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而生機盎然的初夏時節,大竹中學再度傳出喜訊——
2015年高考再創輝煌:重本上線643人,上線人數及比例均居達州市第一,並在達州市遙遙領先,比達州市第二名376人多267人;本科上線1817人(不含藝體),上線人數及比例均居達州市第一,比達州市第二名1464人多353人;重本上線人數、本科上線人數均創學校歷史新高。600分以上38人,居達州市第一。
重本上線、本科上線人數及比例又是穩居全市第一!細一打聽,才發現,大竹中學多年如此。
不是偶然,不是一年,而是多年!真是——大竹中學,年年高考年年成績都這麼好!原因何在?本報記者近日快馬加鞭,乘喜訊,沐夏風,直奔大竹中學而去,想一探究竟。
踏進竹中新老校區,只見鮮花開滿校園,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六月的竹中是歡樂的海洋。
竹中高考所取得的輝煌成績鼓舞著每一個人,他們面含微笑,津津樂道,不掩竹鄉人的自豪!
靜下心來,幾天的採訪,讓記者耳目一新,漸漸了解到他們年年高考年年成績好的箇中原由。請隨本報記者一起,深入竹中,探尋百年名校創造高考奇蹟的秘訣——
百年演繹老字號,勇爭一流精氣神
大竹中學能夠屢創奇蹟,是因為豐厚的歷史底蘊鑄就非凡的竹中精神。
「鳳鳴九州傳六百年振文遺韻,文昌巴蜀育新世紀華夏俊才。」四川省大竹中學創辦於1918年,其前身振文書院建於明洪武年間,鳳鳴書院建於清道光23年。600餘年來,學校傳揚振文精神,創無盡業績,利澤桑梓鄉邦;傳承鳳鳴遺風,育萬千豪俊,名播巴山蜀水。學校繼承豐厚的文化歷史底蘊,已經形成「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勇爭一流」的竹中精神。
「百年演繹老字號,勇爭一流精氣神」,竹中精神是大竹中學的魂,已經融入到大竹中學每一個師生的血液之中,滲透到竹中人的骨頭裡。每當你踏入大竹中學的校園,大竹中學校歌:「嚴實進取,追求卓越,用青春之魂,譜寫奮飛的樂章;嚴實進取,追求卓越,用青春之魂,託起明天的太陽!」仿佛不斷激勵著你,讓你熱血沸騰,久久難以平息。
新時代的大竹中學,風景宜人,更是萬千學子求學的天堂。校園綠樹成蔭,樓宇錯落有致,教室寬敞明亮,草坪、噴泉相映成趣。紫藤長廊是大竹中學最具代表性的美景之一,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風韻。
美麗竹中,文化竹中,科技竹中,創新竹中,勇爭一流的竹中,深深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學子,他們如朝聖一般,滿懷希望,奔向竹中。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520人,其中中學特級教師4人,中學高級教師144人,中學一級教師139人。在職教師中,獲得國家級、省、市級優秀教師、勞動模範、優秀班主任等各類表彰的達220人次,有四川省特級教師後備人選5人,達州市學科帶頭人7人,市縣科技拔尖人才3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62人。這些教師,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敬業奉獻、樂於鑽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學風格,倍受學生和家長稱道。
學校已有老師進入全省教育專家行列,引領著全省課改方向;學校機器人科技大賽項目在全國比賽獲金獎,走在全省前列;學生參加2015年國際青少年創新設計大賽(中國區複賽)喜獲一等獎,並於2015年7月赴德國哈爾博格學院參加決賽。學生特長發展也成效顯著,2013年有學生考入北京電影學院,2014年有學生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每天的大課間特色鮮明,已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教育質量穩步提高,高考成績一年一個新臺階,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川東名校。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大竹中學黨委書記、校長徐竹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和「全國中小學優秀德育工作者」,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先後兩次到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授課。
