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平均每月220場抗議 鎮壓抗議成警察最大課題

2020-12-17 海外網

臺北市平均每月220場陳抗,鎮壓抗議成警察最大課題。(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2月10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市警察局統計,今年一月到現在,平均每個月都會有220場大小陳抗事件;臺北市警察局長陳嘉昌上任後,除打擊詐騙、取締毒品等治安政策外,如何保證陳抗場面不致脫序失控,成為上任以來最大的課題。

  警界人士透露,新任「警政署長」陳家欽與陳嘉昌上任後,其中一項最被賦予的使命,就是控制陳抗不要失控。陳嘉昌上任初期,遇到如九月圓山忠烈祠反年改抗議時,不敢大意,要求臺北所有14個警分局都派人支援,形成近千名警力對上僅有數十名抗議民眾的場面。

  陳嘉昌近日已調整作法,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未來陳抗的維安工作將進行調整,根據情資、陳抗團體背景與規模派出適當數量的警力,同時各警分局會以輪替的方式,輪流支援陳抗場合,不再是臺北所有警分局每場必到。

  由於臺北市陳抗數量居全臺之冠,負責博愛特區治安的中正一警分局長,更成為高壓職務,不但處理陳抗運動時動輒得咎影響官途,與家人聚少離多,甚至因在外久站還會造成健康損害。陳嘉昌決定讓中正一分局長,不要任期太久,以免讓中正一分局成為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職缺。

  臺北市中正一分局轄區主要在博愛特區,包括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地與領導人官邸等敏感區域,過去的分局長不只容易接近層峰、甚至是高層欽點,也常被視為明日之星。

  一名警官指出,中正一分局長是高壓職務,畢竟處理陳情抗議的維安工作時,稍一不小心就會得罪人,政治、社會各方壓力都會聚集到分局長身上。(中國臺灣網 高旭)

