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 巴黎市長 孔泉 失聲 中法關係 外交部發言人 雪山獅子...

2020-12-22 東方網

  東方網3月17日消息:在中法關係頗為微妙的當下,巴黎市政府與議會在3月10日掛「藏獨」旗,引發了一系列的事件。不過,耐人尋味的是,法國主流大報集體「忽視」此事,不予報導。

  法國媒體集體「忽視」

  2006年1月,巴黎市議會通過決議——每年3月10日要在巴黎市政府懸掛「藏獨」分子的「雪山獅子旗」。他們選擇3月10日這個日子是有講究的,正是在1959年的3月10日,達賴喇嘛發動西藏叛亂後逃亡印度,「藏獨」分子就將3月10日作為紀念日。而支持「藏獨」的本屆巴黎市政府與議會,便決定在這個日子掛旗以表態。

  今年的3月10日,「雪山獅子旗」又一次在巴黎市政府門前升起。在目前中法關係頗為微妙的時刻,這一舉動頗具挑釁意味,立刻引起了在法華人以及法國對華友好人士的不滿。法國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的副主席、巴黎市議員阿蘭·德斯特姆在當天便譴責巴黎市政府在每年3月10日懸掛「藏獨」旗幟的做法,他在巴黎市議會的辯論中指出,這種做法「只會有兩個結果:傷害中國人民與養活法國媒體」。法國最近正為其海外省持續不斷的罷工與騷亂而頭疼,德斯特姆還呼籲巴黎市議員們將心比心:「如果中國政府不斷幹涉法國內政,並對我們海外省正面臨的危機指手畫腳,法國又會作何感想呢?」

  德斯特姆隨後又與中歐名流協會秘書長吳忠商量,要自行剪斷繩子,降下市政府門前的「藏獨」旗幟。另有5名巴黎市議員支持這種做法,陪同他們前去。但有兩名華人男子已經先行一步,將「藏獨」旗幟降了下來。德斯特姆在隨後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將在下個月以個人和巴黎市議員的名義,向市議會提出議案,要求市政府取消上述做法。

  德斯特姆仗義直言自然值得敬佩,然而他有一句話說錯了,巴黎市政府升起「藏獨」旗幟這件事,至少在這次並未「養活法國媒體」——沒有任何一家法國主流媒體報導發生在巴黎的這一系列事情。在諸多小報上,筆者只看到有一家提及,卻也只是一筆帶過。同樣,各國的英文媒體也沒怎麼關注巴黎的這件事。

  2009年3月13日,法國外交部發言人埃裡克·舍瓦利耶重申,法國不支持「西藏獨立」。

  然而,「藏獨」分子「忽悠」的力量還是值得警惕。達賴集團自流亡海外後,為了拉攏西方的支持,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並在此過程中逐漸掌握了與西方媒體打交道的嫻熟技巧。在西方世界,他們巧妙地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在普通民眾中有著頗佳的印象分。為了爭取這些民眾的選票,許多政客便開始打「藏獨」牌。儘管實際上「同情西藏」的西方人,有許多根本不知道西藏在地球的哪個地方。

  出於國內政治鬥爭考慮

  國人對去年奧運聖火在巴黎市的遭遇,應該還記憶猶新,那次事件與社會黨人、巴黎市長貝特朗·德拉諾埃是絕對分不開的。然而,德拉諾埃對「藏獨」的支持,主要還是出於國內政治鬥爭的考慮。

  在巴黎市長這個位子上,今年53歲的德拉諾埃可以說是個異類。1871年巴黎公社失敗後,法國的右派一直很注意對巴黎市的控制,惟恐這樣一個有著革命傳統的核心城市再度落入左派之手,導致國家動蕩。所以,德拉諾埃2001年3月當選巴黎市長,意味著左派130年來第一次搶到巴黎市長一職。當年,左派還控制了巴黎議會。2008年德拉諾埃再度當選巴黎市長,將任職到2014年。

  雖然巴黎變了天,但是法國的中央政權還是掌握在右派的手裡,也就是說,就國家政權來說,左派仍然是在野黨。在西方政治中,右派政治家通常將現實的政治利益放在首位,而將口號式的道德宣示放在次要位置;而左派則相反。同時,在野黨與執政黨也會有類似的差別。執政黨必須對政府的各種政策負起責任,所以各種口號只能說說而已,具體做起來還得從現實的政治利益出發;而在野黨由於無須對政府的政策負責,所以其首要目標通常都是攻擊執政黨的種種政策,為自己在以後的選舉中造勢,在這種情況下,口號遠比現實的政治利益更為有用。

  巴黎市長「綁架中法關係」

  德拉諾埃雖然已居巴黎市長之位,但他顯然還想更上一層樓。身兼左派與國家在野黨兩種角色,德拉諾埃自然要努力站上道德制高點,試圖通過自己的作為來挾持政府。所以,巴黎市政府在他上臺後的一系列支持「藏獨」的行為,更多地還是在向右派政府叫板。

