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26日表決通過取消冬、夏令時轉換制,擬定2021年4月起執行。
表決結果為410票支持和192票反對,並非「一錘定音」。歐洲聯盟成員國隨後將作磋商,形成最終法案。
歐盟委員會去年8月31日以一項公眾調查的結果為依據,建議自2019年10月起取消冬、夏令時轉換制。那份網上調查收到28個歐盟成員國大約460萬人回復,超過80%的人希望取消兩種時制轉換。
從1996年起,歐盟成員國每年3月最後一個周日把時鐘撥快一個小時,實行夏令時;10月最後一個周日將時鐘回撥一個小時,恢復冬令時。時制轉換的設計旨在更充分地利用陽光,以節約能源。
歐洲議會議員瑪麗塔·沃爾沃斯克先前主導起草一份報告並遞交歐洲議會,列舉多項研究獲得的結果,顯示時制轉換擾亂人體生物鐘,關聯心血管疾病或免疫系統疾病。
沃爾沃斯克25日在議會辯論中說:「新技術和多種生活方式意味著,我們不再(從時制轉換中)獲得什麼,我們事實上沒有節約(能源)。」
歐盟一些成員國迄今沒有決定是否取消時制轉換。另外,如果取消時制轉換的法案獲得通過,各成員國需要自行決定今後採用夏令時還是冬令時。
美國採用冬、夏令時轉換制。這一制度在美國同樣觸發爭議,不少聯邦議員多次試圖推動聯邦政府取消時制轉換,沒有成功。
俄羅斯2011年取消時制轉換,採用夏令時,莫斯科時間比格林尼治時間早4個小時。時任俄羅斯總統德米特裡·梅德韋傑夫說,每年改行冬令時給俄羅斯民眾帶來「壓力和疾病」。(鄭昊寧)(新華社專特稿)
(責編:袁昕(實習生)、樊海旭)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經濟活力和發展預期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政府工作報告對2018年政府工作成果進行了提綱挈領的回顧總結,並對2019年工作計劃進行了謀篇布局,不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也列出一份詳盡的行動表。海外輿論高度關注今年中國兩會,期待中國出臺新政策、帶來新機遇,釋放更多積極信號,同時對2019年中國的經濟活力和發展預期表達了樂觀態度。專家表示,未來「中國怎麼走,世界其他地方就會怎麼走」【詳細】
妙語連珠回應媒體關切 佳句頻出亮出中國主張3月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會上,王毅就中外記者提出的國際熱點問題進行回應,全程妙語連珠、佳句不斷,亮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立場和主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