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作為咱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最高的支付工具,上面的很多功能都非常的使用,比如說借唄,隨借隨還的還款方式,較低的開通門檻,以及兩小時到帳的速度,都是借唄受到追捧的原因。
也難怪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從有了支付寶,再也不用看銀行的臉色,這話其實說的沒有毛病。因為以前我們去銀行貸款不僅受到的服務不好,還有各種限制條件,而現在有了支付寶的借唄與花唄,可以說是方便了很多網友。
但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支付寶在方便網友們的同時,居然有部分網友在借唄借款之後,想借錢不還?
中國有句俗話:借錢還錢,天經地義。可依然有不少網友打起了支付寶的歪主意。
比如之前網絡上流行的一句話,我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說這話的大多都是網友們的一句玩笑話而已。
比如之網友的神操作:借唄借了5萬元,是不是卸載了就不用還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當你在使用支付寶的過程,你已經同意了提交自己的信息,因此卸載之後,在沒有逾期之前當然沒事。逾期後還可以使用分期進行延遲時間,如果分期到期後還沒有還,很顯然就是逾期了,因此首先會是簡訊提醒,郵件提醒最後電話提醒,這些不管用之後,一般情況下就不會再催你了。
而針對這樣的情況,馬雲之前也做出了表示:為了建立信用體系,花唄會將用戶的信息(包括不良記錄信息)發送到各大徵信機構。在服務合同中明確寫到這樣一句話:如果用戶在花唄還款日24點前沒有清償全部應還款額,逾期未清償,將影響個人徵信記錄。大家明白了嘛,這要直接影響你們的徵信記錄,徵信記錄一旦受影響後,5年內貸款買車,還是貸款買房就都成了問題。
其實馬雲說的也對,這個淺顯的道理相信大家也都懂。
我真的無法理解那些借錢不還的都是什麼心態,我自己借別人錢,哪怕只是幾塊錢也總是會想著要還給人家,我覺得這是一個人基本的人品問題,看了很多人說不還就當認清一個人了,但是我還是會不舒服,我自己的錢也是辛辛苦苦來的,為什麼我要自己吃虧,這種人的人品只能用渣來形容了。大家說是不是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