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城鎮是溧陽市的城關鎮,目前有49個村和社區,常住人口20萬人,其中低保、五保、殘疾等各類困難弱勢群體近6000人。為幫助這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各類困難弱勢群體,真正體現黨和政府及社會對他們的關心關懷,有效打通與人民群眾「最後一公裡」的距離,溧城鎮成立心願樹愛心工作站,在輔助政府救助保障體系實施各類救助的基礎上,開展多種文明實踐系列愛心活動項目。
該鎮主要通過各類情感幫扶,有效彌補政策慈善的情感不足,對政府幫扶政策作出進一步補充和延伸。通過各類助殘幫困活動,為困難群眾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幫扶,以情感滲透的創新方式,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強化主體建設,搭建服務平臺。建有嚴密的基層網絡隊伍,下屬49個村和社區均設有愛心信息員,志願者隊伍龐大,執行力強。籤有愛心共建單位67個,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社會組織均在其中,社會資源豐富,社會參與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管理工作人員均有豐富的公益活動經驗,也具有較高的工作激情和熱情,對人民群眾有著深厚的感情,工作站長陳萍獲「常州道德模範」、江蘇省「吳仁寶式的好書記」等榮譽稱號。搭建了愛心超市、愛心作坊、愛心服裝店、愛心食堂、愛心書畫室等5大平臺,無論是愛心人士還是被服務對象,都可以通過5大平臺開展志願救助活動或者申請被救助心願,保障愛心工作站高效運轉。
強化項目設計,豐富活動內涵。在項目策劃上重在「走心」,讓困難群眾在接受幫助的同時,感受到細緻貼心的關心和關懷,讓他們鼓起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心,讓他們真正有質量、有尊嚴地生活。重點做好四大志願服務品牌項目:「大年初一走親戚」——春節給五保孤寡老人及孤兒等家庭拜年,讓他們感受到沒有家人卻有親人的特殊親情。「愛心承諾書」——在各項愛心活動中,與困難群眾籤署《愛心承諾書》,心願樹承諾將代表黨和政府及社會對他們關心關愛,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受助群眾則鄭重承諾不因眼前困境而放棄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承諾以後擺脫困境時,把現在所受的這份愛心繼續傳遞下去。「愛心生日檔案」——為失獨家庭、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設立愛心生日檔案,在生日當天為他們送去生日的祝福。「愛心年夜飯」——每年臘月會邀請近百名各類困難弱勢群體代表一起吃一頓愛心聚餐,志願者負責全程接送、用餐的服務保障工作。文藝志願者們則為他們送上精彩的文藝節目,讓他們享受美食的同時也享受到文明實踐的精神盛宴。
強化品牌打造,講好小城故事。著力打造「心願樹」工作品牌,堅持每周六上門走訪制度,在走訪活動中秉持「三走原則」:走進家門、走到身邊、走進心裡。善於挖掘和發現困難群眾在困境逆境中堅強不屈的意志和精神,通過小切口發現大感動,通過小故事講好大道理,用故事來感動、教育、帶動更多的人,弘揚正能量。在《溧陽時報》開設「點亮心願樹」專欄,已先後刊登感人小故事360多個。心願樹愛心工作站有原創站歌《決不放棄》,並出版《站長日記》一書。
該鎮「心願樹」心工作站自成立以來,幫助了一批人,帶動了一批人,感動了一批人,教育了一批人,為溧城鎮乃至溧陽市文明和諧、助殘幫困的良好社會風尚掀起了一輪愛心熱潮,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好評。截至2019年6月,溧城鎮心願樹愛心工作站繼續向五保、低保等各類困難弱勢群體開展各種幫扶活動。據統計,愛心超市累計發放油、米等物資物品8894件(次);愛心服裝店累計發放衣物11117件(條);累計收到困難申請2070份,經審核同意給予資金及物品資助2067份;累計發放困難補助金380500元;累計受助群眾及其他對象22618人次。
該鎮「心願樹」愛心工作站先後榮獲江蘇省志願服務創新案例、江蘇省殘疾人之家、常州市公益項目創投大賽二等獎、常州市黨員創業「揚帆行動」示範項目等獎項及榮譽稱號,並被推薦為常州市幹部教育現場教學基地、常州社工實訓基地。多次受邀為省、市各地黨員幹部培訓班進行專題授課,被中央和省市各級新聞媒體廣泛報導。目前,「心願樹」模式已在溧陽市全市推廣,三年內將完成鄉鎮(街道)全覆蓋,實現困難群眾受益人群逐年增長,讓「點亮心願樹,微愛滿溧陽」成為溧陽文明實踐的一道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