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影視業頭部光鮮難掩關停潮 撤檔風波無礙爆款出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2019年的影視圈:頭部光鮮難掩關停潮,撤檔風波無礙爆款頻出

2019年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年的影視業,既有國產片的高光時刻,也有近2000家影視公司黯然消失,劇集市場優質內容頻頻出圈,電影市場有近20個影片改名撤檔,第一梯隊影視公司依舊是產量大戶,但也有部分企業賣身求援。

在內容為王的宗旨下,行業正不斷經歷著洗牌,誰能持續活躍在舞臺上,誰又悄悄謝幕了呢?

國產片崛起、爆款劇頻出

和電影市場相比,劇集市場今年表現要略勝一籌。處於第一梯隊的影視公司: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新麗傳媒、檸檬影視等今年都交出了一份比較優秀的答卷。

正午陽光今年推出的《大江大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挺好》分別對應當代、古代、都市情感三大題材,都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平臺合作方面雙管齊下,劇集在東方衛視、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等一線衛視以及優酷、愛奇藝、騰訊三大平臺播出。

正午陽光自成立以來僅進行過1輪融資,華人文化為其控股股東。而在2017年宣布砍掉藝人經紀業務後,正午陽光深耕劇集領域,明年將有4部待播劇,涵蓋了軍旅、都市感情等題材。

華策影視今年劇集表現也頗為亮眼,推出了爆款劇《親愛的,熱愛的》與口碑逆襲的黑馬《宸汐緣》,在發行方面同樣與優愛騰合作,出品的電視劇也在一線衛視平臺播出。近年來華策開始控制成本試水網劇,如《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取得了不錯口碑的同時,還捧紅了旗下藝人。

新麗傳媒今年電影與劇集兩手抓,但從表現上來,唯有《慶餘年》成為爆款。電影方面,除了參投的《我和我的祖國》,其餘三部影片票房與口碑均以撲街告終。不過明年新麗傳媒有《鬥羅大陸》、《天龍八部》等待播劇,表現拭目以待。

電影市場方面,2019年可謂是國產影片崛起的一年。根據貓眼數據,總票房排名前10的影片中,有8部為國產影片。

從各大影視公司表現上看,8部國產片中博納與阿里參與的影片多達4部,光線影業的《哪吒》以及北京文化的《流浪地球》則分別取得年度票冠軍與亞軍。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劇集熱播榜前三的《慶餘年》《從前有座靈劍山》《第二次也很美》三部劇集,背後都有同一個出品方——騰訊影業。而《慶餘年》與《靈劍山》,都是男頻+古裝的題材,騰訊今年在男頻小說影視化並迎得廣大觀眾喜愛方面,摸索出了階段性的成果。

2019,撤檔、換檔大年

根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大約有16部影片改名、撤檔、換檔,其中內地影片12部,理由都是大同小異的「製作沒有完成」或者「技術存在缺陷」。

部分影片例如《少年的你》、《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在原定上映日期撤檔後,過了一段時間成功上映。而《東北往事之二十年》、《刀背藏身》、《蘭心大劇院》等幾部影片撤檔後,至今仍未確定再次上映日期。而這些影片背後不乏騰訊、阿里、華誼兄弟、北京文化等公司身影。

而就在2019年最後一個月裡,《葉問4》、《誤殺》等影片也經歷了跳檔事件,尤其是《葉問4》在公映前三天突然改檔至2020年1月1日。

有分析人士認為,今年全年票房超越2018年已是板上釘釘,但是要更上一層樓,突破650億元顯然還存在困難。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總觀影人次為16.54億,相較去年的17.18億人次仍有一定的差距。2019年僅剩不到兩周,為了影片票房最大化,將影片移至2020年也許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而上述撤檔的影片若能在寒假檔、賀歲檔「空降」,或許能為2020年電影市場保增長貢獻一份力量。

頭部影視公司僅為少數

雖然今年電影與劇集市場均有亮點,但是並不代表整個影視行業回暖。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

另有報導稱,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27%,橫店影視城的開機率同比銳減45%。該新聞曾登上當天的微博熱搜。

雖然今年有不少優秀作品,但背後主要還是頭部影視公司的手筆,不少影視企業生存艱難。

上周五,杭州中院在微信上發布懸賞公告,公告中兩個被執行人趙銳勇和趙非凡為「長城系」實控人,旗下有長城影視、長城動漫等公司。長城影視6年裡收購了20家公司,製作影視作品及紀錄片多達百部,其中《紅日》《紅樓夢》、《大明王朝》、《隋唐英雄傳》等作品知名度很高。如今,公司卻淪落到股票跌停、實控人資產被懸賞徵集線索的境地。

