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非遺喜娘文化 移風易俗弘新尚

2020-12-20 中國僑網

喜娘文化:努力為自己喝彩

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文/圖

喜娘,是福州婚俗中的一道特別風景。近年來,喜娘們的「喝彩」文化上了央視,漂洋過海,登入大雅之堂,為越來越多年輕人所接受。由閩侯縣申報的「喜娘習俗」,2017年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擴展名錄。

5月9日,一場別具閩都特色的民俗婚禮在中國喜娘文化之鄉——閩侯上街聯心村舉辦,多達70名喜娘到場「喝彩」。透過這場婚禮的熱鬧不難發現,喜娘文化正在積極創新,習慣為新人叫好的喜娘,也正努力為自己喝彩。

幸福:喜娘世家辦婚禮

「妹妹選的姑爺有才能;妹妹和姑爺合甲到老;妹妹到了婆家公婆要當親爹娘;妹妹到了婆家生孩子中狀元……」

婚禮現場,新娘母親不舍即將出嫁的女兒,兩眼熱淚一陣又一陣。喜娘林貴英不停更換唱詩內容,哄得她破涕為笑,給女兒行上頭禮。林貴英說:「上頭禮不只是幫新嫁娘梳妝打扮,更要透過儀式,將家人的祝福與叮嚀,一字一句刻印在新娘心中。出嫁後,她將不再

只是家裡的小公主,也將為人妻、為人母。」

對林貴英來說,這是場特殊的婚禮。她不是別人,正是新郎的外婆,福州婚慶界的金牌喜娘「陳氏三姐妹」陳夏玉、陳秀珍、陳秀蘭,是她的女兒們。其中,新郎的母親陳夏玉是閩侯喜娘習俗的省級非遺傳承人。

「天賜良緣喜洋洋啊,天圓地圓人團圓啊!」將新娘接至新郎家中祖房,陳秀蘭引導外甥和外甥媳婦完成了拜天地、拜祖先、拜長輩等禮儀。見廳禮環節,新娘為男方家的長輩、親戚敬茶,陳秀蘭又趕忙在一旁喝詩:「喜茶喝了行好運,提倡敬茶是孝順,茉莉甜茶甜又甜,孝順父母記心間,喝了喜茶真順利,增福增壽增福氣,敬婆就像敬爹媽,來日同抱胖娃娃……」

主張:移風易俗弘新尚

陳夏玉說,過去喜娘多在農村跑場,幫助不諳世事的新人完成接親、拜堂、敬茶、滾床、添花等禮節,教會新人一些簡單的生活道理,主要角色還是渲染熱鬧氣氛。作為福州喜娘的代表,「陳氏三姐妹」把大量金句熱詞轉換成充滿喜慶色彩、帶有歡快節奏與明朗韻仄的頌詞,不僅盤活了婚禮上的禮儀用語,也傳遞了現代社會的文明風尚。

「現在年輕人辦婚禮都喜歡新鮮,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不僅學習流行用語,還要學習政策思想。時代在變,喝彩辭也要與時俱進。」婚禮現場,陳秀蘭說的「結婚生子喜事添,鸞鳳和鳴肩並肩,倡導婚禮文明辦,量力而行莫比攀」「人人都要有涵養,善德崇禮婚從簡,不要彩禮不大辦,省錢去把事業幹」等文明新風唱詞,贏得賓客們的熱烈掌聲。

她說,婚禮定金不斷被炒高的消息近年在網上屢見不鮮,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格格不入,也讓許多家庭背上沉重經濟負擔。「我們倡導喜娘多與主家溝通,爭取前期介入,改變盲目攀比等不合時宜的婚俗。在婚禮中,我們的喝彩辭也注意引導人們樹立正確觀念,弘揚正能量。」

夢想:喜娘品牌天下傳

「福州文化有喜娘,喜娘文化大發揚。東西南北奔走忙,我想喜娘品牌天下傳。」就算是兒子的婚禮,陳夏玉也三句不離「喜娘」。

她告訴記者,2017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閩侯縣為「中國喜娘文化之鄉」。同年,姐妹三人牽頭成立福州喜娘協會和閩都喜娘文化傳習所,致力於喜娘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兩年多來共培養了130多名喜娘,其中不乏80後、90後的大學生,學員中不少來自省外。有的喜娘還走出國門,為十邑同鄉操辦傳統婚禮,交流和傳播閩都文化。

90後喜娘黃琳畢業於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專業是琵琶。她是在婚禮演出過程中被喜娘文化感染的。「這是非常生活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作為福州人更能體會到喜娘傳遞的鄉情鄉音。」黃琳說,再過幾個月自己也將迎來終身大事,她也打算按照傳統婚禮辦,親身踐行喜娘文化所倡導的「善德崇禮婚從簡,不要彩禮不大辦」的理念。

