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注重用典、駢驪對仗、音律工整,有許多豪情萬丈的句子,通過文言,更能體現其深意。
本文匯總了一些讓人熱血沸騰的文言名句,供讀者們鑑賞:
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
此句出自《孟子·公孫丑章句下》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本句翻譯: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當今這個世界上,除了我還有誰呢?
當時孟子剛離開齊國,他的弟子看著孟子悶悶不樂,所以問他為啥不高興,孟子講了一些道理後,發出了這聲感慨。
豪情壯志,無與倫比。
天子一怒,浮屍百萬,流血千裡……
此句出自《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如下: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裡。"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這段話是唐雎為了自己國家安危出使秦國,與秦王嬴政的一段對話。唐雎所在的安陵國如彈丸之地,秦王嬴政根本沒放在眼裡,直接跟唐雎說讓安陵君歸順納地。
結果唐雎不肯,嬴政說出了天子生氣的後果,唐雎毫不畏懼,針鋒相對,指出士人之怒的結局(自己將與嬴政同歸於盡)。
從荊軻刺秦王的事件來看,嬴政連太子丹千挑萬選的刺客荊軻都擊殺了,自然是不怕唐雎的,但是,卻「長跪」而道歉,可見,嬴政,將來的秦始皇帝,都被唐雎的大義凜然所屈服了啊!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此句出自西漢名將陳湯給漢元帝的上書,全句為
"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釋義:"應該把砍下的頭懸掛在蠻夷居住的槀街,讓他們知道,敢於侵犯強大漢帝國的人,即使再遠,我們也一定要殺掉他們。"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這句話是《後漢書》中班彪上書光武帝劉秀奏章中的一句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
這幾句話合起來,霸氣側漏, 縱觀歷史,唯大漢方有此言。
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
本句出自駱賓王的《代李敬業討武曌檄》:
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篇檄文立論嚴正,先聲奪人。將武則天置於被告席上,列數其罪。藉此宣告天下,共同起兵,起到了很大的宣傳鼓動作用。
天道好還,蓋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順,雖匹夫無不報之仇
此句出自宋代名臣(也有人稱為大奸臣)韓侂胄的《討金檄文》
天道好還,蓋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順,雖匹夫無不報之仇。朕丕承萬世之基,追述三朝之志。蠢茲逆虜,猶託要盟,朘生靈之資,奉溪壑之欲,此非出於得已,彼乃謂之當然。
雖然韓侂胄的人物定位到今天也沒有確定下來,但是他所說的話卻還是讓人熱血沸騰的。
要說狂妄,偉大的人物從內心來說總是那麼一點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