責編:劉亞偉

31201891,.臺北平均每月220場抗議 鎮壓抗議成警察最大課題,.2017-12-10 14:27:07,.204333,.劉亞偉

相關焦點

  • 臺北市長出招治抗議 把馬辦行政機構等搬到松山機場
    臺北市長出招治抗議 把馬辦行政機構等搬到松山機場 2015-06-20 11:10:13(圖片來自臺媒)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市中正區因政府機關林立,平均每年出現近300場的遊行、抗議,成為全臺最熱的抗爭據點。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19日拋出創見,強調馬英九辦公室、臺「監察院」、「行政院」和「立法院」,擺在那裡不是好辦法,如果可以,應要移到其它地方。至於哪裡是好地方?柯文哲說,如果松山機場搬走,所有問題就能解決。
  • 「太陽花」遭「政治性判決」引臺灣退休警察抗議
    圖片來源:臺媒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11月12日上午,「臺灣退休警察協會」約500人在臺灣「行政院」外集結抗議,現場一度爆發退休警察與現役警察衝突。最終抗議人員被現場的維安警力和鐵柵欄擋下,由於衝擊不成,改為在現場對峙,並在「行政院」門前持續高喊「蔡英文下臺」。
  • 柯文哲出招治抗議 把馬辦、行政機構等搬到松山機場
    臺北市長柯文哲19日出席活動,有民眾看到柯衝上前與他合影。(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6月20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市中正區因政府機關林立,平均每年出現近300場的遊行、抗議,成為全臺最熱的抗爭據點。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19日拋出創見,強調馬英九辦公室、臺「監察院」、「行政院」和「立法院」,擺在那裡不是好辦法,如果可以,應要移到其它地方。至於哪裡是好地方?柯文哲說,如果松山機場搬走,所有問題就能解決。
  • 法國首都騷亂升級,警察鐵腕鎮壓催淚彈上陣,場面混亂如同戰場
    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在遭警察暴力執法枉死後,當天境內就發生了抗議示威活動,隨後這場示威活動席捲美國50個州,並向西方眾多國家蔓延。如今來看,法國境內發起的抗議示威活動似乎有超越美國的跡象。多個城市13日爆發「反種族主義」和「反警察暴力」示威。
  • 抗議升級!明尼蘇達州最大城市成「戰地」 州長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抗議升級!明尼蘇達州最大城市成「戰地」 州長宣布進入緊急狀態】46歲的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被明尼蘇達白人警察膝頭壓頸死亡後,引發了全美多地抗議。明尼阿波利斯今天白天恢復了平靜,但在昨晚卻是「戰地」。 明尼蘇達州長今天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且出動國民警衛隊。州長Tim Walz表示他支持和平示威,但是有抗議者從事非法活動,縱火,騷亂,搶劫,破壞公共和私人財產。
  • 抗議持續升級!川普怒斥:美國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當地時間6月2日,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事件引發的全美各地抗議活動已經進入第8天。多地發生的騷亂和暴力衝突,呈愈演愈烈之勢。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6月1日,CNN公布了一段川普和美國各州州長的電話會議錄音。會議上,川普怒斥各州州長,並稱「美國成了全世界的笑柄,整個世界都在笑話我們。」
  • 警察、民眾紛紛上街抗議 法國這是怎麼了?
    其中,巴黎的抗議活動規模最大。巴黎警察局稱,當日聚集在共和國廣場的抗議者達15000人。有年輕示威者手中的標語牌寫道,希望能夠成為抗議種族歧視的「最後一代人」。甚至還有人爬上了法國的國家象徵——瑪麗安雕像。13日下午,法國最高行政法院宣布一項禁令,暫停衛生緊急狀態期間10人以上集會,預計這一決定將對接下來的抗議活動產生重要影響。
  • 兩頭受氣的美國警察終被激怒,走上街頭抗議,警察大罷工要重演?
    近日,美國又爆出一件警察槍殺黑人的事件。起因是一名黑人被查出酒駕,在警察準備把他送往警局時,黑人搶奪了警察的電擊器然後試圖逃跑,警察不得不開槍阻止。該名警察被起訴上法庭,面對警察說是迫不得已才開槍的解釋,身為黑人的檢察官決定以謀殺的罪名處理此案。
  • 臺北街頭大逃殺?警方凌晨帶走50抗議人士,有女子被扯掉內衣
    23日下午,來自100多個工會和勞工團體的萬餘名臺灣民眾走上臺北街頭,要求臺當局撤回「勞基法」修正案。遊行尾聲,警方和民眾發生衝突。24日凌晨,警方強勢逮捕近50名抗議人士。臺北市勞動局長賴香伶,國民黨「立委」蔣萬安、陳宜民、林德福、王育敏,以及「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徐永明等人,當天都到場聲援。《聯合報》24日稱,這次活動是「勞基法」修法以來最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勞工團體此次訴求是撤回「勞基法」修正案,因其中涉及放寬限制,勞工可連續上班12天,輪班間隔從11小時縮短為8小時,單月加班上限從46小時增至54小時;加班費取消「做1小時給4小時」,改為核實計算等。
