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音樂史上大家名家的各種肖像畫及傳記,國外如雨後春筍湧現出來一批批的演奏家們個個都是器宇軒昂,如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屬於中國的也都是卓爾不群,如聶耳、冼星海、賀綠汀等等,那麼問題來了,到了我們當下實際生活著的21世紀裡,學會一門好的樂器對於人的氣質提升究竟有多少幫助呢?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也很複雜,我們需要從長來說,先給大家舉幾個耳熟能詳的例子。
聶耳就是一位在最艱難惡劣的環境裡成長起來的人民藝術家。
聶耳在北平時窮得買不起棉衣,卻在秋末深入到貧民區天橋等地,用有限的幾個錢來收集北方民間音樂素材,並在「充滿了工人們、車夫、流氓無產階級的汗臭」環境中聆聽賣嗓子、賣武功的吼聲,從中知道了他們「生命的掙扎」的心曲;他在上海一年的苦苦積攢,才買到一把夢寐以求的廉價小提琴。在上海,他經常踏著晨霜夜路體驗女工上班的辛苦,從而創作出《新的女性》。聶耳還與小報童交上了朋友,天天問寒問暖,那首著名的《賣報歌》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吟誦出來的。
聶耳沒有像樣的創作條件,到上海一年後經過苦苦積攢,才買到一把多年夢寐以求的廉價小提琴。他居住的鬥室冬冷夏熱,到北京一次連續登臺演出四天僅得6元錢報酬。這不僅使他從心底更憎恨資本家老闆剝削的冷酷,其作品也不斷呼喊出人民要求解放的心聲。
郭沫若在聶耳去世後稱其為「人民音樂家」,「他是天才的音樂家,又是革命者」,
鳳凰網發表文章稱:「從雲南走到全國、走向世界的人民音樂家聶耳,是我國新音樂的先驅,是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青樂運動的傑出代表,是中國音樂史上一面光輝的旗幟。」2012年,紀念聶耳誕辰百年圖片展上評價聶耳是「勤奮努力、嚮往光明與進步的熱血青年」,稱「聶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聶耳並不是孤例,冼星海的追求音樂的人生經歷一樣可謂豐富而艱苦。
「南國簫手早聞名,文化名都苦追尋。救國軍歌感肺腑,黃河合唱蕩激情。高亢戰歌發怒吼,大眾救亡譜呼聲。嶄新音樂拓歷史,領袖題詞慰生平。」在短暫的40年生命歷程中,他經歷了從一個普通貧苦船工的子弟,到音樂家,再到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轉變。冼星海之所以能夠達到人生較高的境界,與他自身的經歷、能力、思想境界追求以及自身的品格、作風等有直接的關係。冼星海的人格品質,概括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一)剛毅堅韌,自強不息。這是冼星海人格品質中最突出的特質。冼星海生活的年代,正是中華民族內憂外患、積弱積貧的年代,國家民族的不幸使每個中國家庭的生活更加艱難。冼星海從小父親早亡,只依靠母親做零工養家度日,這正是上個世紀初中國千百萬家庭生活的縮影。但冼星海沒有因為家貧缺衣少食而放棄對理想的追求,他從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生活習慣,養成了剛毅堅韌、自強不息的品質。所以,他能在糧食不足、營養不良、抱病的情況下,自我激勵,寫出了舉世聞名的《黃河大合唱》。
(二)志存高遠。做人要胸懷大志,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理念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教育其弟子做「修身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之人。明代理學家張栻認為,理想的道德人格應該能「傳道濟民」。這些古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貧寒出身的子弟去執著地追求理想,並成為國家棟梁之才。這種理想道德人格在冼星海身上也得到了極好體現,冼星海雖然出身貧寒,但志存高遠,他的人生理想是創作出中國的交響樂,使中國成為世界音樂強國。為了實現人生理想,他隻身到法國勤工儉學,生活艱苦,以至於幾度餓昏過去,但卻義無反顧,並最終考入巴黎音樂學院,為理想的實現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三)求真務實。冼星海求真務實的作風最主要體現在他的治學作風上:一是他對中國大眾文化的現實需要方向上的正確判斷和把握,開創了中國大眾的革命音樂的創作道路;二是他探索出了中西結合的有鮮明民族特色、為人民所能接受的民族音樂創作之路。從1935到1940年的5年間,冼星海寫出了幾百首抗戰歌曲,為民族解放運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作曲家的作品要讓人民接受就必須採用人民熟悉的音樂語言,冼星海深入挖掘民族音樂語言,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為人民大眾所接受和喜愛。
郎朗作為後起之秀,從他身上表現出來了更多新時代的氣息,在萬千大眾的眼裡,郎朗身著黑色風衣,顯得紳士味道十足,也展現出其安靜帥氣的一面。郎朗身著深藍色西裝,顯得英挺而又帥氣。郎朗微笑面對鏡頭,紳士有禮、溫文爾雅。
朗朗從溫文儒雅的陽光大男孩蛻變成了氣宇軒昂的男子漢,給人一種清新之感,而唯一沒有改變的,便是寫在他臉上的那種清澈見底的純真。從大氣磅礴的《匈牙利狂想曲》到精彩絕倫的《大波蘭舞曲》,從細膩內斂的《童年情景》到波光粼粼的《漁美人》,帶著這股純真,帶著對鋼琴駕輕就熟的「朗式演繹」,他打破了人們對鋼琴只聞其聲的喜愛,使更多的人願意藉助郎朗激情四溢的肢體語言作為品味音樂的引導,似乎只有這樣的欣賞帶給觀眾的才是視聽的雙重盛宴。郎朗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有著良好的天賦。
綜上所述,不管你是不是原本就資質平庸,學會一門好的樂器確實可以讓人的氣質得到脫胎換骨似的提升——畢竟,除了與依傍終身的知識技能相比再也沒什麼能幫到了你更多得了。
雙排鍵電子琴是一門順應時代要求而發展出來的新時代樂器之王,起源於被世界公認的難度最高體積最大演奏效果最佳的舊時代樂器之王管風琴,通過MIDI等多種電子技術的運用,成功實現了管風琴的體積小型化功能多樣化價格親民化的華麗變身,外表酷似鋼琴,卻能夠利用多變廣域的音色去模仿萬種樂器,一人一琴即可輕鬆演繹大型樂隊效果,震撼驚人!
現在,沒有一門樂器能像雙排鍵電子琴一樣在漫漫人生路上幫助你更多,結識一個有可能沒可能的人都不如深入地去了解一下雙排鍵,所以讓我們利用好那些大好年華就一起操練起雙排鍵來吧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