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當男同胞做到這兩句話,婆媳就似母女了

2020-11-07 淅爸育兒記

宮鬥劇你一定看不少,為什麼帝皇之家,沒有婆媳問題?

歡迎來到育兒文章的第二期,我是希望給你帶來不一樣育兒觀點的淅淅爸。

上一期內容裡面講到了幸福人生的五要素裡,其中一個是良好人際關係,而婆媳關係不好的家庭,是沒資格說幸福的,連長輩都不幸福的家庭,孩子又如何健康快樂成長?

這一期內容,就是給大家揭穿一個謊言,提供一個思路,以及兩個方式,為幸福家庭奠定基礎。

婆媳矛盾的實質:權力、界限

  • 第一:權力

在奉行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封建社會時期,皇后是太后所挑選的代言人,後宮的實權大都掌握在太后身上,孝文化的濃鬱氣氛使得帝皇很難違抗,要不怎麼會有後宮不得幹政這麼一個條例。

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模式下,母親這一角色始終是家庭內部運營的中心,到了現代,兒媳的角色再也不是一個家庭的附庸。

當兒子婚後,一個家庭裡面就存在兩個「母親」,這種隱性的權力交接,很容易形成一山不能容二虎的狀況。

從這個角度來說,與封建時代只能是千年媳婦熬成婆相比,婆媳矛盾是一種進步的體現,進步就必然伴隨著陣痛。

問題並不在於這個權力由誰掌握,而是這個權力交接的過程中,必須伴隨著兩位母親的成長、成熟,只要其中一方出現停滯,婆媳問題就隨之而來。

  • 老母親的成長在於需要明白自己要及時放手,她需要退居幕後;
  • 而新母親則需要一個協調、溫和的破舊立新的接手過程;

這種競爭關係,是社會弱肉強食的競爭規則,與家包容、理解的規則相違背的,不論誰贏誰輸,最終都會造成家庭關係的不穩定,讓家從一個遮風擋雨的場所,變成一個無硝煙的戰場。

  • 第二個方面,則是界限感

界限感分兩種,一種是心理上的,一種是空間上的。

皇宮之大,靚坤都吞不下。非要打個比方的話,過去皇帝一家是住在鳥巢裡的,而現在咱們是住在「鳥籠」裡的。

這種空間的界限感,讓封建時代的兒媳們只需要早上給老人請安,而後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與現在同一屋簷下的朝夕相處對比,心理上的界限感就從次要問題升級成主要問題了。

而在傳統家庭中,親子間的心理界限感是很模糊的,親子關係是首位,而夫妻關係次之。

那麼,要怎麼樣來解決這麼一個看似無解的問題?是要勸老母親開明些?還是要勸兒媳們善良?要不,咱搬到琨肚子裡去?

當你陷入這樣的思考的時候,就進入了一個死胡同。因為「婆媳關係」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謊言

婆媳矛盾的核心:真相只有一個!

實際上婆媳關係,是婆婆、兒子/丈夫,兒媳的三元關係,並且這段三元關係中的核心,始終是那個被忽略或者刻意置身事外的兒子/丈夫。

而解決問題的方向並不是逃離大家庭、乃至權力交替,而是俄狄浦斯情節(戀母、戀子情節)。

容我花一點時間解釋一下戀母、戀子情節:

「俄狄浦斯情節」,起源自歐洲的一個神話,俄狄浦斯是忒拜國王的王子,神諭指示說俄狄浦斯以後會弒父娶母,於是國王就把還是嬰兒的俄狄浦斯送到荒山野嶺,讓其自生自滅。

俄狄浦斯命大,被人救了下來,經歷種種波折,最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殺了生父奪得政權,立生母為後,並生兒育女--這驗證了此前的迷信言論,於是眾神就給俄狄浦斯的王國帶來了瘟疫和饑荒。

這是一段悲傷的違背人倫的故事,後來被奧地利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依德引用,意指親子間不自覺的畸形關係,即母親迷戀兒子(戀子情節),兒子迷戀母親(戀母情節)。

傳統的中國家庭是失衡的,親子關係是核心,夫妻關係是配角。在這種模式下,母子關係幾乎必然重於夫妻關係。也就是說,對於母親而言,兒子是她最重要的情感寄託,丈夫最多排第二位。

待到兒子成家的時候,就意味著母親失去自己最重要的情感寄託。

而解決的核心只有一個:兒子如何積極去調節母親和妻子的關係,並爭取自己小家庭的獨立性

這需要兒子做到以下幾點:

1. 與母親形成成熟分離

成熟分離,就是有愛又保持著合適距離的親密關係。這既要兒子能讓母親明白自己已經獨立,又要兒子自身能做到在精神上脫離對母親的過分依賴。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中,得知真相的他走到眾人面前承認自己的弒父娶母的罪行,試圖自縊,但被愛戴他的人民所阻止。只是他仍不願原諒自己,在為母親建了一座墳墓後,把自己流放,回到了當初他被拋棄的荒山野嶺中,自生自滅。

當然我們並不需要效仿他後半段的情節,我們所需要做的,是學習他的勇敢,承認自己戀母是不對的並作出改變,或者是向母親的戀子情節說不。

2. 家庭中以夫妻關係為首位

國內心理學專家武志紅老師強調,健康的家庭中以夫妻關係為首位,兩段親子關係次之。

父母只能陪我們走前半生,這個前半生並不是指父母逝去的時候,而是指自己獨立成家的時候。

另一個誤區是,認為以夫妻關係為首位,那麼就凡事向著妻子,這種做法是把夫妻關係變成家庭中的唯一,同樣是不健康的。

3. 幫理不幫親,不逃避同樣也不和稀泥

處理矛盾並不能側重於情感,而是需要就事論事的理性判斷,幫理不幫親,而後才是情感的妥協。

怎麼理解這一點呢?一個發小的實例:

彼時,發小的母親把孫子帶回家鄉,其妻子就和母親為了孩子在異地接種疫苗會否影響以後讀書的事情冷戰了起來。於是好友過來求助。

而給出的建議只有兩句話:兩母子沒有隔夜仇;床頭打架床尾和。

在理性解決問題的時候,必然在情感上會被誤解,從而得罪另一方。此時丈夫、兒子利用自身的優勢,「哄」回被「得罪」的一方就顯得尤為重要。

始終記得,在婆媳關係中間,兒子/丈夫的責任是協調,協調不是和稀泥,這邊說母親對,反過頭勸妻子大度;也不是為了顧及妻子感受,而反天反地反空氣。

而是判斷事情的時候對事不對人的堅定,而事後又能做到對人不對事的調和。

4. 幫助父母找到自己的情感歸屬

我們總被強調孩子是被教育的一方,但當我們成長後、獨立以後,一個隱藏任務是幫助自己的父母成熟起來。

有人會問,父母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米還多,還需要我們幫助?這種觀點是相對片面地把成熟和年齡劃等號。

過去,他們在竭盡所能地為我們付出,向生活低頭,這導致了他們沒有時間、精力追逐自己的興趣乃至夢想。

問問他們,他們曾經的願望是什麼?他們的興趣是什麼?幫助他們實現他們的願望,幫助他們找到自己喜歡的、應該待的群體,這樣他們才能不再以兒子為依附。

這一期的內容,是對上一期「幸福五要素」的延續,主要是幫助大家提供一個解決婆媳問題(人際關係的一部分)的思路。

接下來幾期,會逐一給大家提供其他幾個要素的解決思路。

對了~別忘了點讚、關注、轉發、收藏哦!