在當天的婚禮活動中,江夏學院文化產業管理系的50名學生與70名喜娘一同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她們的唱詩記錄了70年來婚禮的變化:「49—59青年哥沒錢來娶親,辦親那是兒桶鏡箱丁」「59—69生活水平真簡單,禮金達到百三三」「69—79生活水平還是差,辦親手錶風扇縫紉機」「79—89生活水平大提升,縫紉機、自行車、電視噹噹新」……這堂喜娘文化課,讓同學們體會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在肌理。

婚禮之外,陳夏玉和姐妹們的日程滿滿當當——在福州十邑分享「喜娘習俗」非遺傳承及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登央視非遺展演舞臺,表演《福州喜娘習俗(拜堂禮)》;赴馬祖參加「海峽兩岸民俗文化交流」;籌劃第四屆喜娘文化大賽……她說,福州喜娘現在有3000多人,她相信這個隊伍還會擴大。

相關焦點

  • 福清移風易俗工作成典範,福州各縣市區來取經時這樣評價……
    ,總結交流全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移風易俗工作經驗,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工作。福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蔡戰勝,福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張學勇,我市領導張帆、王建生、林彤以及福州市相關市直單位分管領導、福州各縣(市)區、福州高新區宣傳部長、文明辦主任等參加活動。
  • 弘新在線以專業服務引領行業
    弘新在線全稱浙江弘新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綜合性企業,該公司實力雄厚,在董事長的帶領下,公司引進了國際化的先進管理體系,其完善的管理體系給客戶創造了更多的價值,同時為公司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 江蘇-常熟~莫城鄉村新地標裡的「時髦婚宴」,移風易俗尚新風!
    移風易俗大禮堂2020年常熟市文明城市創建十大重點督辦項目之一移風易俗大禮堂是農村弘揚主流價值、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也是培育文明鄉風、弘揚良好家風的鮮活載體。莫城街道統籌推進移風易俗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婚事新辦」為突破口,堅持以點帶面,突出示範引領,在言裡、長瑞等四個村重點建設移風易俗大禮堂,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培育文明新風,弘揚節儉養德,讓群眾都能參與到文明莫城的建設中,打造「魅力親民人文美」的氛圍。
  • 竹山縣得勝鎮詩詞文化成移風易俗「新引擎」
    稻香詩社成員在得勝鎮文化站相互交流詩歌內容。通訊員供圖據悉,竹山縣得勝鎮為深化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宣傳教育,引導和動員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由得勝鎮人民政府主辦、稻香詩社承辦了一場「移風易俗」詩歌公益徵文活動,稻香詩社理事會於8月24日向全社會發起公開徵集以「移風易俗倡新風」為主題的作品。「紅瓦白牆室內明,房前屋後產香茗。
  • 弘新教育完成農信社考試題庫更新
    弘新教育完成農信社考試題庫更新各科目知識點全新覆蓋更加精準幫助學員輕鬆通過農信社招聘考試2020河南農信社招聘即將開啟,筆試作為河南農信社招聘的重頭戲,其成績佔據總成績的60%,直接影響著考生是否可以進入面試環節以及最後的總成績
  • 福州尚幹小吃拌麵
    在福建福州有一情懷叫拌麵扁肉。今天花幾分鐘的時間給各位看官簡單說說我們有福之州情有獨鐘的小吃———尚乾拌麵「依伯!給我來一碗拌麵扁肉」這一聲吆喝福建人想必不陌生。所以有來福州遊玩的朋友,一定記得要到」老福州」也好,「尚幹小吃」也好,亦或是大街小巷的拌麵扁肉店鋪要上一碗拌麵,好好品嘗一次。
  • 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程,明年濰坊市所有村莊把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
    為大力倡樹社會文明新風,有效破除陳規陋習、切實減輕群眾負擔、全面提升鄉村文明水平、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近日,濰坊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聯合印發《濰坊市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深入推進實施移風易俗工程。
  • 「留風守俗」是更科學的移風易俗
    他們的回答總括起來,就是在日常、在餐桌、在人際交往中,一些陳規陋習要「移風易俗」,傳統的好東西要「留風守俗」,已經淡忘的、卻對現在有益的,要「尋風覓俗」。(3月29日 新華社)   中國是禮儀之邦,長久以來民眾在生活中形成了某些習俗。而移風易俗則是人類為了滿足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進行的文化選擇。既然是選擇就要有取有舍,這樣才更實際更科學。
  • 福州馬尾五「抓手」培育鄉風文明 提升百姓「幸福感」
    閩安趙氏的「守身八戒」、亭江楊氏的「家範十二章」、琅岐江氏的「崇文重教」家訓、琅岐陳氏的192字祖訓、君竹任氏的「五知」等優秀家訓在福州日報、晚報、海峽時報及各大網絡媒體登載,影響廣泛。2017年6月1日,百名學生齊書家訓的事例被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媒體採用。2016年5月,「書家訓 繪榕城」活動徵集家訓書畫作品120餘件。
  • 推動移風易俗 鞏固脫貧攻堅--如何在移風易俗工作中發揮基層紀檢...
