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不同的施肥方式和在不同的時間施肥對於施肥的深度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我們今天就和大家說說施肥深度的這個問題。
我們知道農作物的根系多數都分布在與地面呈30-60度的夾角,而且農作物在生育期間大部分的根系都分布在地下5-10釐米的耕作層內。因此我們在施肥的時候要把肥料使用在儘量靠近耕層的地方,減少表面施肥最大限度地讓肥料得以利用。
我們下面來說說幾種不同的施肥方法
第一,表面施肥
表面施肥我們很多人都使用過這個施肥方法,在我們北方使用最多的時候就是有時候玉米追肥,因為大雨導致玉米無法追施化肥而不得不採用人工表施的辦法施肥。這種表面施肥一般是不提倡,因為表面施肥容易讓雜草等植物吸走營養物質,而且也容易隨著雨水流失化肥利用率極低。
一般採用表面施肥多是為了滿足作物苗期需肥的需要,這個時候植物根系分布淺表施比較利於吸收。
第二,全耕層施肥
我們現在很多地區採用的都是全耕層施肥技術,就是我們在旋耕土地的時候把底肥直接攪拌在耕作層之內,一般全耕層施肥的深度在1-10釐米。
這種施肥方法是有一定好處的,由於耕層內的肥料分布均勻利於植物在一段時期內根系的伸展和對養分的吸收,農作物的長勢比較均勻。
第三,分層施肥
分層施肥是將一部分肥料施用在耕層下面深度在10-20釐米之間,然後再將其餘肥料施用於耕層1-10釐米處,然後攪拌均勻。一般來說這種施肥方法比較適合地膜栽培作物。
我們下面來說說不同時期的施肥深度問題,施肥的深度把握好了不但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還可以少傷害作物的根系,對於提高種植產量有著重要作用。
第一,種肥的使用
我們在播種的時候一般都是採取種肥同播的種植方式,我們種肥要與種子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肥料和種子距離保持在3-5釐米比較適合,遠了種子發芽之後不能儘早的吸收到營養,近了容易燒苗。
而種肥的施肥深度在5-6釐米為宜,現在很多種植者都是一次施肥所以很少有這麼施肥的了。
第二,基肥
我們種植農作物生長到後期之後營養就難以跟上了,而且根系分布的較為密集也不適宜追肥這個時候就需要基肥發揮作用了。一般來說我們施用基肥的深度在15-20釐米左右。
基肥的施用我們一般採用溝施的施肥方法,經濟適用效果還好。
第三,追肥
追肥的時候植株的根系已經很發達了,所以我們追肥的時候要儘量避免傷害到農作物的根系。一般來說窄行農作物追肥的深度為6-8釐米,寬行農作物追肥深度為8-12釐米,側距以10-15釐米為宜。
追肥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按照標準來施肥,過深,過淺,過近或是過遠都不適合。
近些年由於土壤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們土壤施肥的效果已經開始大打折扣了。所謂我們為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結構,我們就必須要重視有機肥(農家肥)的使用。特別是一些長期從事玉米等高產作物種植的土壤,更應該重視改善土壤結構。
此外雖然現在的化肥工藝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我們必須要意識到施肥的基本規則是不變的,植物的需肥特性也是不變的,所以我們還是要注重科學施肥方式的應用。
葉面施肥現在也是重要的肥料補充方式,雖然我們採用採用一次性施肥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煩,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葉面施肥由於其利用率高,而且可以及時的給農作物補充營養可以滿足農作物特殊時期的營養需求,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葉面肥的施用。
大家對於不同的施肥方法和不同的時間施肥深度有一定了解了吧,趕緊去試試效果如何吧!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你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