當記者走進徐校長辦公室,右邊貼牆擺放的是一張練書法的條桌,文房四寶一應俱全,整齊地擺放在上面;縷縷墨香撲鼻而來,讓你不由地眼前浮現一幅場景:每天總有那麼一段時間,徐竹鳴站在桌子前面,手拿毛筆,斂聲屏氣,運筆如風,完全進入自己的藝術世界……
「練習書法,不是為了成為書法家,主要是喜歡練習書法時的那種『靜』與『雅』。」徐竹鳴校長說,「作為一名校長,在校內,要面對學校很多的老師,在校外,要面對很多的人和事,一天之中,很少有心靜的時候,練習書法,能夠讓自己動中取靜,這樣才能讓自己心平氣和,認真地處理日常所有事務。」徐竹鳴的儒雅氣質,平易近人,早已讓全校師生都為之折服。
在工作上,徐竹鳴講究一個「嚴」字。他有兩句口頭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做事要認真,重點在落實」。他經常用這兩句話來評價一件事情做得好與不好,一個人做事做得好與不好。事情成敗重要,但做事過程中認真更重要,只有嚴字當頭,認真做事,才會有好的結果。
「打鐵還需自身硬。校長的言行影響幹部,老師的言行,尤其是班主任的言行、觀念、情緒等又會對學生產生很深的影響。所以,我們在對學生、對老師做出某種要求的同時,自己首先也一定要做到。」
大竹中學領導班子是一支過硬的隊伍。
分管高三年級的是學校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中學化學特級教師楊斌,他以「幹練」著稱,深得老師們喜愛。
他長期戰鬥在教學第一線,帶頭上高三實驗班的課,教學成效顯著。他年級管理井井有條,開會時,他總把要講的事擬成條,羅列出個一二三來,會務上的事情很多,但他總能化繁為簡,有條理清楚地講給大家,指令明確而簡潔,老師們非常樂意接受。
高三年級是個大組,人多事也多,年級組的領導不好當,但楊斌主任和胡成華組長,團結一致,工作紮實。他們兩人有一個共識:對老師,關鍵在於「心誠」二字。
他們經常說,作為分管年級組的領導,他從來沒將自己作為領導來看,作為來自一線的教師,現在仍然擔任著具體的教學任務,最能理解老師們的想法,也最能體會到老師們的難處,與老師們相處,他們一定要做到心誠,時間久了,老師們就知道他們是什麼樣的人,老師們才會從心底裡信任他們,才願意團結在他們的周圍,整個年級組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有戰鬥力的隊伍,才能打硬仗,才能打勝仗。
高三年級組長胡成華,個頭不大,但精力十足。
高三畢業年級有2000多名學生,近100位教師,組織管理、教育教學的任務很重,升學的壓力也很大,年級組長胡成華老師天天堅持早來晚走,深入掌握每個班級、每個教師的情況,及時發現解決問題。
他經常深入課堂聽課,把握整個年級的教學狀況,了解高考信息,分析每次考試情況,研究探討高三教學規律,積極推動校外交流。
他還擔任兩個班的物理課,備課、上課、測試、批改作業、輔導學生,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一天當作兩天用。超負荷的工作,使他的嗓子一度發不出聲音,還去醫院做了聲帶息肉手術,手術後還沒完全恢復又投入繁忙的教學及管理工作中,但憑著對學生無私的愛,他無怨無悔,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
他非常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指導,推動和積極參與制定了校集體備課的有關制度,並且主動與青年教師結對子,師帶徒、手把手,親自上示範課、研究課,不保守,毫無保留地、誠心誠意地介紹自己的教學教育經驗和心得。在他的引導下,與他結對子的幾位青年教師進步都很快。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學校的主要領導,站得高,看得遠,心胸開闊,具有開拓精神,在他們的引領下,大竹中學的發展必將高屋建瓴,勢如破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大竹中學好,好就好在學校有一批「愛崗敬業、勇爭一流、無私奉獻」的教師團隊。
他們愛校如家,愛生如子,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到學生身上,把所有的時間都耗在了學校裡。
大竹中學的高三老師累,最累莫過於班主任。比學生來得早,比學生走得晚,頂著星星出門,戴著月亮回家。如果對高三班主任老師進行調查,問他們在有限的休息時間裡想幹什麼,大部分人都會回答:「睡覺!」因篇幅,這裡只講幾位老師的故事——
