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提倡一夫一妻,卻坐擁6房妻妾!年紀最小的妾室僅16歲

2020-12-22 騰訊網

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這樣一位人物,他發起 公車上書 ,提倡變法圖強,是當時的進步人士,光緒皇帝非常倚重的人,他還給自己起了一個稱呼「南海聖人」,但細翻這個聖人的一生才發現,提倡一夫一妻的 康有為 竟有6個姨太太!

康有為舊照

1858年,康有為出生了,他生長在一個封建的官僚家庭中,幼年經祖父教導,他飽讀詩書,長大後又拜師朱次琦,但是康有為並不滿足自己的學識,22歲那年,他離開家,隻身一人來到了西樵山 白雲洞 讀書,在這裡他接觸到了許多先進的思想,而他也漸漸開始學習西方文化。

康有為算得上當時政治的弄潮兒,不論中學、西學他都有所建樹,公元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領導當時的有志之士向光緒皇帝請願,反對與日本籤署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當時共有1300名青年學士籤署了這份請願書,但卻被拒絕代呈。

左一梁啓超,左二光緒,右一康有為

1898年,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在光緒皇帝的支持下,發動戊戌變法,但是這場變法卻以 慈禧 的壓制結束,最終變法失敗,康有為從光緒身邊的紅人變成了大清的通緝犯,最終逃亡海外。很多人認為逃亡海外的康有為必定吃了很多的苦頭,但你所不知的是,遠在天涯海角的康有為日子過得十分瀟灑。

光緒皇帝因變法失敗,被慈禧太后軟禁,康有為雖在異國他鄉,但他卻以營救光緒皇帝的名義肆意收斂錢財,很多支持變法圖新的華人華僑捐獻了很多錢,但這些錢卻進了康有為的口袋。拿了錢的康有為在歐洲買下了一處小島,他帶著一家老小在這裡一住就是好幾年。

康有為劇照

1913年12月,歷經風雨摧殘的清王朝落下帷幕,康有為也攜家帶口回到了廣東,結束了十多年的流亡生涯,回到廣東的康有為憑藉自己的經商頭腦重新在動蕩的民國站穩了腳跟。他在上海買地,建了一棟超級豪華的大別墅,又在青島買下大名鼎鼎的「提督樓」,除了這些他還零零散散地擁有不少房產,這些不動產都成為康有為瀟灑的生活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圖片來源網絡

不光如此,接受過新思想,提倡一夫一妻制的康有為也受封建思想的荼毒,娶了6房夫人,除了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張雲珠外,還有二夫人梁隨覺,這兩個人一個是他生活上的賢內助,一個是思想上的好夥伴,但是後面幾位相比前面這兩位夫人都差點意思了。

康有為變法失敗後流亡海外,他在美國做演講時認識了自己的三夫人,這是一名華僑少女名叫 何旃理 ,年方17歲,聽完康有為的演講後, 何旃理就義無反顧地愛上了年長自己32歲的康有為,來者不拒的康有為將這個和自己女兒一般大的女孩變成為自己的三姨太,據說康有為十分寵愛她,但紅顏薄命的何旃理在24歲時不幸去世。

即便身邊有年輕貌美的三太太,康有為也依舊沒有收起自己的花花心思,1912年,康有為和 何旃理來到了日本,為了照顧兩人的生活起居,康有為特地請了一個日本保姆市岡鶴子,但長期的接觸下來,康有為又愛上了市岡鶴子。回到上海後,思念難抑,便修書一封給了市岡鶴子,年僅16歲的市岡鶴子遠赴重洋來到上海,成為了康有為的四姨太。

那時候康有為已經年過半百,但令人想不到的是,鶴子在成為四姨太后不久就和康有為的長子攪合到了一起,還生下了一個孩子。康有為發現後十分生氣,他將鶴子趕回了日本。回到日本後的鶴子隱姓埋名的生活,但失去了愛人和孩子,最終在1974年在日本臥軌自殺了。

關於康有為的五姨太廖定徵,歷史上並沒有詳細的介紹,但這個女子為康有為生育過一個女兒,可惜的是孩子早早夭折了。康有為人到花甲之年,但是愛美之心卻從沒有老去,1919年,61歲的康有為在棲霞嶺附近看到了一位渙紗的少女,她青春美麗,富有活力,一下子就吸引到了康有為,經過打聽得知,這個女子名叫阿翠,年方18,還沒許人家。

康有為知道後,馬不停蹄地託人說媒,一開始女方家裡並不同意,後來出於經濟考慮,阿翠的家人只得同意18歲的阿翠嫁給61歲的康有為。兩人成婚後,康有為還重新為阿翠取了個名字叫張光,字明漪。阿翠的兩個哥哥也被安排到康有為家裡當差。阿翠目不識丁,康有為還特地為心愛的阿翠請了家庭教師教她讀書寫字。

1927年,70歲的康有為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因為擔心自己死後阿翠的生活質量會發生改變,他還特地為阿翠留下了2000件書法大作,以備不時之需。康有為去世後,阿翠的生活也開始拮据起來,她捨不得販賣康有為的真跡,於是找康有為生前的徒弟合作,徒弟寫字,阿翠蓋章。就這樣,康有為的「真跡」布滿了杭州的每一個角落。

康有為真跡

康有為的「真跡」從最開始50元一幅賣到最後已經跌到5元一幅。1954年,阿翠去世,據說是因為她最寶貝的那箱真跡被人偷走了。歷史課本中,康有為是個追求進步的謙謙君子,但細觀他的生活才發現,原來,自古英雄真的難過美人關!