  去年的聖火事件之後,2008年4月21日,巴黎市議會又通過了德拉諾埃提出的一項議案,授予達賴喇嘛「榮譽市民」稱號。中國駐法大使孔泉在該議案通過前,曾向巴黎市議會提交一份公函試圖勸阻此事。巴黎市負責國際關係的副市長皮埃爾·沙庇拉在2008年4月22日說,中國大使的公函毫無新意,根本無法說服人。

  很顯然,德拉諾埃領導的巴黎市政府的這一系列舉措,是想從道德上綁架法國右翼政府。所以,法國總統特使、前總理拉法蘭很快對其進行了批判,稱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政治錯誤」。他指出,德拉諾埃主要是為了在社會黨內拉選票,想成為社會黨領導人,因而「綁架了中法關係」。

相關焦點

  • 外交部發言人介紹習近平將對義大利、摩納哥和法國進行國事訪問...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了相關情況。  耿爽說,訪問義大利期間,習近平主席將分別同馬塔雷拉總統、孔特總理舉行會談,分別會見卡塞拉蒂參議長和菲科眾議長,就中意、中歐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今年是中意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建立15周年,中意雙邊關係發展勢頭良好。
  • 中國駐法國使館發言人就法國外交部涉港談話發表聲明
    中新網巴黎8月4日電 中國駐法國使館發言人當地時間8月4日就法國外交部涉港談話發表聲明。發言人在聲明中說,8月3日,法國外交和歐洲事務部表示法方將中止批准2017年5月4日同香港特區籤署的引渡協議。
  • 中國外交官孔泉與他的《現代荷漢詞典》
    詞典編纂者孔泉,1973年起進入外交系統工作,曾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外交部發言人、歐洲司司長、中國駐法國併兼駐摩納哥公國大使等職務,現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近日孔泉在北京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回顧了《現代荷漢詞典》從發念編纂至今歷經的三個版本、近40年間,時代變遷的一頁側影。
  • 盤點:從履歷看外交部歷任新聞發言人去向
    在歷任發言人中,男性有23位,錢其琛、齊懷遠、俞志忠、王振宇、馬毓真、李肇星、金桂華、段津、吳建民、李建英、沈國放、陳健、崔天凱、唐國強、朱邦造、孫玉璽、孔泉、劉建超、秦剛、馬朝旭 洪磊、劉為民;女性有5位,李金華、範慧娟、章啟月、姜瑜、華春瑩。  陸慷簡歷:  陸慷,男,1968年5月生,江蘇省人,碩士研究生畢業。
  • 古美關係漸趨正常 法總統「跟風」訪古巴
    古美關係漸趨正常法總統「跟風」訪古巴據新華社巴黎5月11日電法國左翼大報《解放報》11日在頭版刊登了一幅合成照片——當天正在古巴進行訪問的法國總統奧朗德被戴上切·格瓦拉的帽子,並留起長發,成為法國版「切·格瓦拉」。奧朗德當地時間10日晚抵達古巴進行訪問。
  • 法國海外屬地總統大選投票率低於2012年
    據外媒報導,法國海外屬地22日開始總統大選的首輪投票,據初步統計,美洲法海外屬地投票率低於2012年的大選。 法國本土的首輪投票於4月23日北京時間下午14時啟動。
  • 俄外交部發言人點評「在烏克蘭限制俄語」:你們總統經常說
    據俄新社5月29日報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利亞·扎哈洛娃在自己的Facebook主頁上對烏克蘭國家語言法的實施情況進行了評論,並以烏克蘭新任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為例進行了說明。扎哈洛娃認為,澤連斯基總是說俄語,而且還當選為烏克蘭總統這個事實說明,烏克蘭沒有人需要這項法律。俄外交部發言人在Facebook上寫道,「最可笑的是,他們在大選之後才醒悟過來,雖然『不懂事的少女』總是如此。」
  • 埃爾多安被指"羞辱"馬克龍 法外交部傳召土大使求說法
    海外網11月30日電 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再次提及北約正經歷「腦死亡」,並對土耳其的越境打擊行為表示反對,引發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反擊,稱應對馬克龍進行「腦死亡」檢查。埃爾多安這番言論引發法方不滿,法外交部就此已傳召土耳其駐法大使。據今日俄羅斯報導,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28日在法國首都巴黎會晤北約秘書長時,再提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正經歷「腦死亡」,他還表示反對土方越境打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隨後於29日進行回擊,稱法國領導人無權批評土耳其或北約,應對法總統馬克龍進行「腦死亡」檢查。
  • 法國總統當面誇澳總理夫人「很美味」
    剛剛和美國總統川普結束會面,法國總統馬克龍就馬不停蹄地抵達澳大利亞。不過本想在總理特恩布爾前大秀英語,法國人這次鬧了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口誤,惹得社交媒體上一陣吐槽。據《商業內幕》消息,當地時間1日晚間,馬克龍抵達澳大利亞,展開為期3天的訪問。他也是史上第二位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的法國總統。
  • 法國政府發言人:總統馬克龍健康狀況穩定 仍有新冠病毒感染症狀
