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臺求學仍遇老問題
一邊學生未錄取 一邊院校招不滿
繪圖:吳文鋒
臺灣教育部門3月12日發布最新「大陸地區高等學校認可名冊」,新增採認大陸70所高校學歷,擴至111所。
在已採認大陸41所高校學歷的基礎上,此次臺灣新增採認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70所高校,總數達111所,涵蓋除公安、軍事、醫療等院校外幾乎所有「211工程」高校,但每年赴臺學習陸生名額仍限定為2141人。臺灣教育部門稱,擴大採認大陸高校學歷除著眼於全球趨勢及兩岸學術交流需要,也希望讓在臺大陸配偶的就學權等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據了解,從2011年開始,大陸學生可以赴臺求學。記者從教育部門獲悉,今年大陸擬於近期增加2個學生赴臺就讀學位試點省份。2011年和2012年,臺灣地區針對大陸學生的招生名額為2141人,然而錄取並最後報到的學生均不足1000人,這背後是求學者對政策的陌生,也因大陸學生扎堆報考名校所致。但是樂觀人士認為,未來赴臺求學將越來越熱。
2013年度的赴臺求學碩士班和博士班已經開始報名,而備受普通家長關心的學士班(即大學本科)招生還未開始,有意赴臺求學的學生需要了解什麼?還沒看過《甄嬛傳》的學生可要惡補了,春節期間它在臺灣電視臺創下一天連播7小時的紀錄,成為目前兩岸年青人最熱話題。
「三限六不」政策有所鬆動
所有赴臺求學大陸學生準備資料前首先要看條件是否符合目前的「三限六不」政策。「三限六不」中「三限」指限制採認大陸優秀院校、限制來臺陸生總量和限制採認醫學學歷,「六不」指不加分優待、不影響島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不得在臺就業和不得報考公職。
「三限」中的「限制採認大陸優秀院校」,只指報名碩士和博士班的大陸學生只能來自大陸41所「985院校」(讀學士班的高考成績要在該省二本線以上),另外報名學士、碩士和博士班的學生戶籍所在地必須是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及廣東等六省市;「限制來臺陸生總量」具體是陸生總數不能臺灣地區學生總數1%,2011年和2012年兩年裡,臺灣大學院校均提供了2141個名額。
然而,2011年和2012年,每年2141個名額均用不到50%,有觀察人士認為,「三限六不」門檻政策是招生不足的根本原因所在。
記者從目前就讀臺灣交通大學研二學生邱辰了解到,赴臺求學陸生曾就此政策問詢過臺灣高校校長和政要,目前政策已經有所鬆動。
比如今年1月14日,臺灣教育部門負責人稱,限制大陸學生打工或拿獎學金等的「三限六不」將建立配套,要讓優秀的學生擔任研究助理、領一些助學金,才能吸引陸生來臺灣。
今年1月22日,臺北科技大學修改了優秀國際研究生獎金學獎勵要點,首次突破了「三限六不」中不提供獎學金的規定,將大陸學生獎金學列入國際學生獎金學內。根據臺北科技大學此前的優秀國際研究生獎金學獎勵要點,獎金學有三個檔次,如一學年學雜費減免一半、全免、以及學雜費全免並每月提供最多1萬元新臺幣的生活費。
此外,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今年透露,臺灣地區擬進一步把內地「211工程」學校學生也納入赴臺求學範圍內。目前,細心的網友可以看到,臺灣陸生聯招會網站上已經將採認的41所高校增加到11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