相關焦點

  • 一夫一妻制制不符合自然規律?他最先倡導一夫一妻制卻妻妾成群
    如今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施行一夫一妻制,從公平角度講自然是很合理,不過也有人反對這種婚姻制度。而在近代中國,有一個人是最先倡導一夫一妻制度的,但卻妻妾成群飽受爭議。縱觀歷史,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一夫多妻制,從皇帝到官員或者經濟實力較強的平民男子,妻妾成群並不鮮見。不過自近代以來,大批國人接觸到了西方文明,有一些先見人士則提出了中國應該同那些發達西方國家一樣施行一夫一妻制,而康有為就是倡導者之一。
  • 康有為:提倡「一夫一妻」,自己卻妻妾成群,自詡為「風流聖人」
    康有為妻妾成群,囊括了中、日、美三國美女,被稱為「風流聖人」。他一生娶了6個老婆,原配:張雲珠;二太太:梁隨覺;三太太:何旃理(美國華裔);四太太:市岡鶴子(日本人);五太太:廖定徵;六太太:張光。四太太:市岡鶴子已經有三房太太的康有為,他的婚姻之路還遠遠未結束,在康有為流亡日本期間又開啟了一段新的感情。1911年6月,54歲的康有為應梁啓超邀請,從新加坡來到日本。第二年春天,搬至須磨的「奮豫園」居住。
  • 他在中國最早提出一夫一妻制,自己卻坐擁中美日三國美女老婆
    古代社會有許多陋習,比如「一夫一多妻」制,達官貴人只要有能力,可以納很多小妾,正室只有一個,小妾可以無上限,並且這些小妾在家中還沒有地位,受寵的還好一點,不受寵的和丫鬟差不多。所以到了近代社會後,一些思想進步的就提出了「一夫一妻」制。
  • 他是近代史上第1個提倡一夫一妻制的人,自己卻娶了6個老婆
    康有為作為那個時代下特有的先進知識分子,對於中國許多傳統陋習都是有所牴觸的,其中就包括中國幾千年來沿襲下來的一夫多妻制。康有為提倡一夫一妻制,但是自己卻妻妾成群,處處留情,娶了6個老婆,被稱「風流聖人」,但康有為覺得這與自己主張的自由婚姻並不違背。
  • 建國後實行一夫一妻制,該如何處理妾室?安置方式讓現代人眼紅
    我們的婚姻制度經過五千年的歷史發展,隨著時代和社會制度的幾經變遷,終於走向今天的一夫一妻制。原始時期的人類是一種群婚關係。"知母不知父,無親兄弟男女之別",即無固定配偶,更無血緣關係。群婚模式下著名人物的誕生往往帶有傳奇色彩,如商朝始祖殷契出生時就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說法;周朝始祖之母姜原在荒野中踩著巨人的足跡懷抱后稷等等。
  • 提倡一夫一妻制的康有為,61歲時強娶18歲女子,死前一句話很無恥
    中國的一夫一妻制度是直到近代才實行的,早過去的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一直都是一夫多妻制度。這種一夫多妻制度從本質上來說是女性地位低下而造成的,在近代隨著思想的解放,不斷有人提出要摒棄這種制度,因為這是對女性的極大不尊重。
  • 此人提出一夫一妻制,但他卻娶了6房太太,60歲強娶18歲的少女!
    在中國古代的思想裡,男人是可以娶幾個女人的,俗稱一夫一妻多妾制。只要你有錢,有勢,娶很多女人那是在平常不過的。隨著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的滅亡,新中國的成立,廢除了這種制度,實行一夫一妻制,那麼是誰第一個提出一夫一妻制了,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康有為先生。
  • 嘔吐一夜七竅流血而死 是誰毒死康有為?【3】
    原標題:嘔吐一夜七竅流血而死 是誰毒死康有為?   康有為提倡一夫一妻制:先後卻有6位太太   康有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會改革家、書法家和學者,以發動康梁變法而著稱。他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可自己卻妻妾成群,且處處留情,被稱為「風流聖人」。
  • 一夫一妻實行後,那些小妾們都去哪兒了?解決方法令人羨慕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時候,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即使是到了民國時期,那些有錢的財主和軍閥也都會娶幾房姨太太。這種看似是一夫多妻的現象背後,其實真正的正妻只有一個,其餘的都是人們口中的妾,妾的身份與正妻的身份有很大不同,有的只是為了滿足男人的生理需求,或者只是為了傳宗接代。
  • 倡導一夫一妻制,自己卻娶了六房太太,臨終還提出無恥的要求