24班班主任羅芬老師——在三尺講臺上勤懇耕耘,幾十年如一日,可謂滿腔熱情育桃李,俯首甘願做人梯。她常常是比學生早到校,比學生晚回家,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為了學生她不知犧牲了多少個人寶貴時間,從沒有因個人問題請過一次假,曠過一節課。由於工作忙,顧不上家庭和孩子,老父親生病住院動手術,她不能床前盡孝,去世時也沒能在床前送老人家最後一程,甚至去世後的第二天就來上課,只是因為她的孩子們進入了高三最後衝刺階段不想落下一節英語課!而自己的孩子成績落下了,她卻不能悉心輔導,家人常常埋怨她。羅老師也才四十出頭卻已經有不少白頭髮了,可見為學生操碎了心,學生們也親切的稱她「羅媽媽」。
8班班主任鄧冬老師——他原是12班班主任,因為工作需要在高一下學期把他由12班調整到8班任文科班班主任,他毫無怨言。在班級管理方面,他引入分層管理,實施「耐心教育」,堅持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認為愛心溫暖和師生情感交流在學生教育轉化過程中,也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往往老師一句關切的話語,一個親切手勢都會給學生帶來無限溫暖,點燃他們進取的火花,從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他所帶的班集體在多次考試中成績名列前茅,他本人也被授予優秀班主任、優秀青年教師、優秀黨員稱號。鄧冬老師夫婦均在學校擔任班主任,孩子才幾歲基本交給爺爺奶奶帶,但為了更多的孩子們也只有委屈自己的孩子了,高三年級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22班班主任覃鵬老師——從高一新生一進校就特別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來到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面對陌生的面孔,陌生的人際關係,陌生的教學方法,同學們可能感到茫然、孤獨,失落、焦慮與無助等等。俗話說「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覃老師充分利用開學軍訓這一良機,引導高一新生儘快適應高中新生活,幫助他們克服心理上的不適,培養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6班班主任楊進——雖然是第一次當班主任,但絲豪不遜色於老班主任。他的學生如此評價他:我們的楊老師,雖然身材胖乎乎,卻是一位運動健將,打起籃球來虎虎生風,在我們的眼中,楊老師的人格魅力爆表,深深地吸引著班上的每一位同學,因為喜歡楊老師,所以特別喜歡聽他的數學課,即便是班上最不喜歡學習的同學,他們對學習數學都有一種近乎狂熱的激情。
高三老師辛苦——在學校,他們是為人師表的長者,他們用自己的滿腔熱血澆灌著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但面對他們的家庭和家人來說,他們卻是不稱職的。青年語文老師符麗在批閱學生作文時,面對每個學生洋洋灑灑的800多字,一個晚上需要對兩個班百餘名學生的作文進行逐一點評。其工作強度難以想像,她和丈夫塗前旺共同戰鬥在高三一線,有時候忙得都來不及回家吃一口飯,更別說照顧小孩子,有很多時候早餐都是利用課間十分鐘吃完。難怪人們常說:高三年級的老師都是「超人」。
高三老師認真——他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每天都如同繃緊的弦:上課、做題、批改作業、答疑、講評、檢測……他們有的放棄了休息時間幫學生補差補缺,有的生病卻堅持忘我工作,有的年青教師甚至抽不出一點時間來談戀愛,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高三的學科教學中。他們既要關注學生們的成績究竟是提高了還是下降了,更得關心每一位孩子和家長這個階段在想什麼,抗壓能力強不強,是否能夠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
