,隋煬帝炒飯是炒飯外賣裡最貴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好產品,做好企業!」
(3)從社交屬性入手塑造IP
IP運營想要玩得溜,讓消費者願意買單,讓消費者願意傳播,並形成病毒式刷屏傳播,就得具備網際網路思維,跟得上潮流。
隋煬帝炒飯定位於年輕一族,所以設計採用抓人眼球的宮廷元素,店內裝修靚麗堂皇,門口鋪放著皇上、皇后誇張的表情包宣傳圖,而菜名上,更是直接將宮廷稱謂搬上桌,類似「大王炒飯」、「本宮炒飯」、「太子炒飯」、「公主炒飯」、「駙馬爺炒飯」等,讓平素那些喜歡在朋友圈自稱「小公舉」、「本宮」的顧客有一種強烈的代入感,想要傳播的欲望立馬被點燃。
(4)做一個會撩客的炒飯
隋煬帝炒飯的包裝袋是由專門的設計師設計的,每款產品設計不同的古裝人物卡通造型,用手繪的形式在包裝袋上進行呈現。
同時每個IP角色都被製作成了表情包,並且每一款產品都配備了一個搞笑文案,例如:
「大王炒飯」所配文案:「本大王就喜歡吃炒飯。」
「本宮炒飯」所配文案:「不吃炒飯本宮做不到啊!」
……
這些有趣的文案藉助了網際網路思維的優勢,將時下最流行的宣傳語運用起來,很快就抓住了年輕消費群體的關注點,在短時間內就快速得到了傳播。
(5)快速複製,低成本高效率
隋煬帝炒飯能夠順利從市場突圍,與他的快速複製思維分不開。
門店發展數量:短短一年內,實現20多家門店的複製。
快速複製利器:研發智能炒飯機。
高效率模式:智能炒飯機+3~5個人員配備+12分鐘一次性出8份餐。
有了智能炒飯機之後,每個店只需要配備3~5個人就能實現運轉,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在高峰時期,12分鐘就能一次性出8份餐,很好地解決了效率問題。
造勢、撩客、IP化運營,是短時間佔領用戶心智的最佳手段,但是品牌想要長久發展就必須通過連鎖化道路來實現。
元一智庫鐵丁老師曾說:「連鎖品牌是品牌的終極形態,未來的品牌要麼連鎖要麼被連鎖。」在消費升級的大潮流下,餐飲品牌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成功突圍,就必定要走上連鎖化的道路,這條道路雖任重道遠,卻是很多餐飲品牌打一個漂亮翻身仗的好機會,未來,代表場景升級的消費連鎖是唯一的能夠幫助品牌勝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