    說起康有為的情感,可以用風流來形容。康有為的婚姻十分的混亂,一生辜負了很多女孩,行為讓人唾棄。他的一生矛盾重重,言行不一,明明說要男女平等,提倡一夫一妻,自己卻到處留情,妻妾成群。他後來遭到清政府的追捕,一直處於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中,總共娶了六房太太,有一個還是美國的華僑,甚至還有個日本人。康有為是提倡婦女解放運動的倡導人之一,還是反對婦女纏足的發起人之一。
  • 他是最先提出一夫一妻制的人,自己卻妻妾成群,61歲時娶18歲嬌妻
    在中國古代那個封建時期,男尊女卑的社會,不僅皇帝有三宮六院,後宮佳麗三千,這普通的人家,也是三妻四妾,有的甚至是妻妾成群,在晚清時期,有一位政治家兼思想家,認為應當廢除古代三妻四妾的弊政,男女應該平等,他也最先提出一夫一妻制這個觀點的人,還提出交好之約,由此可見這個人的思想,還是很先進
  • 「通房丫頭」是怎麼回事?一夫一妻一妾多婢多姬!古人真厲害!
    「通房丫頭」是怎麼回事?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一妾多婢多姬制,古人真厲害!妻子從古到今都只能有一個,而妾有時候根本身份有數量限制有時候只能一個人,姬就是歌女舞女,可以是買來的,也可以是自己養的,不但可以自己用,還可以招待客人或送人,而婢就是丫鬟或者叫通房丫鬟。
  • 「三妻四妾」其實在古代並不存在,古人也遵循一夫一妻制
    說起古代的婚姻生活,很多人會想起「三妻四妾」這個詞,但這個「三妻四妾」只是一個修辭,真實的古代,其實是「一夫一妻」。不過,古代的一夫一妻和現代的一夫一妻,可有本質上的不同,想知道內情?因此,基於這個理論,有人認為古代不存在一夫多妻制,更不存在所謂的三妻四妾,因為,古代的這種制度,其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 他提出了一夫一妻制 自己卻偷偷娶了妾室 還不允許孩子跟母親相認
    那你知道是誰提出了一夫一妻制嗎?此人就是戊戌變法的先驅梁啓超先生,當年他說過一句話:「一夫一妻世界會,我與瀏陽實創之,尊重公權割私愛,需將身後做人師。」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一夫一妻制是梁啓超跟譚嗣同先生一起提出的,同生他自己表示會以身作則,給中國人做出榜樣。
  • 從平民百姓的視角探尋「一夫一妻多妾制」
    我們從平民百姓的視角探尋一下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 「常經馬嵬驛,見說坡前客。一從屠貴妃,生女愁傾國。是日芙蓉花,不如秋草色。當時嫁匹夫,不妨得頭白。」
  • 清朝全家福老照片:大戶人家妻妾成群,美麗驚豔的原配和小妾!
    其實清朝到了中期以後朝廷就開始頒布婚姻法令一夫一妻制。而在朝為官的很多大臣們更是為了禮義廉恥一生只娶一位妻子,甚至忠貞到連一房小妾都不曾納。 這是清朝末年一位大臣的全家福老照片,這位晚清大臣不但娶了美麗驚豔的原配,而且與他們平肩而坐的小妾亦是非常的貌美秀氣。
  • 第一個提倡一夫一妻制的卻娶了六位夫人
    嚴複評價康有為,冷言到:「上負其君,下累其友,書生誤國,庸醫害人」為什麼嚴復對康有為是這樣的評價?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學中學歷史的時候,書中對康有為的評價是極高的。他是一位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其領到的公車上書和戊戌變法都有著積極作用。但在歷史的另一面,有誰知道呢?
  • 什麼時候開始的一夫一妻制?
    中國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絕大多數平民階層為一夫一妻制,不是因為平民有真愛,是因為平民娶不起也養不起那麼多妻妾。封建社會因為戰亂男性人口減少,以及權貴階層想要更多享受,於是就有了一夫一妻多妾制。譬如帝王,妻子就是皇后,其他的,都是妾。娶妻娶德,無貞不為妻,納妾納色,妾不持家,無貞摔頭胎。就是這樣。
  • 清末真實照片,京城豪宅內美眷如花,圖九男子坐擁五房妻妾美滋滋
    眾所周知,在清末中國社會還盛行著「一妻多妾」制度。究其源頭,這一妻多妾制度起源於周朝。最初是為了解決王位繼承的難題,嫡長子可以名正言順繼承王位。所以上行下效,天子可以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只有一個皇后;百姓也可以一妻多妾,正妻也是明媒正娶。
  • 第一個提出「一夫一妻制」的人,娶了6個老婆小老婆比他小43歲
    古代男人是三妻四妾,現代男人是一夫一妻制,這也是一種進步。你知道誰提出一夫一妻制嗎?是的,他是康有為。康有為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公車上寫作,1898年改革,支持袁世凱當皇帝。康有為針對婚姻制度提出「一夫一妻制」,並呼籲廣大男性同胞娶一個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