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平臺上看到一個視頻,陳小春站在遊泳池邊上,將jasper高高拋向遊泳池上空,任jasper落在遊泳池中,看得內心咯噔一下。當媽的人看了都會覺得好「狠」!山雞哥,連帶娃都這麼「山雞」!
可沒沒想到的是jasper用標準的泳姿遊回池子邊,看表情小傢伙玩的很嗨,絲毫沒有害怕、畏懼感。網友評論:估計要是一個女孩子就不會這樣拋了。想想也是,要是一個女孩子,估計捧在手心都怕化了。
關於爸爸帶孩子,很多人都說:「爸爸帶孩子活著就好」。
還有很多人說:「爸爸是什麼,爸爸根本不帶孩子,爸爸就是負責提款的機器」。
身邊眾多爸爸的狀態是:
工作好忙,不是出差就是在出差路上。回家好累,手機、電腦、電話會議不停。不要煩我,我好不容易回家睡個好覺。爸爸們要知道,很多人再忙也忙不過部分明星,哪怕你們抽出一點周末的時候陪陪孩子,均能取到意想不到的好處。
以下細數爸爸帶孩子玩的五大好處
01讓孩子嘗試冒險
爸爸帶孩子玩給孩子不同的感受,與媽媽帶娃不同的是,爸爸更懂學不走尋常路,不斷學習嘗試冒險。好多媽媽似乎已竭盡全力確保孩子非常的安全,試圖保護孩子永遠免受傷害,甚至失敗。
媽媽或許沒有意識到,這只是為孩子做事情,而不是教孩子。結果孩子們變得過于謹慎和焦慮。對於孩子來說,過度保護實際上可以增加他們的焦慮感,無論是對於年幼的孩子還是大學時代的年輕人。
孩子在玩耍時需要冒險,恐懼和興奮,需要促進建設性的失敗。而爸爸相比媽媽會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去嘗試,勇敢面對,這給孩子帶來了成長和發展的空間,當然一切玩耍都需要確保孩子的安全,並防止孩子做出錯誤的選擇。
同樣爸爸會教孩子危險與風險之間的區別,危險就是讓孩子自己玩無人看管。風險就是向孩子展示如何安全地生火,以免被燒傷。爸爸與孩子一起玩耍做事情,但不要為孩子做很多次,讓孩子們自己嘗試一些事情,也是孩子自我學習的一種方式。
02讓孩子更豁達
爸爸往往都比較大而化之,沒有媽媽那麼多的斤斤計較。爸爸這樣帶孩子,孩子也會變得豁達一些。經常和爸爸一起玩耍的孩子,不會在很小的事情上抓住不放,心胸也會越來越開闊,更容易主導事物,更加自信開朗。
如果我們更加開放的態度,世界上的許多問題都可以解決。胸襟開闊的人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並且渴望了解更多。他們不是將觀點視為唯一正確的方法,而是利用其從不同角度評估事物的能力來獲得更大的視野。他們沒有貼上別人的標籤,而是利用對人與人之間差異的理解來儘可能地尊重他們。
胸襟開闊的人對過去不抱太大希望,因為他們犯的任何錯誤都被他們視為改善的機會。
此外,思想開放的人不會被將來的細節所困擾,因為他們看到了很多可能的結果。這使胸襟開闊的人能夠擁抱當下,欣賞所有美好的時刻。以開放的心態過生活的能力確實是一種天賦,這是爸爸可以送給孩子的禮物。
03讓孩子更理性
媽媽帶孩子,一旦孩子生氣或發脾氣時,大部分都會溫柔安撫。而爸爸更多採取冷處理,再曉之以理,這樣帶出來的孩子更理性一些。爸爸一般看問題會比較全面,從各個方面分析引導孩子多角度多方位的看待和處理問題。孩子也會越來越變得理性,而不會片面的看待人和事物。
培養孩子邏輯思維,不寬容常常來自錯誤的信念,不要讓孩子長大後相信他們聽到的一切。他們應該能夠評估陳述,分析事實並提出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依賴於他人提出的想法,孩子應該非常獨立,有自己的主見。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作者保羅·拉姆坎丹尼教授說:「給這裡的新父親一個明確的信息是,要與寶寶一起玩耍。」 「即使他們還很年輕,玩耍並與他們互動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分析了128位父親如何與三個月大的嬰兒互動之後的一年多,研究人員測量了嬰兒的認知能力。他們還錄製了兩歲的父親在沒有玩具的情況下與孩子一起玩耍的視頻,並在讀書時觀看了家人的鏡頭。
在這個年齡,研究人員使用標準的智力發育指數(MDI)對孩子的發育進行了評分,該指數涉及識別顏色和形狀等任務。在這裡,他們發現父親花在嬰兒身上的質量時間與孩子的考試成績之間呈正相關。
04讓孩子更自由
相比媽媽帶,爸爸帶出來的娃更有自我空間,無拘無束的感覺,沒有碎碎念。爸爸更願意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機會或平臺,鼓勵孩子自由發揮,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成長,放飛自己,達到一種自由的狀態。
爸爸和孩子參加各種活動,社交場合和文化活動。閱讀書籍,參觀博物館,觀看紀錄片,嘗試新食品並了解各種藝術,孩子對周圍的世界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可能獲得更多自由。
05孩子更健壯
爸爸好多喜歡運動,或帶孩子打球,或帶孩子爬山,或帶孩子徒步等等,讓孩子在運動中成長,在運動中身體健壯,充滿陽光活力。同時爸爸應該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運動基礎知識。
曾有兒科醫生說,大多數學齡前兒童還沒有準備好進行有組織的團隊運動。孩子仍在學習基本的運動技能,降低這些動作對於以後運動時的表現至關重要。
如果孩子在掌握跳躍和跳躍之前就專注於擊打和踢球等特定技能,那麼孩子可能會難以有效地奔跑和保持平衡。這會使孩子在這項運動中前進更加困難,並可能導致受傷。
爸爸讓孩子每天至少參加60分鐘的體育鍛鍊,可以讓孩子有時間掌握基本知識。某些活動可以由爸爸主導,但最好由孩子自己做主的非結構化遊戲。
只要在操場上奔跑,然後在設備上攀爬,孩子就會得到很好的鍛鍊。通過改變活動方式和在球外思考,使孩子對運動感到興奮。遊泳和翻滾是適合年齡的好選擇,舞蹈課,騎自行車和家庭遠足都是重要的選擇。
06寫在最後
當然,咱也沒有必要把爸爸這個角色渲染的那麼不可替代,但不得不承認,很多事情爸爸做起來更得心應手一些。
但確實現實生活中,很多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感很低,正因為如此,讓許多孩子缺失了與父親的親子環節。所以希望爸爸們,有空請多陪陪孩子們,周末給媽媽們減減負,同時也增進一下父子親情。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