高三老師重情——邁出學校大門,每一個學生都會向著更遠的目標飛翔,那是一種希望;而送走了一批學生的老師會莫名其妙地失落和傷感。鍾道斌老師對此深有感觸,每當高考結束之後,他總是對高三畢業生有太多的不舍。而當學生紛紛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打個電話、報喜訊,卻是鍾老師最開心的時刻。每到放假,大學歸來看望鍾老師的學生,會擠滿辦公室,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加強教師隊伍管理,認真抓好師資隊伍建設。進入高三以來,大竹中學更加重視教師的工作紀律,徐竹鳴校長多次在班主任會和年級教師大會上強調工作紀律的重要性,並親自定期檢查。
年級按照學校的統一安排,每天嚴格檢查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工作紀律情況。
學校讓備課組長、班主任和部分科任教師到省內外名校考察培訓,參加高考信息會、研討會,學習先進經驗,提高高三老師的教學水平。
除此之外,學校還讓各級骨幹教師、高級教師上示範課,年輕老師認真觀摩、聽課;年輕老師上匯報課,老教師聽課指導;讓新老師和學生一起參加成都、綿陽的診斷性考試,以便他們更快成長。
加強教學常規管理,認真落實高三複習計劃。進入高三前夕,年級就統一要求各備課組長根據學科特點,為高三複習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計劃,同時,也要求各位科任老師根據實際制定可行計劃,並定時檢查落實情況。
進入高三,竹中就一直堅持大考與小考結合、小考與專項測試結合、專項測試與考點複習結合的「三結合」實施方案。
高三上學期,除了綿陽、成都和達州的診斷性考試外,每個月堅持月考,每周堅持專項測試。
高三下學期,除了綿陽、成都和達州的診斷性考試外,每周一次周考和專項測試。
每次考試後,各班、各備課組和年級都要進行認真的分層質量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採取針對性的措施。
每次專項測試後,教師和學生一起分析總結相關考點的掌握情況,再查漏補缺。
進入高三,高三年級堅持每周一次的備課組教研活動,落實集體備課制度。
每學期開始,備課組將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按單元的形式進行統籌安排,合理規劃,做到有的放矢。
每個單元都確定一位老師作為中心發言人,其他老師積極參與討論,作出必要的補充,在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儘量做到授課內容統一。
集體備課制匯集了集體智慧,發揮了集體優勢,也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進入高三,年級組配合教務處,加強了對教師教學常規的檢查力度。他們認真檢查老師的備課改作情況,進入課堂督查老師的上課情況,調查抽問學生代表掌握老師綜合情況。
此外,高三年級組還鼓勵教師堅持寫教學反思,以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加強學生日常管理,認真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年級組會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組和班主任、科任教師,通過針對性的主題班會和個別學生心理輔導等各種方式,加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調控情緒,培養積極樂觀、進取有為的健康態度。
端正考風,把考試當練習,一絲不苟,成竹在胸;把練習當考試,精益求精,得心應手。
另外,他們在高三每個教室的牆上都帖上一些醒目的勵志名言,文昌閣小黑板上每周更換一次積極樂觀向上的名言格言,每天早上班主任組織學生齊呼勵志口號。
在學習管理中,他們十分關注尖子生、中等生和後進生「三類學生」的管理工作。尖子生可能會轉化成中等生甚至後進生,中等生和後進生也可會轉化成尖子生,他們的教師和班主任所做的工作就是成功地保住尖子生,讓中等生轉化成尖子生,後進生轉化成中等生甚至尖子生。
在學生管理上,做好後進生思想的穩定工作,給他們以上進的信心和勇氣,讓他們融入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去,以便能安心學習。同時,還要做好中等生和尖子生的思想工作,叫他們能夠少一點負擔,少一點失誤,把全部精力完全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高效完成學習任務。
「竹海揚風千山綠,薴麻翻雲萬裡香。」竹鄉這片廣袤的土地,滋養著大竹中學。
「大澤深山孕育豪俊,竹書漆簡含茹古今。」勤勞的竹中人,必將書寫新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