從長城影視的財報可以看出,公司從2014年開始發展重心一直圍繞著「收購」進行,影視劇方面成效甚微。2018年,長城影視營業利潤則出現了負值。

有些企業處在懸崖邊緣,也有一些企業易主尋出路。

上個月底,鹿港文化的實際控制人錢文龍及主要股東繆進義、徐群等六人,與淮北市建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淮北建投」)籤署了《股份轉讓框架協議》。

若本次轉讓協議達成,淮北建投將持有鹿港文化5.11%的股權並擁有20.54%的表決權,鹿港文化的實際控制人也從錢文龍變更為淮北國資委。這意味著鹿港文化變成了一家國企控股的影視公司,也是繼今年初慈文傳媒投身華章投資後,又一起影視公司被國資接盤案。

2014年,鹿港科技把目標瞄準到影視行業,以4.7億元人民幣收購世紀長龍,正式跨界。2015年,世紀長龍因參投暑期檔爆款電影《大聖歸來》,單片實現了高達86.68%的毛利率。然而,此後世紀長龍推出的《盜墓筆記》、《心理罪》等影片都沒能再取得如此高的毛利。

2019年,影視業唯有一句話可以總結:一半是高峰,另一半是深淵。

相關焦點

  • 這一行的「關停潮」來勢洶洶,近3000個點被裁撤,外資也沒逃掉?
    此前央視財經報導,截止到目前為止,年內已經出現了近3000家銀行網點「關停」。而銀行業的「關停潮」來勢洶洶,早已不是年初就有貓膩了,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近兩年內,退出的商業銀行網點,早已超過了6000家。而今年加上疫情的影響,銀行網點的裁撤力度不僅沒有減小,反而有所加大。
  • 好萊塢三四月新片大量撤檔;薇諾娜·瑞德再度發聲支持德普:從未...
    一天之內北美陷入「疫情恐慌」,一夜之後好萊塢3~4月份大片全部撤檔:已舉行首映式的《花木蘭》全球撤檔(原定3.27上映)一波三折的《新變種人》第四次撤檔(原定4.3上映)迪士尼恐怖片《鹿角》撤檔(原定4月)曾表示如期上映的《速度與激情9》延期改檔至2021年4月2日(原定5.22上映)派拉蒙恐怖驚悚片《寂靜之地2》撤檔
  • 2019年影視行業的關鍵詞是什麼?絕大多數影視概念股業績出現大幅下滑
    2019年影視行業的關鍵詞是什麼?是寒冬?根據天眼查數據,2019年,共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絕大多數影視概念股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其中,印紀傳媒退市,長城影視掌門人被公開懸賞追債,華誼兄弟、唐德影視大股東股權高質押,企業負債驚人……還是回暖?
  • 影視業生死時速:超6000家影視公司註銷,有影院經理開始兼職微商保險
    從拍攝製作、營銷宣發到院線放映,疫情之下,影視業上下遊均遭到重創,重資產影院面臨的現金流危機尤為明顯,行業整合出清成為必然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財經》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改檔、爆款、寒冬,2019中國電影經歷了什麼?
    儘管春節檔《流浪地球》《新喜劇之王》《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幾部影片同期上映,創造了單月票房的歷史紀錄(2019年2月,111億),但是整個上半年,國內電影票房的成績為311.7億元,比2018年低8.6億元。 2019年票房破300億的速度,也比去年慢了一周左右。
  • 元旦檔大片雲集,爆款能否帶動大盤?丨鮮觀
    回顧這一年(其實只有半年)的電影市場,從年初觀眾對「最強春節檔」的期待因疫情化為泡影,到影院長達170多天的關停,到復工後穩步提升的票房,再到《八佰》與國慶檔創造的票房奇蹟,再到如今整體陷入沉寂。  大起大落後歸於平淡的故事,頗有武俠電影的魅力,但也將片方、影院的無奈刻畫得淋漓盡致。
  • 連咖啡敗走京城:首家形象店已撤店 門店關停早有安排
    北京商報記者連續數月走訪調查發現,連咖啡北京地區此前還顯示「正常營業」和「暫停營業」的門店,部分已經撤店;就連其全國首家形象店連咖啡望京SOHO店,也已替換成了新品牌。在業內人士看來,在造血能力和融資不到位的情況下,疫情加速了連咖啡的關店。如今,咖啡市場加速洗牌,頭部品牌已將重點轉向數位化和年輕化,此時尚未成氣候的新品牌需在門店布局和開店速度上慎之又慎。
  • 美國電影在內地撤檔,導演卻「碰瓷」阿中哥?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來源:觀察者網客戶端,文:阮佳琪2019年上映的美國犯罪片《好萊塢往事》確定在中國內地撤檔後,導演昆汀·塔倫蒂諾15日首次做出回應。
  • 《葉問4》撤檔羅生門12小時,影城經理的喜與悲
