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12:47:01 來源:新疆網 閱讀:
7月19日,在天山區固原巷社區寧夏灣45號居民小區,核酸檢測醫療隊隊員在對小區居民採集咽拭子。
7月19日,在天山區解放南路片區永和巷社區C檢測點,自治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李秋玲正在採集咽拭子。
7 月19日,在永和巷社區C檢測點,社區工作人員海妮薩古麗·奧斯曼核對居民身份信息。(記者陳巖王暢彤攝)
新疆網訊(記者 王暢彤劉薇 梁淑芳)為遏制疫情進一步擴散蔓延,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烏魯木齊市按照「應檢盡檢、願檢盡檢」的原則,在全市範圍內分批有序開展免費核酸檢測工作。
本次核酸檢測工作採用5:1混檢方法進行檢測。由烏魯木齊市屬地(不含兵團、軍隊)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25家機構承擔。抽調1600餘名醫務工作者會同國家衛健委組織的10省市10支醫療隊200餘人,在全市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19日,記者來到各社區檢測採樣現場,所到之處秩序井然。居民們佩戴口罩,間隔1.5米,排隊進行核酸檢測咽拭子採樣。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19日10時,在天山區解放南路片區永和巷社區內A、B、C三處核酸檢測點已搭建完畢,有序分批對轄區1100多戶3000餘名居民進行全員核酸檢測。
記者在其中的C 檢測點看到,該檢測點設在一處露天停車場上,檢測通道呈S形,居民們戴著口罩間隔1.5米排隊,通道中有社區工作人員做登記,由三名醫護人員採集咽拭子。
所有參與採集咽拭子的工作人員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炎熱的天氣和龐大的待檢人群,都成為了新的挑戰,人們在與時間賽跑。
「之前就想到會很熱,沒想到這麼熱,我現在全身都是汗。」今年22歲、剛走上工作崗位的社區工作人員海妮薩古麗·奧斯曼說。
檢測現場,海妮薩古麗·奧斯曼引導居民有序排隊,並協助醫護人員完成信息登記、人員引導等工作。從10時到14時,海妮薩古麗·奧斯曼沒有坐下休息過。
當日烏魯木齊氣溫達到33℃ 。午間輪休,海妮薩古麗·奧斯曼脫下防護裝備,將一瓶礦泉水一飲而盡。汗水浸溼了她的頭髮,但顧不得仔細整理,隨便扒拉幾口飯,她便再次將防護服穿上身。
天氣炎熱,但好在等待檢測的居民比海妮薩古麗·奧斯曼想像中淡定。不用提醒,所有人都嚴格遵守秩序,沒有任何催促和抱怨的聲音。
「疫情防控不能鬆懈,大家都明白檢測的重要性,也都理解彼此的不容易。」居民張露凡和家人完成檢測後按指定通道離開,並對負責引導的社區工作人員說了一聲:「你們辛苦了。」
全力以赴打贏防疫戰
負責永和巷社區核酸檢測採樣工作的是自治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
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劉遵季、眼科護士長張雯娟和患者服務中心護士李秋玲是C檢測點的採集人員。
休息間隙,劉遵季幫張雯娟在防護服上用記號筆寫下名字,方便在忙碌的工作中辨認彼此。
名字旁邊,劉遵季還畫了一個笑臉,這其中飽含著一份溫情和對彼此的祝福:「希望明天會更好。」
三人中,李秋玲負責採集咽拭子。採樣時,醫護人員要全程站立,每操作一次,都要進行嚴格消毒。作為此前新疆援助武漢醫療隊的一員,對於如何快速有效採集咽拭子,她駕輕就熟,而如今站在家鄉的抗疫「戰場」上,她又別有一份心情。她說,「這是一場保衛我們城市的戰鬥。」
「核酸檢測工作能快一分鐘完成,潛在的病毒感染就能更早一分鐘切斷,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這是我們的使命。」李秋玲說,她通過新聞了解到,武漢等多地的醫務工作者陸續馳援新疆,讓她對儘早完成全市核酸檢測充滿信心。
市友誼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們也投入核酸檢測採樣中。
面對疫情反覆,該院抽調臨床科室醫療骨幹60餘人組成醫療隊赴十七戶社區、水上樂園社區等9個社區的20多個檢測點展開工作。
市第一人民醫院(烏魯木齊兒童醫院)負責天山區解放北路片區的六個社區檢測任務。
時間緊、任務重,為提高效率,19日該院45名醫護人員早早出發,分組上崗。當日9時,全部準備工作均已完成,10點準時開始採樣。
今年37歲的古麗娜爾·則一丁是該院血液腫瘤科護士,為減少採集過程中上衛生間的次數,她有意減少了飲水量。
「穿脫一次防護服太耗時間了,我想盡一切辦法提高檢測效率。」古麗娜爾·則一丁說,她第一個報名參加採集工作,希望能為疫情防控做點事。
市第一人民醫院(烏魯木齊兒童醫院)負責人介紹,考慮到待採集的居民較多,後期會調配人員,延長檢測時間,儘快完成採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