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易雲成網抑雲,喪文化火遍全網,大家都拿這個來玩梗,一邊發洩著自己心中的喪,一邊嘲諷著那些留下矯情評論的網易雲歌友。在這個梗幾乎被玩爛的情況下,一個名叫劉思瑤的網紅,在小視頻中將《撒野》當作喪歌玩梗,這下可算是捅了撒野粉的簍子。
大家紛紛跑到劉思瑤的微博和視頻底下,言辭激烈地要求她道歉,但劉思瑤不僅沒有誠意,還在直播中回復彈幕:「撒野?為什麼不用,用都用了,你咬我啊。」並且發微博說:「兩個男孩子談什麼救贖。」這樣的態度激怒了粉絲,將這件事愈演愈烈,原作者巫哲也親自下場發微博,呼籲書粉理智對待這件事,不要永遠處於戰鬥狀態,「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撒野,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在意是否知道撒野。」
言下之意是讓書粉多多換位思考,吵架罵人並不會給《撒野》本身帶來什麼益處,只會讓人覺得《撒野》的書粉姿態太高,素質低下。大家都很理解那種拼盡全力維護自己心愛之物的心態,但是保護的方式是穿上鎧甲,認真科普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撒野》,而不是拿起尖刀刺向一切潛在敵人。
劉思瑤對於《撒野》的輕慢態度和言語之中對同性戀的不屑固然很氣人,不清楚《撒野》的內涵將它用做喪歌也應該給原著粉一個道歉,但一看到和自己認知中的《撒野》有偏差的事情就著急跳腳,甚至網暴他人的書粉也有過錯,當然還不知道那些究竟是不是真的撒野粉。
其實這種現象不是個例,在一些視頻或者文章中,總是能看到有些粉絲陰陽怪氣的留言,就像魚魚之前寫過的一篇,《隱秘的角落》和《撒野》類比的文章,就有不少「正義粉絲」紛紛留言:「別拿《撒野》,別ky。」、「放過撒野也放過我們。」、「作者你這樣寫會給《撒野》招黑。」、「扯什麼耽改,舉報不謝。」
網友測試《撒野》和《隱秘的角落》適配度,再長大幾歲就有內味了
在我看來,我的那篇文章並沒有什麼所謂的招黑,只是簡單的自娛自樂,在文章裡也明確寫了,招黑的明明是這些陰陽怪氣的言論,如果我是路人,看到這些評論,對《撒野》的好感度肯定會下降。同樣是喜歡《撒野》,你就能代表《撒野》嗎?一句你的白月光別人就動不得了?會不會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太高了。
說一句:「《撒野》很好看,強烈安利。」不是比「你配提《撒野》嗎?不要ky了。」豈不是好上一千一萬倍,真的喜歡《撒野》就不要再給它招黑了,理智一點,《撒野》是一本小說,而不是一個圈。
文/魚醬說動漫,禁止抄襲搬運,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