  • 綠營當家累死警察 蔡英文親信批警方應對抗議不力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綠營當家累死警察!英派民代批警方應對民眾抗議不力(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中國臺灣網3月7日訊 臺灣新當局上任不滿一年,卻引發諸多社會爭議。面對民眾的大聲疾呼,曾號稱「最會溝通」的民進黨當局反而把髒水潑向警察單位,民進黨團英系「立委」痛批,抗議活動屢屢出現,是警察單位督辦不嚴,力度不夠。3月6日蔡英文親信「立委」召開記者會,點名「警政署長」陳國恩「在哪裡?」批評他在事前防範、發生當下、事後檢討都不及格。該英派「立委」認為這些抗議破壞的是臺灣民主的言論與結社自由,並表示,「陳署長」還停留在舊當局思維,讓新當局備受責難。
  • 白俄媒體人看當前抗議:是不是一場「時髦程式設計師革命」?
    2000年代,他以不斷增長工資的政策吸引支持者,承諾將平均工資提高到每月500美元甚至1000美元。 一系列的經濟危機使這個夢想無法實現。由於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精英之間的矛盾,與俄羅斯的聯合也受到影響。而提高工資的運動被緊縮的貨幣政策所取代,這也正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建議的。 由於缺乏公開數據,所以很難判斷對總統的真實支持度。
  • 被推倒在血泊的75歲示威者與57名水牛城應急警察的離職抗議
    正如Metoo運動在美國掀起的軒然大波一樣,在涉案的四名警察皆被處理之後,更多的暴力執法被揭露,各種有色人種和無辜公民因警方暴力執法受傷或者死亡的案子被曝光,示威遊行此起彼伏,許多抗議最終演化成了暴力衝突和武裝反抗。而紐約州的水牛城也沒有例外。
  • 33城出現抗議多地混亂升級 白宮一度關閉!軍事警察部隊...
    非裔黑人遭警察暴力而死亡據環球時報報導,近日,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因遭到警察暴力而死亡。此事隨後點燃了美國本就如火藥桶一般的種族矛盾,導致當地乃至美國多個地方都出現了大規模反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的抗議,一些地方還出現了暴亂和打砸搶事件。
  • 臺民眾抗議達賴:大陸救災時候達賴在哪裡(圖)
    民眾手持抗議達賴的布條。  臺海網9月3日訊 達賴喇嘛2日下午搭乘高鐵由高雄抵達臺北,達賴下榻的臺北福華飯店外面,聚集了上百位抗議達賴來臺人士,他們高呼「臺灣西藏同屬中國」、「政治和尚滾出臺灣」等口號,在大批警力隔離保護之下,達賴並沒有聽到抗議的聲音,在層層警力包圍下進入飯店。
  • 老百姓老拿五星紅旗抗議怎麼辦?蔡英文:讓蘇貞昌找警察……
    公司老闆也趁機詢問蔡英文幾個時事問題,其中就包括島內民眾拿著五星紅旗抗議臺當局的情況。面對老闆問詢,蔡英文宣稱,已告訴「行政院長」蘇貞昌要求「警政署」與地方警察機關溝通,「如果有濫用言論自由造成社會不安或滋擾暴力,警方就要積極處理」。
  • 美國鳳凰城一男子被警察擊斃,抗議又開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反種族歧視、反警察暴力執法怒火席捲全美時,美國又現一起警察槍擊嫌疑人的致命案件。美國《紐約時報》6日報導,上周末,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警方槍殺一名嫌疑人,引發新一輪抗議。據報導,事發當地時間7月4日晚。
  • 美國反種族主義抗議持續 警察暴力驅散人群
    美國反種族主義抗議持續 警察暴力驅散人群; ①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美國警察暴力執法死亡。這一事件已經過去一個多月,然而事件引發的全美多地反對種族歧視、反對美國警察暴力執法的抗議仍在持續。
  • 白俄羅斯駐斯洛伐克大使:與抗議民眾站在一起
    歐聯網8月16日電,歐聯社綜合報導,當地時間8月15日,白俄羅斯駐斯洛伐克(Slovakia)大使伊戈爾·列先科(Igor Leshchenya)透過影音視頻聲援白俄羅斯抗議民眾,表示願與和平示威民眾站在一起。
  • 智利暴力抗議持續失控 11人死亡一萬軍人上街
    【文/觀察者網王世純】 儘管智利當局宣布了宵禁和緊急狀態,但是智利抗議活動有增無減。截止到周一,智利已經發生了103起嚴重的暴力事件,至少11人在事件喪生,其中有8人被縱火燒死,全國各地有超過1400人被拘留。 智利當局已經部署了超過10500名軍人和警察上街。
  • 蔡英文頻頻取消行程 是真感冒還是躲抗議?
    抗議民眾在外圍激烈抗議,衝撞警方、特勤人員圍起的封鎖線,迫使蔡英文放棄前往,改由「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代為主持。6月30日,臺灣防務部門在北投復興崗舉行軍校聯合畢業典禮,前晚警方就設置拒馬與欄杆,「警政署長」陳國恩與臺北市警察局長邱豐光親自坐鎮,但在蔡英文車隊接近時,抗議者卻突破封鎖線竄入車道,迫使車隊在路上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