相關焦點

  • 只要做到這幾點,婆媳關係也能夠親如母女
    婆媳關係在我國一直是一個解不開的難題,從封建時代婆婆對兒媳的壓迫,到現代社會兒媳對婆婆的冷漠,一老一少兩個女人就是這麼的難以湊合。 生物學家說這是因為沒有血緣關係;感情學家說這是因為婆媳是男人兩邊的情敵。婆婆和媳婦都會問同樣掉水裡先救哪一個的問題。
  • 塗磊:婆媳不是母女,而是合伙人
    簡單地說,婆媳之間就不應以母女關係相處。其實這句話的背後說出了婆媳關係的真相,papi醬只不過把女人不敢說的心裡話,就那麼直白地在鏡頭面前輕輕鬆鬆說出來了。其實早在《婚姻保衛戰》中,塗磊老師就說過:「婆媳不是母女,應該是合伙人。」
  • 90後婚後如何處理婆媳關係?做到這3點,幸福指數暴增!
    最近90後的妻子蔣梅梅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跟婆婆溝通才算好,話沒超過兩句就會吵起來,她其實很不想這樣,該怎麼辦?在婦女的家庭人際關係中,婆媳關係是最特殊也最難處理好的人際關係。眾所周知,家庭關係是一種以兩性結合和血緣聯繫為組帶的特定形式的社會關係。兩性結合產生夫妻關係,血緣關係產生親子女關係、同胞關係,這些家庭關係有著一種天然的「內聚力」。
  • 婆媳關係的真相竟然是這樣的!
    慢慢地,她和婆婆的關係就基本找到了平衡,和平共處,敬而遠之。這事兒挺有啟示作用的。婆媳關係存在很多天然矛盾,而激化這些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裡「婆媳如母女」的錯誤定位。很多單純的媳婦,進了老公家門,喊婆婆一聲媽,就真的以為彼此都要像親母女一樣待著,自己勉為其難地做,更要求別人一樣做到——你怎麼對你閨女,就該怎麼對我;我媽怎麼對我,你就該怎麼對我。
  • 「新型婆媳關係」正在流行,不做母女也不做敵人,值得我們借鑑
    婆媳比母女還親近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種婆媳關係,則是那種人人都非常羨慕的婆媳關係。這種婆媳,是比母女還要親近的婆媳。婆媳之間,彼此互相尊重,有適當的距離而最後一種,就是現在非常流行的一種「新型婆媳關係」,特別是在90後這一代年輕人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婆媳關係。
  • 「新型婆媳關係」正在流行,不做母女也不做敵人,值得我們借鑑
    婆媳比母女還親近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種婆媳關係,則是那種人人都非常羨慕的婆媳關係。這種婆媳,是比母女還要親近的婆媳。這種關係親近的婆媳,兩個人不僅相處得十分和諧且融洽,而且還會共同面對困難,還會一致對外,關係很好,家庭氛圍十分融洽。也正是因為婆媳平時相處的很好,所以說,這種家庭是這幾種家庭中最為和諧,最為令人羨慕的。
  • 不必做母女,當婆媳就好
    不必做母女,當婆媳就好文/北蘇01年前朋友x的婆婆來家裡小住了幾天,走了之後x迫不及待的和我分享心中的喜悅,她說這次婆婆來雖然我們之間還是會有偶爾的沒話說的狀態,但是比起前幾次接觸,狀態明顯好轉了。我們給我們自己造就了很多潛規則,比如進了一個門,婆婆和媳婦就必須像親生母女一樣才符合好婆婆和好媳婦的標準。期望太高,落差就會越大。婆婆根本不是媽,所以她不會容忍你的小毛病,不會心疼你的心疼,不會在你和她兒子吵架的時候做到表裡如一的幫助你。
  • 都說婆媳關係不好處,從古代婆媳禮儀談現代婆媳相處之道
    都說婆媳關係不好處,從古代婆媳禮儀,談現代婆媳相處之道漢代婆媳禮儀規定 在我國漢代就出現了婆媳禮儀的規定,大致意思是,那時稱公婆為舅姑,在一個家庭裡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婆婆的說教,媳婦要深信不疑,百依百順。婆婆什麼要求,媳婦也要言聽計從,不容爭辯,更不允許抗拒。
  • 最美好的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乃是家庭和睦的關鍵。那麼,婆媳關係相處時應該向哪個方向努力好呢?很多婆婆在娶進新媳婦時,一般會說「我一定把兒媳當成自己的親閨女待」。而兒媳呢,常常會說,「我一定把婆婆當親媽媽待」。然而,很多婆媳說了,卻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呢?難道她們說這話是虛情假意嗎?不是,都是發自真心的。然而,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因為每家每戶每人,待親閨女和親媽的方式是不一樣的,親母女之間也會發生誤會甚至出現摩擦,非親母女的婆媳怎麼能按照親母女相處之道就能和睦相處呢?
  • 三個已婚女人說:我們的婆媳關係親如母女
    有多少婚姻是因為婆媳關係鬧僵的?又有多少婚姻因為婆媳親如母女而更加穩固的?好的婆媳讓人津津樂道,成天吵鬧不休的婆媳讓人當笑料。婆媳關係不好什麼原因?婆婆說是媳婦的不好,媳婦說是婆婆的壞話,都感覺自己有理,錯的是對方。婆媳關係好是什麼原因?
  • 解讀另類【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是一種比較特殊,也比較難處理的人際關係。 婆婆和媳婦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卻是親人;沒有共同的生活經歷和情感交流卻又視同母女。 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很複雜。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受各種外來思潮的衝擊,婆媳之間的矛盾也在隨之而升級。