    強化監督檢查,各鄉鎮都成立以紀委書記為組長的監督小組,認真開展移風易俗和村務監督工作。    三是實行「三項制度」築基礎。就是實行移風易俗承諾制度、婚喪喜慶報告制度、定期公示操辦婚喪喜慶情況制度。就是落實關鍵人群,抓黨員幹部重點管理,從嚴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等移風易俗有關規定的黨員和公職人員,嚴肅問責,督促廣大黨員幹部帶頭移風易俗。落實監督力度,縣鄉分別成立專項督查組,實施常態化監督。縣移風易俗領導小組聘請若干名社會監督員;發揮村紅白理事會和村民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作用;紀檢部門研究出臺全縣公職人員和村「兩委」負責人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帶頭移風易俗的有關紀律規定。
  • 助力2020世界遺產大會,華夏文化小使者落地福州
    11月24日上午,由華夏文化小使者福建項目部主辦、福建古潮名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獨家承辦、福建省丫喜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獨家運營的華夏文化小使者手工藝體驗營開營儀式暨藝術團展演選拔活動在福州萬象九宜城隆重舉辦。
  • 潮州:陋習破 鄉風正(移風易俗氣象新)
    目前,潮州市各鄉村建立了800多項教育文化慈善基金,用於資助基層教育文化事業。  紅白事從簡了,過年過節少了攀比,「文化走親」「鄉村文化大舞臺」等群眾性文化活動走進了各鄉各村。加強鄉村文化建設,是摒棄陋習、移風易俗的重要支撐。為此,潮州大力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每個村都建起了綜合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文體廣場、信息共享工程服務網點以及宣傳櫥窗或閱報欄、鄉村學校少年宮等,廣泛開展群眾性節日民俗、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活動。
  • 商丘市民權縣:移風易俗接地氣出實招見實效
    據悉,為了引導群眾搞好移風易俗工作,他們在電視臺開設了鄉鎮一把手訪談,在民權網站上開設了專欄。各鄉鎮利用農村文化骨幹隊伍和農村廣播、宣傳欄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全縣深入宣傳婚喪事大操大辦的危害。通過召開黨員幹部大會、專題座談會等形式,給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常打招呼、常敲警鐘,及時對有婚喪事大操大辦苗頭的人員說服教育,進行正確引導。在農村(社區)道德講堂,將移風易俗作為必講內容。
  • 莆田城鄉處處新風來——"文明城市大家說"聚焦移風易俗
    莆田學院研究員陳天宇認為,風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種重要載體,其中既不乏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有不少糟粕秕糠。  他說,近年來提倡「留住鄉愁」,所要留住的就是那些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因子的民風民俗。莆田由於地方特有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傳承,擁有許多極富民族文化精華因子的民風民俗。
  • 移風易俗須「寬猛相濟」
    近日,與皖北一位村書記聊起農村移風易俗工作時,他立刻謹慎地說,這事不能幹,幹了就會得罪村裡人!一語道出移風易俗在基層的推動難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
  • 石獅市出臺2019年移風易俗工作實施方案
    10日訊(石獅日報記者 吳漢松 通訊員 陳峰)《石獅市2019年移風易俗工作實施方案》近日出臺。根據方案,2019年為石獅市移風易俗鞏固提升年。石獅市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的精神以及省、泉州市有關工作部署,全面鞏固提升移風易俗工作成效,防止紅白事大操大辦、炫富攀比的歪風反彈。
  • 【泉州市移風易俗典型案例】泉州臺商區閩南童謠接地氣 移風易俗成...
    在深化移風易俗工作中,臺商投資區創新舉措,將移風易俗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創作了一批有閩南特色、朗朗上口的童謠、歌訣、三字經、四字言,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移風易俗,推動移風易俗入腦入心。文化惠民 創作童謠成時尚海絲藝術公園 邀請轄區內文化愛好者,結合生活實際,創作關於移風易俗的閩南童謠。其中,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泉州歌訣」代表性傳承人楊安東創作閩南童謠《破舊俗 立新風》後,傳播熱度迅速攀升。
  • 移風易俗沒有「休止符」
    近年來,隨著農村移風易俗工作的推進,許多陋習已經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有些地方的陋習卻出現了反彈現象。  另一方面則是推進移風易俗的力度還不夠大。有的地方的移風易俗往往只是「一陣風」,在實際推進移風易俗過程中,看到陋習大幅減少後,很容易產生「停一停、歇一歇」的思想,從而偃旗息鼓。
  • 漳州龍海:月港古鎮揚新風 移風易俗活動多
    漳州龍海:月港古鎮揚新風 移風易俗活動多 漳州政府網 日期:2018-03-05 09:16 來源:網站維護 【字體:大 中 小】
  • 泉州市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 「普度」變身民俗文化節
    原來,在向陽鄉黨委政府和該鄉老人會的倡議下,今年該村移風易俗,改掉了大辦「佛生日」的陋習。自2016年泉州市被確定為全國農村移風易俗工作試點市以來,包括向陽鄉在內,泉州市各地對移風易俗工作推進力度大,創新意識強,成效明顯。  近日,記者從市委文明辦獲悉,「開展以移風易俗為主的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立法調研」已列入市人大常委會2018年立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