    一張《葉問4:完結篇》(以下簡稱《葉問4》)的疑似改檔明年1月1日的海報,讓這個原本平靜的夜變得熱鬧起來。他知道,在網絡的助推下,此時此刻全國一萬餘家的影城經理心情和他一樣無奈。「博納發行22:40放出的改檔日期海報圖。然後瘋轉各大電影院線群,微博上也炸了鍋。我第一反應是再次向《葉問4》發行確認,得到答覆為:先鎖場明天正式出通知。
  • 頭部影片通吃、四大檔期分化、好萊塢式微……2019的電影中場戰事
    一邊,野蠻生長走到盡頭,據不完全統計 2019 年已有 1884 家影視公司關停;另一邊,新生勢力嶄露頭角,貓眼、阿里、騰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勢力逐漸走到聚光燈下。此消彼長之間,2019 年的大盤數據顯然有了更多象徵性意義。過去的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又改變了什麼?
  • 中金2021年春節檔前瞻:呈「一超多強」格局《唐人街探案3》關注度...
    此外,我們預計影片票房頭部效應仍會較突出,且低線城市和年輕觀眾佔比有望提升。預計中性情形下2021年春節檔票房64.25億元,較2019年增長16.7%。我們認為,尾部個體影院受限於資金等方面因素,在疫情影響下有所出清;而頭部影投公司復工復產準備更為充分,恢復進程較快。圖表: 2015-2020年國內影投公司市場集中度略有提高資料來源:藝恩,中金公司研究部註:票房為不含服務費口徑。
  • 又一波「閉店潮」?6280家接連關停!銀行的出路在哪
    尤其是在今年以來,我國銀行網點的裁撤力度並沒有減小,截止到11月末的時候,就已經有著2790家商業銀行網點被裁撤了。可能很多人覺得,國內銀行數量不在少數,現在關閉千家,或許是因為部分網點業績不佳等原因造成的,或者就是名聲不怎麼大,沒人願意放心去辦理業務的銀行網點,才會迎來「倒閉潮」。
  • 2019新片場年度盤點出爐!今年這些爆款讓人上頭
    《寄生蟲》《小丑》成為年度網絡最受關注的電影節獲獎影片; 然而,一年中包括《八佰》在內的20多部影片先後遭遇撤檔,其中有6部至今仍未上映; 而這一年影視寒冬勢頭強勁,國內共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
  • 「關停潮」席捲這一行!儲戶注意,存錢有變?
    最近幾年中,我國一個行業出現了「關停潮」,還關乎儲戶存錢。近幾年時間中我國已經關閉了超6000家銀行網點,光是在今年就關閉了近2800家左右,這一行正經歷「關停潮」。我國相關部門數據顯示(11月30日),今年我國已有2790家商業銀行線下網點被撤銷了。
  • 7部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繼《姜子牙》、《熊出沒》後,《囧媽》《奪冠》《急先鋒》《緊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等5部影片也宣布撤出春節檔。
  • 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42億 優質內容是剛需
    ,這些電影的票房貢獻了超過65%,頭部高口碑效應愈加凸顯,從而也進一步加速了票房兩極化,質量不好的電影不到一兩天就會被市場和觀眾淘汰。觀眾對影片的評價也從以往的明星加持、特效護體、畫面華麗變成了劇情經得起考驗、內容經得起推敲,單片爆款憑藉強硬的題材帶動其他題材突破,優質的口碑逐漸發酵創造更多可能。
  • 2019年電影行業642億票房 業內呼籲生產更多腰部電影
    ,這些電影的票房貢獻了超過65%,頭部高口碑效應愈加凸顯,從而也進一步加速了票房兩極化,質量不好的電影不到一兩天就會被市場和觀眾淘汰。觀眾對影片的評價也從以往的明星加持、特效護體、畫面華麗變成了劇情經得起考驗、內容經得起推敲,單片爆款憑藉強硬的題材帶動其他題材突破,優質的口碑逐漸發酵創造更多可能。
  • 《花木蘭》撤檔,《速激9》撤檔,全球電影陷入「寂靜之地」
    由迪士尼和20世紀影業聯合製作的超級英雄電影《X戰警:新變種人》也宣布撤檔,這部漫威漫改電影此前就經歷過多次改檔:2018年4月13日——2019年2月22日——2019年8月2日——2020年4月3日——檔期待定,可謂命運多舛。
  • 上映電影集體撤檔,2020年春節檔正式成為沒有新片上映的檔期
    而中國春節檔票房遠在2006年就超過30億,2019年超59億,是暑期檔外最大的票房容量檔期。因此眾多片方都扎堆在春節檔上映,想來看中的也正是春節檔的吸金能力。而原定的2020年春節檔期間至少有十部電影上映,除3部動畫電影外,在7部電影中,不乏有之前大熱影片的續作,如《唐人街探案3》、《囧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