    當地時間21日下午,法國政府發言人阿塔爾在部長級視頻會議結束後表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仍表現出相關症狀,但整體健康狀況穩定,他目前繼續在巴黎西郊的一處總統官邸裡開展工作。△法國政府發言人阿塔爾(圖為視頻直播截圖)法國衛生部長韋朗21日當天還表示,馬克龍在當地時間20日工作了一整天,並針對英國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召集政府成員舉行了緊急衛生國防會議。21日上午,他也再次通過視頻的方式主持政府部長級會議。
  •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簡歷資料 情感生活及政治觀點概述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簡歷,個人從政生涯、情感生活及政治觀點概述   薩科齊1955年1月28日出生於巴黎,畢業於巴黎政治學院,獲法律碩士學位。  薩科齊1983年出任訥伊市市長,1988年任保衛共和聯盟全國書記,1991年至1993年任該黨副總書記,1993年至1995年任預算部長與政府發言人,1998年至1999年任保衛共和聯盟總書記,2002年任內政部長,2004年4月任國務部長、經濟、財政和工業部長。
  • 孔子後人中的將軍和省部級官員們
    孔泉  三個「難道」質問小泉「拜鬼」  今年5月17日,官方發布的一條消息,確認孔泉已開始擔任中央外辦常務副主任。  該則消息稱:「2·26」巴黎13區發生法國慣犯駕贓車衝撞紅燈,致使一華人家庭遭受重創。中國前駐法大使、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孔泉及夫人王鶯鶯女士在聞訊後,特別發來慰問信。
  • 外交部發言人就中國與立陶宛關係答記者問
    外交部發言人就中國與立陶宛關係答記者問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2-10 19:13 來源: 外交部網站問:2013年9月立陶宛總統會見達賴後,中立關係遇到困難。請問立方在對華關係上態度有何變化?中方如何看待中立關係前景?   答:2014年12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塞爾維亞出席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會見了立陶宛總理布特克維丘斯。
  • 外交部發言人就美惡意污衊抹黑中國軍民融合發展政策、美國總統...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 題:外交部發言人就美惡意污衊抹黑中國軍民融合發展政策、美國總統選舉等問題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伍嶽  在13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美惡意污衊抹黑中國軍民融合發展政策、巴西將派團來華考察新冠疫苗研發、美國總統選舉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小拿破崙」主宰法國(組圖)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7日致電薩科齊,祝賀他當選法蘭西共和國總統。賀電說,在閣下當選法蘭西共和國總統之際,我謹向你表示誠摯的祝賀和良好的祝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願與你一道,遵循中法聯合聲明等重要文件的原則和精神,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把握並推進兩國關係,共同譜寫中法友好和全面合作的新篇章。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法總統選舉是『歐盟支持者』的勝利。
  • 擁有法國博士學位的民國總統
    據說,車上有一個法國貴賓。當時的北京政府總統府代表袁乃寬和葉恭綽,交通部、外交部官員,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法國駐中國公使卜柏,還有中法協會、中法協進會、歐美留學生會、法華教育會等一堆民間團體都前來迎接。到底是誰有這麼大的排場?這火車裡坐著的人正是法國前總理班樂衛(又譯作潘裡夫)。要說這班樂衛其人,可算得上是個大牛。班總理出生於1863年,在1917、1925年兩度出任法國內閣總理。
  • 法國前總統德斯坦因新冠去世:知華派的他曾熟讀《論語》
    1974年,因蓬皮杜總統突然去世,法國提前舉行大選,代表中間派政黨法國民主聯盟(UDF)參選的德斯坦在第二輪投票中險勝中左翼候選人、代表社會黨(PS)的密特朗(Franois Mitterrand),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當選總統(48歲)。1981年,他在爭取連任時第二輪惜敗給密特朗。
  • 暴風雨讓法國腹背受敵!巴黎人面對疫情不用膽怯,因為身後有市長媽媽!
    法國!抗住啊!尼斯附近的小夥伴,我們很擔心你們,你們還好嗎?巴黎市長開掛回應所有問題!哎,整個法國這糟心的疫情啊,菌菌不知道法國東南地區的消防人員在艱苦作戰中,雨水天裡,有沒有戴口罩?想想都替法國感到艱難...
  • 蓬佩奧抵達正「封城」的法國,還提出一個尷尬要求,遭當場潑冷水
    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出訪印度、馬爾地夫、斯裡蘭卡和印度尼西亞後,當地時間14日,蓬佩奧抵達正在「封城」的法國,計劃與法國外長勒德裡昂舉行會談。除此之外,蓬佩奧還提出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要求,卻遭法國輿論的「冷水」。法媒在報導中形容蓬佩奧此行為「尷尬之旅」。
  • 法國前總統席哈克
    新華社巴黎9月26日電(記者應強 唐霽)法國前總統雅克·席哈克的家人26日確認,席哈克於當天上午去世,享年86歲。  席哈克1932年11月29日生於巴黎科雷茲鎮,畢業於巴黎政治學院、法國國家行政學院,年輕時追隨戴高樂從政,不到40歲就當選為法國國民議會議員。1974年,席哈克出任法國總理。