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計劃是針對優秀中學生、旨在全面提升其人文素養而設計的高端文科課程體系。這一課程體系依循「文史哲不分家」的思路,致力於將語文、歷史、地理、政治等學科的學習融會貫通,從而構建起真正的「大文科」,師資全部來自清華、北大高校。
1、語文、歷史、地理、政治專項培優,糾偏教培市場以理科為主的體系;
2、對標強基計劃,滿足未來高考自主招生的需要;
3、學員嚴格篩選,導師親自面試,拓展人文視野,積累文史知識,優化寫作與表達;
4、師資源出北大、清華,專業出身,強強聯手;
2020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改為開展「強基計劃」。
什麼是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北京高考資訊解讀:《意見》中對強基計劃的招生對象有明確說明,即「綜合素質優秀」及「基礎學科拔尖」兩種類型。
1、該項計劃主要向大學基礎學科和專業放開。
(1)範圍: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2、目前只有36所雙一流高校有開展強基計劃的資格
「只在部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範圍內遴選高校開展試點。相關高校可向我部申請並提交相關專業的招生和人才培養一體化方案。名單如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3、只有兩條途徑才可以參與「強基」資格
(1)高考裸分
此項主要是為了公平推出。
「高校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按在各省(區、市)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確定參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單。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後,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佔比例不得低於85%),根據考生填報志願,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對於以高考成績入圍高校考核的,有關高校在各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應單獨劃定相應分數線,下同)上,按照在生源所在省份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以考生高考成績從高到低確定參加高校考核名單。 」
(2)破格入圍
該條款對應的是競賽優生,對競賽生的政策顯示出正在收緊。
「對於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破格錄取的辦法、標準,並提前向社會公布。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後,由高校組織相關學科領域專家對考生進行嚴格考核——破格錄取考生的高考成績原則上不得低於各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應單獨劃定相應分數線)。」
4、未來的錄取優先性高於提前批
強基計劃的優先性極高,被錄取考生不再參加後續高考志願錄取。
「有關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佔比例不得低於85%),並根據考生填報志願,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確定錄取名單,提交生源所在省級招辦辦理錄取手續。各省級招辦應在提前批次錄取開始前完成錄取備案。破格錄取的考生,按照高校招生簡章公布辦法進行錄取。被錄取考生不再參加後續高考志願錄取。有關高校須於7月5日前確定錄取考生名單並公示錄取標準。」
1.強基計劃參與人數
強基計劃取代以往自主招生政策的最大變化在:各高校強基計劃的準入資格只在高考出分後確認,準入資格以高考分數線劃定,並且已經確認參與強基計劃的學生名額只留給裸分線下的學生(計劃裸分線上的學生將直接錄取,不需要參與強基計劃)。
高校強基計劃留給各省多少名次以上的學生則可以按照以下原則計算:該省實際招生人數(往年慣例招生人數)— 本省計劃招生人數(計劃裸分線上人數)= 通過強基計劃預期招入人數依據山東省2019年高考一分一段查詢,理科666分為山東省的700名左右,也就是說,理科高考最少要考到666分,才能獲取清北強基計劃的初審通過資格。2019年清華大學的山東理科裸分上線分數為684,北大為687,666分比這兩個分數低了大約20分左右。所以,理科必須最少要考到清北的裸分控制線下20分左右,學生才能獲取清北的強基計劃考試資格。文科大致也可以推出,高考要考到北大的裸分控制線650分以下20分的630左右,才能獲取強基計劃資格。從清華北大推開去,我們可以同理計算科大上交復旦浙大南大這類的學校的強基分數線,因為雖然往下分數集中的學生更密集,但是可選擇的高校會增多,餘地更大,所以在各個高校計劃裸分線下的20—30分,將是未來全國高校強基計劃的一個平均入門門檻。
3.強基計劃的培養
在學生申請資格上,高考成績為入圍依據。自主招生的入圍依據主要是考生的申請材料;強基計劃的入圍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辦法,並提前向社會公布。
同時,學生高考成績在「強基計劃」最終錄取中佔重要地位。與自主招生可以降至一本線錄取不同,「強基計劃」將考生高考成績(不低於85%)、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折算成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在流程上,4月份報名申請,6月26日確定入圍名單,之後組織複試,學生所擁有的準備時間相較此前的自主招生也更加寬裕。
報名強基計劃考生,須參加高考,並在高考出分後參與校測。校測包含筆試、面試和體育測試,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
在培養模式上,「強基計劃」將單獨制定培養方案。高校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可單獨編班,實行導師制、小班化培養。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入校後原則上不得轉到相關學科之外的專業就讀;暢通成長發展通道。對學業優秀的學生,高校可在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
春季班共6次課
採取2小時線上課程+半小時視頻課的形式
5.10-5.15 1V1面試選拔 (語文成績≥92)
閱讀遇瓶頸,不是刷題少,不是缺技巧
如果孩子熱愛歷史、哲學、地理
那麼在這裡
他會遇到志同道合的老師、朋友
他會由衷愛上學習
針對優秀的初中生
全面提升人文素養的高端文科項目
涵蓋語文、歷史、政治、地理、哲學等科目
來自清華、北大的導師等著你。
掃碼登記預約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