  • 真正好的婆媳關係,不是親如母女,而是這句諺語!
    婆媳關係是很多家庭的難題,其實,難就難在,天天見,嘴裡叫著媽,卻永遠不能像媽媽那樣要求她,因為自己也不可能像對自己的親媽那樣對待她。婆媳關係裡,往往就是想要的太多,最後得不到就埋怨婆媳關係難處。別人對你好了,你不要覺得這是她應該做的,哪有那麼多的應該?真正好的婆媳關係,其實並不是親如母女。麗華剛進入婆家的時候,家裡面還有幾萬塊錢的帳。不過婆婆總是擔心和委屈了媳婦,於是總是把家裡最好的水果、最好的蔬菜、零食等等都留給麗華。雖然日子過得清貧,但是麗華並不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她知道婆婆已經盡力了。
  • 一個鄰居好婆婆的忠告:婆媳關係如何處?做到這三點很重要
    兒媳久病不愈,癱瘓臥床不起,婆婆幾十年如一日的辛苦照顧,不求任何回報;這一點,就是大多數婆婆做不到的。那麼她們改變婆媳成母女的關係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危險來臨時刻,兒媳為了保護婆婆及其家人,甘願犧牲自己,用生命換取親人獲救的機會;這種以命換命的行為,如果沒有深厚的感情做基礎,很少有兒媳做得到;畢竟每個人都會首先關注自己,兇險降臨時,下意識的情況下是先自保。
  • 婆媳關係中男主的重要性
    可生活中每個家庭要做到真正的和睦,很大程度取決於婆媳的和睦。因為婆媳之間沒有根本的血緣。媳婦愛老公,媽媽愛兒子。她們共同愛著的那個人,是他們走在一起的紐帶。 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家庭婆媳之間的你長我短,雞毛蒜皮,鬧得不可開交。我承認我的家庭也是如此。有時候我自己在想,婆媳之間關係的好壞,很大程度取決男主的處理方式。
  • 新婆媳關係!郭碧婷向太穿「婆媳裝」現身,挽臂護腰親密如母女
    都說婆媳關係是步入婚姻後的最大難關,許多婆媳相處不好幾乎成了「天敵」,在我們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是因為這個原因最後鬧到離婚的地步,但是反之,如果家庭裡的婆媳關係非常和睦,就會多了一個媽媽來愛你,就比如郭碧婷和向太。
  • 婆媳關係被譽為中國最難處理的關係,婆媳之間到底該如何相處呢
    婆媳關係,被譽為中國最難處理的關係,中國的婆媳矛盾在上千年的歷史上一直未曾變過,多少人為之心煩意亂。而如今,現實社會中,提起婆媳,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婆媳之間不可跨越的鴻溝,但其實對於90後的婆媳關係來說,不做敵人也不做母女,這種模式值得不少人學習。那麼婆媳關係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婆媳關係相處好與不好,其實就是差那麼一點點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婆媳關係緊張,甚至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而有的婆媳關係融洽,好像一對母女,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後果?婆媳關係相處好與不好,其實就是差那麼一點點……我媽和我嫂子就是水火不容,她們倆曾經大吵過一次,現在還沒怎麼說話,有時我媽去叫我嫂子,連應一下都很勉強,搞成這樣,當然兩個人都有責任!我媽這人比較強勢,這種人往往和人相處不好。
  • 當代婆媳關係的四大圖鑑,你是哪一種?新型模式讓雙方都更好過
    從古至今,婆媳矛盾一直存在,到現在還是一道未解的難題,這源自於婆婆和兒媳的不同立場,以及中國式家庭的傳統模式。 婆媳關係如何影響夫妻感情?看伊能靜就知道 想起伊能靜,在於之前她參與的《婆婆和媽媽》節目,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她和現任婆婆的相處之道,就像母女一般。 很多明星夫婦都參加了,反映出來的婆媳關係都不一樣,唯有伊能靜和婆婆的關係獲得了大批網友們的稱讚:情商太高了。
  • 家庭矛盾的重心永遠是婆媳關係,而比婆媳關係更不好相處的是這種
    看著她焦頭爛額的細數著種種生活中的雞毛蒜皮,仿佛之前暗暗發誓的話,她從來不曾有過那樣的想法似的。我問她:「你老公呢?」是啊,所有矛盾深厚的家庭關係中,無疑有一個不作為的老公。婆媳姑嫂關係沒處理好,80%是男人的責任。
  • 《婆婆和媽媽》熱播:做到這3點,讓婆媳關係「乘風破浪」!
    閨蜜十分委屈,「婆媳之間到底怎麼相處啊?」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都是一道難題,婆媳關係的處理,是婚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這段關係沒有親子關係的保駕護航,也沒有婚姻關係的惺惺相惜,猶如一個三角架少了一條邊,無法穩穩噹噹站起來。兩個陌生的女人,突然有一天被宣告以後要在一起生活。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即使只有兩個女人,也能唱出各種戲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