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0月26日訊(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龔偉)「頭部有外傷,需要止血和包紮;有人暈倒了,要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甦……」10月26日,武漢市中小學第四屆師生救護技能大賽在江漢區紅領巾學校CBD校區舉行,武漢1800餘名師生比拼急救技能。
武漢市教科院生命安全教育教研員湯佳介紹,今年武漢有611所學校參加了區級初賽,參與師生超1800名。經過緊張角逐,來自30餘所中小學的81名師生組成的27支隊伍進入了決賽。決賽按照國際紅十字救護最新標準執行,項目為徒手胸外心肺復甦術、頭頂部外傷出血加壓止血和包紮,現場抽籤決定比賽項目。
大賽中,江岸區、江漢區代表隊榮獲特等獎,漢陽區、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代表隊獲得一等獎。江岸區代表隊由來自該區的3名中學生、3名小學老師和3名幼師組成。「學校裡有老師教過,還有社區醫生到學校裡指點。」光谷二高高二(2)班王政說,通過學習頭部包紮知識和心肺復甦,知道了在緊急情況下如何施救,也學到了很多自救知識。
「學習急救知識真的很有用處。」江漢區大興第一實驗小學的體育老師廖應說,在足球訓練中,會遇到學生受傷的情況,需要老師第一時間處理好,避免學生受到二次傷害。通過急救技能的學習,他知道了如何包紮、固定傷口,遇到學生受傷的情況再也不慌張了。
據悉,武漢市師生救護技能比賽啟動於2009年,每三年一次,今年是第四屆。10年間,武漢市每年都將教師救護技能培訓納入繼續教育培訓計劃,每年參與培訓教師達500餘人,不僅有衛生保健教師,還普及到學校後勤管理人員、生活服務老師、班主任、體育教師以及其它任課教師,培訓同時普及到幼兒園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